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

對曹操和兗州軍他們來講,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那暫時確實還是不好缺少的一路諸侯,己方是需要他們,沒錯。畢竟雙方有着共同的敵人—涼州軍,這個就足夠了,那是。所以說雙方是互相幫助(利用),所以……而對孫策和江東軍他們來說,兗州軍是他們的大幫手,或者說等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他們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至少在馬超帶着涼州軍來滅他們的時候,

兗州軍的態度,其實可能就決定了很多,是。至少他們也來滅己方的話,那麼己方肯定頂不住,必被滅。所以說兗州軍對江東軍他們來講,自然不是說盟友那麼簡單沒錯。可以說對方最後的態度如何,那麼直接就可以說是決定了江東軍最後怎樣兒,那確實。而江東軍對兗

州軍來說呢,這個確實,暫時就屬於可有可無,但是肯定說這個有比沒有好,比沒有強啊,那是。雙方是互相幫助(利用),也不好就說誰對誰就幫助(利用)更多。確實是那樣兒,他們雙方都是各取所需,那沒錯。所以說就從聯合、聯盟,走到了現在,那沒錯,就是啊。

雙方那是認可這個聯盟的,如今的情況,只要馬超不帶着涼州軍去滅江東軍,那麼兗州軍和江東軍的聯盟基本上就不會破裂,那是不會,因爲是他們需要的,沒錯。聯合、聯盟,那是利大於弊,而破破裂了,就這個時候來說,卻絕對是弊大於利了,那是,所以說曹操和孫策、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可都知道,這個時候怎麼都不會說讓兩軍的聯盟破裂了,那樣兒

確實是弊大於利,他們可都不會那樣兒啊。哪怕如今來說,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也確實,找就有了裂痕,這個還是無法彌補的,兩軍有了裂痕,確實不是好事兒。可哪怕他們都知道、也很清楚,但是卻沒有辦法啊,沒錯。無法彌補的裂痕,他們也只是能在這之下,繼續那麼

“團結友愛”。所以說這個其實也是,還能讓他們聯合、聯盟的,不是別的,就只是利益,沒錯。都知道利大於弊啊,那麼不管說是曹操還是孫策,別管是兗州軍還是說江東軍,他們可都得說是繼續聯合、聯盟,那麼一看“團結友愛”啊,是。可實際情況呢,就他們自己最

清楚了,那是。如果說有朝一日,一旦說在曹操在兗州軍他們那兒,維持聯盟變成了弊大於利,那麼顯然,曹操就肯定要把聯盟整破裂了,沒錯。對孫策對江東軍他們來講,聯盟對他們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只要不出大意外,都那樣兒啊,確實。但是對曹操對兗州軍,對他們來講,那確實是不同了,沒錯。所以說這個主要還是在於曹操和兗州軍,他們會有不同,

那正常。畢竟這個涼州軍要滅江東軍的時候,曹操最開始,那是一定帶着兗州軍和他們死磕。可之後呢?一旦其人發現,滅江東軍纔對他們利大於弊了,那麼自然,這個就有所改變了,沒錯。曹操和兗州軍,那確實也不會去維持這個聯盟,破裂更好,直接就去進攻了,也

去滅江東軍啊。所以說對曹操對兗州軍,對他們來講,那確實是那樣兒。對江東軍的話,對孫策和對他們,那基本上是改變不了了,沒錯。可對曹操對兗州軍,對他們來講,確實就不同了,真的。因此,這個就是那樣兒啊,所以說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知道,只要到時候曹操和兗州軍覺得滅己方利大於弊了,那麼他們自然就會義無反顧那麼去做了,就是,所以……

因此,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可一直都是,想着改變曹操還有兗州軍他們的最終想法,那是。如果說就算是改變不了,可哪怕真就是,讓對方不來滅己方,其實也真是夠了。但是顯然,對此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可都知道,這個就不要多想了,基本上曹操和兗州軍,他們可不會那麼做啊,就是。要不他們就是和涼州軍死磕,只要他們認爲滅己方對他們來說是弊大於利,

那麼自然而然,他們會爲了保住己方而和涼州軍拼。但是一般來說,基本上是相反的了,是滅了己方對曹操對兗州軍,對他們來講是利大於弊,那麼顯然,對方可就義無反顧了,來滅己方了,那確實也沒錯。對孫策和江東軍他們來說,顯然是一點兒都不想那樣兒啊,沒錯,

