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遇大賢管寧要避世

賭約生成,雙方皆大歡喜,其實就是一切盡在不言中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

“不知孟起賢弟接下來有何打算?”彼此混得挺熟了,杜義也就直接問了。

馬超也不隱瞞,“不瞞仲明兄,小弟我yù往青州!”

“哦?青州,那此時正好乃是海上比較平靜之時,孟起賢弟走海路正合適!”

“我意亦如此!”

“不過,孟起賢弟在爲兄這先住上幾日,過些時日再出海不遲!”

“那就叨擾仲明兄了!”看杜義這樣,馬超也就順水推舟了,反正他也不着急走。

“這話說得就見外了,孟起賢弟千萬不要客套!”

杜義說的那是相當誠懇了,馬超聽後笑了笑,也不再多說。

接下來一連五天,馬超和崔安都是在杜府中度過的,到了第六天,馬超兩人就向杜氏兄弟告別了。本來以杜義的意思是要親自把他們送到海邊登船的,但被馬超婉拒了。

“仲明兄,叔明兄,兩位都請留步吧!”

杜禮當然也和杜義一起,但看那樣好像是比之前更沉默了。

“也罷,孟起賢弟你們一路順風!”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兩位,咱們後會有期!”馬超的意思杜氏兩兄弟都懂。

馬超和崔安上馬走了,杜義望着兩人的背影不住地點頭。杜禮則注視着馬超的背影,也不知在那想些什麼。

馬超兩人騎馬到了海邊,兩人趕得時候不錯,恰好今日有一趟去青州的船。也許去青州的人是天天都有,但去青州的船卻不是每天都有的,畢竟乘船往來青幽兩州的終究是少數,而且在海上危險也比較大。如今快到九月末還好點兒,要是夏天出海,沒準趕上你倒黴,可能就回不來了,所以走海路的和走陸路的人數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

馬超這趟船加一起三十幾個人,船雖然不是特別大,但裝三十幾人那是綽綽有餘,當然不只是人,還有馬匹貨物什麼的也都是有的。像馬超他們的馬自然也都上了船,不過要多加些錢才行。

馬超看着其他人,除了他們外,船上還有文士、商人,剩下的看樣就是普通百姓了。練武的他是沒發現,看來這船上就自己和崔安兩人是武者。

船在海上行進着,馬超和崔安吃了些乾糧喝了點兒水,沒辦法,這年代海上可沒飯館,只能是自備吃的。而且要在海上行船好幾天,乾糧可得準備充足,當然更重要的是淡水,馬超也準備了不少,可以說在登船前兩人已做足了準備。

雖說馬超這世還是第一次走海路,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走海路需要注意的他可是牢記在心,不只有前世的一些經驗,還有這一世從老師閻忠那學來的一些東西。

閻忠年輕時也曾遊歷天下,他當然也是走過海路的,但很不幸的是他走的時候遇上了海上大風浪,結果船沉了,閻忠那可是少數活下來的人之一。

他把自己的經驗都教給了馬超,而且還特別叮囑他,能不走海路還是儘量不走得好,畢竟人力豈是能和天道相抗的,天威難測啊,這就是閻忠的感慨。也不知如果他知道了自己的這個寶貝徒弟如今正在船上悠哉悠哉呢,他會怎樣想。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夜晚,馬超出了船艙,今晚是個好天,有月亮也有星星的。

望着夜空的明月,他不禁感慨了幾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yīn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結果娟字剛說完,身後就響起了幾聲掌聲。

只聽身後有人說道:“好句,好句啊!”

說着此人就已來到了馬超身前,對着他一拱手,“在下北海管寧管幼安,今有幸聆聽兄臺妙句,不知此句可是兄臺所作?”

管寧?沒想到會在這遇到他,“在下扶風馬超馬孟起,不瞞幼安兄說,此句正是在下有感而發!”

馬超在心裡說,我可沒說是自己作的啊,本來就是有感而發嘛,至於別人怎麼想自己可管不了。

果然,聽了馬超的回答後,管寧自然就認爲是馬超原創的了。

“孟起兄好才華!尤其是最後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二句必將流傳千古!”

