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

馬岱他們回來後,馬超就只是讓他們在合浦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日下午,他們幾個就北上回長安了。至於說爲什麼是下午,這個自然是上午馬超還要處理一些事兒,所以忙完就下午了,沒錯。就這還算是快呢,那沒錯,確實。如果說慢的話,沒準晚上都不一定完事兒。並且還得說,交州這邊兒的事兒不多,那是。真多了話,這個也不會說那麼快就完事兒了,

是吧,所以……那怎麼處理也都不會說這麼快啊,那是,所以這個也沒錯,速度是一方面,也是說沒什麼事兒,可不是,那都沒錯。就是交州沒什麼事兒,所以說馬超很快處理完,下午就和崔安、郭嘉、馬岱和馬煥他們離開了合浦,北上返回長安。對馬超來說,回去肯定要

經過荊州,不過他卻不會去州牧府,直接從其他地方過去就好了。經過南陽的時候,他也不會見龐德他們,自己帶着崔安四個早點兒回長安,其實就比什麼都好,用不着在路上耽擱太久,那都沒錯。所以說馬超所想,那是很清楚,沒錯。所以很快就能回長安,那是沒錯。

因爲戰事都結束了,回去還不用在其他地方耽擱,所以自然就是很快就能回去啊,確實。而且來的時候是帶着大軍,這個回去卻再也不用。所以這個也是,回去比來交州時候,那快多了,沒錯。而且也得說,馬超他們幾個不說是歸心似箭,可確實,一直都想早點兒回家啊,那是。所以說這個還能不快嗎?自然是速度不慢了,所以四人確實是很快就回了長安,沒錯。

此次的戰事,他們怎麼都是滿意的,那沒錯。畢竟剛開始其實就想着拿下交州,而後就是拿下交州五個郡。最後目的達到了,馬超他們都滿意了,主要是拿下了南海,這個纔是最重要的,那是。馬超五人回了長安,長安的陸遜是帶人出城迎接,這個是必須的,那沒說的。

對涼州軍來說,自己主公第一次,第一次帶着少主去出征交州,這個確實。他們一想也知道,自己主公是鍛鍊少主,讓他以後能承擔大業,那都沒錯。說起來今後真把大位傳給少主的時候,也許不用他非要當一個馬上的這麼一個帝王或者主公,可卻不可能不會帶兵去征戰,

那是必須的。對衆人來說,所想到的,那還是在自己主公的時代就能一統天下,這個確實,不用少主繼承大位之後,他再征討天下了,沒錯。所以說自己主公,那確實是需要軍略都得強,可少主不一定了,是啊。畢竟最後形勢不同,那確實是。所以說這個需要和不需要,那確實是兩方面啊。馬超就是需要、很需要,一直都是。但是到了馬岱那兒,確實就不怎麼需

要了,沒錯,所以這個……這就是現實,那可不就是。馬超需要打天下,這個軍略那都是必須的。可馬煥卻並非就要去打天下,很大可能他就是要守天下。“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馬超屬於打江山的,而馬煥自然就是坐江山了,沒錯。在前者看來,只要自己努努力,一統

天下還是沒問題的,所以說打江山的事兒,那自己基本上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馬超更清楚,自己要不懂軍略上的事兒,不那麼精通,那絕對是問題。所以說從小他可不就往這上面發展了嗎,甚至還跟着自己老師學習兵家的東西,不都是爲了如此。而自己兒子呢,他確實,不用像自己那樣兒,那都沒錯。看馬超對自己兒子,那從來都是嚴格,那一點兒沒錯,但是在

軍略上面,卻是沒教給馬煥太多,他自己領悟多少就是多少,最多就是自己帶着他出徵,然後沒了。畢竟馬超也是覺得這個教給馬煥多少,不如好好去實踐一下,這個真是。雖說沒有讓他親自帶兵,可確實,在自己身邊兒,在軍中,尤其是有戰事的軍中,那可是學到多了。馬超帶着自己兒子出門去遊歷己方地盤兒,見各地的太守和州牧,就是爲了讓馬煥和他們

彼此都更熟悉,這個是必須的。而之前又帶自己兒子出征,這個更是必須的,那也沒錯。畢竟不管自己一統天下與否,有一點基本上是改變不了的,那就是自己的大位都要交給自己兒子。除非說自己兒子在自己之前就掛了,不過馬超覺得馬煥不是什麼短命的人,還不至於

