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

其實不是普通人,真不是,馬超一直都那麼認爲,所以更別說是現在了,這個時代南華能破虛,那麼他相信,左慈一樣兒也能。所以雖說是沒見過其人不假,但是馬超卻相信左慈的本事,沒錯。那真的,左慈本事就算是有不如南華,但是絕對也不會說差距很大,他覺得那不會。畢竟其人作爲這個時代道家的代表人物,你相信他沒什麼本事嗎?聽說其人有什麼《

遁甲天書》,這東西的神秘,馬超也只是聽說過而已,卻沒見過。但是顯然,那東西肯定不會比自己老師留給自己的東西差,甚至還好。《太平要術》、《遁甲天書》那些,就馬超所瞭解的,確實都是好東西,沒錯。只是一般般的人,基本上真就看不懂,至少也得像馬超那

樣兒的,那差不多。這個不是說你飽讀詩書,就一定看得懂,看得明白,那絕對不是。而是說有一定條件吧,這個是。所以張角雖說也有一定學識,可天底下比他強的那多了去了,但是那些人未必都看得懂《太平要術》,可其人卻明白了。只是說起來張角對《太平要術》

也只是學到個皮毛,那真是。沒能完全研究透那書,那確實不錯。可就那樣兒,張角其人一樣兒是有實力有勢力,只是最後黃巾終究是不敵大漢集團和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的鎮壓,那是。所以說你實力有,但是終究比不上那些勢力一起對付你。雖說還不能說那是大漢所有勢力的聯合,可確實,多少勢力出手了?那真沒錯,黃巾說是犯衆怒了,其實也沒錯,真的。

至少他們實力有點兒,但是面對那麼多勢力出手對付他們的時候,黃巾人再多,也不好使,總體沒什麼戰力啊,就是。這個就是,黃巾從人數上來說,那是夠多,一點兒沒錯。但是死忠的沒多少,而且戰力更不行,那真是。所以說張角的敗亡,也是註定的,那確實是。其人

本事有,野心也有,可就手底下的實力還不夠。黃巾確實,人夠多,但是沒什麼戰力啊,終究是成不了什麼大事兒了。就說江東軍,實力哪怕是三方最弱,那沒錯。可人家在揚州的人馬,戰力雖說也不如涼州軍不如兗州軍,可差距沒那麼大好吧,至少不是黃巾軍所能比的。

這個是,黃巾戰力真不行,甚至都不如江東軍在交州的土著士卒,真的。那麼張角的敗亡,確實就註定了。真說起來,他不如這個時候的孫策江東軍他們,那也是。可就孫策江東軍他們如此實力,最後也得被涼州軍滅,沒錯。只不過這個也是,當初那時候的黃巾,肯定也是沒現在江東軍強嗎,那也不錯。所以說對比這個,他們確實最後都屬於要被滅的,那也沒錯。

像涼州軍這樣兒,基本上是不會被滅。哪怕對手是北方異族,可馬超也有辦法,實在說不行的時候,他能保住己方一點兒勢力,這個是最不好的情況下。如今來看,馬超覺得己方還不會走到那一步。畢竟他是認爲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這個大漢所有勢力就統一戰線了,那

是必須的,必然那麼做,那麼自己也沒那麼多擔心害怕了,真的。不過確實,這個也得說,肯定是,大漢這邊兒沒說就一下能贏,沒確定的,不是那麼絕對。可卻不得不承認,這個大漢這邊兒的勝率,是可能增大的,那都沒錯。就現在來講,馬超是這麼認爲,到時候對付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不是靠着己方,是要靠着大漢所有參戰的勢力,那可不就是,所以說……

必須要聯合在一起,纔有出路,這個一直都是馬超這麼多次想法中,唯一覺得可以說是大漢出路的。其他的,都不會是北方異族的對手啊,真的。靠着己方,再加上兗州軍?那真是不行,就得統一戰線啊。那可不就是,少不了,必須那樣兒。靠着大漢勢力統一戰線,那樣兒才能說是和北方異族一戰,關鍵是有勝的希望,就只靠着己方加上兗州軍,這個馬超也確

實,沒覺得有什麼大希望贏,真是。不是說不能,可確實,這個也太不容易了,那是。就得說,這個實力肯定越強越好,雖說不是一下就能超過北方異族,但是要和對方差距過大,試問這個還怎麼贏?從歷史上來說,這個以少勝多的情況,尤其是差距比較懸殊的時候,並

