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

而魯肅活着的時候,其人當大都督的時候,他確實沒那樣兒的想法。而且能壓住很多將領,並且能勸說孫權,這個絕對是不一般,甚至就周瑜,他也是勸住了不少。可呂蒙呢,本來就和魯肅想法不同,所以他一下令進攻,那麼那些蠢蠢欲動的人,自然都跟着他去了,這個肯定是啊。應該說魯肅活着時候,自然也一樣兒有蠢蠢欲動的鷹派人物,就想和劉備一方死戰,

好把荊州奪回來,甚至攻略益州。但是他在一日,就能壓下來一天,這就是魯肅的本事。可到了呂蒙那兒,反正那些人和他想法也沒區別,其人自然也就不用多管了,反而還覺得挺好,這不就是軍心可用嗎,就是。魯肅的話,他要知道呂蒙那樣兒,絕對不會認爲好,怎麼

都得壓下去,不讓江東軍和劉備大戰,你看小打小鬧,他是覺得沒什麼太大事兒,可雙方一旦是聯盟破裂,撕破臉面,那麼就絕對是大事兒,魯肅看得太清楚了。那不是己方得到一個荊州能彌補了的,那真不是。要不爲什麼其人在世的時候,一直都致力於和劉備一方的聯

盟,哪怕對方就一直佔着荊州,魯肅那意思也是拖着吧,都不能對方識破臉面,難道是因爲其人怕劉備?那絕對不是,真瞭解魯肅的,都知道其人是用心良苦,爲了江東軍,就得和劉備聯盟,一起對抗北方曹操,就因爲北方最強,那沒辦法。天下大勢不變,他覺得這個就不能變,要不對己方對劉備一方真心都沒好處,只有說對曹操那邊兒纔有好處,真的。可魯

肅他自己做得挺好,但是到後邊兒,呂蒙就不一樣兒了,這麼一個武將出身的人,他想的確實不是和劉備聯盟什麼的,而是怎麼奪回來荊州,這個他覺得纔是最重要的事兒。而不是說什麼孫劉聯盟,呂蒙覺得談判拿不回來荊州,那麼就得用武力解決。而己方確實也不怕劉

備一方,關鍵是有曹操曹軍呢,那是。確實,呂蒙可沒覺得劉備一方能頂住己方和曹操曹軍聯合一起的進攻,他們還沒那個實力啊,就是。因此,他也是那麼做的,二爺強歸強,但是在呂蒙和曹操聯合之下,他一樣兒是不好使。可以說一個曹軍,就得讓他是焦頭爛額,更

別說還多一個基本上沒什麼底線的呂蒙,因此,他的敗亡也是一定的,確實不太可能不失敗,至於說跑,在對方天羅地網之下,他還真是不能跑哪兒去。而之後也是看出來孫權其人的眼光來了,可以說沒魯肅在,他是真不好使,其人真沒什麼長遠的眼光,真是。至少關羽能隨便殺嗎?結果是不能,但是其人卻依舊給殺了,其實殺關羽和不殺,到底哪個能給江東

軍帶來更大的好處,這個還得說是後者,不殺。不殺其人,多了不說,就從劉備那兒換一個郡,那還是很輕鬆的。劉備這個人,不管說是歷史上還是演義裡,其人和二爺感情那是沒說的,關鍵是他還得做出來給所有人看,看自己是怎麼怎麼重視感情,這個是一定的。所以

說江東那邊兒是能用一個活着的關羽與劉備交換的。但是沒魯肅在,孫權是直接給二爺咔嚓了,這個就完蛋了,本來就丟了荊州,這個關羽又被殺了,劉備要是沒點兒反應,也真是對不起他那爲人了,這個也真是。不管怎麼說,其實劉備那麼做,發動夷陵之戰是必然,仔細一想,怎麼都是。你要是劉備的話,不說一定那麼做,可大多還得那麼幹,不過他不認爲

自己能輸,關鍵是敗得還那麼慘,這個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真說起來,歷史上的劉備,其人雖說不如曹操,畢竟後者可是個頂級謀士,而劉備他肯定不是什麼頂級謀士,但是其人絕對,有點兒頭腦,有點兒謀略,這個是一點兒沒錯。但是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居然是犯了那麼明顯,關鍵是還不小的錯誤,這個就沒辦法。看不起看不上陸遜,可其人正經不

