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七)

對於改變不了的結果,馬超怎麼都得接受,這就是現實。而現實就是你想與不想,都得接受,想不想接受,最後結果都那樣兒,擺在眼前。是啊,人總是被現實給打擊到,哪怕就是馬超,他有時候卻也不得不接受。馬超也沒什麼例外的,畢竟那可是現實啊,都是經常打敗了別人,都是被現實打敗,他也不例外,正常。沒聽過誰就一下就能打敗現實,是有,但能

有幾個?至少馬超知道,自己和己方那肯定不是了,別人的話,也許有,那也可能。但是自己不行,己方也不是。自己依舊會被現實打敗,而卻不是說打敗了現實,做夢呢啊,是吧。不切實際的想法,他也知道不該有啊,那是。還是依舊腳踏實地,慢慢來吧,確實是比什麼

都好了,真的。加快腳步的話,自己倒是希望都能那樣兒,可顯然,確實是沒那麼簡單,這個也是。如今的情況,其實就一直這樣兒,慢慢來也挺好,多了的話,不能急躁啊,他都清楚。着急大意什麼的,那還是要不得的,肯定都得是小心謹慎,那沒說的,一直都得那樣

兒。就現在啊,那沒錯,從來都不敢大意,就是馬超和涼州軍了。當然了,曹操還有孫策他們,確實也是,沒大區別。可不是嘛,在這個上面,那還都一樣兒啊,沒錯。誰就真敢說大意了,可能就是不經意間的失誤,結果就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正常。所以說哪怕就是三路諸侯,其實也是。曹操的話,他是不敢不小心,不敢不謹慎,不過等他志得意滿的時候,

那就不是他了,所以……不過就現在來說,有馬超和涼州軍在他和兗州軍上面壓着,其人想要志得意滿,其實都費勁了。所以這個可以說很大可能就是沒有,畢竟你讓他帶着兗州軍和涼州軍戰,那麼戰個五次,能有那麼一次勝利,那已經就算是很不錯了,真的。如果說五

次都輸了,敗了,那麼他曹孟德還從哪兒來的志得意滿?真的,所以說這個也是,沒有那個條件,你讓曹操也整不來那樣兒啊。贏了涼州軍,對他來說,不說特別特別困難,但從來都是不容易,那一點兒沒錯。如果說他們能總贏,那倒是好事兒了,可顯然不是那樣兒啊。

非但不是總贏,反而是總輸,這個真是。所以說曹操的志得意滿,在碰到了涼州軍的時候,那就真沒有啊。沒辦法,涼州軍就像是他的剋星一樣兒,只要碰到了涼州軍,那都是輸多贏少。在曹操的印象中,自己碰到其他的諸侯,都是自己贏了多,哪怕就是袁紹的冀州軍,那那麼強的一個,最後也不過是被己方滅了。當然,這其中是有涼州軍聯合不假,這個也少不

了,可確實也說明問題。遇到其他諸侯,是自己佔優,滅掉的諸侯都好幾個了,可唯獨就是馬超涼州軍,說起來別說是滅他們了,看這樣兒他們不過是多少年滅了己方的問題,那是。曹操是不怕什麼,反正涼州軍先滅的肯定也是江東軍他們,最後才能說己方,那都沒錯。不

過也確實,己方怎麼都不想被滅,那肯定是啊,就現在這樣兒,己方增加實力,人家也沒原地踏步,那確實不錯。己方一碰到涼州軍,怎麼都是輸多贏少,看如今趁着馬超帶着大軍去了交州,己方就要進攻冀州的常山,爭取是早日拿下,那沒錯。曹操信心是都有,畢竟涼州軍大軍怎麼都不會來冀州了,而對只是對付趙雲和典韋的話,自己帶兵那是足夠了,沒錯。

畢竟自己雖說不是親自帶兵攻城,可卻也是親自帶兵過常山,這個意義和己方將領帶兵,那怎麼都是不同的,那沒錯。所以說自己帶兵過去,讓樂進帶兵進攻,那是沒什麼問題。拿下城池可以,就是多少時日的事兒。多了的話,一個月,對曹操對兗州軍來說,那確實是挺

