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〇)

對他們來說,什麼情況纔會去滅一方實力,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其實大體就是兩種,第一種就是他們地盤兒上有勢力反叛、或者勾結敵人來對付己方,這一類的,那必須去滅對方,沒說的。第二就是,在不得不去滅某一方勢力的時候,再也想不出來不滅對方的理由了,那就必滅對方。所以大體就是這麼兩種,可不參與阻截北方異族,就只有這麼

一點的話,確實還不足以說讓馬超還有曹操,他們說去沒不來參戰的,那確實不會。除非說有勢力勾結北方異族、或者說給涼州軍兗州軍下黑手,那要不滅了對方都不可能。不過那樣兒的事兒,還真是很難見到,是啊。至少如今這個時候是沒有、以後估計也不太會有,而

以前是有那不假。可那不被滅了嗎,沒錯。所以說這個也是,如今和以後,那樣兒的話,確實就沒有了。哪一方勢力都不想被滅啊,不錯。哪怕在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時候,是有勢力不來、不參戰,可不代表他們就想被滅了,那一點兒沒有,所以說這個也確實……不想,

被涼州軍被兗州軍滅了,那是。再有實力,話說也對付不了涼州軍和兗州軍,是啊。這個一點兒沒錯,都知道。主要是更清楚,馬超還有曹操,他們確實,絕對不會因爲北方異族大舉南下,而你一方沒參戰,這個就滅了你。那可真不會,一點兒不錯。原因有那麼幾個,可卻沒有這個,沒有說你一方不去參戰,他們就滅了你的。最多真就是批評一下,這個太正常

了,是啊。所以說那都不錯,顯然不來的勢力,肯定都很清楚,一點兒都不錯,確實是啊。那麼他們就可以說其實不怕什麼了,被說被批評,那也認了,反正只要最後是好處大、利益多,其實就夠了,沒錯。利大於弊啊,那肯定都可以了,是。如果說不那樣兒的話,自然還

都是選擇參戰,那是。北上參戰,阻截北方異族,那確實是有趕不上的,正常。可卻絕對有能趕上卻不去的,必然有啊。因此,在後者中,馬超還有曹操,他們要是不挑出幾個典型批評的話,那都不對了,是啊。必然是要那麼做,沒說的。而給了他們好處的,那自然是不

算了,正常。畢竟這個確實也得說那話,所謂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對馬超還有曹操/他們來說,對涼州軍兗州軍來講,其實都那樣兒,是啊。在不來參戰的勢力中,給了他們好處和沒給的,那麼顯然,馬超還有曹操/他們所批評的典型,那肯定是後者,沒給他們好處的,是啊,一點兒沒錯。所以說這個事兒也是,哪怕北方異族大舉南下,這個依舊是有

勢力不參戰、不整統一戰線,可他們給了涼州軍還有兗州軍,給了他們足夠好處,就不可能說是被馬超還有曹操批評,那是。所以說這個也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了,那是。能剩下到現在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哪一個是傻子?自然是知道、也清楚,

說最後到底如何去做,才能說讓馬超還有曹操不把己方當成典型去批評,哪怕己方沒去參戰。這個說起來,他們不去,那麼絕對是有想法,有的就是認爲給馬超還有曹操、給涼州軍還有兗州軍,給他們的好處、利益,沒有損失的多。那麼那樣兒的話,他們都如何去選擇,其實是不言而喻了,沒錯。當然了,這個確實,不是所有勢力都那樣兒的想法,那可不是啊。

確實,都那樣兒就完蛋了,是啊。畢竟每個人想法都不同呢,更別說是那麼多的勢力了,不錯。有的勢力,或者說大多數、絕大多數,那就認爲,北方異族大舉南下,而那個時候北上參戰,與涼州軍還有兗州軍一起對付北方異族,統一戰線,哪怕最後損失再多,可也是值得的,不錯。那樣兒的話,就是更大好處、更多利益啊,沒錯。利大於弊的事兒,他們可沒

有說什麼不去做的,必須做啊,不錯。因此,這個更多的勢力,其實是那樣兒一個想法。也正常,確實。畢竟想法不同,而且這個情況其實也都不一樣兒,那是。對更多勢力來說,那參戰對他們來講,就是利大於弊,哪怕最後會損失很多,但是不得不說,得到的更多是吧。