說就那樣兒。自己兒子不會沒自己前面,只能說是自己,走在他前面,那都沒錯。而自己兒子英年早逝什麼的,那是馬超一點兒都不想要的。他寧可都讓自己減壽,也別讓自己兒子英年早逝,那是。所以自己兒子基本上不會那樣兒,那麼自己大位早晚是要交給他,那都沒

錯。這個就是基本改變不了的事實,自己兒子不會英年早逝,可要真那樣兒,馬超自然會培養自己孫子。至於說自己女兒,馬超其實從心裡,有想培養她成武則天的想法,但是歸根結底,自己女兒並非就很適合,那沒錯。而在自己妻子那兒,就自己所瞭解的來說,自己兒子真不在了,她怎麼都是支持自己孫子的,而不是自己女兒啊。自己妻子雖說是奇女子不假,

但是對於女皇之類的,她除非是迫不得已,要不真心就不會去贊成,那都沒錯,馬超知道。除非自己兒子沒了後,自己孫子也一下沒了,那就真出大事兒了。那時候自己妻子不會多想,自己女兒女皇計劃,馬超覺得就可以了。至於說再生一個什麼的,那就開玩笑了,自己和自

己妻子都不會有那樣兒想法啊,哪怕其實還是可以的。這個事兒吧,再有個兒子,那麼再培養他,就又得十幾年,所以馬超太清楚了,自己還能有幾個十幾年?能有三個?那真都差不多了,也就那樣兒,真是。所以說自己兒子繼承自己位置,然後自己孫子繼承自己兒子的

位置,這就最好,沒錯。肯定是啊,這在馬超看來,自然就是最好結果了。而馬煥和自己一樣兒也不一樣兒,一樣兒就是他和自己都有一個兒子,在馬超看來,自己基本上就只有那麼一個孫子了,別說他怎麼知道,馬超就是了解,這個屬於改變不了的。那麼和自己還不同的是,自己除了兒子外還有個女兒女,是兒女雙全的,沒錯。但是馬煥和甄宓可就一個兒子,

之後就再也沒有子嗣了。而這個馬超覺得他們確實不會再有其他孩子了,這個在他看來,確實是有好有不好的,馬超真清楚。好的自然就是自己孫子沒什麼競爭對手了,馬煥最後的大位怎麼都得交給馬軒。而不好的,自然就是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對馬甲傳承來說,那真是

不好。哪怕就是馬超,他自己是不想了,可也想自己兒子給馬家開枝散葉,這個肯定是。在他看來,只有說家族的人多了,你最後才能說是成爲一個大的家族,沒錯。就十幾個人,甚至更少的話,你好意思說自己家是大家族?顯然馬超不會覺得那是什麼大家族了,就得人多那纔是啊,沒錯。至少幾十個人,還得說是最少了,真的,所以說自己這兒算了,那麼到

馬煥那兒,自己是希望他能爲馬家開枝散葉,那是。自己這邊兒,馬超確實,他一直都沒想那麼多。而且他覺得自己有一兒一女,至少自己兒子是不如自己的,那沒錯。從自己母親那兒來說,他是知道,她對自己就只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就兩個孩子是真不滿意,但是馬超是自己滿意了,很滿意,沒錯。就因爲有一個兒子,所以就沒有其他什麼奪位的事兒,沒

人和馬煥去爭什麼,馬超覺得怎麼都是好處多啊,那沒錯。所以說自己就一個兒子,那不是好事兒?至少沒有其他兒子和他爭奪什麼,馬超覺得是好事兒。女兒的話,雖說是繼承不了自己大位,可自己給了她那麼多東西,把自己家底兒的一部分都給出去了。以後自己不在

了,那隻能是把遺產更多都留給自己女兒,那沒錯。再說了,可不光是自己的,還有自己妻子的,那可沒錯。哪怕她都知道,自己女兒早晚要嫁人,但是該給她的東西,自己妻子那性格,馬超很清楚,絕對不會少就是了。糜貞對兒子女兒其實都是一樣兒的愛,那一點兒沒

錯。可她也知道,自己夫君從來都是對自己兒子很嚴厲,而對自己女兒,確實就沒那麼多嚴厲了,反而還比較寬容。馬超一直就那樣兒,窮養兒子富養女兒,並且自己兒子要繼承自己的大位,自己怎麼都不可能對他不嚴厲。至於說自己女兒,自然就是比較寬鬆,大的方向沒問題,沒有什麼大錯,大是大非面前選擇沒錯,其實那就可以了。對馬超來說,自己女兒