非沒有,可終究是太少了,屈指可數,不過就那麼幾次而已。可馬超不覺得對上了北方異族,就能出現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那也太難了,真的。那麼基本出現不了,就還得說是統一戰線,就得讓自己這邊兒實力更強,那沒說的,聯合多方勢力一起對付北方異族。

就只靠着己方,再加上兗州軍,就算是再多加幾方勢力,馬超覺得都不夠啊。是,他肯定都希望加入的勢力越多越好,這個肯定是。所以說統一戰線,那怎麼說都是勢在必行,沒錯。以前他還沒想那麼多,最多就是想,北方異族大舉南下,己方和兗州軍,那肯定要北上對敵,如果說涼州軍還在的話,自然也是少不了他們。不過等馬超這麼幾年的想法,他終於是想到

了,大漢諸侯就己方、兗州軍和江東軍,三分天下,那是不假。可說起來天下勢力,那確實不光是己方三路諸侯。世家大族、豪強地主乃至於富商巨賈,他們都屬於一方勢力,不過實力大小而已,那沒錯。所以說那麼多勢力聯合到一起,這個馬超就絕對不會覺得自己這邊

兒不如北方異族了,他覺得在人數上面,那肯定是大漢這邊兒佔優啊。其實就不算其他勢力,就己方和兗州軍聯合,那人馬說是超過了北方異族,好像也對,這個沒錯。不過戰力卻比不上人家了,那沒錯。人家騎兵的戰力,就算是己方加上兗州軍卻也不是對手,那可沒錯。

所以要想贏對方,那麼就得說是用更強的實力對付他們,那是。比如說統一戰線,沒錯。不過怎麼說呢,雖說如此,可未必就一定勝了北方異族,畢竟後者實力太強,那不是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和富商巨賈他們的私兵能比的,沒錯。他們私兵是有不少,可戰力都不如江東軍,就更別說去和北方異族比了,真是。不過也就是仗着人多,這個絕對是優勢,人一多,

可以說就能彌補一點兒東西,那沒錯。甚至說人多了,實力肯定增加了,那可沒錯。對付北方異族,你十萬私兵不行,來個一百萬。雖說一百萬的步卒肯定比不上對方几十萬的騎兵,可不得不承認,就算是拿這百萬私兵當炮灰,其實都是有用的,那是。不過顯然,如果真到

了那時候,馬超要是大漢這邊兒聯盟的主帥的話,他確實不會那麼做,不會把百萬人當炮灰的,那還不會。不過要換成是曹操當這個聯盟的老大,那確實,不一定。其人和馬超可不同,那可是奸雄啊,馬超不行。畢竟對曹操來說,只要是利大於弊,這個事兒未必就不能去做,真的。但是馬超顧慮就多了,那沒辦法,也正常。如果說他像曹操那樣兒,那其實就不

對了。可不就是,曹操能做出來那樣的事兒,並非不能,可馬超是不會,真的。雖說這個和屠戮百姓還不同,可也一樣兒是觸及到了馬超的底線,他不會去做啊。但還不是曹操的底線,所以他如何做不出來。只要是利大於弊,要好處更多,那麼他更義無反顧了,沒錯。所以說世家大族要是選一個聯盟的老大,他們聰明的話,就選擇馬超,而別去找曹操。找馬超

的話,他們最後怎麼都能剩下點兒私兵,這個沒說的。可要是曹操,那真就不一定了,很大可能就是全軍覆沒了,確實。曹操不怕得罪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他們。當然了,馬超其實一樣兒是不怕。可還是那話,他與曹操一比,顯然前者是更有底線,這個得承認,

確實沒錯。所以就因爲後者更沒底線,以致於曹操能做出來的事兒,馬超不一定就能做出來,那是。而馬超能做出來的事兒,倒是沒有曹操做不出來的。這個事兒說是力所能及的,不是馬超超過曹操的,那不是。就類似於屠戮百姓之類的,這方面的東西,不是其他的那些。

馬超能做出來的,曹操沒有什麼做不到的,真是。可他做出來的,馬超卻不是所有都能做到啊。不是說他就不能,只是不想。是啊,這個還是那話,他比曹操來,顯然馬超更有底線,那是,他和孫策都比曹操更有底線。而後者的話,比馬超比孫策,顯然就是他更沒底線,那是。因此,就是這麼個情況,曹操是奸雄,馬超孫策他們不是,說他們在這上面拍馬不及啊,

