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

怎麼說那兩個地方也不能到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的手裡,那是。如果說九真和日南到了涼州軍手裡,可以說是孫策和江東軍樂不得看到,那是。可要到了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那兒,那就不一樣兒了,真的。畢竟馬超和涼州軍,他們可還都是漢人,但是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他們就是非我族類啊,沒錯。漢人哪怕對待異族總體還算是可以,但是卻也一樣兒區別對待,

那是。對孫策來說,九真和日南寧可是己方一直佔着,涼州軍不要,也不能說給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那是一點兒沒錯。那不是己方想要的,不給異族,哪怕己方一直都佔着,無所謂了,弊大於利都無所謂了。畢竟對他們來說,最不想要的,不是什麼弊大於利,而是就不

想讓那兩個郡到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手裡,這個纔是根本,那是一點兒沒錯。畢竟哪怕兩個郡一直都在己方手裡,而不是在涼州軍那兒,那都無所謂了,只要不在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那兒,那就好,真的。畢竟對方是異族,那是一點兒沒錯。己方地盤兒,尤其是那兩個郡,

在涼州軍手裡,對己方好處更多。可要在異族的手裡,並非沒好處,可怎麼都是不好的地方更多,那還不如那兩個郡就一直在己方手裡呢。是啊,在己方手裡一樣兒不好的地方多,可一比在異族手裡的話,反而在己方手裡不好的地方,比在異族手裡不好的地方少了。所以說怎麼選擇怎麼做,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太清楚了,那是。他們寧可是把那兩個郡砸到自己手

裡,也絕對不會說讓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染指半分的,那是。這個肯定有了,可以說孫策和江東軍他們一直都是那麼做的。哪怕他們是,都想涼州軍能接手,或者說是接盤什麼的,這個是,但……不過涼州軍更是滑頭,所以說想讓他們接手接盤九真和日南那兩個郡,至少

現在是不用多想了,就是。如今的話,真就是沒什麼可能,那不錯。如果說涼州軍他們看到了好處利益,那麼當仁不讓,都不用己方說什麼,對方都是肯定要拿下那兩個地方,確實是啊。可現在,他們怎麼都看不到好處利益,看到的都是他們拿下兩郡後,己方得到好處和

利益了,這個他們就不會要了,那是。畢竟馬超和涼州軍,歸根結底來進攻交州,還不就是能給他們帶來更多更大的好處和利益嗎,這個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太清楚了。因此,在他(們)看不到好處利益的時候,甚至知道佔據那兩個郡對他們來說就是弊大於利的,那麼他們怎麼都不會要那兩個地方了,太正常了,就是。要己方是他們的話,其實也得那麼做,那沒什麼

說的,所以……那麼兩個郡啊,就得砸己方手裡,孫策他們也沒更多怨言,一切都正常,那是。涼州軍如果說要那兩個郡,那麼其實最好不過,顯然這個肯定是。但顯然他們也不會說要那兩個郡就是了。在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看來,馬超和涼州軍他們都知道,有那兩個郡還

不如沒有呢,所以他們也不會去進攻那兩個地方。九真和日南的話,怎麼都得在己方手裡,那是。馬超都總結完了後,他和崔安他們幾個說了,這個今日和明日,己方都在廣信這兒休息,然後就讓馬岱帶兵去進攻蒼梧剩下的郡,爭取也是早日全據蒼梧,這個肯定是。當然了,這個也不是說非要很快很快,畢竟所謂是“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馬超還是懂的,因此也

沒說就給馬岱很大壓力。是,他的意思要全據蒼梧剩下的幾個郡,可也不用說那麼快,而以己方還剩下的人馬來說,那是足夠了,就是。並且己方帶兵的將領可是馬岱,就在廣信這兒,連宋謙都不是馬岱的對手,而其人撤退後,在蒼梧這兒,更是沒人是馬岱的對手了,真的。因此,也是沒什麼了,有馬岱帶着己方士卒去攻略蒼梧剩下的縣城,馬超確實很放心,

就像南海一樣兒,基本上都差不多。要說己方連南海都攻略下來了,那麼比它還差着的蒼梧,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壓力,是能拿下的。不過馬超是,他也想了,等己方全據了蒼梧之後,己方也不會有多少人馬了,到時候鬱林肯定拿下不了,還得讓黃忠調兵過來,這個肯定

