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

憑藉馬超對自己妹妹一家的瞭解來說,他自認爲如果說自己一直不給趙雲安排事兒做,那麼自己妹妹馬雲祿那兒,她大多是沒太大意見,還不會覺得如何。在她的想法中,一定是大兄知道自己夫妻倆,這麼多年都是聚少離開,幾個月不見是常事兒,所以說是給自己夫君時間,讓他多陪自己了。不過趙雲肯定不會那麼想,他沒意見都不可能,所以說馬超知道,自

己妹妹不會多說,可自己妹夫多少都會有意見的,那是。他雖說不怕什麼,不過總體來說,趙雲真有想法的話,這個絕對不是馬超願意看到的,沒錯。對他來說,可以讓趙雲有點兒想法,可肯定也是,那樣兒的情況,絕對是不可以說太久了。所以說其人也是,心裡有譜啊,

那是。因此,馬超其實是決定了,至少一個月,自己不會給趙雲安排去長安之外的事兒,就都在長安了。然後之後再說其他的,這個時候對方有意見,自己是沒重用他,那麼這個就要說,給趙雲八成是要整其他地方了,那沒辦法,確實也是馬超比較無奈的事兒,那確實是。

畢竟你得照顧一下別人的想法,那都沒錯。尤其趙雲那樣兒的,不光是大將、一流武將那麼簡單,更是馬超的妹夫,是他看重的一個將領,那沒錯。別人的話,馬超未必就真想很多,不過對於趙雲,那他確實是要多想點兒了,正常,確實。話說一個大將、一流武將,馬超都得想着對方多點兒,更何況是趙雲了,沒錯。子龍的話,在馬超那兒,那身份地位,不是一

般的人能比的。確實,趙雲在涼州軍的地位,哪怕就是普通士卒,很多也都知道啊,那是。是啊,那普通士卒都不少都知道,就別說是其他的將領、謀士了,沒錯。幾乎也沒誰想着和趙雲去比,那是。而且自己主公,這麼多年了,他們還不知道他最看重誰?看着馬超帶誰出

徵,就不難知道了。崔安、郭嘉還有馬岱,還有趙雲、典韋,也包括其他的不在長安的幾個,那都是他非常看重的。所以說手下都知道,自己主公最看重那麼些個,可以說不重用那些人,那都不可能啊。可以說他們本事都有,而且還不小,那是,這個一點兒沒錯,不說被

馬超看重,你最基本的是得有本事吧,可基本上不會差什麼,確實。不說你本事多大,可至少不能差太多啊,好歹是中等的,這個是最基本的,馬超認爲。他不指望自己看重的人本事都強,可確實,怎麼也得在中間吧,那是。太差的話,那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真的。馬超看重的人裡,也沒有那樣兒的啊。糜竺你看他又不是武將又不是謀士,那一點兒不假,就

算是當個文士,也就只是二流的而已。可說實話,其人在經商上的本事,那可大了去了。至少在馬超看來,天底下真就沒幾個超過他的,那是。所以你能說糜竺是沒本事的人?顯然不能啊,這個“術業有專攻”,那可真是。就說武藝和謀略,那己方超過糜竺的人,那可多

了去了,沒錯。哪怕就是當文士,超過其人的也不少。可比起經商來,己方卻沒一個人超過了糜竺,沒有一個。馬超最多就只是認爲自己在有的地方的見識,那是超過了對方,可拋開這個,就比經商的天賦,自己是真心比不上自己那個大舅哥,沒錯。不說是拍馬難及,其實也確實是差距很大。所以說就看這麼一點,那你能說糜竺沒本事?確實,要看是什麼方面

了,那是。從武藝和謀略上來說,糜竺確實是渣渣,但是從經商上來講,其他人和他一比,大多也都是渣了,那沒錯。所以說馬超看重的,哪有一個本事不行的?起碼都得是中等甚至再偏上,最低都是如此,那沒錯。至少三流武將裡,那確實是沒有其人看重的。可以說馬超都不知道,確實是不清楚,這個己方到底有多少三流武將?甚至可以說他知道名兒的三流武

將,還真就是那麼兩三個而已。那不是對方本事讓馬超看重,就是對方有立功,所以他自然就知道記住了。可以說就己方二流的將領,馬超都不敢說自己都記得住,那麼更何況是三流的武將了,真的,他不關注啊,沒錯。可以說二流的將領,只要是在歷史上有個名兒的,

