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五)

這個時候,己方還沒被沒是吧。而且也確實,哪怕這個時候北方異族不會大舉南下,最後他們來了,己方早被滅了,確實就算是有想法,也做不到什麼了,沒錯。但是那時候別管,至少現在、此時此刻,孫策與江東軍,他們是一點兒都不逃避什麼的,是啊。或者說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從來都不逃避該有的責任,那是。哪怕事實也確實,江東軍實力不如兗州軍、

更不如涼州軍,但是他們卻從來都不逃避責任,這個可以說,馬超還有曹操,他們都是覺得不錯。是啊,這個和你一方的實力,沒有絕對的關係。當然了,前者是覺得這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是。不過就算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實力是不如涼州軍、兗州軍,責任也沒說是

超過了兩方。但是孫策在北方異族的問題上,他可從來都是,一點兒都不含糊,那沒錯。所以說這個一直都是,他與江東軍,雖說沒認爲像涼州軍還有兗州軍那麼大責任,可也確實,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那真心都沒逃避過,一點兒都沒有,連那樣兒想法都沒有,是啊,所以……

這個怎麼說都是好事兒,至少讓馬超、讓曹操/他們來看,就是那樣兒。畢竟雖說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時候,江東軍他們早就被滅了,確實也沒他們什麼事兒了,是啊。但是就算那樣兒,其實也並不算什麼,是啊。只要說如今他們還沒被滅,而孫策和江東軍的態度,可以說馬超還有曹操,他們都是很滿意的,沒錯。這個說和他們就沒大關係,也可以這麼講了,

尤其最後北方異族大舉南下,江東軍更是早被滅了,哪怕就有關係,話說還能有多大?確實,這個沒錯。馬超還有曹操、涼州軍兗州軍,他們從來都不怕江東軍什麼啊,那是。話說滅了他們,真就只是時間問題。就曹操都沒想着說要如何如何保護江東軍,話說那都不是利

大於弊的事兒,那麼可能會那麼做?最後只有說是滅了江東軍,那纔是利大於弊,那麼其人肯定義無反顧那麼做啊,那是。而現在的話,其實就什麼都沒有了。至少涼州軍沒大動作之前,就兗州軍的話,他們也不會說有什麼大動作,是啊。讓他們也去滅江東軍,這個不是

說就一定沒有,但是在涼州軍沒什麼動作的情況下,顯然就兗州軍他們,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大動作了,可不是嘛。因此,就是如此啊,確實。涼州軍不大動、那麼兗州軍也不會大動,那是。只有說前者去滅江東軍,曹操最後才能說是帶着兗州軍,最後也一樣兒滅江東軍,確實。可以說在涼州軍不去滅江東軍前,就曹操和兗州軍,他們也知道,這個沒有說滅江東軍

利大於弊的,基本上是不要那麼想了。確實,那不是絕對的,但是基本上,真心沒有啊,沒錯。所以說這個也確實,在馬超那兒、曹操那兒、涼州軍那兒、兗州軍那兒,還都那樣兒了。都正常,那一點兒沒錯。前者帶兵去滅江東軍,那是必須的。而後者的話,只要說最後

是看到了滅江東軍利大於弊、好處大、利益多,那一點兒沒錯。所以說看到涼州軍那樣兒後、並且是發現了滅江東軍利大於弊,這個最後肯定都是,他就會帶兵那樣兒,是啊。所以說這個肯定是,可以說沒有馬超帶着涼州軍去滅江東軍,就曹操說要滅後者,這個不說一定沒有,可就算是有,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肯定是啊。所以說這個也確實,那就是如此了,

沒錯。都沒有利大於弊,那自然就不能去滅了,是。利大於弊,那肯定就去了,確實。但是顯然,這個沒有馬超帶着涼州軍去沒江東軍的話,說起來可能永遠都沒有,在曹操那兒,他看到己方滅江東軍利大於弊的。是,這個不是絕對的,自然也有可能,曹操依舊能看到,不過那樣兒的機率……確實也是不要多想,沒錯。機率不是沒有,可基本上有和沒有,好像

也沒說有很大區別,這個也是。那麼這個情況就是那樣兒了,顯然都是涼州軍啊,靠着他們吧……對方出手去滅,那樣兒的話,曹操才能說是有了滅江東軍利大於弊,那樣兒己方最後也自然是要滅對方,沒錯。絕對是不會差了,那是。對他來說,那樣兒的事兒,也真就只