而對有的勢力來說,你讓他們參戰,他們覺得損失太大的好處、太多的利益,而最後給馬超或者曹操、給涼州軍兗州軍,給他們的好處利益,還沒那麼多。因此,到底說是該如何選擇,那些勢力也是都知道,不錯。所以說這個就是如此,所有勢力想法不同,那麼最後做的

也不一樣兒。肯定是啊,一直都那樣兒,確實。不過對馬超還有曹操/他們來說,確實是那樣兒,只在乎在意結果,這個是。能阻截了北方異族、贏了他們、打退逼退對方,那就是最好,就是。因此,也只有說那樣兒,最後才能說是表彰和批評一些勢力,那不錯。這個讓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話說那樣兒的話,還有什麼能去表彰和批評的,是啊。都要被滅了,

誰還整那些事兒。不過哪怕就是不想參戰的勢力,其實他們多少也是有那麼點兒信心,這個五五開可不光就只有馬超和曹操/他們那麼個想法啊。準確說,還有不少勢力,他們中的頭兒,其實基本上也那樣兒想法,是啊。畢竟這個信心什麼的,也不止就是馬超還有曹操/

他們有點兒,其他勢力的老大,不也得有點兒?那肯定是,所以說這個事兒也都不錯。哪怕說不來參戰的,可不是因爲覺得己方大漢這邊兒的勢力阻截不住北方異族,那可真不是。而就只是好處、利益,那不錯。就是利大於弊、弊大於利,那樣兒罷了,確實一點兒沒錯啊。

世家大族、豪強地主還有富商巨賈,他們可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選擇,那是。肯定每一方都不同、至少不是一模一樣啊,那不錯。但是不管如何,有一點沒錯,那就是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時候,大漢這邊兒更多的勢力、大多數絕大多數,那都會北上參戰,和涼州軍還有兗州軍一起對付北方異族,那是。這個統一戰線,卻是不可缺少啊,沒錯。肯定有啊,

那是。只是依舊會有不去的,沒錯。不參加什麼統一戰線、不北上參戰,那也不錯。那樣兒的勢力,也不是說都一樣兒的原因,可基本上也就那麼幾個了,那是。不過不管如何,等阻截了北方異族、贏了他們、打退逼退了對方後,這個秋後算賬什麼的,馬超還有曹操,他

們可是少不了。表彰和批評,那是同時進行,表彰典型勢力,那都是表現非常好的幾個,那是。而批評的勢力,自然第一肯定是沒來參戰的、其次就是沒給馬超或者曹操/他們好處的。可以說這個雖說是大漢一起不假,但是基本上批評的話,都是馬超還有曹操,他們是各自批評己方治下不來的典型勢力,沒給他們好處中的幾方,沒錯。那也是必須的,確實。不

過那話不錯,就是那些勢力既然是敢不參戰、不北上、也不給馬超涼州軍還有曹操兗州軍什麼好處,那麼可以說這個基本上,他們是不懼不怕馬超涼州軍和曹操兗州軍的,是啊。基本上那樣兒,他們不懼不怕,就算是被兩人兩軍兩方給記恨了,他們也不會覺得什麼。真要說是那樣兒,那就不得不說,絕對稱得上是真的勇士,沒錯!因爲那樣兒至少有一點是沒跑

兒了,就是被他們所批評的典型,那絕對是得罪了馬超、曹操,一點兒沒錯。那麼那麼一來,可以說對自己一方勢力,有什麼好處?除非說真就是不在大漢混了,但是那個可能嗎?那樣兒可能嗎?確實沒什麼可能的,所以得罪了兩路諸侯,那可真是沒什麼好處,確實是啊。

因此,哪怕最後就是馬超還有曹操,其實他們都不會說能理解那些要被他們拿出來批評的勢力。這個兩人肯定希望沒有啊,那可是最好。但是顯然,不可能沒有是吧。該有還得有,就只是說有幾方的事兒,那沒錯。多了少了,那是個問題,一點兒不假,所以說這個也是……

馬超還有曹操,就他們來說,是怎麼都希望那樣兒被兩人所批評的勢力,真是越少越好,沒錯。馬超和曹操,既然是認爲已經解決了北方異族的問題,那麼其他的那些勢力能給他們什麼好處、利益,這個真心不那麼看重了,不錯。至少相比之下,那肯定是不算什麼,沒錯。只是有一點也是,就是如果說不來的那些勢力,不給他們好處、利益,那就直接可以說明那

