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八)

江東軍還是知道馬超性格作風的,那沒錯,就像涼州軍也知道孫策性格作風一樣兒。誰不知道誰啊,那是。畢竟這個該知道了解的,那肯定都知道了解了,必然啊。可以說這個對方主公的性格作風,那是肯定需要了解的,必須知道的,肯定沒錯。而且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並不是機密的事兒,該知道的都知道。所以說江東軍衆人清楚,馬超不會斬盡殺絕,他不是

那樣兒斬草除根的人,換成曹操的話,那麼確實就不同了。所以說江東軍衆人壓力一直都有,但是說起來也並不是特別擔心。至少說孫策活不了,但是他們可以。不投降歸隱就好,馬超也不會帶着涼州軍斬盡殺絕。江東軍他們還是知道的,馬超那麼看不上劉備,他也沒說

對劉備手下斬盡殺絕,所以說對待己方,那更不會那樣兒了。因此,這個也是,他們和孫策不同,畢竟誰都能投降涼州軍,可他不行啊,那沒錯。就像魯肅赤壁之戰之前勸說孫權那樣兒,誰都能投降曹操,可唯獨是主公不行。畢竟別人投降了,其實也沒有說就和現在什麼

都不一樣兒,可主公要投降,那麼和現在怎麼都是大不同。所以說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是有怕曹軍的地方,那不假,可他最後確實,那是堅定抵抗了,是絕對不會投降的。這個確實,也不得不說,魯肅在其中的作用,那可真是大啊。其人能勸說住孫權,也是能勸住周瑜,畢竟周瑜對孫劉聯盟,他更多還不是說去破壞,那麼這裡面魯肅的作爲,那確實是很大的。

確實,別看周瑜也是想着限制劉備一方的發展,那是不假,他一直都那麼做的。可其人確實,沒直接就和劉備一方撕破臉,那是沒有。這個就不得不說,其人受到魯肅的影響不小也不少,關鍵是周瑜也看得出來,和劉備一方聯盟,其實總體來說,還是好處多那麼點兒的。

當然了,在這個大前提之下,能限制劉備一方的發展,他肯定要那麼做,必然。可惜劉備一方太過滑頭,哪怕就是周瑜最後也不好使,這個真是無奈了。確實,這個必須承認,劉大耳朵其人能從一介布衣,到最後割據一方成爲天下強勢諸侯之一,那絕對不是吹出來的。後

來更是成了開國的皇帝,那確實,其人不一般,手底下的人,那也不一般。確實,所以說周瑜也不好使,畢竟那個時候,江東那邊兒就周瑜和魯肅,可後者的話,更多是維繫着孫劉聯盟,是絕對不會說在背後整劉備的。所以說江東就剩下週瑜那麼一個頂級謀士背後搞劉備,自然是沒辦法和團結在一起的劉備一方比啊,那是。不能說江東那邊兒不團結,可惜就周瑜

一個,確實還不夠,那沒錯。就算是荊州大戰,還是呂蒙加上陸遜,再加上江東軍N多將領,是他們合一起,最後才成的。而之前就靠着周瑜一人,說起來你讓他帶着水軍去作戰行,可真算計劉備,畢竟人家一方也有人啊,那沒錯。這個就好比是周瑜一個,對付劉備一

方所有人,這個哪怕是他,也真是不行。所以說周瑜也沒辦法,最後病逝了。要說他就沒點兒遺憾?那顯然不可能,遺憾總是有,就是劉備一方越來越強,這個都限制不住了。所以說他是看得出來,魯肅維繫兩家的聯盟,那可以說做得很對,哪怕他病逝,可有魯肅在,己方就沒問題,一樣兒能聯合劉備對付曹操。所以周瑜和魯肅當江東那邊兒都督的時候,孫劉

聯盟一直都可以,有問題可也不是大問題。不過等魯肅沒了之後,換成呂蒙,那就徹底變了。這個和他以前是純粹的武將,肯定也是有關係的。可以說絕大多數江東那邊兒的武將,他們很是想拿回荊州,那可一點兒沒錯。所以呂蒙是帶着那麼些武將去奪荊州,這個也是。當然了,如果說周瑜要和劉備一方徹底撕破臉的話,他肯定是能帶着更多武將去進攻劉備的

