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二)

畢竟雙方都是什麼情況,宋謙還是比較清楚的,都看到了。他是不敢說自己什麼都知道,可大多的,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就是。還是,該知道該瞭解的,那確實都知道都瞭解了。畢竟涼州軍所展現出來的,肯定都是沒什麼不可告人的,那是。因此,宋謙從表面兒上了解知道的,那是都差不多了。而涼州軍也是一樣兒,對宋謙和廣信這兒的江東軍士卒,他們一樣

兒是有所瞭解,知道不少情況。所以說他們雙方也就是彼此彼此了,這個能露出來的,自然都是不怕被人知道,那肯定是。而哪怕敵軍都知道了瞭解了,其實也不算什麼。這個你知道,那麼我也知道,那就可以了。你們知道己方的情況,那麼己方也一樣兒知道你們的情況,

不過誰知道多誰知道少,這個確實,那不太清楚。不過看情況來說,至少雙方好像都滿意了。涼州軍的話,說起來是知道能多點兒,畢竟他們有那麼多士卒,還有好幾個將領,那是。至於說江東軍,就那麼兩萬人馬,關鍵是還就只有宋謙他老哥兒一個,所以知道不如涼州軍

多,那也正常。不過不管如何,至少他們彼此是都有了解,其實這個就夠了。馬超涼州軍那邊兒不用多說,而江東軍宋謙這兒,知道點兒,他們是覺得夠了。畢竟兩軍怎麼都不對等,宋謙是清楚,涼州軍他們知道己方多,而己方知道他們少,戰場上可瞭解不來那麼多,就連涼州軍他們也是大概罷了。宋謙在城頭兒抵擋着馬岱的激烈進攻,他可不認爲自己就一定能

擋住,畢竟昨日人家試探,最後一次自己都沒擋住,那麼今日的話,更不用說了。可還是那話,他知道擋不住,但是自己盡力,己方士卒發揮也正常,戰力不如對方不假,但是人多啊,那是。因此,馬岱只要上來,自己也不怕,直接就帶着己方士卒圍攻上去,馬上就能逼

退其人了,沒錯。所以說宋謙一直都沒太大壓力,反而雖說沒特別輕鬆,可也有那麼點兒放鬆的意思,當然該緊張的時候,其人不會放鬆就是了。關鍵是這個時候,真心沒給他特別大的壓力,不過總是有壓力的,那也沒錯,畢竟他知道,自己到底能守住多少時日,還得看

兩軍士卒的。是,這個主要不在於自己和馬岱,哪怕和自己兩人是有關係不假,可確實是比不上兩軍士卒啊,那也沒錯。而看如今己方士卒,雖說發揮正常水平,可終究戰力不行,因此,宋謙覺得也就十日那樣兒了,還得說是自己帶着人馬守禦挺好,盡力了,才那樣兒。所以說和自己是有關係,和馬岱也有啊,就是。要是對方表現不好的話,那麼自己支持個十

日,絕對沒大問題。可對方表現好,涼州軍士卒發揮更是不錯,哪怕自己帶着己方士卒發揮都普通,也一樣兒可能守住不了十日了,這個也是。當然了,不管說是什麼情況,自己肯定都是盡力,那沒錯。對宋謙來說,自己在廣信這兒,可能就算是最後的戰事了。不是說他

要盡忠什麼的,而是等這地方城池被奪了後,自己回了揚州,之後可能要很久沒有什麼戰事,不是說沒戰事,而是自己主公大多還是不會帶着自己出徵什麼的,如此。他也知道,自己主公還不瞭解自己嗎?所以說他能帶着其他人出征,卻未必就會帶着自己,除非說是真沒人了,那沒辦法。可說起來己方實力是不足,可卻不缺少一起出徵的人啊,那是,一點兒不

少。宋謙很清楚,跟着自己主公一起出徵的,那絕對說不會缺人就對了。是啊,不少自己這麼一個,估計到時候自己主公覺得人都多了,可能所有人都帶走嗎?因此,宋謙覺得除非是自己求自己主公帶着自己,要不然的話,基本上就沒自己什麼事兒了。而真說起來,他是樂不得那樣兒,真的。輕鬆點兒難道不好嗎?至少在宋謙看來,自己的話,其實還挺好的。

所以說他也知道,基本上這個如今在廣信的戰事,那就是很久以來這最後一次了。總體來說,宋謙這個人並不是那麼喜歡帶兵作戰,這個真是。要不然的話,其人肯定會想辦法留在建業,而不是讓孫策給他安排到交州。從這兒也是能看出來點兒東西,畢竟交州其他的幾個