所以說他們怎麼想怎麼都是,對方爲了保住己方而和涼州軍拼,和他們死磕,那樣兒好,是啊。最好的當然就是己方沒被涼州軍滅掉,這個自然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覺得最好的了,那也真是。至於說再多的,他們確實也沒覺得能發生啊,沒那個可能,所以說就不要多想了。

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還是能看得很清楚的,那是。曹操和兗州軍,應該說他們看得更清楚,也沒錯。所以說這個肯定是,改變不了,那真是也沒辦法。可以說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是一點兒都沒有辦法,說讓曹操和兗州軍,他們不去做那利大於弊的事兒,他們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可以說後者,那麼沒底線的一個,應該說只要是對自己對己方利大於弊的事兒,那麼就

去做了,是……因此,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確實沒有辦法,讓曹操讓兗州軍能改變他們不去做利大於弊的事兒,這個他們改變不了了。就只能是寄託着,讓對方認爲,只要能保住己方,對他們就是利大於弊了,如此。可顯然,這個基本上也是要不成了,沒錯,所以說……

到時候很大可能,甚至說就是,最後兗州軍他們和涼州軍一起來滅己方,己方無論如何都頂不住,被滅。這個就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覺得最不好的,那是。可他們卻不怕什麼,因爲那樣兒的話,確實可以說預料之中的,被滅就被滅,他們也並非就是接受不了,那沒辦法,

確實是。而不那樣兒,那麼就都是比之前好了,沒錯,都是比那個還要好的結果,是啊。最不好的結果,那不就是馬超帶着涼州軍,曹操帶着兗州軍,一起滅己方,而己方根本就頂不住啊,那是。因此,那就是最不好的結果,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那麼認爲,可不是。其他的,好像都比那個好,是吧。當然了,這個不是絕對的,也許到時候還真就出來更不好的了,

不是不可能的事兒啊。畢竟戰場上都是瞬息萬變,更別說是這樣兒的事兒了,真的。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又何嘗不知道,等到了那時候,恐怕就會有很多種可能了,確實。不過他們也真不希望最不好的可能發生,但是能改變嗎?真心來說,是改變不了了,沒錯,那真是……

他們的想法,那都是好,確實不錯。可實際情況呢,到底都如何,這個還得說是到時候再看了,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真心是沒那麼大那麼多的信心,不錯。因爲沒有什麼讓他們有的基礎,是吧。可以講那都沒錯,就和之前的馬超,其實也沒太大區別。最開始其人也是沒什麼信心,都覺得能贏北方異族的機率不大,對方要大舉南下了,這個要頂不住啊。信心從

何處來?這個是問題,但是之後他所想多了,統一戰線,那是必須的,所以說比之前壓力小了,信心也多了,那真是。畢竟可以說是有了信心的基礎了,可是沒錯,統一戰線啊,那可是,信心基礎啊,可沒錯。對馬超來講,這個不就有了,那真是。以前的話,其人是沒想那麼多,所以說自然也是,信心太少,不知道要從何而來,那都是。但是之後想很多、想太

多,想到了統一戰線,這個就不得不說,信心是從那兒來的,可不是。至少馬超就清楚,統一戰線那和就只有自己和曹操兗州軍兩方可大不同,甚至再加上個江東軍,其實也不好使了,真的。因此,這個就不得不說,那絕對是,信心基礎在哪兒,如今的孫策和江東軍他們

那就和當初的馬超也差不過,就在這個方面,那是。其他的,就是其人想到了統一戰線,最後也是那麼做,但是顯然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確實是想不到什麼了,沒有說能改變曹操和兗州軍他們想法的,沒錯,沒有什麼“統一戰線”啊,那可真沒有,確實是啊,所以說這個……

他們沒有那個,沒有那樣兒,那麼最後結果,基本上是不言而喻了,沒錯。馬超之前是沒想到統一戰線,可現在想很多,其實也不晚,那是。如果說江東軍他們到時候也是能有那樣兒,那肯定在孫策在他們看來,是好事兒,沒錯。不說是最好,不一定,可絕對好事兒啊,沒錯。但是顯然就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這邊兒,那確實是沒有什麼“統一戰線”,反正現