些勢力是真心不懼不怕他們了,是啊。可以說那樣兒的話,馬超還有曹操、也包括涼州軍和兗州軍,可以說他們沒半點兒覺得有什麼好的,沒錯。可以說都是不好,真的。地盤兒治下的那些勢力,真有不懼不怕他們的,這個可真心不是什麼好事兒啊。如果說一直要都不那

麼嚴重倒是還好,可要是再嚴重一點兒,可真就要出事兒了,不錯。那樣兒的話,可都是問題啊,是。至少馬超還有曹操,他們都是那麼看的,兩人也是不懼不怕這個,那都沒錯。但還是那話那樣兒,麻煩什麼的,那絕對是越少越好,一點兒沒錯。都不希望多啊,那可真

是。那樣兒的事兒絕對是麻煩,真的,不過大小罷了。可以說在很輕微的時候,可以不算是,這個正常。就算是,最多也只是小小麻煩而已,確實。對馬超對曹操、對涼州軍對兗州軍,那可真心都不算什麼,一點兒沒錯,就是不算事兒。可要真是越來越嚴重了、從小變大了,那麼可就出事兒了、大問題啊,是。那樣兒的話,是他們一點兒都不想要的,沒錯。

所以自然是想着都沒有最好,可顯然還是要有、還得有啊。那麼就還是輕微的好了,是啊。那樣兒的話,就算是個麻煩,也真就只是小麻煩而已、甚至小小麻煩。可變大了,那真就完。馬超還有曹操,他們是沒那麼悲觀不假,但是卻也知道,出了那樣兒的事兒,這個對自己對

己方的影響,那絕對不好。反正更多的都是不好、妥妥的弊大於利啊,那是。兩人是一點兒都不想要,沒錯。真那樣兒的話,他們確實是要想辦法,怎麼能把那樣兒的事兒,儘量給控制在微小的程度。至少是麻煩也最多是個小麻煩而已,千萬別整大了,那可真是,沒什麼

好的。所以說在馬超還有曹操,在他們那兒,那可真是一點兒都沒希望這個不來參戰的勢力多,那一點兒都沒有。而這裡面的原因,那還真是不少啊,確實,其實挺多,第一、第二、第三……不過不管如何,至少來參戰的勢力,那是最多的、大多數絕大多數,夠了。不來的,最後也依舊有給自己兩方好處、利益的。是,這個不代表他們就怕了己方,這個不是。絕對

不是說來了、或者給己方好處、利益,那就是怕了己方,那絕對不是。可有一點一直沒錯,那就是馬超也好、是曹操也罷,他們都需要那麼一個態度,一點兒不假。參戰和給他們好處、利益的勢力,不可能都怕己方怕什麼,但那就是兩人想要的一個態度,確實那樣兒。而不那

麼做的,可以說就是真心不懼不怕己方了,一點兒沒錯啊,不懼不怕連個態度都懶得有啊,那是,那怎麼都不是馬超還有曹操/他們想要的。

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八十三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七)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一四七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五)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七一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二)第四九七章 費文偉帳中解惑第五〇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五)第二六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一)第四六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六)第九五五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續)第七七四章 滿伯寧回返大營第八三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四)第一九一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四)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八二〇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完)第五一五章 袁紹衆議迎漢帝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二十一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第二十四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一四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二)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二〇四章 謀官位拜訪何進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九十八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平定東郡第一五七章 武安國奉命到前線第四二七章 入梓潼偶遇人才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四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六)第四三七章 臧宣高生擒嚴顏第三五〇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續)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七〇六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完)第四三六章 崔福達力斬敵將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一)第六一八章 黃敘回返臨湘城(續)第三三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七)第九八〇章 聯盟軍大戰邾縣第八七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九)第五五五章 李恢赴雒見曹操第四八八章 欲創大業謀大計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九二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四)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七)第四二三章 涼州軍攻破閬中第四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一)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第四八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二)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一)第四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二)第二〇〇章 戰涼州漢軍再敗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八一〇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四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一)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三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一)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六八二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完)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二)第八七七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六)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三三五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完)第二四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五四一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六)第三七〇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六)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二四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六)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二六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一)第四二〇章 州牧府宴請衆將第九二六章 涼州軍攻城受挫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一四三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第二〇八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