那麼馬超確實,他是都記得住,這個肯定是。不管說是己方還是兗州軍,自然也都包括了江東軍,那是不錯。可那些在歷史上卻也都沒留下名兒的,馬超也是很多都不知道,所以說記住那些有什麼用?而且己方都記不過來,自然對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兩軍那邊兒更沒興趣

了,真的。對馬超來講,把兩軍主要的將領、謀士,那些人的資料搞到,就足夠了。別說是他們了,就天底下一流武將還有頂級謀士,只要出仕的,就沒有馬超不知道的。確實,你可以說他這個情報並非就很精確,但是肯定有啊,那沒錯。而且其實不少,那是。真實性,馬超確實,他自己自認爲是能看出來不少。他不敢說是所有,可八/九成,那應該是沒問題

的吧。畢竟雖說馬超不認爲自己從歷史、從演義那兒都瞭解多少多少,可必須承認,自己是瞭解了,那沒錯。那些東西,你可以說也一樣兒有真有假,那肯定是。他確實不敢說自己都能分辨出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沒錯。可馬超是認爲大多數,自己還是能分清的,那

是。因此,在情報上也是啊,自己大多還是能分清楚,沒錯吧。所以說其人算是比較瞭解天下一流武將、頂級謀士的一些情況,是。情報那些,怎麼都是真的多,那必然是啊。不真實的,終究是少啊。因此,馬超也一直都認爲,自己確實,讓細作收集更多的情報,怎麼都

是必要的啊。那是必須的,沒錯。而且還是那話,是那樣兒。不光說是兗州軍和江東軍的,就北方異族的,更是不少。誰讓他們是馬超認爲中,自己和己方最大的敵人,那沒錯。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的話,都是己方敵人不假,可他們實力和北方異族沒法比,所以說後者纔是大敵,和他們一比,兗州軍還有江東軍,他們確實就不是大敵了,哪怕他們依舊是敵人,

這個沒錯。實際上,本質上,就是這個。哪怕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時候,馬超肯定會帶着涼州軍和兗州軍聯合,那統一戰線卻是大勢所趨,那必然啊,沒錯。必須那麼做的,哪怕本質上是敵人的,也未必就聯合不了。就看曹操和劉備,話說兩人兩軍,那齷齪多了去了,馬

超都知道,但是他們有着共同的敵人,這個就有了合作的基礎。哪怕他們本質上是敵對不假,可在己方面前,他們雙方卻都聯合了,這個確實是大勢所趨,是必須的,那沒錯。而大漢這邊兒統一戰線,一起對付大舉南下的北方異族,那更是大勢所趨,必然啊。哪怕涼州軍和兗州軍有深仇大恨,這個該聯合的時候,卻也得聯合,那沒錯,必須的啊,肯定要那麼做。

這個就是了,大家有着共同的敵人,關鍵是敵人實力最強,而且還主動過來要動你,不說是滅你,可基本上是肯定要損你根基的。那麼你要如何去做,這個其實也不用多說了,沒錯。北方異族就是大家共同的敵人,共同的大敵,那沒錯。所以說統一戰線,那是勢在必行啊,缺少不了。因此,確實大多大漢的勢力都會來,那是。不來的,那是有他們自己的原因在裡,

也都沒錯。對馬超來說,他不怕不來的勢力,還是那話,就是那樣兒,只要大多數的勢力來參戰,其實就足夠了,沒錯。畢竟不可能說所有勢力都來,那麼大多數來了,那麼其實就足夠了,是啊。在馬超來看,可不就是那樣兒。強求都來,那不可能。那麼大多數都能來,

這個確實是可能,就是那樣兒。馬超覺得那樣兒的話,其實就夠了。然後等敗了北方異族,這個之後表彰哪方勢力,批評哪一方勢力,其實就能決定下來了。不過他也知道,那不是最後的決定,表彰基本是差不多了,但是批評這個,那些不來的勢力,肯定想辦法不讓自己和

曹操處罰他們,沒錯。不過最後結果如何,那確實是不知道啊,沒錯。可肯定有,而且馬超肯定也得那麼做,曹操也不會差了,那是。他還不知道他曹孟德,曹操其人,只要是利大於弊的,確實他沒有什麼理由不去做,那沒錯。是,馬超也那樣兒,這個不止一次說了,但是他更有底線啊,這個是。曹操的話,確實和馬超一比,他更沒底線。所以說這麼個情況,