能不流傳千古嗎,這可是人蘇東坡的代表作啊,馬超心想。

“小弟今年十一歲,看幼安兄應年長於我,稱我小弟即可。”

馬超也想和管寧拉拉關係,管寧此人的一些事蹟,在前世他還是很佩服的。不只是割席絕交,還有很多。管寧在去了遼東後,用自身的行動教育了當地的百姓,不得不說北海管幼安無愧於當世大賢,這是一個不求名利而能真正教化萬民的人。

在今晚遇到了年輕時的管寧,馬超很高興,少不了要結交一番。

“爲兄癡長你十歲,就叫你聲孟起賢弟吧!”管寧聽了馬超的話說道。

“小弟求之不得!”

馬超這才仔細地打量了管寧,雖然已經夜晚,但還是可以看出一些來。

管寧身高八尺,長得是眉清目秀的,一身文士打扮,腰掛佩劍,全身散發着書卷氣,一看就知道是讀書人。

“不知孟起賢弟yù往青州何爲?”管寧向馬超問道。

“小弟學成出師後,一直在各州遊歷。今剛從幽州來,yù往青州!”馬超實話實說。

“賢弟yù往何地?”

“東萊郡!”

馬超想也沒想就說了,這倒不是說他的目的地是那,而是這船的目的地是東萊郡。反正船到東萊後,所有人都下去各走各的,馬超覺得到東萊也正好,到那後在那轉兩天也好。

“可惜,爲兄還有事要回北海,要不可與賢弟同去東萊!”管寧有些遺憾地說道。

馬超聞言,正中下懷。這對他來說正好,倒不是他不想和管寧多接觸接觸,只是要各忙各的事,而且他也不好意思麻煩管寧太多。

管寧家就在北海朱虛,他要知道馬超也要去北海而且又要在青州待很長時間的話,他一定會把馬超請到他家裡去,這點確實沒錯。

馬超實在是不好打擾他,才說了那幾句話,但馬超能感覺出管寧對自己很熱情,也許年輕時的他正是如此模樣的吧。

“小弟要在東萊郡中待些時日,然後就會離開青州!”馬超對管寧撒了個謊。

結果管寧一聽,“本還想請賢弟去家中待些時日,不知賢弟還有何事要那麼快就離開青州?”

這,馬超心說這管寧還挺愛刨根問底,這撒了一個謊後,必須還要一直撒謊才能圓上。

“小弟確有要事在身,在東萊辦完一件後,還要趕去徐州去辦另一件!”

馬超無奈地說道,管寧聽後,一點兒也沒懷疑,只好也無奈地說道:“既如此,爲兄也不強人所難,只望他日賢弟有機會再來青州,一定要到爲兄的家中做客!”

“一定,一定。”馬超笑着說道。

接下來馬超和管寧兩人又聊了很多,聊着聊着,管寧心中微驚,心想這孟起賢弟不光是有文采,學問也不錯,而且看得出來他也會武,應是文武全才。

至於馬超,畢竟瞭解管寧一些,所以他並不驚訝。

管寧確實有大學問,如今才二十一歲,但有如此學識你卻感覺不到他驕傲。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學無止境,你懂的再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世間一切需要我們學習的很多很多。

聽了這些話,馬超驚訝了,他沒想到管寧能說出如此的話來,果然無愧於大賢啊。

“幼安兄是從幽州返還?”馬超終於問了出來,本來早就想問,但一直也沒找到好機會。

“不錯,爲兄這從遼東來到的樂浪,又從樂浪登上船返還青州。”

“幼安兄去遼東所爲何事?”馬超繼續問道。

“之前沒到遼東時,爲兄確實沒任何打算,只是隨便遊歷而已。但去過之後,爲兄確實有了些想法。”管寧很認真地說道。

“不知幼安兄有何想法?”馬超裝出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

“如果有一天,爲兄厭倦了在家的生活,那我就把家搬到遼東去,也許在那會有爲兄想要的生活!”管寧露出了一絲期待。

“幼安兄博古通今,學富五車,乃當世大才,在家鄉定會有一番作爲的!”馬超堅定地說道。

誰知管寧聞言只是微微笑了笑,“孟起賢弟,如大漢依舊,百姓能安居樂業,我亦不會背井離鄉,但只怕……”管寧話沒說完,好似在擔憂什麼。

來了,果然如此啊,馬超心裡想着。

“幼安兄,小弟不解,這隻怕,是何事?”

“這,爲兄聽人說,大漢將不會太平了!爲兄當然不是那道聽途說之人,只是爲兄亦有此感!”管寧眉頭皺了下,旋即又舒展開來。

想得還真挺對的,“那天下如果真不太平了,幼安兄作何打算?”

