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江東軍中,都在自己主公帳下效力,孫韶自然是知道淩統什麼本事,更知道自己如何。他有自知之明,所以知道自己基本上超過不了淩統其人了,當然有那麼一絲希望,所以自己肯定要努力,那沒說的。但大多都是不太可能,這個也正常,畢竟人家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而自己沒有。所以說對方超過了自己,那確實都正常,對此,孫韶是沒什麼羨慕嫉妒恨,只
是想着有朝一日要是能超過淩統,那就好了。雖說這個不過就只是想想罷了,但還是可以的。畢竟希望還是有的,哪怕就只是有那麼點兒的機率,不說孫韶不看重那些,只要還有希望,其實就好。當然還是那話,就是不管如何,都擋不住他要變強的堅定信念,那是沒錯,
確實。是啊,哪怕都知道己方要不行,沒準沒多久就得被滅,但是孫韶是依舊沒改變過自己的想法。畢竟江東軍被滅的話,那都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但卻不是現在,如今的話,己方就丟了個交州,揚州的話,確實還沒什麼事兒,這個也是。對他來說,那確實也都沒什麼了。
畢竟涼州軍他們什麼時候要滅己方,那確實是不一定,早了晚了,那確實不知道啊,至少孫韶是不清楚。不過他也是,沒怕什麼,畢竟再不好的結果,無非就是己方被滅了,那麼自己沒事兒的話,就歸隱吧。其人也是沒想說盡忠什麼的,也沒想着報仇之類的,孫韶很清楚,那都沒大用,報仇的話,你得有那本事啊。連劉備手下都沒說去報仇呢,自己有什麼本事說
報仇?這就是孫韶的想法,其實也正常,而且江東軍剩下的人,肯定有比他強的,那麼這報仇方面的事兒,那肯定是輪不到他了,那沒錯。孫韶覺得到時候,自己也得說是歸隱,這個很正常。保住小命兒重要啊,那肯定是。你自己本事如何,和小命兒一比,那確實還得說
是後者重要,那沒錯。如果說到時候那樣兒情況,孫韶就得那麼做了。他也不管別人了,其他人和自己的話,確實也沒太大關係。就是自己主公,自己和他確實也就是親族,關鍵還是沒什麼血緣關係的親族,不過這個也是親族,那倒是沒錯,誰讓自己姓孫,那確實也是啊。
不過哪怕如此,孫策還算是器重孫韶,可後者卻不是前者的嫡系,那真不是。所以說要孫韶給孫策盡忠什麼的,這個就不要多想了,那是。其人在涼州軍過來滅江東軍的時候,雖說他也是能盡力不假,但是己方要失敗了,孫韶只能說是躲了,而不會說盡忠什麼的。對他來說,自然是保住自己小命兒要緊,其他的,那自然都要往後放啊。所以說這個纔是他要做的,
而不是說盡忠什麼的,那確實不是。其實孫策也都清楚,孫韶哪怕是自己親族不假,可畢竟還算是年輕人,又不是自己嫡系,所以哪怕其人是後起之秀不假,但是終究不能指望太多,那沒錯。所以孫策也不是不知道,他都沒想那麼多。把其人放到交州鬱林這兒來,確實是他
自己要求的,而孫策覺得正好,讓孫韶當太守是沒有,不過作爲一個重要縣城的主將,那確實還是沒問題的,重要是沒誰合適了,他最合適,確實也沒錯。因此,孫策也沒安排別人,就直接讓孫韶到這兒來了,而沒多久趕上了馬超帶着大軍過來,這個說不上好還是不好,關鍵看你怎麼想吧,確實。孫韶他確實是覺得還不錯,畢竟自己在交州這兒,馬超要不帶着涼
州軍過來,那麼自己這輩子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遇到涼州軍,真的。估計就得是他們滅己方的時候了,那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馬超不帶兵來交州的話,自己就真得是在他們要滅己方的時候,才能和涼州軍對上了,那是。這個就得說馬超他們來的也挺早,自己早點兒遇到他們,其實更多的也算是早好,確實。在孫韶看來,自己怎麼都得帶兵和涼州軍對上,不
