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

別增加大將,但是增加其他實力,馬超覺得可以,沒問題,真的。大將也不是不能增加,看具體情況吧,反正他覺得還是不增加更好,對己方來說,那是。增加實力的話,他們增加,己方更不會原地踏步。確實,就那樣兒,己方是一點兒都不懼什麼,對馬超來說,那他們江東軍實力增加了,己方增加更多。不過他們要真是多個大將,己方的話,確實未必就能也多

啊,那是。不過那也並非什麼太大的差距,但是馬超其人就不想讓江東軍增加大將,那真是不想。這個怎麼說呢,不是說江東軍增加大將,就肯定比那增加實力還要如何如何,就只是馬超個人的想法。這麼這麼說,如果說只是增加實力,那麼涼州軍肯定是要超過他們,那

一點兒沒錯。但是江東軍要增加了一個大將的話,這個涼州軍他們確實,不一定有啊,就是如此。所以說馬超肯定不想那樣兒,寧可說是讓他們增加實力,反正就算是再多,己方也都超過他們了,那沒錯。可要是他們增加了大將,這個己方沒增加,上哪兒再找去,真的。

這個就不是馬超和涼州軍想要的,所以他們是不想讓江東軍增加大將了,增加其他的實力,那都無所謂啊,那沒錯。可增加大將的話,那確實,絕對就是不好了,這個是馬超和涼州軍他們不想要的。確實,這個他們是不怕什麼,但是絕對不想要那樣兒,肯定沒錯。就像江東軍他們其實也都那麼想,不想讓涼州軍增加個大將什麼的,那是一點兒沒錯。並且和馬超還

有涼州軍所不同的就只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是一點兒都不希望涼州軍增加實力,那都沒錯。不過顯然,那都不太可能,確實。所以說他們也是,不多想了,正常。不像涼州軍那樣兒,他們是沒想着江東軍不增加實力什麼的,馬超也是不懼那個,本來己方就超過他們那麼

多,就算是再讓江東軍增加實力,其實最後也是有限,那沒錯。如果要說兩軍實力都差不多,那麼他不會是那樣兒想法。可現實就是,涼州軍實在是超過江東軍太多,那是一點兒沒錯。對江東軍來說,基本上他們是超不過了,除非有什麼大奇蹟大意外的情況發生,那還差

不多。就一般般像現在這樣兒,那麼也確實,江東軍可沒什麼機會。他們別說是超過涼州軍了,就是超過兗州軍都做不到,那是。怎麼增加實力,最後他們依舊是最弱的那個,不過最好結果是能把彼此實力的差距縮小點兒,那樣兒。當然了,再多的也並非就一定沒有,還得看具體情況,那是。不過就如今來說來看,江東軍好像也沒其他的機會,所以這個,其實

也就是那樣兒了,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想己方好,但是卻沒那麼容易。畢竟硬條件在那兒擺着呢,你沒錢糧沒人什麼的,談何能有實力?涼州軍是什麼都有,兗州軍雖說沒涼州軍多,可也比你江東軍強多了,所以說你江東軍最沒實力,正常。是啊,他們倒是想改變啊,但是

沒那麼容易,你想變成最強沒大可能,就算是超過兗州軍,基本上也不要想了。所以說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是特別希望涼州軍與兗州軍,他們雙方死磕,那樣兒的話,不管什麼結果,其實對己方怎麼說都是利大於弊,那沒錯。這是他們想要的,可馬超還有曹操,他們也不傻,怎麼可能孫策和江東軍怎麼想,他們就怎麼做呢。都知道兩軍死磕對江東軍最有利,所以馬

超的意思肯定還是先滅江東軍,之後再說其他。曹操的話,其人想法也不復雜,無非就是涼州軍他們要滅江東軍的時候,自己還得說是看具體情況。如果最開始,自己肯定要保住江東軍,先和涼州軍死磕,這個是必須的。之後再看,如果說保住江東軍對己方利大於弊,那麼己方自然就會選擇這個,那正常。可要不是那樣兒,變成弊大於利了,那麼自己也絕對不

會說保住江東軍,直接就和涼州軍一樣兒,對付江東軍,滅他們,這個沒說的。他也知道,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清楚自己和己方的想法,那麼做了,符合自己的性格作風,正常。別說是自己,就換成是他孫策,最後不也得那麼做,那是。曹操不覺得自己做得有什麼不對,反