在馬超看來,有曹操在,最後估計都抓不了幾個典型去批評,畢竟重要的不是抓典型批評什麼的,而是抓好的典型,這個顯然更重要,那沒錯。當然了,賞罰分明,馬超和曹操/他們,肯定有表彰的,就得有批評的,那都少不了,是。所以說最後就得是那樣兒了,那是。

馬超不會絕得有什麼,那是都應該的,是吧。曹操的話,他自然是覺得做對自己對己方利大於弊的,那就足夠了。不過就是馬超那邊兒,他到底如何想法。在曹操那兒來說,別自己不想說的人,到了馬超那兒,卻成爲了典型,這個怎麼都不好。而自己想說的,卻在對方那

兒沒有……那不是曹操想要的,所以說如果要統一的話,確實是要商量好。不過因爲馬超涼州軍佔據了絲綢之路,所以說他要限制一下兗州軍地盤兒上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那其實都沒問題,那是。可曹操說要限制在涼州軍地盤兒上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和富商巨賈,這個確實,不是那麼容易啊。所以說要想限制的話,曹操如何不和馬超商量着來

的話,這個基本上是很難,那沒錯。畢竟人家涼州軍說限制可以,但是己方兗州軍呢?確實,曹操也不是不知道,己方沒有那個條件啊,那是。如果說己方佔據絲綢之路的話,那就好了。可絲綢之路那地方,從開始到出大漢,那地盤兒可都是涼州軍的,那是一點兒不假,

確實。馬超是不想讓出己方利益,其實真心都不想。但是沒辦法,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他們掌握着天底下那麼多的糧草,和他們合作是必須的,尤其很多地方還得和世家大族妥協,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己方和他們,也是他們和己方,這個都是彼此彼此,

那沒錯。畢竟馬超和曹操,加上孫策,他們可沒一個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所以說他們和世家大族,從來也都是彼此看對方不順眼,沒錯。馬超、曹操和孫策,說起來三人對待世家大族的態度,有一樣兒的地方,那是。而三人卻也都滅過世家大族,那也是。儘管說三人滅的世家大族也只是沒什麼實力的,可終究是滅過世家大族啊。因此,在世家大族那兒,三方其

實都屬於不怎麼受歡迎的。哪怕天下就剩下他們三路諸侯了,可世家大族依舊是更多都是看不上涼州軍、兗州軍和江東軍。畢竟他們認知當中,三人既然都是豪強子弟,那麼更多都是和豪強地主合作,代表了他們的利益,而和世家大族,那沒太大的關係。豪強地主在世家

大族的眼裡,用以後的話來說,就是土鱉;而世家大族在豪強地主的眼裡,也用以後的話來說,那就是裝×犯;這個就是他們看彼此。

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七〇三章 城破大軍入高邑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九章 欲遊學故人來投第四〇七章 三人到達漢中郡第七三九章 孟起兵臨甘陵城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一九四章 屬下來到東海郡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六十一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第九〇三章 三人出招謀敵軍第三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四)第七八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八)第九〇五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五五四章 兩軍收兵同鳴金第四八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五)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蠻軍第一一四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完)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四四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九)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兵至泉陵第二九七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中)第四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〇)第六五四章 函谷關攻關受阻第九〇七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七四〇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續)第一〇七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三)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續)第九三七章 史渙攜糧至房陵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五七六章 丹徒縣令迫呂布第五八九章 說張繡劉曄無奈第九七九章 許褚滿寵赴南郡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八九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八)第七十章 議出兵長安召將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四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一)第五六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二八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二)第八三八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續)第二六五章 漢軍大戰羌兵(下)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二五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八)第四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一)第八七一章 北上江夏再進攻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六六七章 夜襲烏巢燒軍糧(續)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五七七章 兗州據探馬回返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第六三二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續)第二二〇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七)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七四九章 許都亂荀彧平叛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四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二)第四九一章 劉備援兵入郯縣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五四七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第一一六章 天使到達宛城第二六八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續)第三十四章 兩局勝崔馬用武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八)第九七一章 激戰臨沅終破城(續)第九〇八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第九二二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完)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六六一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三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九)第四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六)第三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一)第三五六章 王子師逼勸李肅(續)第六九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四)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六九五章 高邑城大軍已至(續)第九七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九)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七〇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九)第三四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八一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五)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五六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