真是。別說曹操這個奸雄都是不好的,那絕對不是。奸雄一樣兒有好的方面,不過這個怎麼說呢,人大多都看不好的了,好的地方忽略太多。可不是,至少在兗州軍那兒,那倒不是。可在涼州軍中,在江東軍那兒,他們都沒覺得曹操有什麼好的。一說起來曹孟德,他們第一

印象就是奸雄,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後兗州軍有勢力,之後才說曹操好的,不過也是有限的,那沒錯。畢竟涼州軍和兗州軍敵對,這個不用說了,他們彼此都不可能想對方太多好的。但是江東軍和兗州軍聯盟,他們是盟友,也如此想法,確實這個,顯然他們還是

更多看不到曹操好的地方,更多是看其人不好的方面了,真是。所以說這個也沒辦法,曹操能說在兗州軍中,手下將士看到的更多都是自己好的一面,那是。但是在涼州軍那兒,在江東軍中,確實就不一樣兒了,那也是。這個都正常,可不沒錯。尤其其人也不那麼在乎,確實。如果說曹操在乎在意,他覺得自己都沒那麼多時間精力那樣兒,真的,自己不要去做

別的事兒了?可不就是,曹操一直都覺得,那該自己在乎在意的,自己必須,那必然,沒錯。可不該自己在乎在意的呢,自己有什麼需要的?確實就不需要那樣兒,那沒錯。所以說曹操很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那是。或者什麼是他必須去做的,而什麼就不用

做了,這個他太清楚了。其人當主公做老大也有三十年了,這個軍旅生涯更是超過了三十年,可以說經驗太過豐富,那真沒錯。也就是在有的地方,他不如程昱,然後其他人的話,在很多地方上,如何能與他曹操曹孟德比,真的。當然了,這個也不是都需要去比較,那也

是。只不過確實,曹操在有的地方,那絕對是超過了N多人,那都沒錯。當然了,別說是他,就馬超還有孫策,也那樣兒啊。都有超過N多人的地方,不過就是更多更少,那樣兒。而曹操其人的性格作風,本來就和馬超還有孫策其實都不同。真說起來,曹操和他們是有最大的不同,那是。而馬超和孫策,他們反而相似的地方倒是多點兒,那也都不錯。因此,

這個曹操絕對更沒底線,就馬超和孫策,他們可比曹操有底線多了,那也是。所以說這個肯定是,曹操能做出來的,他們未必都能做出來。而他們能做出來的,基本上曹孟德是沒什麼做不出來的,如此。所以這個事兒就是這樣兒,可以這麼想,那沒錯。誰有底線,誰更沒

底線,都幾十年了,還有什麼看不出來的,那可是。就曹操是沒有,而馬超孫策他們自然比曹操更有底線了,那可不就是。

第八六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四)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一五九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二)第四三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二)第六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三)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九二七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第三五五章 三人組終見孟獲第六九六章 戰臨湘聯軍收兵第七四六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續)第七五〇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續)第八三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九)第六十五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續)第三七七章 長安城司徒身殞第七一二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第三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六)第五〇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〇)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八四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三)第三一五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四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〇)第九六三章 涼州軍兵進長沙第九九九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完)第九十三章 二將快馬達成都第九十六章 馬超來見馬日磾第七〇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六)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九七八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二)第八九七章 涼州軍四攻樊城(續)第一一四章 蠻軍退陸遜提醒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十四章 聯軍抵達安陸城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續)第五九九章 劉備兵敗奔青州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二八八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續)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八三七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第六一三章 子義出箭驚雲長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九一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六)第二七五章 謀士計破燒當(八)第四八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六)第四〇三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第三十九章 馬超欲出兵迎敵第一六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六)第八六一章 張既點將詢閻圃第一六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七〇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六)第六二六章 新器械戰場揚威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八二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第六九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七)第六六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二)第四五六章 鬥將勝最後一局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五四四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續)第一二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二)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六四二章 子龍率軍奔晉陽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十六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二)第三八〇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第七一八章 馬趙拜訪張飛燕第二九五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續)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六九一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第七三六章 涼州鳴金霍峻傷第八五一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七)第二三九章 漢軍大破叛賊(上)第七一六章 甄家衆人商議畢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二十章 別衆人馬良歸還第九七八章 荀攸諫言曹孟德第八一七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完)第二二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二)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四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七)第八一八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第五八〇章 涼州軍苦戰辰陽第四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八)第五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三)第七三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第九四五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第五八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六)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三〇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一)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七七二章 伯寧被留新野城第七六八章 孟德興兵進荊州第八一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