多了,沒錯。畢竟一個月只是拿下一個郡(而已),關鍵是曹操親自帶兵去的,哪怕不是其

人帶兵攻城。是,要真那樣兒的話,不到一個月,甚至可能就半個月,曹操就能帶着兗州軍拿下常山,有趙雲和典韋他們守着也不好使。兩人雖說是大將那不假,可終究是不能和曹操比,那比不了。其人雖說不是大將,曹操真說起來,他是個二流武將,不過卻是頂級謀士,

可他那身份地位在那兒擺着呢,大漢朝廷承認了的魏王,不是趙雲那麼個冀州牧能比的。而且他那冀州牧不光是自己封的,關鍵是現在還有名無實,冀州九個郡(國),到了現在就只剩下兩個郡(國)在涼州軍手裡了,所以說他這個冀州牧當的,和人家其他幾個州牧,那

都沒法比,是了。因此,曹操作爲兗州軍之主,當主公做老大的,他就算什麼官職都沒有,就憑這個身份,那麼可以說他親自帶兵攻城,趙雲和典韋他們是怎麼都守不住,不過就是多少時日的問題,那沒錯。也就是馬超親自帶兵守城,不說是一定能守住,可肯定比趙雲和典韋他們都強,畢竟其人可是和曹操一個身份地位的,那都沒錯。在這個身份地位上,兩人一

樣兒了,自然就是對等。而趙雲和典韋,你說他們武藝是超過曹操,可其他方面的話,卻是曹操超過他們,那沒錯。因此,和樂進不同,其人帶兵攻城,那是不容易拿下城池,尤其是趙雲和典韋他們守禦的城池。可曹操就稍微簡單了些,那是一點兒沒錯。所以說兗州軍要

奪取常山最晚一個月的話,那麼只要曹操親自帶兵攻城,那麼半個月就能搞定一切,那是真沒錯。畢竟這個情況不同啊,樂進是怎麼都不能和曹操比,他也就是能在步下武藝比自己主公高那麼點兒罷了。說起來曹操真不是個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其人武藝不是一流,可卻

也是二流,征討黃巾的時候,他也是經常動手的,那沒錯。這麼多年實在也是沒和人動手,確實是有點兒生疏了。畢竟他和馬超還有孫策都不一樣兒,那兩人可以說是武將出身,因此哪怕就算當了主公做了老大,可卻也都沒落下武藝。可曹操是謀士出身,在這武藝上面,還能有如今二流水平,已經就算是不錯了,真的。就馬超印象中,玩個遊戲什麼的,基本上曹

操武力都是八十以上,而現實也確實是,其人武藝真以數據來說,哪怕都如今這個年紀了,但是卻也都能超過八十,這個馬超還是相信的,他也知道。那可不就是,曹操人家可是二流水平的武藝啊,那是。就歷史來說,曹操、孫權和劉備,三人其實都是有些武藝,一個比一

個強。劉大耳朵不用多說了,曹操也是個二流武將,哪怕就是孫權,其實是不能和其兄長孫策比,可確實也會兩下。真說起來,孫權是能守成不假,可也是一個馬上的皇帝,那沒錯。他沒有孫策那樣兒的武藝,可確實也不是個書生。就陸遜那樣兒的,你才能說他是個書生,基本上武藝最多就是個三流水平,還不到呢,所以這個……不過其人雖說是個沒什麼武力的

書生,可確實,不能小看小覷了,歷史證明了,小看小覷了陸遜的,最後基本上都吃虧了,那沒辦法,輕敵了大意了,真的。說起來陸遜其人,那怎麼都不是你能小看小覷的一個,事實證明了,其人本事可不小,別看是個書生,那不假,但是卻在三國中,很少有人能比的一個書生。可以說東吳那邊兒是有陸遜,那保住他們平安多少年。除了之後孫權是有點兒老糊

塗,在立儲的事兒上,總是有問題,也讓陸遜有不滿。而其他時候,那都是沒大問題。所以說孫權江東那邊兒有四大都督,確實也是保住他們一時都平安,沒大問題。周瑜之後有魯肅;魯肅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還有陸遜;不過等陸遜時候,東吳那邊兒就真是沒什麼人了,

和他們四個,那是沒法比,真的。瞭解的都知道,那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都是什麼水平的,可以說在某些方面,甚至就冠絕天下了,那可真沒錯。周瑜其人不用多說,什麼曲子之類的,那絕對高,而且其人水戰的指揮能力,那就是天下最強,無人能出其右,最厲害

