第七四八章 許都城劉協欲動

許都,劉協覺得這兩年,自己可以說是過得相對來說算比較輕鬆的了。因爲那個大漢司空、兗州軍的領袖,曹操曹孟德,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賊帶兵出征了,所以自己算是輕鬆了。

可本來劉協想的是挺好,大將軍袁紹袁本初出兵和曹孟德在官渡對峙,冀州軍和兗州軍對上了,想來曹孟德,那個曹賊終於遇到對手了吧。結果不,和自己所想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最開始在官渡,冀州軍和兗州軍,可以說是誰也沒能奈何誰,大多的時日,都是在平靜中度過了。別看劉協是“皇帝宮中愁”,但是怎麼說也是有一些眼線的,所以說如果許都荀彧得到了第一手消息,那麼他就一定能獲得第二手消息。於是聽到了,不怎麼給自己面子的冀州軍,他真是心裡邊着急啊,冀州軍根本就沒有達到他說預想的。

-----------------------------------------------------

直到曹操是帶兵火燒烏巢,這一下是更讓劉協着急了,他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個袁紹,還有他的冀州軍,實在是讓自己太失望了。

要說一個幾乎屯積了自己大軍所有糧草的地方,他居然是讓一個純粹的酒徒在那兒守禦着,而對此,劉協在心裡也暗罵,袁紹純屬就是自找的,他是自討苦吃。所謂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而淳于瓊這個“烏巢酒徒”也出名兒了,不過最後還是沒能逃脫被咔嚓的命運。

之後,袁紹是從官渡撤兵,而曹操是帶兵進了冀州,劉協也知道,不只是兗州軍進了冀州,之後奪取了幷州的涼州軍也是趁勢進了冀州。這個時候劉協算是看出來了。袁紹就算再厲害,可他能抵擋住天下僅次於他的兩大諸侯聯合進攻嗎,反正劉協是不看好他了。

其實他也想到了,之前袁紹冀州軍所遇到的對手,無非就是公孫瓚的幽州軍。說實話,劉協確實是不知道公孫瓚的幽州軍有多強的戰力,但是看着最後公孫瓚還是被袁紹冀州軍所滅,那麼可見其軍確實還是不如冀州軍。那麼在天下以強悍聞名的涼州軍,還有兗州軍。面對着雙方的聯合,袁紹的冀州軍可能是對手?

所以劉協也算是看出來了,與其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還不如自己去做點兒什麼。至於袁紹其人。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太多啊。劉協不傻,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在宮中待了這麼多年,他早已不是當初的小孩了。所以他什麼不知道,又什麼不懂呢。他也明白,把希望要是寄託在袁紹身上。那根本就不現實,只有依靠自己,這才行。

-----------------------------------------------------

其實好好想想,很久以前有個董卓亂政,禍亂朝綱。自己也把希望寄託在了關東諸侯的身上。結果最後如何了,讓自己是大失所望。最後董卓遷都長安,當時就曹操帶兵主動追擊,其他人幾乎都是無動於衷。

之後董卓被呂布殺了,本以爲王允是個終於大漢的臣子,是,其人相比董卓之流,確實是忠臣,但是無非就是想做第二個霍光罷了。所以當初自己的希望寄託,最後卻還是破滅了,但是卻也不得不說,至少王允其人比起其他人來說,自己寧可讓他把持朝政,也不想讓別人專權。

王允被殺,呂布敗走,李傕和郭汜入主長安,把持朝綱,結果又是自己噩夢的開始。最後李傕和郭汜他們內鬥,在司隸打起來了,自己本以爲這是大好機會,讓各地諸侯來勤王,結果就曹操來了,對,還有個馬超,不過他那是來趁火打劫的。

自己把希望寄託在了他曹操的身上,本以爲他之前所作所爲,怎麼也是個興復漢室的重臣,但是結果呢,自己是大錯特錯。曹操雖然不是董卓,但是卻也不是王允,直到如今,自己不還是在他的籠中嗎。這個籠子叫做許都,而自己就在許都的皇宮中,籠中的籠子,把自己給關住了,他曹孟德,曹賊就是要利用自己罷了。自己有用,還算好,沒用的話,那麼……

-----------------------------------------------------

所以,對於這些,劉協都是明白的。以致於當馬超、袁紹還有曹操三方在冀州大戰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準備怎麼在兗州軍的眼皮子底下奪取許都了。沒辦法,要想自己能擺脫他曹賊的控制,那麼自己就得先奪取許都才行,可許都是那麼容易拿下的嗎,要是失敗了,那後果可是要不堪設想。

劉協當然是有擔心,知道做這個事兒的風險太大,但是風險越大,也說明其中的機遇就越大,所以自己鋌而走險也是不無不可。對他來說,自己要是什麼都不做,那麼自己一輩子都是那個傀儡,是他曹孟德在籠中關着的鳥。可自己舉事,萬一要是成功了,那麼自己就很可能獨立自主,脫離曹孟德所掌控之中了。

要說劉協想得確實是比較簡單,其實曹操既然敢帶兵離開,他是不可能不都安排好了的。所以他並不怕劉協有什麼動作,就怕劉協沒有動作。只要劉協敢動,曹操就能明目張膽地,有理有據地殺一批忠心於劉協的人。所以能排除異己,對曹操來說,這個是好事兒。本來他也不想月月拿出錢糧來,奉養一幫忠心劉協的人,師出無名沒,之前沒有對付這些人的原由。

不過劉協要是敢動的話。那麼就好了,最後什麼都有了,那殺人還會手軟嗎。對於曹操來說他,他真是樂不得劉協能如此,畢竟許都也是憑藉了好幾年了,該是打破平靜的時候了。只是打破平靜的不會是自己,而只能是劉協。

