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二)

確實,那不是絕對的,不是說你實力強,就一定勝,而實力弱的就一定敗啊,那不是。以弱勝強確實不是沒有,可大漢這邊兒肯定有嗎?馬超的話,以前沒想那麼多,他沒什麼信心。而等考慮到了大漢這邊兒的統一戰線,他確實是有點兒信心了,不過依舊是不如曹操,就只在這個方面,那沒錯。仔細一想,其實確實,己方不一定能勝,當然了,對方也是,甚至己

方優勢也不少,己方不光說是己方,是包括大漢這邊兒的所有勢力,來對付北方異族的所有勢力,沒錯。在馬超看來,只要是來參戰的,其實都足以是表揚一下,畢竟他們和己方不同,和兗州軍也不一樣兒。己方有最大的責任,馬超不會逃避這個,那是事實。而曹操兗州

軍一樣兒有自己的責任,可確實,他們是沒己方那麼大好吧,沒錯。不過說實話,馬超肯定不是去比這個,己方和兗州軍,或者說他們和己方,那確實是沒什麼比的,沒錯。可放到大漢其他的勢力呢,他們沒有那麼大的責任,在馬超看來確實,他們和己方和兗州軍,終究

是有所不同。畢竟他們怎麼都不是諸侯啊,相比之下,這個責任就少了點兒。至少在北方異族那兒,那絕對是把大漢的諸侯當成了敵人,那沒錯。畢竟如今大漢是三分天下,那沒錯。所以說北方異族大舉南下,那麼大漢諸侯不想參戰都不可能,那確實是必須的。不過大漢的其他勢力呢,馬超沒說強制其他勢力都得參戰,那也不可能強制什麼的,所以說只是自願,

哪怕他是覺得,統一戰線,那是必須的,可依舊會有不來的,那肯定是啊,確實。因此,這個也襯托出來那些來的,確實,那絕對是好樣兒的沒錯。而對此,他也沒想太多,還沒有發生的,對馬超來講,就算是想太多,除非是必要的,那麼沒必要的,確實就不用多想了。

對他來說,有必要的,還不是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他確實不知道什麼時候,不過就如今來看,基本上這個時候是不會了。還真就是己方去滅兗州軍的時候,和對方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北方異族再大舉南下,這個自己太知道他們了。他們是沒有頂級謀士,那不假,可卻也

不傻,確實。所以說是知道把握機會的,沒錯。馬超清楚啊,對他們來說,這個如果說就只是己方去滅江東軍,那麼對北方異族來說,還不是最好的機會。可己方去滅兗州軍了,那麼這個就得說是好機會,大好機會啊,沒錯。那麼他們還能不把握住?馬超第一個就不相信,他覺得北方異族其實早就準備好了,就等着機會,好機會。所以說這麼多年,如果說不給北

方異族好機會大舉南下的話,他們除非說是挺不住了,那確實是會大舉南下,那隻要還能挺住,不那麼着急,就肯定要等大好機會啊。而什麼才叫大機會?就馬超所理解的來說,己方去滅江東軍了,這個絕對還不能說是什麼大機會,充其量也就是小機會,那是。而大機會,

確實就是自己帶兵去滅兗州軍了,這個就是大機會了,那是。當然了,不能說北方異族在小機會的時候,就絕對說沒動作,那可不是。只是馬超覺得,基本上,他們不會有大動作,因爲那也只是小機會而已。讓他們大舉南下可以,大致是兩種情況,要不就是北方異族覺得他們是必須要那麼做了,不那麼做不行;要不確實,第二種情況就是他們看到了大好時機,

那可以啊。這個大好時機,那最不濟的也是己方去滅兗州軍的時候,那是。那麼比這個好的,馬超覺得己方不會給北方異族啊,但是也不好說,那不是絕對的。自己是不想,那沒錯。可最後到底如何,那確實不一定了。沒準自己就犯了什麼錯誤,讓北方異族鑽了空子,那都不一定啊,不是絕對的,沒錯。他覺得自己和己方,那肯定小心,一點兒不假。但是再怎麼

說,這個他們也不會說一點兒錯誤什麼的都沒有,馬超第一個就不相信,不信啊。不過不管如何,至少有一點沒錯,就是北方異族主要是看己方,而不是兗州軍了,畢竟己方纔是大漢實力第一,最強的那個。可馬超也是覺得,自己不會給北方異族什麼機會就是了。當然了,

