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

這個確實,北方異族如果說能等,那麼到時候找那個機會,就大舉南下;如果說他們等不及了,確實就早點兒大舉南下,沒什麼。對馬超來說,對曹操來講,可不就是那樣兒,他們也是知道,沒錯。馬超是有點兒怕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但是確實,這個也說過了,那就是他們要大舉南下的時候,來都來了,他就不會那麼怕了,這個確實。還是那話,這個事到臨頭,

怕什麼的,其實也沒用好吧,顯然,馬超是不會那樣兒了。而曹操的話,一直都不像馬超那樣兒,那都沒錯,所以……如果說北方異族一直能等,那麼他也想看看,到時候他們到底有多強的實力?這個說起來大漢這邊兒,那也是統一戰線,馬超不覺得己方這邊兒就真是勝

不了對方,不過就只是這個機率大小罷了,那是。而曹操也是,他不覺得大漢這邊兒贏不了。是,他們北方異族實力強,可大漢這邊兒的勢力統一戰線,那實力就弱了?確實啊,一樣兒是實力強,不過是未必超過北方異族而已。到最後還得說,大漢這邊兒有機率勝,沒錯。

阻截住對方,那麼就夠了,那是,未必就一定贏啊。給對方打退了,逼退北方異族,其實就足夠了。不過還是那話,最後到底如何,那確實是不一定了。馬超和曹操,他們當然怎麼都是希望這個贏了北方異族,至少也是阻截住他們,打退或者逼退他們,那也行啊。可以說最基本的,他們覺得就是逼退對方,這個是。只要是能如此結果,那麼他們確實覺得一切努

力那都是值得的,沒錯。而要是不成,那麼想法可能就要多了,做法的話,也是可能要多……畢竟那樣兒的情況,怎麼都不是馬超和曹操/他們願意看到的,一點兒都不想看到,那是。也別說是他們了,就其他勢力的老大人物,那也絕對是不想看到那樣兒的結果,一點兒沒錯。

所以說最後至少是逼退北方異族,如此一來,大漢這邊兒的勢力才能說是滿意了。如果說擋不住他們,那就真是出事兒了。如此實力再擋不住北方異族,那麼對方要有多強的實力?那真是,太強了,絕對強啊。但是就如今來說,馬超和曹操,他們確實,那信心還是有不少

的。畢竟那麼多勢力呢,那不是吹的。也許最後加一起,還是沒有北方異族的實力強,但是卻絕對不會說弱多少,那是,這個沒錯。甚至說真就實力超過了北方異族,那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沒錯。反而真就是很有可能啊,確實,甚至說就那樣兒了。不過想總體實力超過對方,那真是不容易。要不就是參戰的勢力特別多,那麼加一起,這個實力最後是能超

過北方異族。要不就是說參戰的實力拿出來的家底兒多,那麼加一起一樣兒總體實力超過北方異族。當然了,馬超和曹操/他們最想看到的是參戰的勢力和他們拿出來的私兵都多,那樣兒的話,肯定是最好了。不過顯然,確實沒有那麼簡單容易,沒錯。充其量有一點,那

其實就已經不錯了,那是。再多的話,並非說就真沒有,但是基本上不要想了,說是奢求,其實也差不多,真的。至少馬超和曹操,他們確實不會多想,那是。有一點可以,那就知足了,大漢這邊兒的總體實力超過北方異族,他們就更知足了,是。畢竟有一點,最後很大的可能,確實就實力超過了北方異族。不過真是,難啊。畢竟人家實力是實實在在的,而己方

這邊兒得統一戰線,聯合一起加一起才行,沒錯。馬超和曹操/他們太清楚了,就只靠着自己兩方,就涼州軍和兗州軍,說實話,加一起估計都贏不了人家,實力肯定是比不上了,想要贏的話,確實是不容易,沒錯。那不是靠着硬實力能贏,想勝就得說是靠着點兒別的,沒錯。所以那樣兒的情況,基本上就不要多想,能贏?都不能逼退對方是吧,所以這個馬超和

曹操/他們都有想法,就光靠着自己兩方,那上哪贏去?確實不是說沒有那個機率,可實在是太小,就和沒有似的。不是他們高看對方小看己方,實在這個就是事實,人家北方異族的實力在那兒擺着呢。是,他們尤其是鮮卑三部,一直都戰,甚至更多時候比大漢這邊兒還