是一般般的書生。當然這個視角問題,馬超看陸遜,他知道那麼多,所以說怎麼都不會說小看小覷了其人。但是當時那個時候,其人還沒嶄露頭角,無非就是在荊州大戰的時候,更多還在後面,而不像呂蒙,哪怕後者都病逝了,可人們一提起荊州大戰來,還是先說呂蒙什

麼什麼的,他陸遜都在後面還後面。因此說劉備小看小覷其人,那真是太正常了。如果說把陸遜換成是呂蒙,那麼劉備怎麼都不可能輕敵,一點兒都不可能。但是變成是書生樣兒的陸遜,就算是劉備那麼有經驗的一個,也是被其人的外表所矇蔽。陸遜是個書生不假,但是

其人是一般般的書生嗎?顯然不是,其人在有些地方,別說是超過了呂蒙和魯肅,就算是周瑜和其人比,前者也是差着後者的,就是如此。畢竟周瑜是有本事不假,但是歷史還是其他的,對其人的理解來說,他就活到三十多,確實和陸遜那樣兒活過六十的還不能比,就這個年紀上來說,那沒錯。要說周瑜也六十多才沒的話,江東那邊兒肯定不是那樣兒,就是,

可這個確實也不好假設,那是。反正周瑜就三十多就沒了,魯肅和呂蒙比他強點兒,可也是四十多沒的,就只有陸遜,活時間還算是挺長,在那個時代來說確實是長壽,過六十了。所以說也就是陸遜,能瞭解其人多點兒,這個肯定是。畢竟周瑜才三十多就沒了,就算是想

瞭解其人,這個年頭兒也是少點兒,那沒錯。尤其是東漢末年還是亂世,能保存下來的歷史資料,可以說隨便一個都非常珍貴,那是。雖說未必都是真實的,那肯定有假的,有虛構的,正常。就算是史書,難道每個地方都是真的?所以說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在於你仔細去

發現,總是能找到真的和假的,確實。不過不管怎麼說,肯定都是史書,那差不多都是真的,而小說什麼的,真實的地方真就很少,虛構太多,正常。不虛構的話,都去看史書了,看什麼小說啊,就是。小說特點就是虛構啊,這個真是,就看誰虛構的更能吸引人罷了,真的。當然這個也是本事,一點兒沒錯,你寫的東西就有很多人看,而我寫的,就沒幾個人看,

就是這樣兒。所以說虛構也得是能吸引人,那纔算是高手,要不然的話,只能說是不怎麼樣了,就是。所以說這個小說這麼個情況,更喜歡看史書的,那自然也是有,不過三國還可以,至少三國志基本上還比較真實,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確實有的史書,有地方就不是真的,

那可……所以說三國志還算是好的,應該說確實是挺好,那沒錯。其他的,個別的史書,那就是被統治者給改了一些,這個沒辦法,就算是寫歷史的,他也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啊,那是。說起來這個是爲統治者服務的,其實這麼說也對。因此,當皇帝的,作爲帝王來說,真給改了一點兒,其實寫史書的人也沒辦法,只能說是無奈,那是。當然哪怕當皇帝的,他

也不敢說就改一堆,還是有限度的,那是不錯。要不然的話,更是大問題了,真的。所以說他們也是知道底線,這個沒錯。如果說沒限度那麼去改,那麼真就成大問題了,可不就是。可有底線去改,哪怕就是寫歷史的人,他們也是沒辦法啊,確實。皇帝讓你怎麼寫,你還敢不聽?那麼撤職什麼的還算是小事兒,要真是脖子上面吃麪的傢伙沒了,可很是有夠倒黴的,

真是。所以說,誰敢就真撂挑子不幹了,你當皇帝的讓我改,我也不改。那樣兒說起來不是什麼真的猛士,而是二百五,是傻×,真的。說起來你不寫,那麼有的是有寫,尤其還是在一統的時代,那更別說了。當皇帝的能找來一票人去按照他們所想那麼寫,確實不差你一

個,這個你要清楚,真心明白纔好。所以說當皇帝的,統治者上位者讓你怎麼寫,你還敢不寫?那麼等着你的絕對是沒什麼好事兒就對了,因此,還是妥協吧,那沒辦法,都是無奈啊,就是。仔細一想,就那樣兒,一點兒不錯,想要那氣節還是小命兒,自己選擇吧,知道

