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

他覺得自己還能做的,也就那麼多了。畢竟自己的身體,曹操也不知道,到底說還能活多久,那是。好了的話,可能是十年,甚至說更多點兒,那都沒問題。但是一旦說不好的話,那沒準明日,自己可能就不在了,他都知道啊,那是。畢竟這樣兒的事兒,曹操可不敢保證,那是。而且如今他自然很清楚自己的身體,可以說真不好,那是。之前還犯病了,哪怕還沒

那麼嚴重。可曹操卻知道,自己知道自己家的事兒啊,那都不假,所以說這個肯定也沒錯。身體限制了自己很多,那可不錯,或者說這個年紀,給自己的限制,確實是足夠多了,不假。他都清楚,自己要是馬超那個年紀的話,可以說身體還不會這樣兒。但是如今自己都多大年

紀了?奔六十的人了,真心比不上四十出頭兒的啊,那是。這個年紀可不如馬超、更不如孫策了,那是。曹操也不和他們比這個,那都不錯。對其人來講,有自己在一日,那怎麼都比自己不在了好啊、強啊,那是。自己兒子比自己的話,那真是差距不小了,一點兒不錯啊。

沒辦法,誰讓他對自己兒子沒信心,那是。所以說自己要真不在了,曹操多少也能想象之後的一些事兒。反正自己兒子,那是比不上馬超的,所以說後者很大程度上能滅了己方,一統天下,那是。對其人和涼州軍來講,對付自己的話,倒是要有些年頭兒,可對付自己兒子的話,那確實用一半的時間,其實是足夠了。他就是這麼看的,可以說基本上是沒什麼不可

能是吧。反而說可能就那樣兒了,哪怕曹操是,他一點兒都不想,可確實,自己好像也改變不了太多。不錯,要能改變很多,可就好了,是啊。曹操的話,也只能說是給自己兒子多留下點兒實力、勢力了,那是。如果說真要走到了那一步,可不就得說那樣兒,是啊。如果

說自己還有什麼能留下給自己兒子的,那好像也沒太多了,不就是實力這些?他也是沒辦法,自己要走到病逝的那一步,只能說是己方還能不被涼州軍滅,這個就算是最好的了,不錯。對曹操來說,可不就是那樣兒。而剩下的,就只是說自己兒子的事兒了,而他和己方到

底都如何,自己是看不到了,也算是好事兒吧,那沒錯。至少他很清楚,自己是看不到己方滅亡了,這個倒是好事兒了,真的。如果說自己一直都活着,那麼沒準就能看到自己的敗亡、己方滅亡,那是。而對曹操來講,顯然,那些確實是他不想看到的,一點兒都不錯。如果說曹操想看到什麼,己方滅涼州軍,那沒什麼可能,就不要說涼州軍滅了己方,那其實就

好,是啊。對他來說,可不就是那樣兒,那算是很好的一件事兒了,那是。所以說能那樣兒的話,自然也都是好事兒,不錯。曹操的話,比起自己病逝來說,他更不想看到己方的滅亡,那是。對其人來說,哪怕自己病逝了,那都正常。可只要己方不被滅,其實那就是好事

兒,不錯。曹操還是很清楚的,必須承認,自己還能帶着己方擋住涼州軍幾年,只要說盡力去拼,他覺得還是沒問題的。可換成自己兒子曹昂的話,說起來自己都不知道他能守住多久。但是有一點沒錯,就是自己兒子不如自己,那麼肯定守禦時間沒自己長,那一點兒沒錯。可最後己方被滅,自己也看不到了,確實還算是不錯。看不到了,愛怎麼怎麼樣兒了,曹操

多少還是能看開的,沒錯。他甚至覺得自己看不到敗亡,比自己還活着,最後看到了己方滅亡,並且自己咔嚓了自己,自刎不強嗎?是,反正曹操就那麼看的,當然了,其人更多還是想着自己能好好活着,那沒錯。他至少很清楚,自己在,就比自己兒子強多了,還能守禦那麼多年,並且讓涼州軍損失更多啊,不錯。可換成曹昂,他實在不如自己,守禦不了那麼

多年,還不會說讓涼州軍損失那麼多,是啊。曹操最想的,自己兒子還做不到,不如自己!因此,他肯定更多還想自己,好好活着,那肯定是好事兒啊。而自己要病逝的話,好處除了說自己是看不到己方被滅,其他的,那好像都沒有了。妥妥的弊大於利啊,所以說知就好好