是,少不了。對其人來說,現在不那麼做,但是等馬岱要全拿下蒼梧了,那個時候,自己就會調令到荊州襄陽黃忠處,讓其人派兵來,這個是必須的,必要的,就得那麼做,肯定是啊。沒人馬不要緊,至少荊州還有,還是夠用的。再說了,益州牂牁還有人馬呢,更是夠用

了,那沒錯。畢竟己方從算上司隸三個州調兵,說起來還不如一個交州?那不可能,這地方江東軍是不準備再徵兵了,那麼就等着己方佔他們五個郡了,沒說的。人馬不夠,那不要緊,從荊州和益州,確實是能調兵,那不是個什麼問題。如果說己方人馬夠了,那麼自然不用說再從益州調兵,這個肯定是。而且從馬超那兒來說,其實是從心底來說,他還是不想從

益州調兵,這個一點兒沒錯。至於說牂牁那地方的人馬,確實是以後還有很多機會去調兵征戰什麼的,那沒錯,而不是說就這一次失去了機會,以後就沒有了,那可不是。現在就是,己方人馬還沒那麼少,就靠着剩下的人馬,確實是能對付蒼梧郡剩下的幾個縣,那是沒大問

題,這個就是,蒼梧廣信這兒一陷落,其他的縣確實也是沒多少人馬了,己方還剩下的人馬確實是夠。但是佔據了蒼梧後,人馬確實是不夠拿下鬱林的話,甚至一個縣都拿不下,很正常。因此,那個時候是肯定要調兵,這個一點兒沒錯,不增加點兒人馬,那確實是對付不

了剩下的三個郡啊。那就得調兵,沒人馬是不可能行,因此,怎麼都得有人啊。那肯定是,畢竟涼州軍的想法,都是要佔交州的五個郡,少一個都不行。對方人馬多,那不是個問題,就憑江東軍那個戰力,混合之後戰力更是下降,馬超和涼州軍就不怕他們一點兒。別看如今他們在交州有二十多萬人,哪怕就算是再多,對馬超和涼州軍來說無非就是己方損失多點兒

罷了,沒有其他的。畢竟己方戰力在那兒擺着呢,這個就是優勢,還是大優勢,一點兒沒錯。對涼州軍來說,是不怕江東軍在交州有那麼多人馬的。而且九真和日南,他們是不會去進攻。當然了,馬超和涼州軍他們也清楚,就算己方去進攻了,那兩郡的太守絕對就只會說

和己方意思一下,防禦兩日,之後就都撤兵了,把兩郡讓給己方,他們是不會再要那兩個郡了,真的。一想也是,己方是他們的話,其實也得那麼做,很正常,確實。九真和日南那兩個郡對江東軍來說,說是“燙手的山芋”,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區別。至少他們除了說能給己方外,就不能讓那兩個郡落到南邊兒異族和異國的手裡。其他的,那都隨便了,哪怕就是

給兗州軍,只要能的話,都無所謂了,可惜不能啊。對曹操來說,如果說把九真和日南兩個郡給他,兗州軍要是能佔據的話,其人未必就不會要。當然了,他也知道得到那兩個郡後,對南邊兒異族和異國,要更加嚴格防範,這個是必須的,但是那都少不了,和異族打交道,他也不是第一次,而且是一點兒都不怕南邊的兒的異族和異國,那是。因此,那兩個郡,要

真是給了曹操給了兗州軍,也許是和現在不同,很正常。至少對涼州軍對江東軍,對他們來說都是弊大於利的,可對兗州軍來說,那確實就未必了。所以說對涼州軍那樣兒,對江東軍也是那樣兒,但是對兗州軍來說,確實就有所不同。可惜他們鞭長莫及啊,怎麼都佔不了

交州的地盤兒,那沒辦法。而對孫策對江東軍來說,他們要真能把交州九真和日南兩個郡給兗州軍的話,他們更是巴不得那樣兒。畢竟孫策和江東軍都想把兩個郡給涼州軍,所以就更不用說是兗州軍了,那是。真說起來,給兗州軍纔是他們的首選,不過對方實在是,鞭長

莫及,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說是選擇涼州軍,可他們卻和己方一樣兒,得到手那兩個郡,最後都是弊大於利,那真是沒辦法,只能說是不要了,就得如此啊!所以這個也是,他們和己方沒區別,只有兗州軍,對他們不會說是弊大於利,所以說曹操要能佔到這兩個郡,他也巴不得讓他們兗州軍佔着,真是。孫策知道,可確實是做不了什麼啊。這個讓己方和涼州軍