“我?孟起賢弟,爲兄爲此也考慮過許久,果真如此的話,我當與友人一起避禍遼東!”管寧一如之前的說話語氣,但馬超卻聽出了他的一絲無奈。

“只怕到時遼東亦非淨土!”

管寧聽了馬超的話後搖了搖頭,“孟起賢弟,如亂世開啓,則必將生靈塗炭,十室九空。這亦是爲兄最不願,也最不想見到的,但爲兄對此卻毫無辦法,所以也只有去個人煙稀少的地方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

馬超能感覺出來,管寧是一個真正熱愛百姓的人,當他最不想見到的事情發生時,他又沒辦法改變的時候,他只能無奈地接受,無奈地離開。

也許有人會認爲這也是在逃避吧,但無論是哪種,管寧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做着自己能去做的一些事,這纔是管幼安,那個割席絕交的管幼安。

“做自己想去做的就好,幼安兄,小弟相信你能做好!”馬超給管寧加油打氣,管寧如今畢竟還是年輕,所以他更需要別人的信任,別人的支持與鼓勵。

“多謝賢弟了!爲兄看得出來賢弟有大抱負,我一樣相信你能做到你想做的!”這回倒是管寧反過來給馬超鼓勵了。

“哈哈哈,幼安兄,小弟亦相信我能做到!”說話的時候馬超全身散發着無比的自信。

“好,你我當共勉之!”管寧用手拍了拍馬超的肩膀。

馬超則伸出了自己的左手,管寧顯然是不懂這個是什麼意思。

馬超又把管寧的右手放在了他自己左手的手背上,然後又把自己的右手放在了管寧右手的手背上,這回管寧明白了,連忙把自己的左手也放在了馬超右手的手背上。

“幼安兄,你我當共同努力!”說着馬超雙手向下一鬆。

“一起努力!”管寧也學着馬超的樣子。

手鬆開了之後,馬超才發現,和管寧聊天,從上半夜都聊到了下半夜,不過兩人誰也沒注意到這個。

馬超看了看管寧,管寧也看了看馬超。

“幼安兄!”

“孟起賢弟!”

“哈哈哈!”

“哈哈哈!”

兩人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不同地域,不同年紀的兩個人因爲在同一條船上,同一個夜晚,在同一輪明月下聊了大半個晚上。雖然相識時間短暫,但卻並不妨礙彼此間的友情。

兩人笑過後,相互道別都回了艙中。聊天的時候是都沒什麼感覺,但這時候兩人都有了疲憊的感覺,聊得也差不多了,當然是回艙休息。

天空中,一塊烏雲遮住了明月,看來不只是人需要休息,連月亮也都蓋上了被子睡了過去。

第五四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七)第六十四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一三四章 攻城戰精銳首敗第二十三章 趙家村馬超訪童淵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六二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七)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三三八章 呂奉先途中設伏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三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六)第五十三章 滴血入劍寶物現世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六四三章 涼州軍受阻箕城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續)第五八三章 呂奉先身死丹徒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九八〇章 聯盟軍大戰邾縣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五)第六〇七章 關羽陣前斬顏良第二〇一章 剿叛賊劉宏再派兵第一四六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四)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七五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四)第三六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三)第一一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第九八六章 臨湘棘陽戰事起第三一〇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二)第三二八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完)第二七三章 銀坑洞孟獲設宴(續)第四五一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第七二九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第二五六章 馬孟起再說賈詡第五六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一九四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續)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二四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四)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二四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八)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六七三章 戰雄關再次受阻第五二四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第七八一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第六八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一)第七八一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第四四九章 攻城器械今顯威第三七四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一五四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五)第三八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六)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四)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九)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三二〇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續)第四〇一章 淹南鄭逼降張魯第六〇六章 顏良罵陣鬥徐晃第三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二)第九七五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三五六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三)第一五四章 廣宗城內有故第三二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一)第一一二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四)第六十四章 孫劉聯軍返西陵第三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五 )第九八一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第一一八章 兗州軍攻城不利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九十一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三)第三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一)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一六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四三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六)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第一五七章 武安國奉命到前線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第八一五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一七八章 爲屬下馬超見劉宏第七七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一)第六八三章 斬張顗奪取真定第三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二)第六八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四)第三二九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續)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