什麼好是吧。是啊,反正對你來說,哪個更重要,你就是要怎麼選擇,正常,是。其實這樣兒的事兒,至少馬超看來,肯定都是小命兒更重要了。因爲統治者找一個寫歷史的,那真是多了去了,不是非你不可。但是你自己的小命兒就一條,真要是沒有了,那就徹底沒有了。至於說氣節什麼的,那能當飯吃?馬超覺得在大是大非面前,是該有氣節,可寫歷史這個,

反正他還沒覺得是大是大非。當然了,可能也是有人有不同意見,這個都正常。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你這麼想,我那麼想,都正常。反正馬超覺得自己要是寫歷史的,那麼統治者給自己壓力了,讓自己改,虛構東西,那麼自己就聽他的,這個肯定是啊,小命兒要緊,

那可真不錯。不能說馬超就沒氣節,當然了,在這個事兒上,他確實是,那沒錯。不過說起來,有幾個真就不在乎自己小命兒的。是,他相信有那樣兒要氣節而不要命的,那並非沒有。可馬超覺得大多還是要命而不要什麼氣節的,就這麼個事兒上來說,那是。所以……這

個是吧,可以理解,畢竟你命都沒了,還說什麼啊。最多歷史上能寫你一句,甚至還不一定了,真是。畢竟當皇帝的,統治者上位者一句話,可能就沒有你什麼記載,那不是什麼一點兒都不可能的事兒,所以這個也是,你自己看着辦吧。就是,其實更多的不在於別人,而就在於你自己。當然,你要趕上一個亂改歷史的皇帝,那也算你倒黴,沒辦法。就像唐朝李

世民,李二就改史書,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其人算是一個代表吧。因此,這個也是,你要在李二手底下寫史書,那麼就可想而知,很多東西,都得按照他所說那麼寫,不用多說。所以說也是看不起李二,雖說也算是個有點兒作爲的皇帝,但是確實,這個改歷史這點,可真

是沒什麼好的。更多都是不好,那沒錯。你讓後人都怎麼看?這能是什麼好事兒嗎?顯然不是,這個真不怎麼樣兒。因此,就李二不光說是玄武門兵變什麼的,就這麼改史書,就絕對是污點,那摸都摸不了,真就是事實啊,那不錯。如果說當皇帝都像他那樣兒改史書的話,

那麼史書什麼的也別看了,真的。雖說肯定還是真實的多,那沒錯,但是……而和李世民一比,至少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那就算是做得非常好了,就是。劉協不多說了,他就算是想給寫史書的壓力,對方都不會搭理他太多,這個真是,你沒實力的話,連這事兒都不好使。而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確實,都沒去改史書什麼的,他們覺得改怎麼樣兒去寫,

就該怎麼寫了。尤其曹操,其人下令屠戮過徐州百姓,就這事兒早寫進史書裡了,可他也沒說要改變,沒說這地方不能寫什麼的。畢竟其人還是很尊重這個歷史的,那沒錯。其人身爲奸雄人物,確實不一般。李世民那樣兒的改史書,可曹操確實沒有,他是也希望寫歷史給

自己寫好點兒,正面形象多點兒,但是作假什麼的,這個並非就一點兒都沒有,可大多還是算了吧,那都沒太大用,一切都讓後人評說。

第九三一章 龐王退兵返房陵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一)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九〇五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二五〇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上)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八四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完)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四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五)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第四八三章 糜家舉族遷涼州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六〇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六)第九八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四)第一三〇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續)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三四六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續)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第七十八章 曹孟德引薦馬超第二一二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一)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四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一)第一六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八)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八一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二)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五)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二四一章 漢軍大破叛賊(下)第二六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十)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大營開工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第九三〇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續)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三一九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五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八)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十九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完)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八八三章 九疑山雙雄會面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九)第八六六章 副將計謀房陵城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五九六章 殺車胄玄德歸來第五一四章 楊奉差人請白波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三六五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續)第一四〇章 臨陣前沙場鬥將第八三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八)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二一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一)第五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一)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七七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完)第七八八章 子義負傷戰襄陽第四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一)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四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八)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一五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四)第三九五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續)第四六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九)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五十五章 涼州動馬超搬兵第八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續)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九二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第八七四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三)第三二九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續)第六一七章 黃敘回返臨湘城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七六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八)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五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八)第三三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二)第三三二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續)第五五三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續)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