過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那沒錯。畢竟馬超和涼州軍是不可能說不滅了己方的,那麼只要是那樣兒,彼此就肯定能遇到,這個是一定的。孫韶確實沒想過守住城池什麼的,那也守不住,都正常。可見到了真實的涼州軍,這個也所謂是遇到高人了,確實讓孫韶是不能錯過。
對他來說,是早已不在乎和涼州軍的結果了,但確實,這個是真需要自己認真嚴肅去面對,結果如何,他已經是想到了,那沒錯。所以說最後就只能說是自己和己方士卒都盡力,那麼守不住城池,那也是沒辦法。自己和己方士卒都想守住,要不就是時日久點兒,可顯然不是
那樣兒。不是說你想守住時日長點兒,就肯定長點兒,那樣兒的話倒是都好了,可顯然不是。對孫韶和江東軍混合的士卒來說,就是那樣兒。是,之前桂林還沒五千人馬,就四千人,還是呂岱特意從揚州來的援軍那兒調撥了一千人到桂林的,給了孫韶。不是他不想給更多,實在是交州七個郡一分,哪怕九真和日南兩地方纔分了一萬人,可南海那地方就分走了兩萬
五千人馬,直接四分之一沒了。所以說蒼梧、鬱林、交趾還有合浦,四個郡就只能分剩下的六萬五千人了,雖說六萬五千人是不少那不假,可架不住四個郡分啊,而最後雖然不是評分,可比南海那是真少了。最後四個郡的情況:蒼梧、鬱林和交趾,三個郡每個郡都分走了
一萬七千的援軍,就合浦少點兒,就分走了一萬四千人,其實這個讓其他三個郡的太守看都覺得給合浦人馬多了,不過因爲其郡太守謝旌據理力爭,最後一個對三個雖然費了不少口舌,可最後宋謙、呂岱和全琮他們都同意了。畢竟合浦雖然還不能和蒼梧、鬱林還有交趾比,
可確實也不是九真還有日南能比得上的,那沒錯。所以看在和謝旌有那麼點兒交情的面兒上,這個事兒就那樣兒了,三個郡各得一萬七千人馬也不少了,畢竟九真和日南加一起兩個郡才能分一萬人,平均一個郡就只有五千人馬。其實也確實那樣兒,九真和日南,那兩個郡確實是平分了那一萬人,李異和譚雄都沒多想,就一人一地一郡一半,這樣兒公平,誰也沒
意見,那是。確實啊,對兩人來說,反正你我都是五千,誰也別笑話誰,他們都知道,九真和日南,這兩個地方,那確實是不能和交州其他五個郡比。其他那五個郡,隨便拿出來一個,哪怕就是最弱的合浦,也比九真和日南強啊,那沒錯。畢竟在九真和日南,就得防禦南
邊兒的異族和異國,就得好好防備他們,不能鬆懈一點兒,這個確實是太煩人,那沒錯。畢竟在九真和日南那兩個郡,確實大敵不是涼州軍他們,而是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其實那兩地方都不怕涼州軍過來進攻,他們是巴不得把那兩個地方給涼州軍,可對方明顯不要啊。可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想要,但是能給他們嗎?所以說別看他們實力肯定是不如涼州軍,但
是也煩人,這個一點兒沒錯,在江東軍那兒來看,就是如此。是啊,要涼州軍要這兩個郡,哪怕就讓江東軍把剩下的糧草都扔在九真和日南,他們也是樂意的,那是。畢竟只有佔了那兩個地方,才知道要付出多少,關鍵是要防備着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還得管着兩個郡,確實需要江東軍的將領勞心勞力,而且還遠離揚州,他們一年能回一次家就不錯了,所以說江