活着的話,那就是利大於弊了,沒錯。因此,該如何取捨,曹操還是很清楚的,那是。當然要那利大於弊的,而不是弊大於利啊,那是。所以說自己就該是好好活着,那樣兒怎麼都是好,一點兒不假,他可太清楚了,就是。那樣兒曹昂也沒那麼大的壓力了,可不,所以……

就得好好活着,如今曹操看來,這個大意外什麼的,那是不要多想,就沒有了。不過自己這個身體,反正好點兒的話,十年肯定沒問題,那是。但要是不好的話,這個自己還能活多少年,他心裡可沒底兒啊。對曹操來講,他又何嘗不希望自己長壽呢,可顯然,那卻都是不現實的,不假。別說自己身體如何了,就馬超要帶着涼州軍滅己方,關鍵是他成功不了,還

有他兒子呢,這個肯定也是,自己想長壽,那肯定是不要多想了,沒錯。不太可能是吧,想點兒別的吧。所以說曹操一直都覺得,自己還是想點兒現實點兒的東西吧,那是。比如說增加己方的實力,那就算是根本了,沒錯。是,己方增加實力,他們涼州軍也沒閒着,但是

這個重要嗎,顯然不重要了,至少他不覺得最重要,可不是嗎。所以說己方整好己方的實力,一直都增加,那就是好啊,不假。妥妥的利大於弊,一點兒沒錯。對曹操來說,那就是自己一直不能放棄的,看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沒放棄一點兒是吧,所以說他更清楚,己方那

更是……江東軍都沒放棄過半點兒,這個讓馬超還有曹操,讓他們看到,還真是有用。前者就想到己方對付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事兒,那時候害怕、沒信心,更沒想過統一戰線的事兒。但是看到了江東軍都沒放棄過半點兒,那麼他更不會放棄了,是啊。馬超就是那樣兒,如今更想了統一戰線什麼的,信心多了,還能放棄什麼?而涼州軍那樣兒,曹操和兗州軍,

他們更不會放棄了,哪怕說最後,很大可能,還是被馬超帶着涼州軍滅,但是他覺得自己也是努力了、盡力了,其實也是夠了,是啊。再別的,倒是想讓己方不被涼州軍滅,可是顯然,曹操覺得自己是做不到了。還得說是晚點兒被對方滅,然後讓他們損失更多。不得不說,

在這上,他的想法倒是和孫策還有江東軍,和他們想法差不多,那真是。所以也得承認,這個讓曹操是多無奈,真的。要不然的話,其人絕對不會說那樣兒啊,可不。因此,他那樣兒的想法,也正常,可不。如果說不那麼想,倒是有點兒不太正常了,是啊。所以說在曹操那兒也是,哪怕這個時候,其人和兗州軍那都沒那麼大壓力不假,可確實,他和孫策還有江

東軍的想法,那也沒差太多啊。畢竟,這個曹操也不是不知道,己方最後還是要被涼州軍滅的,那不過就是時間早晚罷了,是。己方不像江東軍,涼州軍最慢,三五年,肯定滅了對方,那不假。甚至到時候,很大可能,自己也得說帶着己方去參戰,最後不是爲了保住江東軍,而就只是要滅他們,那是。這個他還是很清楚的,去做利大於弊的事兒,給己方帶來那

麼多好處,這個是應該的。只有說滅他們江東軍,反而對己方沒什麼好處,弊大於利,那就不同了,是吧。永遠都主動去做那對己方利大於弊的事兒,這個就是曹操。當然了,這個不是絕對的,也許到了最後卻是發現,他做得可能不是對其人對兗州軍利大於弊的事兒,也

許是相反的,也不一定。不過最開始在曹操那兒,那怎麼都是利大於弊,他至少那麼認爲的,纔會說去做啊,那是。認爲弊大於利了,其人就不會那麼做,是。所以說一直都那麼樣兒的情況,曹操都清楚啊,可不是,他是都知道,那沒錯。就得說是去做那利大於弊的事兒

啊,可最後的結果,那確實,有一些就不是其人能決定的,正常。曹操的話,那絕對是個有本事的,那都不假。可也是,他不是萬能的,沒錯。誰敢說自己就是萬能的,錢都不是萬能的呢,是吧。所以說都不好使,別管是馬超、曹操還是孫策,都不行。哪怕他們是,隨便拉出來一個,那妥妥都是人傑,一點兒不假。可確實,並非萬能好吧,那都不錯。所以說這