太守,基本上都是孫策特意安排的,當然宋謙其實也是,可他卻和那些人都不一樣兒。那些人大多都屬於是戰爭的狂熱分子,巴不得自己帶兵去和涼州軍戰。可他不同,沒想着自己帶兵去和涼州軍戰,這個一點兒沒錯。因爲他覺得涼州軍要不來,其實最好,可要來了,也

是沒辦法,自己見到那樣兒高人,確實也得說盡力啊。宋謙沒有很大的戰心,不過作爲一軍的主將來說,作爲蒼梧郡的太守來講,他是無論如何都想好好面對涼州軍一次的,那是。原因有好幾個,之前也說了,對他來說,戰事可以輸,己方城池丟了都正常,可卻不能說不打出己方的氣勢來,畢竟所謂是不輸陣,就是如此。要不然的話,自己和己方士卒都得丟人,

給己方丟人,給自己主公丟人,那都是。這個肯定不是宋謙想的,他不覺得自己丟人有什麼,但是己方卻不能丟人。當然,自己丟人的話,其實也算是己方丟人了,但是和自己主公的話,關係好像又不是那麼大了。但是己方丟人了,這個和自己主公關係就大了去了,那是。

因此,他是覺得怎麼都不要丟人,那是。那樣兒最好,其次,要真丟人的話,那麼就讓自己丟人吧。雖說士卒都是自己部曲了,但是說起來他們要丟人,還丟自己主公的臉。雖說宋謙的話,你要讓他死忠孫策,他還不一定能做到,但確實,其人可真有那麼點兒忠誠,不假。

這個是,宋謙好歹是江東軍的元老,那和一般般的人確實還有不同。是,比他忠心的,也就是孫策嫡系的那些個了,那是。那些人的話,本事也夠,忠心也有,所以說一直都是孫策的嫡系。而宋謙的話,雖說也是個二流武將不假,忠心也有點兒,也是個元老,但卻不是自己主公的嫡系啊,不是。他和那些個一比,確實還是差着,這個一點兒不錯。畢竟能成爲是

孫策的嫡系,可以說最基本的一點,那是絕對能給江東軍給孫策盡忠的,那沒說的。可宋謙的話,他不是做不到,可並非什麼時候都可以啊,那是。所以說宋謙和孫策嫡系一比,這個差距就出來了,不光說是本事上,忠誠上也一樣兒。因此,其人怎麼都不是孫策的嫡系,

哪怕孫策的話,還是比較信任宋謙的,那是。畢竟除了他嫡系那些個之外,還有本事還是元老,忠誠也可以的,其實沒多少個了,真的。宋謙他肯定算一個,關鍵是其人還沒那麼多的要求,不像其他將領謀士,都願意跟着自己出徵,宋謙不是。因此,孫策也是有想法,對其人是有所想的。用肯定要用,不過卻基本上不會帶着他出徵,哪怕其人在建業,那都是。

畢竟孫策還是比較瞭解宋謙的,那是。自己要不是派他來交州這兒,他就要在建業呆着了,而且肯定是不想動。這個倒不是他太懶,實在是宋謙真心是不想去戰了,那沒錯。所以說他在建業,那麼真就是和他所想那樣兒,孫策出征也不會帶着他,正好。是啊,這個是宋謙想要的,那是。現在當這麼個太守,那確實也是沒辦法了。確實,這個如今也是無奈的選擇,

那沒錯。對宋謙來說,自己要一直在建業,那麼自己主公不會讓,怎麼都得讓自己離開去交州當太守。那麼自己就得說是主動點兒,來這兒當個太守,也是無奈的選擇了。比起在這兒當太守來說,宋謙他確實,更希望自己在建業,那是。但是在自己必須出來的時候,必須

選擇的時候,那麼自己是寧可到交州這兒當個太守,也不去別地方了。應該說宋謙其人,他只要和孫策說一聲,交州除了南海之外,其他那六個郡,那可以隨便安排他去當太守。不過其人還是選擇了蒼梧郡,這個地方是他自己和孫策說的,因此說他和其他幾個太守都不一

一樣兒。因爲其他那六個都是孫策直接安排的,就只有蒼梧這兒,是宋謙自己要求來的,那是。這個就是他和那六個太守的區別了,還是不小的。是啊,哪怕那幾個人裡,絕對有超過宋謙的,那沒錯,比如說凌操父子,再比如說謝旌,尤其是淩統,超過宋謙多點兒,而凌操和謝旌的話,他們也是比宋謙強了,但是就那麼點兒而已。並且宋謙絕對有比他們強的地