東軍的將領都不愛在那兒呆,那是一點兒沒錯。所以說孫策和江東軍衆人是早都考慮清楚了,九真和日南,涼州軍不要,己方怎麼也得把兩郡推出去,他們不要,給兗州軍就好了。涼州軍不要,但是曹操兗州軍,八成就會要,因爲對他們利大於弊,就這麼簡單。那麼如此
容易就佔據了兩個郡,哪怕之後是有麻煩不假,可哪有都是好事兒的,要都那樣兒的話,己方還會把兩地給兗州軍?因此,孫策和江東軍衆人也知道,曹操兗州軍他們自然都明白,到時候如何做,那麼就清楚了,那是。不過不管怎麼說,對江東軍他們來講,只要把兩地給
整出去,脫手了,那麼其實就好,真的,別砸手裡啊,那都是事兒。如果說以前交州還在己方手裡的話,那麼就算是多了九真和日南兩個累贅的郡,他們也都認了。可交州都馬上要不在己方手裡了,那麼再多那兩個累贅郡,那可真就是累贅了,所以他們是真心不想要了,給兗州軍最好,讓他們去頭疼去,哪怕他們是能得到好處不假,可頭疼一樣兒會有,那沒錯。
而涼州軍他們就比較聰明瞭,人家乾脆不要那兩個郡,可對兗州軍就是利大於弊,他們怎麼都得要啊,就是如此,這個沒辦法。所以說看江東軍對涼州軍,那確實沒辦法,因爲對後者來說,對人家來講,確實拿到手那兩個郡,那就是弊大於利,怎麼看怎麼是,一時半會兒
那是真改變不了啊。但是對兗州軍卻不是那樣兒,至少他們佔據了兩地,對他們就是利大於弊了,那沒錯,怎麼看也怎麼是。所以說對三方如此情況,九真和日南到底在誰手裡最好,孫策和江東軍衆人太清楚了,不會在己方手,最後還得落到兗州軍那兒,這都很正常,確實。
對江東軍來說,還一直都是那話,寧可是把那兩個郡拱手送給兗州軍,他們也不想佔了,更不想把兩地給南邊兒的異族異國,那根本想都不要想。就是,江東軍最想把九真和日南給涼州軍,可後者也不傻,不要啊,所以他們就只能說把九真和日南兩個郡給兗州軍了,這個也沒辦法,對他們來說,怎麼也比砸自己手裡強,那是一點兒沒錯。不要那兩個郡,不管那
兩地方是讓涼州軍佔去還是說讓兗州軍佔了,只要不是被南邊兒的異族異國給奪取走,那麼對己方來說都是利大於弊,這個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太清楚了。不過前提是己方得把那兩個郡脫手,這個是必須的,一定要那樣兒才行,這個基本的都做不到,那麼確實,就別說別的
了。而涼州軍他們怎麼都不要,兩郡又不可能給南邊兒的異族異國,最後就只能說給兗州軍了,那沒辦法。對孫策和江東軍來說,這個是最後的選擇那確實,可也是己方能最後脫手的唯一選擇了,可不就是。他們知道,這個如果真說起來,曹操和兗州軍也是可要可不要的,
畢竟九真和日南實在是距離他們太遠,這個是怎麼都要考慮進去,沒說的。不過這個也是了,要真是說兩個郡距離兗州軍特別近的話,甚至就挨着兗州軍的地盤兒,那麼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的意思估計也不會就把九真和日南那兩個郡給兗州軍他們。當然了,這個是可能會不給,並非就是一定,還得說是看具體情況如何,他們才能下定最後決心。不過就算是給了曹
操給了兗州軍兩個郡,他們也會從兗州軍那兒得到點兒好處才行。這個和現在不同,如今的兗州軍距離九真和日南那麼遠,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可沒想着從對方那兒要什麼好處,沒必要,能脫手兩個郡,他們其實就覺得已經挺不錯了。不過要說那兩個郡和兗州軍挨着,那麼
確實,這個就變了,那肯定是。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不會讓曹操和兗州軍那麼容易就得到那兩個郡的,肯定是那樣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