個也都是不錯,那真是啊。比他們強的,當然這個說是某一點了,自然也都有,那是,所以……因此,他們哪是萬能的?可以說哪怕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都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一個涼王、一個魏王還有一個是吳王,這麼樣兒的一個身份地位,可依舊沒萬能。對他

們來說,這個是沒有的。也許能更強,實力上面,那更有實力,可以這麼說。畢竟都稱王了,別管說是朝廷認可不認可,好歹比之前就只是個臣那強不少。哪怕都是位極人臣,那絕對是臣子的頂峰了,那不假。都已經到三公了,確實是,絕對在大臣這上走到頭兒了。當然,

王什麼的,那也是臣,可和那些大臣卻不同。至少後者是比不了前者的,沒錯。所以說馬超、曹操、孫策,他們還是很願意稱王的,那是。畢竟三人那可都清楚,之前做什麼官職,哪怕曹操是大漢魏公,但是說實話,卻也不能和魏王比,真的。尤其如今的天子屬於一個傀儡,這個多少人都知道,所以說稱王雖說不是稱帝,但是很多地方,這個和皇帝也沒說就太

大區別,是啊。甚至說稱帝的話,那問題太多了,哪怕就是馬超,他都不考慮那個。可稱王的話,並非沒有問題,但是和稱帝比,顯然那問題比不上後者,少多了,那可不。所以說馬超、曹操還有孫策,後者都稱王了,就可見很多東西了,沒錯。說起來如果是稱帝的話,

假設中,馬超和曹操,他們基本上都可以馬上稱帝,利益關係決定了,給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給他們足夠的好處就可以。但是到了孫策那兒,其人肯定也想稱帝,卻絕對沒那麼容易,也絕對沒那麼快,那是。所以說這個稱帝的問題,那太多了,尤其江東軍那邊兒還不可

能那麼快,說明很多問題啊,那是。可以說在馬超涼州軍那兒、曹操兗州軍那兒,他們如何稱帝的話,自然都有問題,那肯定不假。絕對不是什麼簡單容易的事兒,反而還很困難,是啊。但是相比之下,卻都比孫策江東軍那邊兒的問題少、困難小、少多了、小多了,那是。因此,馬超和曹操,他們是可以馬上就稱帝,這說沒錯。但是孫策絕對不行,哪怕其人也想,

可卻沒那麼簡單是吧。至少那問題可多了去了,一點兒不錯。所以說稱帝對三人來說,那絕對是問題更多、更嚴重啊,沒錯。而且曹操的話,他其實心裡不那麼太想、馬超的話,也沒那麼多心思、乃至於孫策都沒那麼多想法。是啊,後者想着對付涼州軍和兗州軍,會去想

稱帝什麼的?說起來只有馬超和曹操,他們都稱帝了,孫策纔會多想一些,要不然的話,真心是沒有,不會那樣兒啊,一點兒不假。

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二一二章 隴縣城有人來投第四七二章 攻城戰周裴無奈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二七五章 滿伯寧迴歸許都第九一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七)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二五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九)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八三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第六四九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第五〇四章 涼州軍四戰零陽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六)第二九六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上)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五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六)第五三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四)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九六二章 曹操帳中罰三人第五六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一〇五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一)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五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五)第二七一章 帶來木鹿回銀坑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四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七)第七二七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第五五四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五)第五九一章 涼州軍進攻零陵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四)第六十三章 闖城門逃出生天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五六九章 知敵情大帳議事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人馬入城第二五一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七)第四八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一)第三一六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續)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三六一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八)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七九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四)第二十七章 河間鄚縣有張合第四九五章 孟起奉孝言戰事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深夜聚衆第三五七章 馬超解說藤甲兵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三四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二)第八五九章 涼州軍伏兵燒糧第三二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四)第六五五章 說趙睿謀取晉陽第六一五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八七九章 江東軍戰事不利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六十章 門外偷聽糜貞自盡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二三六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完)第七二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三)第七四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二)第五四三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第九四五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第七三八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續)第八三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三)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二七七章 謀士計破燒當(十)第六十章 門外偷聽糜貞自盡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八五一章 江東援軍至蘄春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再戰聯軍第七九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九七八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二)第三六六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續)第一五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八)第六九八章 地道成孟起用兵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四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三)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三)第九九五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第四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六)第三章 聯軍進攻雲杜城第二五三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續)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七二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第二九五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續)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