自己要真有錯誤,那肯定是沒辦法,避免不了,只能說是之後儘量把錯誤改正,彌補上,那是。不過這個時候北方異族要大舉南下了,馬超肯定覺得一點兒都不好。畢竟在其人的想法中,對方越晚來,其實對己方纔越有利,那都沒錯。是,不來纔好呢,但是顯然,不要多

想啊。其實他也不怕犯錯誤什麼的,自己又不是聖人,再說了,聖人一定也不犯錯?不一定吧,不知道。不過馬超不怕犯錯,可他怕北方異族大舉南下,這事兒他不會對任何人說,說自己怕北方異族云云。他可是知道,這事兒說出去,可以說真心沒什麼好處,怎麼到最後都是弊大於利啊,所以他能做嗎?確實是不會做,對馬超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事兒,自己

纔會去做,而不是弊大於利的。那麼自己不會告訴任何人,自己是有點兒怕北方異族大舉南下,那可真是……不過這事兒能說出去嗎?自然是不行,別說是說出去了,就是讓手下看出來自己害怕,馬超覺得都不行。別看他總和手下說北方異族的事兒,可馬超卻知道,自己

給手下的信號,不是自己害怕,而就只是擔心顧慮,這個是少不了的,那太正常了。你問問曹操,問問他是不是那樣兒?所以馬超倒是覺得很正常,真的。不過怎麼說呢,他也控制着自己,儘量很少和手下說北方異族的事兒了,馬超也知道言多必失,所以說盡量是少說或

者不說,沒錯。可不是,如今他可就是那樣兒啊,真是一點兒都不想讓手下人覺得自己是怕了北方異族。可以說他給所有的印象,確實不是怕了北方異族,這個沒錯。但是以前,馬超確實,那是真擔心顧慮啊,這個給其他人的印象。而如今的話,馬超確實幾乎是不說北方異族的事兒了,那沒錯。可手下人卻覺得,自己主公是不是壓力更大了?要不然的話,這個

也確實……馬超不說,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之前的想法,那確實就是其人考慮進去的。不過雖說是那樣兒沒錯,可他也得說,和以前比,自己是不多說了不假,可這個想法,所考慮北方異族的事兒,那絕對是比之前多了,這個他太瞭解了,那是。可不管如何,至少說起來,

如今形勢其實挺好。這個不是說和兗州軍和江東軍,而是馬超所認爲的統一戰線的形勢,那沒錯。他想法其實很明白,就是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而己方大漢這邊兒,到底是能來多少勢力,聯合到一起統一戰線,對付北方異族,其實這個和自己和曹操,和己方和他們兗州軍,多多少少都是有點兒關係的,那沒錯。確實,不用自己兩人怎麼去說,就那些世家大族、

豪強地主、富商巨賈,那些個實力的掌舵人,他們是很清楚北方異族大舉南下的危害的。可他們到底說來多少勢力?最後都拿出來多少私兵,那這個,馬超是覺得和自己還有曹操都有關係了,不假。這個就得靠着自己倆,怎麼說呢,要給那些掌舵人灌輸北方異族大舉南下,阻截不住他們後,這個帶來的危害。確實不用經常說,哪怕就那麼一次,可這個卻是必須的。

必須要讓他們知道,這個危害可大了去了。他們大舉南下,不光說是爲了己方、兗州軍,更是爲了整個大漢,他們那絕對是想把整個大漢都變成他們的牧場,那樣兒纔好呢。可顯然,那確實不可能,因此,他們對城池其實沒大興趣,可對其他的東西,那興趣可大了去了,沒

錯。比如說錢糧物資,最基本的。再比如說人口,可以說他們絕對是要劫掠漢人百姓,出了咔嚓了的之外,剩下的絕對是要劫掠很多。當然也會剩下不少,這個是有他們劫掠不來的原因,那帶不走所有的啊。更有的是他們清楚,漢人才會發展漢人的地盤兒,換到己方這來,

確實是不會發展了,沒錯。北方異族很清楚,自己哪會漢人那些東西啊,種地什麼的。己方的人,就會放牧,然後打仗,其他的,確實不會了,因爲也不需要,那是沒錯。可漢人會的就多了,這個他們可都知道。漢人會的,基本上他們都不會,那是。而自己這些人會的,其實漢人基本上都會,只是做得沒自己這些人好罷了,那沒錯。就像放牧,這個漢人自然也