早晚要嫁人,可對於他嫁給誰,自己不會說干涉什麼,那都沒大用啊,真是,就沒錯啊。對馬超來說,這事兒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其實也不愛去管太多,真的。至於說自己兒子,那沒辦法,自己看到天下第一的美女,自己這邊兒是算了,但是給自己兒子找,那

還是應該的吧。對馬超來說,自己是沒那麼多心思,這對付北方異族,又一統天下什麼的,早就讓自己對美女什麼的,不再是自己追求了。那沒自己不整,給自己兒子找個妻子,那卻是應該的。而且對於甄宓,馬超都是滿意的,那沒錯。自己妻子也是非常喜歡她,一點兒不

假。可以說在糜貞的眼裡,甄宓除了說大了馬煥挺大年紀之外,其他方面,她確實沒有一點不滿意的。而這個其實也說明了,肯定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物,所以說怎麼都有不如人意的地方,那太正常了,不錯。但是瑕不掩瑜,大了十歲,對糜貞來說,其實不是個問題。而且她太瞭解自己兒子了,畢竟他是從小就被自己父親特別嚴厲的對待,所以說從小時候,

馬煥就是特別渴望被親人照顧疼愛,但是說實話,因爲馬超的影響,他對自己母親和糜貞還有馬雲祿多限制她們不少,嚴厲告訴她們,不讓她們慣着馬煥,就算是對他好,也別太多,結果就變成了,馬煥雖說不是缺愛,但是一直都渴望被疼愛被照顧的心,那是從來都沒有改

變過。所以說甄宓是他妻子,這個其實正合適。就算是馬超他都知道,自己兒子不是需要一個被他去照顧的妻子,而是能照顧他的妻子,就是如此。所以說最後一個問題,大了自己兒子十歲,糜貞也是同意了,覺得這個是問題,可卻成爲不了嚴重的問題,甚至能給自己兒

子帶來好處。說是馬煥需要的,其實沒錯。畢竟馬煥在他們眼裡,肯定永遠都是孩子了。而馬超和糜貞都多大年紀了?馬煥沒成親那時候,他纔多少歲?他一開始是不知道自己父親給自己安排親事,而等馬超安排好了,他之後才知道。不過馬煥確實是滿意的,這個沒錯。畢竟從甄宓的相貌來說,天下已經沒人超過她了。而這個性格,確實也挺好,至少和馬煥是

合適的,關鍵確實,是她年紀比馬煥大十歲,這個就可以說是她更多照顧馬煥,自己夫君,而不是讓馬煥怎麼照顧她,確實。但是該有的疼愛、寵愛那些,確實都不會少,畢竟馬煥還知道自己是男人,那不假。可以說自己妻子年紀是比自己大,但實際上,他早都忽略這事兒

了。雖說事實如此不假,但真看不出來甄宓是過三十的人了,看着還感覺就二十,這個不得不說,她天生麗質,也懂得保養。

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七一五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七)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八九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二)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五四七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夜襲敵營第二一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三)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八九九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續)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二五九章 行軍途中偶遇第四六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一)第九四二章 孫劉聯軍攻堅城(續)第三一三章 帶來無奈掐戰馬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七六二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五八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六)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四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三)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續)第四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九)第三六三章 涼州軍再次退兵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四五五章 制賭約首局初敗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四八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八)第一八一章 金城允吾兵臨城下第一五二章 中軍帳伯言出計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七五〇章 襄陽城劉備兵至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八)第五一二章 聚衆人夜晚行動第七十四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續)第九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九)第三三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七)第六三六章 戰官渡兩軍交鋒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八〇九章 劉備施計賺霍峻第一一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一)第一七三章 中軍帳孟獲談妥第四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五四六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續)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四)第三一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一)第四八四章 呂布趁機襲兗州第八一八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五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五)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九八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七)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九六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第六六四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續)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二六八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三)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二)第三九四章 益州軍退守成固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四)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七七三章 諸葛亮緩兵之計第三三五章 孫堅對質袁公路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四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六)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四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一)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五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四)第八四八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九五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第一二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二)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一七三章 入宮中劉宏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