地盤兒,那是。呂蒙的話,其人終究還是不能和周瑜比,這個不光說是在天下人看,在江東那邊兒更是,沒錯。就孫權眼裡,其人都比不上週瑜,沒錯。當然了,呂蒙這個人是知道學習,那可一點兒沒錯,孫權太清楚了,魯肅也知道,所以說呂蒙最後是能成爲繼承魯肅的

大都督,而不是別人。不過呂蒙終究不是魯肅,他更不是周瑜,所以說在他手裡,是拿回來了荊州不錯,可之後也引發了夷陵之戰。夷陵之戰的時候,他倒是病逝了,沒他什麼事兒。得罪劉備完事兒,他自己也沒了,最後給陸遜留下個爛攤子……要不說陸遜這個人確實是厲

害,那可一點兒不假。其人在呂蒙是大都督的時候,知道配合對方麻痹關羽,奪取荊州的功臣,那絕對是有他一個。而呂蒙不在了之後,其人能擔起大任,去對付劉備,關鍵是後者還不是他對手,這個就沒辦法了。而且陸遜這個人確實,是特別能隱忍的一個。在和劉備對上的時候,他知道一直按兵不動,就和你劉備蜀漢軍耗着,等什麼時候有機會了,就一把火

燒了劉備大營。所以說陸遜這個人厲害,其實其人絕對都超過呂蒙了。而帶兵作戰什麼的,也更是超過了魯肅,就算是和周瑜比,那也沒說差多少,甚至有地方其實他是超過了周公瑾,真的。陸遜絕對不是一般般的人,這個要小看小覷了其人的,沒一個有好下場。看着是書生

不假,可實際上呢?就這個時代的其人,要說馬超是最有發言權的,其人怎麼看怎麼是書生,這個就是你的第一印象。看着陸遜,這陸伯言不就是個白面書生嗎?可實際上呢,只有說真正瞭解其人的那才知道,其人這個書生外表下所隱藏的那些可怕……小看小覷了其人,

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可不就是,真正瞭解的人,那可都知道,沒錯。陸遜你說他是書生,那都沒錯,他自己其實都那麼認爲。可一旦是他參與到了戰事當中,那麼其人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書生了,是奪命書生啊,真的。其人頂級謀士,那是一點兒都沒錯,所以一個計策,只要能成,那麼滅對方十萬人,確實沒問題,真的。這個就是其人的可怕,那可真沒錯啊。

對歷史的話,馬超是沒那麼太多的瞭解,就瞭解個大概。演義他倒是知道,說起來演義裡,陸遜是不能和諸葛亮比的,可說實話,在歷史上,其人可沒說比諸葛亮差,甚至有地方其實超過了孔明。當然了,諸葛亮要單說去比發明創造,那麼整個三國加一起,都沒人比得上他,

在諸葛亮的面前,都是弟弟。多了不說,就一個諸葛連弩,這麼一個東西,誰好使?就饅頭還有包子,據說都和諸葛亮脫不開關係,那沒錯。就其人發明個孔明燈,還流傳到了現在呢,這個誰能比?就是三國時代的人來說,真是沒法比了,發明創造,那第一就是孔明啊,沒說的。其人發明創造那麼多有用的東西,關鍵還有流傳到後世的東西,這個真是不簡單,

那貢獻沒說的。真的,至少你放個孔明燈的時候,可能還想一下,這個是諸葛亮發明的東西。這個甚至在有些方面比三國影響都大,所以……陸遜要是和諸葛亮比這個,那麼他是怎麼都比不上,確實。所以說還是其他方面吧,那倒是可以。真的,說起來陸遜其人謀略什麼的,就算是有地方不如諸葛亮,可卻有超過其人的好吧,那也沒錯。孔明在歷史上,他可沒

那麼神,雖說也是頂級謀士不假,但是不至於說智多近妖了都,那沒有。是啊,那不過是演義里老羅對諸葛亮的讚美,這個和老朱推崇諸葛亮,要說沒關係,這個有幾個相信的?簡單來說,老朱要推崇其他人的話,那麼《三國演義》可能就不同了,正常。不過因爲老朱那

樣兒,老羅也只能說那麼去寫,沒辦法。而老羅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麼,這個其實是沒法考證的,畢竟天下還是老朱的,這個是根本。老羅到底什麼想法,那確實是真不知道。就看演義的話,不那麼寫能行嗎?要真是亂世的話,老羅可以不那麼寫,可事實是什麼,老朱是