方,那也是。不過總體來說,還是人家比他強,那是。但是哪怕這樣兒,孫策對他們都是很器重,那倒也是。要不然的話,也不讓他們在交州這兒當太守了,就是。還是那話,江東軍再怎麼沒實力,缺兵少將的,可他們也不缺交州那幾個當太守的,那不有的是,真的。因

此,孫策讓他們七個在這兒當太守,也是說明了不少問題啊。就比如說凌操父子,比如說宋謙,還有那幾個,其實都是。他是可以讓別人當,但是在孫策看來,還是他們幾個最合適了,那沒錯。尤其是宋謙還主動要求自己來蒼梧,這點孫策是覺得非常好,那真是,所以……

是,宋謙如果就想在建業而什麼都不做的話,他肯定不會說放過其人,這個宋謙都知道。所以說他就主動要求來交州蒼梧這兒了,當然他也清楚,自己就算是不說什麼,八成自己主公也得把自己安排在交州,不過自己主動的話,肯定好點兒,而且有很大的選擇,可換成是自己主公安排,雖說自己並非就不能選擇了,但是這個區別還是有的,那是。主動和被動,

那區別還是不小的,至少宋謙就是那麼樣兒的想法。所以對他來說,自己主動說去,那麼也是比自己主公給自己安排好。而且關鍵是自己不喜自己主公安排的話,還得要求換,這個就落到下乘了,他太清楚了。所以說宋謙直接就主動說去交州蒼梧,正中孫策下懷,他是欣

然同意,就讓其人到了交州蒼梧郡。本來,孫策也是想了,南海是有凌操父子倆在,自己安排他們在那兒。但是蒼梧那兒的話,到底說讓誰去更合適?而宋謙一說自己去,他也想了,其人還算是挺合適的。當然有比他強的那是不假,可宋謙既然都要求去那兒了,自己是不好

說就不讓。是,因爲其人本事不差,你說他要想去南海,自己可能是說讓宋謙換一個地方,但是去蒼梧,孫策就沒那麼多想法了。說白了,對南海,他還是比較看重的,至少不能那麼輕易丟了,但是說到蒼梧,那地方丟了就丟了,真心不算什麼啊,就是。因此,宋謙那麼一說,孫策就趕緊安排其人去交州蒼梧郡了,生怕他再反悔什麼的。當然了,後者的話,孫策

就是那麼一想,他也知道宋謙的那點兒想法,那點兒小心思。好歹也算是認識二十年了,那真是。孫策這個當主公,對自己手下,尤其還是像宋謙那樣兒的手下,他還有什麼不知道的?應該說該知道該清楚的,其人確實,是早都知道清楚了,那都沒錯。宋謙其人,你要讓

他在建業,什麼都不讓他去做,出征都不帶着他,他是巴不得那樣兒。但是孫策確實,他不會那麼做啊,所以就得安排其人出去,是。

第二一三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二)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一四七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五〇〇章 郭汜深夜訪楊定第八三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七)第九〇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九)第四十二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續)第三三三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七六四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完)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二八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一)第八九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六)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二一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四十章 兩陣前四雄相會第一三〇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續)第五九七章 劉玄德再據徐州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續)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八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六)第二十三章 知消息馬曹反應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五四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一)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四八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九)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第六三八章 長子來人見子龍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二)第六五八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八)第二四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第二六四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完)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四二二章 詐降計將計就計第四六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四)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八)第五十九章 崔安馬超戰呂解題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第七九八章 馬孟起帳中議戰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二四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六)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四)第八三七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第五一八章 魏文長被逼襲營第八一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四)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八二九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六)第四四七章 中途設伏試馬超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三二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七)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兵至泉陵第六一四章 文丑苦求劉玄德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二)第四二三章 涼州軍攻破閬中第七七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第四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七)第八〇六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十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四)第三八五章 兀突骨急見孟獲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二二五章 帶來請木鹿大王第二一三章 馬孟起求人尋人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五)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一五一章 石全返回襄平城第九八八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七〇四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第六三〇章 趙子龍兵進上黨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第七十四章 兵臨高句驪城下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五五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五)第四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三)第二三八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完)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三四三章 祝融夫人見帶來第五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八)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深夜聚衆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三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四)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九六八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續)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二四九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