而可以說是非常正確,那是。所以說他一直都是那麼樣兒的想法,而帶兵進攻涼州軍地盤兒,這個是必須的,並非是大範圍和他們死磕,那確實不是。對馬超還有曹操來說,孫策和江東軍所想的那種情況,是大範圍的兩軍死磕,至少在滅江東軍之前,兩軍確實還不會那樣

兒。所以說孫策他們想看到的,最多就只是能看到兩軍州郡的決戰,雖說那也是死磕,但是絕對不是大規模的戰事。後者那種級別,就和想滅對方,其實也差不多了,如此。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是那麼希望的,但是結果和他們所想可不一樣兒。大規模那麼死磕,孫策他們倒是希望看到,可顯然,那是不會有,小規模的而已,就是。大規模,那是別想了,就馬超和

曹操,在江東軍沒被滅之前,他們肯定不會說來個大規模死磕,最後兩軍都是傷亡慘重,而讓江東軍撿便宜。那事兒馬超做不出來,曹操的話,他就更不會了。就是說局部戰爭,那很正常,像之前他帶兵去了幷州,要拿下上黨,可說實話,涼州軍防禦太狠,他們兗州軍確

實也沒什麼建樹,這個也沒辦法。不過如今好了,他是趁着馬超帶兵去了交州,無暇估計冀州常山,所以曹操要帶兵去進攻,這個肯定是,那沒說的。對他來講,這個就是那樣兒,如果說中山,那麼自己可以不帶兵過去,那地方拿下來都是得不償失,但是常山卻不同,那

地方己方是勢在必得。畢竟曹操和兗州軍,他們覬覦常山,那其實都已經很久了,沒錯。應該說從他們和涼州軍平分了冀州之地開始,就已經那樣兒了。確實,他們是想要常山,不過卻一直都沒有什麼好機會,那沒辦法。所以說現在終於是有了機會,那麼曹操和兗州軍他們是怎麼都不會放過的,那是。畢竟這次機會要錯過了,下一次什麼時候,那都不一定了,

但是就曹操/他們想到的,基本上有的話,也得很久了。畢竟他和兗州軍知道,馬超如今遠在交州,自己帶兵去常山,他是怎麼都過不來這兒,怎麼都影響不到冀州常山這兒的戰事。他最多也就下幾道軍令,那都多說了。所以對此,曹操和兗州軍都能確定下來,馬超帶兵幹

預不了冀州的戰事,所以說對己方來講,那就是大好機會。不過要等交州戰事完事兒了,馬超帶兵回了長安,那麼己方就沒有進攻常山的大好機會了,因爲你不知道馬超和涼州軍的動作。在他們還在交州的時候,馬超是怎麼都沒辦法回兵,這就是己方的機會。可等他們回了長安,那麼己方在進攻常山的話,誰能確定說馬超不會帶兵來?除非說對方不要常山了,

那麼其人不會來,最多派點兒援軍,那都多說了。可誰都肯定不了,馬超就真是不要常山了,更多的,己方去進攻,他還得帶兵過來,所以……這個不是曹操和兗州軍他們想要的,只有保證說馬超帶兵來不了冀州,到不了常山,那纔是己方的大好機會,就像現在這樣兒,那是。對曹操和兗州軍來說,這機會絕對是稍縱即逝啊,所以說必須要抓住這一次的機會,

那沒錯。因此這一次錯過了,那麼下一次什麼時候,確實就不知道了。只要馬超帶兵回長安,那麼確實,己方就沒什麼太好的機會了。當然,己方不會那麼做,還是把握住這一次機會,那就好,真的。對曹操對兗州軍來說,就是那樣兒。很多時候,其實就得這麼說,把握

不住這麼一次機會,那麼下一次機會什麼時候?那誰都不知道了,所以還得說這次機會,己方把握住了,那麼就沒問題,那是。其實馬超和涼州軍,他們也都知道,己方的常山是要丟了,這個也正常,擋不住兗州軍的進攻啊,那是。丟了也沒辦法,有趙雲和典韋在,也改

變不了最後的結果。馬超和涼州軍,他們是早已想到了最後的結果,雖說也是有遺憾,可卻沒有辦法,那是。改變不了的東西,你除了說接受之外,好像也沒其他的了,就是。馬超不想太多,交州這邊兒的戰事,己方還沒完事兒呢,冀州那邊兒,除了說關注之外,別的也真是做不了了。馬超就算是想保住常山,其實也不可能了,在他不帶兵的情況下,己方還沒