會,可他們做得是沒自己這些人好。因爲自己是馬背上的民族,可漢人不是,他們就種田。對於馬背上的民族來說,那放牧屬於最基本的了,那是。就像漢人種田,這個其實也差不多,那是。所以說草原文明VS農耕文明,可以說北方異族不知道什麼文明,但是他們也清楚,

漢人的生活,實際上就是比自己這些人強,這個得承認,就是事實啊。所以異族,別管是南邊兒的異族異國,還是北方異族,他們都有羨慕漢人的地方,那是。尤其是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他們一心就想着學習漢人,把漢人的東西都學到手,好加強己方啊,那是。畢竟漢

人終究不是自己人,那都沒錯。可北方異族,確實就不同了。他們自然也承認漢人生活好,生活水平高,可確實,在他們眼裡,漢人依舊是弱,所以說他們那些好處,己方只要大舉南下,那麼就能搶過來,這個不是挺好?所以說,北方異族和南邊兒的異族異國太不一樣兒了,他們有實力,可卻不是想着學習漢人,而是劫掠漢人,這個確實也是和南邊兒的異族異國不

同。主要北方異族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就草原,他們走的路線是找水草,和南邊兒太不一樣兒。南方沒什麼草原,所以說那地方的異族異國很清楚,出路就是學習漢人,和漢人一樣兒,甚至最後超過他們,這個是他們的路線。可北方異族,那不是那樣兒。想讓他們放棄草

原去種地,這個就別想了。不是說沒有種地的,可太少了,相比之下怎麼都是放牧的更多啊,沒錯。但是南邊兒有這個條件嗎?他們不去種田,還能做什麼?就得和漢人一樣兒,這就是他們的出路。確實,看看一千八百多年後就知道了,北方什麼樣兒?而西南邊兒呢?就

不用多說了,差異實在是大。可以說西南那邊兒的少族是最多的,這個是沒錯。但是他們卻是和漢人走得最近的,那可沒錯。北方那邊兒的呢,其實也還不錯,可這個也分哪塊兒,最西北那邊兒的還不行,這個看得出來。不過北方放牧那些是不錯,還有不吃豬肉的那少族更沒說的,和漢人走得特別近,那是。所以說歷史也是,決定了不少,至少能看出來以後一

些東西,那沒錯。而馬超不敢說自己看得很透徹吧,可至少自己還知道不少呢,那是。可以說大漢南邊兒的異族異國,真心不是什麼大問題,這個他知道。他們要靠着漢人,學習漢人,這個怎麼都少不了和漢人打交道。對那些人來講,馬超所瞭解的,他們非常樂於看到漢

人的發展,因爲從這上,他們看到了自己的明天,甚至更好,這個憧憬總是有的。所以南邊兒的,那真心不是什麼大問題。

第七七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九)第一三〇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續)第八九四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三五五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二)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七二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二)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四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七)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六一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二)第六一九章 田豐諫言惹袁紹第一一八章 兗州軍攻城不利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三八七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續)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五二一章 白波三賊算楊董第三八〇章 許都曹孟德問詢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三六七章 馬超安慰馬雲騄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八二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二六七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二)第三八二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續)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進攻信都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六五六章 鏖戰臨湘再受阻第九四七章 襄陽城四面被圍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六)第五八二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第五七三章 馬孟起原路回返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四二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八)第三一三章 帶來無奈掐戰馬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二五七章 抽籤決定去留第四十一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二四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二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一)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一)第六十七章 將軍府宴請衆人第七九八章 馬孟起帳中議戰第七八七章 黃忠闖營臨城下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七)第四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八)第六四九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一五七章 武安國奉命到前線第三一二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續)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四一九章 郭奉孝出計擾敵第七八一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第七九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三六二章 馬孟起見糜子方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八十章 授印信敦煌太守第四三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二)第六八二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完)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四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九)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三一四章 袁紹兵進汜水關第一四三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第八十八章 遼東軍拒敵遼水第八五七章 曹操帶兵進漢中第四五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七)第一五八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續)第八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八)第八七三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二)第四〇二章 張公祺獻城投降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二二七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下)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九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五)第四六四章 趙子龍欲渡洛水第三五〇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續)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一七九章 涼州亂北宮反叛第八四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