的就是他了。魯肅的戰略眼光,那一樣兒是天下第一,沒人比得過其人,那是。而呂蒙呢,其人最厲害的不是荊州之戰,打敗劉備大軍,生擒關羽什麼的,瞭解歷史的可都知道,其人最開始那可不是什麼謀士的水平,充其量就只是個二流武將而已,可後來是讀了大量的書籍,所以是增加了不少知識和見識,因此,那本事蹭蹭往上攛,比之前強太多太多,所以這個是

呂蒙最厲害的,其他人行嗎?“士別三日”,那所說的不就是他呂蒙呂子明嗎,確實是厲害啊,別人能比嗎?陸遜也是,一樣兒是有別人不能比的地方,所以他之後,徹底就是沒人和他們比了,拉不出來一個,也是沒辦法。所以說在三國的前期,哪怕就是中間,那絕對可

以說是英雄人物輩出,不過之後,好像真是沒幾個了,真是。畢竟大家就算是不瞭解的人,可耳熟能詳的卻都有幾個,可那些人物基本上都是三國前期的人物,甚至中期的都沒幾個,所以說也確實,還得是之前行,之後的話。不說就一點兒都沒意思了吧,可確實,少了那麼

多人,真心是少了很多的精彩,可不是。隨便舉個例子,就說董卓其人,馬超是見過其人好幾次,也更是和他還有西涼軍打過交道,所以該瞭解的,那自然都是瞭解。就說董卓進了雒陽之後,他更多的確實是老糊塗了,這個不假,哪怕馬超也都承認,可說實話,別管其人如何,又這樣兒又那樣兒的,對天子對百姓,可以說是真沒什麼好的。可其人對自己手下的

將士,那可真是,絕對夠意思了。平時的話,西涼軍士卒就算是犯點兒事兒,也沒人管。而一有戰事,士卒不說可以隨便劫掠,可也是差不多了,基本上除了個別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之外,還都沒太大太多的限制。而其人對手下,不管是將領還是謀士,那絕對是夠意思,

該賞賜的賞,該給多少甚至更多,只要你有功勞就行。他很清楚,世家大族的人,根本就一點兒都看不上自己,那沒辦法,誰讓自己不是世家大族的人呢。說起來董卓是什麼出身,他不過是隴西豪強,真說起來,他是這個身份。而馬超和他差不多,至少到了他父親和他這

一代,他們早不是什麼大世家了,說是豪強,都靠着他母親那邊兒,所以馬超他們家是屬於關中的豪強,可以說他和董卓是一個組織的吧,這個在大的劃分來說,他們都屬於是關西的豪強地主,是一個派系的,一點兒沒錯。如果說放到後世,在隋唐時期,他們就是關隴世家,關隴貴族,怎麼都脫不開這個還都是一個派系的。所以說不管他們關係如何,至少董卓

沒說要滅馬超,哪怕他的勢力都到涼州了,但是董卓更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多時候,自己那小兄弟老實點兒就可以了,別的沒什麼。而袁紹就是代表了關東的世家大族,那是一點兒沒錯。而曹操/他們的,不是世家大族的弟子,就只是代表了關東豪強地主,這

個要仔細劃分的話,其實就是這樣兒。所以再從這上來說,關西這邊兒的豪強地主,他們很多還是樂意看到董卓把持朝廷的。

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四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〇)第二十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完)·第六六一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第八八三章 九疑山雙雄會面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五二三章 見馬超問詢範強(完)第七〇一章 江陵城劉備擺宴第九五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一)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三)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七九〇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第一九二章 見母親心病終醫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四二〇章 州牧府宴請衆將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五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八)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九)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八)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四一九章 郭奉孝出計擾敵第三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第七九〇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第四八一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九〇九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續)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五八五章 孟起遣人說張繡第十四章 欲大比三人出題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七十三章 潁川陽翟別郭嘉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六五一章 甘寧帶兵攻江陵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九七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第八七四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三)第六四四章 奪城門雒陽城破第十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五)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九三九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第一五九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二)第五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七)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八)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二)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一三六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二)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三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四)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三一五章 袁紹帳中見袁術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七六六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續)第九五二章 攻樊城涼州得利第二七九章 孟起帶兵回隴縣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二二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一)第五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一)第八二九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八三一章 馬岱城頭戰黃蓋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一四三章 董仲穎知錯認錯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八〇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七)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四一〇章 狄道城外兄弟別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一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八)第四十三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九五五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