-----------------------------------------------------

在劉協想清楚了之後,他就在暗中悄悄地進行着自己的計劃。要說他覺得自己進行地是特別隱秘。但是實則不然,早就讓荀彧給知道了。只是荀彧一直記得自己主公說的,儘量先不打草驚蛇,等什麼時候對方發動了,再一招制敵。其實荀彧也是如此想法,雖然他是比較忠心大漢的人,但是說實話,他確實也是看不上一些人。

對於那種真正有本事而且又忠心大漢的人,荀彧可以說是很佩服。對於這樣兒的人。荀彧自然是比較敬重,不會看低了。但是對有些人,算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沒什麼本事,還要這要那個的,他確實是看不上。說實話,他就認爲皇帝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人。這樣兒的人,你說他不忠心,肯定不是。但是忠心,可作爲,荀彧是不敢苟同。

荀彧其實想得很簡單,那就是有自己主公在,就能中興大漢。雖然如今是自己主公把持朝政。但是換成是皇帝親政的話,其實還就不能如自己主公做得那麼好。說實話。要真是沒有自己主公,那麼天下還不一定是什麼樣兒呢。

就拿如今來說,天下諸侯就剩下了河北的袁紹袁本初、司隸的馬孟起、荊州的劉景升、江東的孫伯符,最多再加上個遼東的公孫度(交州已經被孫策佔據了),就剩下這些人了。

而要說之前的諸侯那可多了去了,可那大多數都是被自己主公所滅,所以自己主公對大漢的貢獻,確實是非常的。而這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自己主公做了不少,但是天下人看到的,更多的都是那些不好的東西,所以自己主公如今就落了個不怎麼好的名聲。

其實如今的荀彧,確實還是很忠心於曹操的。並且曹操雖然是把持朝政,“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在荀彧的眼裡看來,自己主公雖說如此,但卻依舊是能中興大漢的名臣。至於說荀彧爲什麼這麼想,還是如今曹操做得,讓他認可。哪怕曹操是把持朝政,但是他同樣是做了不少對朝廷有益的事兒,並且還沒有到那種特別僭越的地步,所以荀彧不是不能接受。

不管怎麼說,荀彧對大漢比較忠心沒錯,但是他的主公依舊是曹操,這個沒錯。在自己主公沒有什麼大錯誤,還是大漢臣子的情況下,哪怕荀彧覺得有些不妥,但是他卻依舊是支持自己主公大業,一心爲兗州軍做事的。

-----------------------------------------------------

其實荀彧並不希望劉協參與到奪權的鬥爭中來,但是他也知道,皇帝如今不再是小時候那個少年了,而作爲一個皇帝,面對着一個權臣,要不成爲傀儡,受其擺佈,要不就是找機會反抗。顯然,當今的皇帝屬於後者,自己主公在許都的時候,他是什麼動作都不敢有,但是自己主公一不在,出去的時日久了,難免皇帝就起了異心。

好好想想,這事兒也正常,畢竟作爲九五之尊的皇帝,有誰能甘心忍受自己沒有大權,大全旁落,朝中權臣當道的時候。哪怕是個傀儡皇帝,他不敢不去反抗,但是他心裡幾乎也絕對是不想如此的。

有時候夜深人靜的時候,荀彧一人就在屋中感嘆,其實皇帝要是不反自己主公,那麼自己主公絕對是不會對他如何。等時日久了,可能在有朝一日,等天下再次大一統了,也許還能還政給皇帝。可是如今皇帝都這麼做了,自己主公要是能看好他纔怪了,本來自己主公對皇帝就沒什麼感情,如今要是皇帝敢妄動,那麼事兒就更不好辦了。

要說如今的荀彧確實還是很相信曹操的,相信自己主公的。其實不是荀彧不瞭解曹操,只能說是他對曹操的期望太高了,要不也不會覺得曹操還能還政給劉協?其實荀彧不知道自己主公不會如此嗎?當時他還有這麼個希望,還感覺會如此,說白了,往好聽說,這是他對曹操的期望太高,往不好聽說,其實這也算是自欺欺人的一種罷了。

第一百零九章 崔安城下罵陣第二一九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下)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五〇一章 兩人密謀反李傕第四三二章 涪縣郭嘉說高沛(續)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七七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一章 曹孫劉兵進江夏第一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五)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二七二章 謀士計破燒當(五)第六十章 曹仁帶兵到樊城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四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〇)第三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六)第八五一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七)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四八二章 曹孟德派兵荊州第五八六章 兗州江東退零陵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六十三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續)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九三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九)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續)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一一〇章 漢軍攻取宛城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二一一章 聖旨至繼續駐守第八〇六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五四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二)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二七〇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五)第一八一章 金城允吾兵臨城下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平定東郡第三三一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第六二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九)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第六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三)第九五七章 得情報孫曹反應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三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第五六九章 郭嘉請教賈文和第四七二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第七九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二)第四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〇)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七四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七)第七七〇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續)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四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四)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七〇三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第一三二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七五〇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續)第七三八章 涼州營伯瞻致謝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七三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第五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三)第五五八章 召伯瞻馬超叮囑第六三一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第二〇三章 馬孟起回到雒陽第三六一章 除董卓四人密議第四一九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續)第七十六章 南陽宛城孟起開方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一七二章 張遼帶兵到襄平第八八三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五)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七一三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完)第二一〇章 襲叛賊漢軍取勝(下)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五四八章 兗州軍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續)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四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八)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第五九五章 逃徐州袁術末路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七四九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五三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