有那麼一次了,真的。畢竟再之後,江東軍就要被馬超帶着涼州軍徹底滅了,這個以後己方還有什麼機會去滅對方?是啊,這個真心可就沒有了,所以說把握住如此的機會,曹操自然覺得還是非常必要的,沒錯。因此,這個事兒也是那樣兒,那確實都是,所以說這個都……

就從現在來說,曹操自然是不想江東軍被滅,這個肯定是,那都不錯。但是他更清楚,如果說對方是肯定被滅了,那麼自己帶着己方,最好也是能從中得到更大好處、更多的利益,是啊。那樣兒的話,怎麼都是好。相比之下,可不就是那樣兒,是啊。不過要是有選擇的話,曹操肯定還是會選擇江東軍不被滅,這個是第一,只要對方不被滅,那麼就能一直說和己方

聯合,一起對付涼州軍,那是。這個可以說是他非常看重的,一點兒沒錯,所以說那是。一起對付涼州軍,那怎麼都比就只有己方一方好啊。這點曹操還是能看清的,確實。所以說只要馬超不帶着涼州軍去滅江東軍,那麼他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大動作。誰讓說這個滅江東

軍,那實在不是什麼利大於弊的事兒呢。對此,曹操是清楚的,只要涼州軍不去滅對方,那就是這樣兒了。如果說他們出兵了,去滅江東軍了,這個基本上也不會改變,而那個時候,自己自然也會帶着己方一樣兒那麼做。確實,他很清楚,自己到底說該如何去做,那真不錯。

曹操心裡有數、那就跟明鏡兒似的,沒錯。因此,自然而然,不用擔心其人什麼了,那是。因此,這個肯定也都不錯,就得說……馬超那邊兒,他可真不怕曹操和兗州軍什麼。畢竟自己帶兵去滅江東軍,這個最後大好處、多利益,那都是自己和己方的,怎麼都不會是曹操兗州軍他們的,那不會是。所以說自己的話,是有什麼顧慮、擔心,其實都不需要啊,那沒錯。

就馬超來說,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可巴不得自己不去滅江東軍,肯定是啊。但是隻要己方去了,那麼之後其人肯定會帶着兗州軍想要好處、利益,那可一點兒沒錯,可不是嘛。不過不管如何,說江東軍肯定會被滅,這個沒錯。不過就只是他們被滅,誰滅了他們,確實,也

許會有不同,也許是啊。但是不同的話,其實機率也一樣兒不大。因爲更大的可能,還是涼州軍與兗州軍,最後他們一起滅了江東軍,這個是。所以說不同的話,只是再來個涼州軍單獨滅的江東軍、兗州軍單獨滅江東軍,這麼兩種情況。但是顯然,那確實都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沒錯。最後依舊是涼州軍再加上兗州軍,他們一起滅了江東軍,那是,那樣兒就是了。

必然、必須、必定,可以這麼講,那都不錯。在馬超在涼州軍那兒,那都是。而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只要看到了滅江東軍利大於弊,他們最後自然也會那麼做了,是啊。真心,還是那話那樣兒,確實就沒什麼理由不去做。可以說對於弊大於利的事兒,那麼也真是,曹操和兗州軍,他們沒什麼理由去做啊,肯定是。最後可都主動不了,那沒錯。但是同樣兒的,這

個對於利大於弊的事兒,他是沒什麼理由不去做的。大是大非的事兒拋開,其他的,那可不都是那樣兒,沒錯。所以說這個也是,就得看利弊關係、大小啊,那確實。利大於弊的事兒,馬超都那麼做的,是啊。所以說曹操更是了,向來都如此。並且其人與馬超還不同,後

者對於一些小的好處、很少的利益,還都看不上啊,沒錯。可前者沒有,他是看得上的,符合其人奸雄性格作風。而後者,他就真心看不上了,其實也正常,那是。大好處、多利益,這個說起來誰都想要,那是。有誰就真心不想要了?有嗎?也許吧,能有幾個?一個?兩個?