誰就是曹操的對手。關鍵是你能增兵過去不假,但是在冀州人家兗州軍的人馬更多,分分鐘就能超過你,拿下常山,所以說還別比人馬多寡,馬超覺得這個沒太大意義。就只能說趙雲和典韋他們打出己方的氣勢出來,然後儘量是拖住兗州軍,讓他們晚點兒破城池啊,那是。

對馬超來說,他也就那點兒想法了,而自己也是,不用多說,還是那話,有趙雲和典韋他們在常山,自己確實也是沒什麼不放心的。放心不是他們能守住,而是不會輕易說讓兗州軍佔了常山,這個是,自己清楚啊。其他的,就得看具體戰事情況了,就現在的話,真心看不

出所有東西來。是啊,就算會星象占卜術,可馬超確定自己可沒有那麼神。自己老師南華,那倒是神人,絕對的大神級人物,可自己不行啊,哪怕走到了如今的地步,可和自己老師還是比不了的,那沒錯。怎麼也不能和大神比啊,哪怕就是到了今日,馬超也清楚,自己和自己老師的差距,那真是。所以說就靠着自己那半吊子水平的占卜術,真心是占卜不出什麼太

多有用的,那是。只有說自己老師那個水平,那樣兒級別的,才能說占卜出來很多,就像自己的事兒,都不用多說了。但是馬超也知道,他很相信,想要未卜先知,想不付出點兒東西,那麼就別多想了,真的。至少自己學習這個星象占卜術就是,你不拿出來點兒什麼,那

麼就別想說得到很多有用的,就是。不過馬超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本事,就真是不拿出來現眼了,真的。也就自己老師那個水平,說來個之前的占卜,未卜先知,那還差不多,自己的話,真就不用丟人了。而自己老師那水平的,如今天下也沒剩下幾個了,就自己所知道的,

無非就那麼幾個而已。像什麼紫虛上人、李意、管輅、左慈等等,那些人是差不多水平的,和自己老師也沒說差很多。雖說那些人馬超都沒見過,可不代表他就沒聽說過那些人的消息。

當然他們基本上都屬於世外高人,確實也不找馬超、曹操還有孫策那些諸侯。別看演義裡寫過左慈都找過曹操,可現實中馬超很清楚,曹操這輩子都沒見過左慈,那樣兒的世外高人,

確實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着的,真是。而且憑其人的本事來說,馬超很相信,左慈估計不在這兒了,很正常,所以曹操更不可能說見着對方了,那是。自己都沒見過呢,別說是其他人。馬超不是吹,也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實在就是事實,如果說那些人對天下諸侯有點兒興趣

的話,那麼第一個就該找上自己,這個肯定是,然後纔是曹操、孫策他們。不過他們都不找自己,那麼確實可想而知他們一些想法。

第三六二章 召將交待新任務第三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二)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一六四章 中軍帳內作解釋第六六一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第二六四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二)第九三四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續)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一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七)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九十六章 孟起兵進禺同山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一六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七七四章 嚴顏押送到江陵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九四四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第五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一)第二二〇章 孟獲帶兵回老巢第七七三章 諸葛亮緩兵之計第九九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二)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一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八)第七五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三)第七七三章 武將來主動請命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一)第二二五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八)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三六八章 孟獲召集衆人議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八六七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續)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五五一章 徐公明大戰第六一一章 劉備帳中點文丑第八〇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六)第六二四章 再進兵欲取長城第二六二章 漢軍初遇羌兵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一五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二)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五一三章 涼州軍五攻零陽第七十章 議出兵長安召將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三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第四九八章 涼州軍再戰零陽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三九七章 孟達勸說兩洞主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九八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完)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三)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三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五)第六二三章 進雁門初戰樓煩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一六二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五)第四六六章 宴衆人馬超介紹第二〇二章 出征前董卓問李儒第四二七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續)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續)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第九九四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九)第二六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九)第四〇五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第一九八章 馬超楊鋒促合作(續)第九四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六)第四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七)第二九七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中)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二)第七五二章 魯肅帳中訪周瑜第七七二章 馬超書信送長安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二一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五)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九三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七七一章 滿寵入城會諸葛第六二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七)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第七一三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第三二七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續)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二三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完)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三四七章 馬孟起再臨敦煌第六四四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四)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八八〇章 別衆人劉文告辭第五七三章 馬孟起原路回返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七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