要激烈。可哪怕如此,你還得承認,人家實力最強,比你大漢強,就是如此。鮮卑三部合一起都比你整個大漢的諸侯組合強,更別說再加上其他的北方異族了,那是。那是在是太強,你大漢這邊兒不統一戰線,真心暫時是沒更好的出路了,沒錯。以後的話估計也不會有啊,

那是,這個不錯。有的機率,那有不過小,就和沒有也是沒大區別,所以說馬超和曹操,也包括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可都不指望太多,那確實。如今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是不錯。他們也是,看不到更多,看不到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之後,大漢這邊兒勢力對付他們到底都如何,那不知道啊。反正己方佔優是己方東道主,大漢底盤兒上阻截北方異族,而

不是在異族的地盤兒,那可不是。說起來對異族的地盤兒,尤其是北方異族的地盤兒,大漢這邊兒的諸侯,那都不熟,沒錯。馬超都不熟呢,就更別說是曹操和孫策了,那是。前者的經驗就只是當年跟着呂布、高順他們帶着一千人馬去彈汗山,去咔嚓了檀石槐。其他的,

馬超確實就沒有什麼經驗了,那是。對他來說,從那兒之後,就再也沒有對付鮮卑的經驗了。他倒是有去對付羌人的經驗,這個是曹操和孫策他們都沒有的,那是。馬超不光說是對付羌人,更是滅了燒當羌,所以說這個確實,他的經驗比曹操、孫策他們可多多了,那可不

假。至少曹孟德他是沒有那麼多經驗,孫策的話,更沒有了。所以說也就是馬超,那沒錯。就他的話,經驗可比曹操、比孫策,那多,可不。那兩在對付異族上面,還是不能和馬超比的,那是。可雖說如此,他也不說自己就有很多經驗。馬超敢說自己戰場的經驗是不少,可對付異族,尤其是北方異族,鮮卑,對付他們的經驗,可以說基本上就是沒有了。三十年前

的話,去了趟彈汗山,能說明什麼?如今的鮮卑早已不是當初的鮮卑了,那沒錯。當年去了那麼一次,真心是沒什麼大用啊,這個馬超知道。確實,就那麼一次的話,真心是沒什麼用。不過他也是,這個經驗比曹操和孫策他們都多,那也是沒錯。畢竟馬超是真帶兵去對付

過羌人,甚至滅過燒當羌,這個確實,也不是曹操和孫策他們能比的。兩人對北方異族有所瞭解,那是不假。不管是曹操還是孫策,他們那都有,沒錯。最瞭解的,那肯定還是馬超,比曹操和孫策他們都瞭解,那是。畢竟他是成諸侯那日開始,就已進讓己方細作去北方異族地盤兒了,尤其是鮮卑的地界,那必須的。所以說三路諸侯中,就屬馬超是一開始就關心關

注北方異族了,沒錯。曹操和孫策他們,確實比其人關注晚呢,那沒錯。畢竟馬超真心是聽過太多,那比曹操和孫策,比他們可清楚多了,那是。要不然的話,他就算是真心也關注異族的情報,可也未必就那麼早派細作過去。畢竟這個可都是錢啊,對剛開始發展的涼州軍來說,錢糧沒那麼多,那是,和如今真心比不了。現在涼州軍絕對是稱得上是財大氣粗,那

沒錯,但是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和那四個字一點兒邊兒都不挨啊,那也沒錯,所以說……確實,涼州軍財大氣粗最開始是有馬場和絲綢之路,這兩個讓他們有了錢,有了糧。可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這兩樣兒可都沒有啊。因此,那時候馬超就能派細作去北方異族那兒,這個

就不得不說,其人絕對是未雨綢繆,那是一點兒沒錯。就怕北方異族大舉南下啊,那時候和己方是沒最大的關係,可說沒關係,那不可能?可確實,己方不是責任最大的,那確實。和如今的話,是怎麼都不同了,大不同,太不一樣兒了。當初怎麼都不是,可現實是了,那