都不想要的地方,己方願意給兗州軍,可惜對方鞭長莫及啊,就得是己方和涼州軍佔。而己方和涼州軍,就得己方佔,涼州軍不要啊。那沒辦法,己方希望對方是能要那兩個郡,可顯然,對方是沒那想法。孫策他們確實是想了,要是兗州軍不是鞭長莫及就好了,能占上九

真和日南那兩個郡呢。孫策他們也是想了,也許之後己方是該聯繫一下曹操,萬一其人有辦法呢,也不好說啊。至少那兩個地方在兗州軍手裡也比在己方這兒強啊,那是。關鍵是己方給了對方兩個郡,還是曹操不會拒絕的,對他們來說,還是利大於弊,那確實是,所以……

因此,孫策和江東軍他們也是有後者,反正你們涼州軍不是不要嗎,那麼好,我們把兩個郡給兗州軍了,反正想辦法就是了,也許他們兗州軍最後真就能占上,也不一定,就是。這事兒是江東軍他們想看到的,哪怕確實,不知道最後到底說能不能成,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會那麼做,那不錯。而馬超和涼州軍,他們確實不知道孫策和江東軍他們的終極想

法,如果說知道的話,他們肯定不會認爲那是什麼好事兒。反正相比之下,馬超和涼州軍他們是最樂於看到九真和日南依舊是在江東軍手裡,那樣兒是最好的結果。如果說那兩個郡一下跑到了兗州軍那兒,那麼確實,對馬超對涼州軍來說,絕對不算什麼好事兒,那必然啊。

不過他們更不想看到的,顯然是那兩郡跑到了南邊兒異族異國那兒去了,真要那樣兒的話,馬超和涼州軍說什麼也得把那兩個郡拿回來,那肯定是。而要是一直在孫策江東軍那兒,他們就不會管什麼,在兗州軍那兒的話,至少一時半會兒,他們也不會去動,這個倒也是。不

過要真是在南邊兒的異族和異國那兒,那麼馬超和涼州軍他們怎麼都會有動作的,必然啊。他們是不知道最後那兩個郡會到兗州軍手裡,可說實話,在兗州軍那兒,確實是總比在南邊兒異族異國那兒強太多了,真的。也能知道,孫策和江東軍,他們怎麼說也不會把兩個郡給

異族異國,寧可自己佔着,寧可給兗州軍了,也不會說給南邊兒的異族異國,這點兒底線,

孫策他們還是有的,沒錯。當然了,別說是他們了,就算換成馬超和涼州軍,曹操與兗州軍,那其實都一樣兒。別看他們怎麼去戰,再怎麼說,那都是漢人自己的事兒,說白了都屬於兄弟之爭。但是要加上異族或者異國,那麼絕對就是變了,不時候三方都該一致對外,可

也差不多少,他們都不會把異族異國當成自己人就是了,那是外人,一點兒沒錯。而內部兄弟的事兒,確實是不好外人蔘與。

第八十八章 大軍剿滅三兄弟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二七六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第二六四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二)第七八九章 奪襄陽終於得手第七四五章 聞噩耗樂成退兵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二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五)第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四)第八十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四)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二十五章 聚山上喝酒談心第七〇三章 城破大軍入高邑第二七三章 謀士計破燒當(六)第九七四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續)第二三三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續)第八三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一)第四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一)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續)第七〇八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第三三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八)第五二九章 涼州軍一攻酉陽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三八九章 張益德返還涼州第一四九章 戰祝融孟達失利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五六九章 知敵情大帳議事第九十三章 二將快馬達成都第六三四章 涼州軍佔據便縣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二四一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七)第五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〇)第三八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六)第八八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八)第七一九章 說張燕使者出招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四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一)第四七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五六五章 夜襲敵營兗州退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五七五章 涼州軍回到原地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九五七章 得情報孫曹反應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二八〇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續)第一九一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九三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九)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八七六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五)第三四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九)第九三二章 兗州援軍再入城第二一〇章 曹操進宮見天子第五十九章 王平木馬到樊城第二八二章 何遂高聚衆密議第六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第六四三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三)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一三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第八四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二)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八〇四章 江夏書信至江陵第九〇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七)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一)第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六)第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完)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四一六章 武安國登關激戰第三十二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續)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八)第四九二章 召屬下派兵救援第五三四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續)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一六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第四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四)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二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六)第四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五)第四二四章 客廳馬超宴衆人第八三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九)第一九七章 入隴縣終見老師第九三五章 涼州軍信使來到第五八八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第八四九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五)第九一三章 兗州信使到許都第三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一)第二三六章 蠻王決定贖孟優第四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一)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