早已一統了天下,沒辦法。是啊,這個趕上了,那沒辦法。不過在亂世中,寫書也活不了啊,那沒什麼收入好吧。所以說那絕對不可能,不說被殺,估計也得說被餓死。所以還是在太平的時代寫書,那基本上都能混口飯吃,沒錯。所以說老羅基本上就那樣兒,可他寫書還得以老朱的喜好爲主,要不然的話,得罪了老朱,可就真出事兒了,沒錯。不讓你寫的東西

發行,那絕對都是輕的處罰,真的。就老朱那個性格,你只要讓他不滿了,那麼咔嚓你不過就只是一句話的事兒,真沒錯。畢竟老朱那性格作風在那兒擺着呢,開國功臣說咔嚓都咔嚓,更何況你那麼一個寫小說的了。所以說老羅怎麼都不敢得罪老朱,可以說一點兒都不敢,

那是。畢竟寫小說沒什麼,哪怕發行不了,可自己吃飯的傢伙要沒了,那麼還說什麼寫小說啊,就是。所以說怎麼都是小命兒要緊,或者說是老命更重要啊,一點兒沒錯。而老羅可不傻,自然是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怎麼去寫,能讓老朱滿意。確實,這個老朱不滿意的話,

可能就沒有老羅寫的《三國演義》了,可不是。不過演義流傳了下來,那麼確實,顯然還是符合老朱的胃口的,要不然的話,後果可想而知,沒錯。畢竟老朱纔是老大,老羅就一個寫小說的,小胳膊都不是,人家確實還比大腿粗,那是。因此,老羅不那麼寫都不可能。而老朱的話,有幾個真正瞭解的不知道其人推崇諸葛亮的,那孔明是老朱非常推崇的一個人物,

沒錯。所以說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說他是第一主角,比其他人來說,其實也不爲過。當然了,真正的演義是沒主角的,那也是。畢竟這個真正主角你說是誰,劉備?不是,諸葛亮不比他亮眼。曹操?那肯定不是;孫權?更不是了;孔明的話,其實也不是,所以這個……

因此,真正說起來,那演義還是沒有一個真正的主角。真說起來,那麼很多人都是這個主角,那沒錯。所以說這個也不得不說,是老羅的本事,那可是。而老朱也滿意,這個自然就流傳下來了,也不容易。上位者的心思,你能猜到不假,可還得迎合,這個是必須的啊,那

是。確實,寫書的肯定不能免俗,就算是真有,能有幾個?是,並非沒有,可確實,太少。而且有的人確實,基本上就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那真是沒辦法了。不過那更多的不能說是寫小說的,而是真正的文人,有其風骨。寫小說的基本上都是文人不假,可未必都有風骨。可文人卻並非都是寫小說的,那不過只是一部分而已,所以這個文人風骨,寫小說的未必都有,

不過他們基本上都是文人沒錯。是啊,基本上都是文人,武將的話,有幾個寫小說的?然後老羅確實,肯定不容易啊,他那是冒着很大的風險去寫,那真沒錯。畢竟他那麼去舔諸葛亮還有劉備,這個說起來不是舔他們,而是舔老朱啊,那真是。雖然這麼說話,確實有點兒

不太好,可說實話,這麼說難道就有錯嗎?那演義裡諸葛亮都成什麼樣兒了?話說歷史上其人可沒那麼神啊,比他強的不是沒有。

第四四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一)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九三四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續)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八八四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五)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五三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三)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五三五章 涼州軍三攻酉陽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一一〇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二)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三一八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第七三三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二四八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第三二七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續)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二八三章 劉宏崩何進被殺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九十九章 領兵再至禺同山第七八七章 臨湘城有做內應(續)第一一六章 天使到達宛城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七十七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一)第六九二章 孫伯符帳中設宴第九六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四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四)第九三六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完)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九〇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一)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七五四章 伯符公瑾離臨湘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八九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八)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三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七)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頭作動員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一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續)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四九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五)第七七二章 馬超書信送長安第四四六章 夜襲堅城一戰破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九〇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八)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八九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六)第四一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六)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四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一)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二七二章 謀士計破燒當(五)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一四五章 崔福達戟挑敵探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一)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九七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八)第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完)第六九七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續)第九七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六)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二六三章 漢軍大戰羌兵(上)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四三三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續)第三六三章 涼州軍再次退兵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第六一七章 黃敘回返臨湘城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四八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九)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四四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七)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一)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二七四章 銀坑洞孟獲設宴(再續)第六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七)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一五五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續)第一八一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第四〇三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