在是沒有。以後的話,估計也沒有。所以說這個也是,如今的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和最開始的馬超,那是有一樣兒的地方。但是他們和現在的馬超還有涼州軍,那卻是不同了,沒錯。好歹馬超是有了不少信心,那不假。但是如今的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呢,那可真是沒有了,這

也是。因此,如今這麼來說,那可真是,在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看來,是沒有什麼信心啊,這個沒那基礎啊,可不是。如果說也有基礎了,就不一樣兒了,是啊。以前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估計也沒有啊,沒錯。想有那不假,他們是那樣兒想法啊,但就是沒有,這個你還能如

何?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那這個就是大。想法都好,可是現實打擊你了,沒錯,所以這……現實啊,更多可能還是無情啊,沒錯。對孫策對江東軍,對他們來講,還能不接受?打擊他們,那是肯定的。顯然,理想都好,那確實是。但是現實呢,那就是打擊他們,沒說的。這個就是如此情況,那是不錯。他們也清楚,最後就是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一起滅己方啊。

不怕己方被滅,實在是怕了,那也沒用,沒大用啊,就是。在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看來,要說己方怕能解決問題,他們早就是怕了,真的。不過顯然,怕除了說是能讓他們更不好之外,也沒有其他的了,都是弊大於利啊,沒錯。因此,在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看來,這有什麼怕的,

確實是不怕,那是。不懼一點兒,無非就是被滅,被滅的話,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了,是。最可怕的,那除了被滅,也沒有其他的了?或和說這個被滅,那就是最不好的結果。當然了,結局一樣兒,可過程的話,是有所不同,沒錯。而這個不同,他們主要是覺得在曹操在兗州

軍,而不是馬超涼州軍。爲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涼州軍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態度,一直都會是那樣兒。可兗州軍卻不同,曹操的意思,這個可以說,一切都是利大於弊。他和兗州軍做事兒最簡單,因爲其人可是沒什麼底線,那沒錯。因此,可一直都是啊,馬超涼州軍,也包括孫策江東軍,他們不會做的事兒,曹操卻是能去做,讓兗州軍做了,不是什

麼不可能的事兒,真的。或者更準確來說,其人可不一直都是那麼做的?那確實也都沒錯啊,那真是,那就是曹操曹孟德,真正的一個奸雄,其他人,反正在這點上,那是肯定比不上他了。就整個一三國時代,加上東漢末年都算上,沒有第二個奸雄!就只有他曹孟德一個,

那沒錯。所以說還是那話,是那樣兒,馬超和孫策,他們就算是加到一起,也不是奸雄,不能和人家曹操比。

第二〇三章 馬孟起回到雒陽第四四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八)第九三〇章 荀公達出使樊城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十九章 呂布擊殺檀石槐第八三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九)第八八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八)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七四九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第八三九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六)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三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四)第九九九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完)第四八〇章 魏文長到達辰陽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三七三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續)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續)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四四八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二九二章 五人大戰呂奉先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八三七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第七〇六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第四五一章 趙雲領兵赴郪縣第十四章 欲大比三人出題第五十八章 三月初六比試開始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四七七章 魏文長帶兵救援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四六五章 費文偉投靠馬超第一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七)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二六九章 謀士計破燒當(二)第二七六章 謀士計破燒當(九)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六六四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續)第九六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九)第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三)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七)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九〇七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三十九章 馬超欲出兵迎敵第一九四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續)第四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八)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二一一章 聖旨至繼續駐守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三三三章 李儒趁夜訪孫堅第五四七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第一三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五)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七)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第四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六)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八〇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六)第二三八章 孟起再臨三江城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七十一章 家中對飲郭馬大醉第五四七章 涼州軍佔據懷縣第四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一)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七九八章 涼州軍偶遇殘兵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五七九章 曹軍攻破下邳城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六八一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續)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五)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九三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九)第一〇一章 崔安陣前戲孟優第五四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三)第九〇二章 受阻房陵鏖戰忙第二九一章 雒陽城外初交鋒第九五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五)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四九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九)第一七七章 馬孟起欲見劉宏第二四一章 漢軍大破叛賊(下)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