沒差。那時候的馬超自然也想過了北方異族的事兒,不過確實,涼州軍不是大漢諸侯實力最強的那個,不是個兒最高的啊。但是如今不同了,涼州軍就是大漢諸侯中最強的那個,個兒最高的,不錯。然後兗州軍第二,當然了,天下就剩下了三路諸侯。但確實要說,兗州軍的責任可不少,那是。而馬超也好,是曹操也罷,他們可都不是逃避責任的人,該怎麼樣兒,

他們自然就會怎麼去做了,沒錯。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他們兩軍最後就是損失第一多和第二多的,如此。責任在那兒擺着呢,這個必須承認,兩人要不出力第一和第二,那就不對了,確實。所以說損失的話,涼州軍絕對是第一,然後第二就得是兗州軍,那沒錯,就是這樣兒。

如此一來,對涼州軍和兗州軍來說,還都是他們能接受的,那是。損失多少,他們其實更多是沒什麼,那確實。畢竟只要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那麼所有參戰的勢力,可以說沒有不會不損失的,都損失,不過是多少問題。馬超希望己方損失少,可那實際卻不是自己決定的,

都沒錯。這個可以說最後估計不可能損失少了,發而可能還很多,沒錯。他不想那樣兒,但是結果如何,馬超知道,那不是自己所能選擇的,看形勢,那確實。不過有一點是沒錯,就是己方是大漢這邊兒所有勢力損失最多的,沒有之一,就是最多的,其他勢力那都比不上,那怕兗州軍,他們也不行……誰讓己方是大漢實力最強,北方異族只要大舉南下了,那麼己

方自然而然,當仁不讓,責任最大,沒說的。馬超更是從來都不會逃避,那確實是,不逃避啊。曹操也是,從不逃避這個責任,那都沒錯。他不是高看己方,實在是當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那麼己方就是大漢這邊兒不可缺少的一方勢力,真的。不說少了己方一定輸,可真

沒錯,少了己方,基本上馬超就不要多想了。話說有己方在,這個大漢這邊兒都不一定贏,那麼己方不在,曹操覺得大漢這邊兒肯定更是沒什麼希望贏了,沒錯。不過其人從來也是,不逃避這個責任,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他都想好了如何去做,那是。所以說他也沒就比馬超

差很多很多,就在這個方面。曹操是個奸雄不假,從他少年時候,就已經有奸雄之姿了,那是。比起馬超和孫策來,他顯然是更沒有底線,那都沒錯。但是在如此大是大非面前,曹操所作所爲,不會比馬超差,如果說有孫策的話,他比孫策做的更好,那是。畢竟在這樣兒大是大非面前,曹操可從來不含糊,哪怕其人是,奸雄啊,沒錯。但是不代表奸雄就不知道

去抵擋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不知道責任,那都沒有。不過因爲兗州軍只是天下第二,所以說這個自然,他們也知道,從上到下,從曹操再到兗州軍的將領、謀士,他們都清楚,己方可沒有馬超涼州軍責任那麼大,可確實也有,誰讓己方是天下第二的實力呢,那沒錯。而該

有的,他們是絕對不逃避,和曹操一樣兒,自己主公都沒那樣兒,他們絕大多數更沒那樣兒的想法了,確實,那可是啊。

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四八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五)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九二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四)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二)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四)第三九二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完)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三四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七)第六一〇章 張文遠歸附江東第五八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八)第七五八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完)第九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五五二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第九章 欲遊學故人來投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九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一)第四二八章 張德容求見主公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四十章 兩陣前四雄相會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八一三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續)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七五八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續)第二六五章 漢軍大戰羌兵(下)第七十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一)第八六一章 張既點將詢閻圃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四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七)第五〇八章 決定遷都回雒陽第一六二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五)第二〇九章 長安建業賞賜到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八)第七二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五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三)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二五七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二)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二八一章 入雒陽探聽情報第四八二章 曹孟德派兵荊州第七七二章 伯寧被留新野城第八七七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六)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七五六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第五三三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完)第三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一)第一三八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四)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一四〇章 臨陣前沙場鬥將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六)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四四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一)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完)第六〇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五)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客夜入馬府第九二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四)第五三二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第二四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四)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二六八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續)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三一二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續)第一二一章 援軍至大敗黃巾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八四五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一)第八〇九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四)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六)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四四一章 雷銅單騎劫敵營第三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四)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十章 行路上父女獲救第五一五章 袁紹衆議迎漢帝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七十四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五)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七)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七)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五〇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五)第六八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完)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