三個?可能都多說了,是啊。多了肯定不是可能,再多能幾個?所以說這個事兒也是,要不沒有,這個並非不可能。要不真有,那麼沒幾個啊,是吧。所以說這個其實,這麼說起來,那還是……馬超那麼做事兒、曹操更都如此,看以前兩人、現在兩人,那可都是,確實。所以說肯定都不錯,做那好處大、利益多的事兒,前者是看不上小的好處、少的利益,不過這

只要大、要多,那麼肯定都好了,是啊。馬超所追求的,確實就是那樣兒,這個不錯。不過曹操所追求的,那麼和前者就不全都一樣兒了,沒錯。前者看不上那些小的好處、少的利益,其實也都正常。可後者卻不會說看不上,看得上啊。所以這個有不同,那一點兒都沒錯。

而孫策在這上,他就不和馬超相似了,卻是和曹操一樣兒,沒錯。不說一想也是,對方顯然在這點上,很難說是和馬超一樣兒。畢竟江東軍是實力最弱的那個,那麼有什麼好處、利益了,孫策還能不整?至於說小了、少了,那也算是沒太好辦法吧,確實,只要是利大於弊

就好,沒錯!這個至少對他(們)來說,其實也是根本了,那是。至少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是那樣兒的想法啊,沒錯。至少兩人可從來都不嫌棄說好處小、利益少什麼的,真心都沒有,是啊。因此,這個就是如此了,那一點兒都沒錯。可以說在他們看來,真就是隻要利大於弊了,不是大是大非的事兒,那就能做。兩人一直都是那麼做的,確實。曹操都下令讓

士卒屠戮過徐州百姓,試問他還有什麼就真是做不出來的了?還有的話,那能有多少,是啊。曹操更沒底線,這個一點兒不錯,一直都是這樣兒,那確實。而和他一比的話,孫策那是強多了,不錯。至少比起對方來,那可不就更有底線,是啊。這個也是說了幾次了,而他

們都是不如馬超更有底線,那都是。對方的話,可以說真就是三人中最有底線的,甚至比起很多人來,馬超更有底線。誰讓他不是這個時代的土著呢,這點太重要了,那是。如果說其人也依舊是這個時代的人,那麼絕對不是這樣兒,這個是最基本的,不錯,所以說這個……

所以說這個也是,是否是這個時代的土著,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穿越來的,比這個時代的土著,那是怎麼都有一定優勢的,確實。優勢肯定有,那是不錯,不過大小就不同了,也是。並且這麼說吧,有的穿越者,那最後就是碾壓本時代的土著,最後登頂,天下第一。可有的呢,確實還是不如這個時代的土著,最後和他們依舊是幾分天下,也確實是沒辦法。馬

超沒覺得自己給穿越者拖後腿了,但確實,有丟人的地方啊,所以說這個……反正往好了說,這個自己總體來講,那還是做得挺好的。依舊是那話那樣兒,這個自己知道,自己不如很多的穿越者,那沒錯。可你看看人家都什麼出身?有的還帶着個系統,那真不是自己能比

的,是啊。可馬超也得說,自己一樣兒比不少穿越者強,那也是一點兒沒錯,就這點來講,那也確實是讓他比較滿意了。

第三二七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續)第五五一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二)第五五三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四)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六九〇章 兗州軍進駐黎陽第四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七)第二三〇章 董仲穎所想終成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八九七章 涼州軍四攻樊城(續)第三四八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續)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七四六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續)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七五一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完)第六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三)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三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四)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七一三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完)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九六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五)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六二六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三)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六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三)第八八五章 孫策書信至蘄春第四六三章 奔成都有人獻城第三〇〇章 遇荀攸孟德出手第三二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七)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一)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五六九章 知敵情大帳議事第五八一章 小霸王欲戰虓虎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三七八章 入漢中孟起興兵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六一八章 馬超帶兵進幷州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七二五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第九八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五)第五二九章 涼州軍一攻酉陽第九七七章 令明帶兵到棘陽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七)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七〇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五)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四三九章 到槐裡聚太守府第八九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五)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八)第一四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九)第六四九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五八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六)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計謀聯軍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四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六)第六〇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五)第七四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四九二章 召屬下派兵救援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九八二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續)第三十六章 大軍起三方齊動第九一七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完)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三九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五)第七〇三章 城破大軍入高邑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九三六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完)第四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一)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六九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五)第三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六九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八)第四五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五)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八七三章 泉陵城武將來投第二〇三章 楊鋒自戕賺孟優第一六〇章 董卓再請馬孟起第四一四章 銀坑洞孟獲等候第七六四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完)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一八〇章 尋謀士賊首相詢第四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一)第七十九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