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

可以說馬超真是很清楚,在不缺少武將的情況下,尤其還有一流武將,大將,還兩個,那麼就絕對說如果有一個頂級謀士,那麼影響就大了去了,那是。己方在常山是沒有了,可人家兗州軍有啊,曹操帶兵出征,那麼至少也得帶着一個頂級謀士去,而去常山的,馬超覺得基本上就是荀攸沒跑兒了。不管怎麼說,荀攸其人,可以說他有心向大漢的地方,那不假,

他在兗州軍中,也有想着大漢,可他眼裡的馬超還有孫策,就他們兩路諸侯,那絕對更是亂臣賊子,那都不用多說。所以說參與進攻馬超的地盤兒,荀攸可以說還是很願意的,確實。畢竟他還是兗州軍的人,那沒錯。別看荀攸是對自己主公有意見,可總的來說,還是可以的。

稱王的事兒,那已經成爲了歷史,確實就是已經改變不了的了,自己叔父也沒了,一樣兒改變不了,因此,荀攸也想更低調點兒,這個沒錯。不過他更清楚知道,自己主公出徵,就得帶着自己,而不會是程昱、沮授,暫時也不會是其他人。畢竟程昱年紀大了,七十都過了,

沮授其人的話,說起來還不如自己呢,那是。畢竟自己好歹一直都是兗州軍的人,可沮授他不是啊,其人是冀州軍投降過來的,而且自己主公也是費勁才讓其人加入了己方,那不錯。所以說其人和自己怎麼都是不同,雖說他心裡是沒有大漢,可要想讓其人爲己方效死命,荀攸卻知道,那絕對不可能就是了。那不是沮授能做出來的事兒,他在兗州軍被滅後,如果其

人不死的話,更多還是歸隱,不會投涼州軍,那不會。是,沮授不說他本來也是看不上涼州軍,就看其人的性格作風,他也做不到那樣兒。畢竟他最開始是袁紹是冀州軍的人,然後又投靠了曹操兗州軍,這個已經算是背棄了原來的主公,所以說其人不可能再投靠一個主公

什麼的了。也許換成一個三流武將或者說是普通士卒,他們也許會那麼做,覺得也沒什麼,但是沮授卻絕對不會,哪怕馬超涼州軍逼迫其人,他最後也只能說是以死明志,而不會投靠涼州軍就對了。因此,如果說其人在涼州軍滅兗州軍後身死,死在戰事中,那麼沒說的,可

要被生擒,那麼馬超不管怎麼說怎麼做,他都不會投靠涼州軍,然後最後結果也只有一死了,除非說馬超放過其人,那另說。這個也不一定,畢竟涼州軍都滅了兗州軍,那麼天下就已經一統,沮授就算是投靠別人,也沒諸侯讓他投靠了,更何況其人也不會那麼做,所以馬超會放了他,基本上是那樣兒。涼州軍不缺少那麼一個頂級謀士,再說天下都一統了,涼州

軍是更不需要了,真的。所以說馬超雖說和其人不熟,可其人就算是在兗州軍中,也沒出過多少主意,就衝這麼一點,他也不會說殺了沮授。其人在戰事中最後跑了最好,這個是誰都能接受的。不過如果說其人被生擒,那麼馬超按照江湖規矩先問其人,讓他投靠己方,不

行的話,就把沮授放了,這個就是馬超的性格作風。當然了,除非說其人一心求死,那樣兒的話,就算是馬超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當然他也知道,要指望其人給兗州軍盡忠?那純屬做夢,不太可能啊。他連在冀州軍的時候,都沒說給袁紹盡忠,在兗州軍這兒,那更不可能了,馬超知道。你看田豐那樣兒的,袁紹對他都那樣兒了,其人也是比較忠心的一個,沮授

可和他不一樣兒啊。說多了,沮授其人更知道變通,而田豐的話,比較迂腐,比較堅持自己的想法,這個不錯。但是前者卻不那樣兒,因此,田豐是給冀州軍盡忠了,也算是給袁紹盡忠了,哪怕其人對他那樣兒,但是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田豐那人的性格,確實比較迂腐,而對袁紹對冀州軍,確實也是很忠心。這個看歷史看演義,其實也不難知道一二了,那不錯。

但是不管歷史上和演義裡的沮授如何,這個時代的其人,最後還是投靠了兗州軍,不管說是什麼原因,就馬超來看,其人在這個上面,是弱了田豐一點兒,那是。別管田豐其人如何,他那樣兒忠心的人,肯定是當主公做老大的喜歡看到的。就算是曹操,其人沒投靠他不假,

但是他卻依舊讓人厚葬了田豐,以示對其人忠心的尊重,那是。而沮授雖說是投靠了己方不假,但是在他看來,其人也不怎麼給自己給己方出主意,雖說肯定比不投靠自己和己方好,但是其人那個脾氣性格,曹操也真是從心底不喜歡,那真是。因此,他出徵都帶着程昱和荀

攸,和沮授都沒什麼關係。以前和現在都是,不過以前還有荀彧,曹操怎麼都是把其人留守在自己家裡,在後院,在大本營,這個是必須的。然後帶着程昱和荀攸,有時候是帶着他們倆其中之一,有時候是都帶着,這個也不一定。如今程昱年紀是大了,哪怕其人還是很想

隨軍出征,可曹操確實,他這個奸雄真心不敢帶着程昱出征了。有其人在的意義其實更大,

而不是說跟着自己出徵什麼的,那不是。因此,哪怕其人那奸雄性格,他都不敢說帶着程昱了,沒辦法,讓他在鄴城一呆,身體康健,那確實是比什麼都好。是啊,這個己方有那麼一老,就是一寶,曹操和兗州軍他們都清楚,確實是那樣兒。如果說程昱這個時候病逝了,

對兗州軍的打擊絕對影響不小,那真是。可以說其人就是兗州軍的一個標杆,可不光是頂級謀士最元老那麼簡單,絕對是兗州軍的一個精神領袖。雖說曹操這個當主公做老大的,那是兗州軍的絕對領袖,可程昱也算是一個精神領袖,那可一點兒都沒錯,就是那樣兒。所以

對兗州軍他們來說,要是己方的精神領袖沒了,那麼絕對是個打擊,那是一點兒沒錯。之前的荀彧病逝,已經是給他們影響到了,絕對沒什麼好的,不管對曹操還是對兗州軍的將士,都那樣兒。如今要是程昱也沒了的話,那麼對兗州軍來說更是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啊,哪怕他們都知道,程昱那個年紀了,絕對的長壽,就是病逝了也正常。但是哪怕那樣兒,可兗州軍

他們依舊是不想程昱有什麼事兒,那真是不假。程昱其人狠是狠,但是對己方士卒,那確實都不錯。應該說其人第一個想的就是曹操,然後就是兗州軍士卒,那是一點兒不錯。對程昱來說,那樣兒纔是自己最該做的,一點兒不錯。因此,其人在兗州軍士卒的眼裡,還是比

較有這個人緣的,那不錯。當然了,程昱需要的不是這個,他只是給自己主公給己方盡忠,那是。畢竟跟着兗州軍那麼多年了,其人怎麼都是想要己方好的,那是一點兒不錯。而如今總體來說,程昱覺得就可以了。天下大勢就己方和涼州軍了,哪怕後者強,可己方也不弱,並且還得說,己方有己方的優勢,那不假,還和江東軍聯合了,也是。所以說己方有希望啊,

哪怕實力不如涼州軍。知道自己主公怎麼都不會帶着自己出徵,所以程昱也不多強求什麼,這個確實。對他來說,自己主公不帶自己,那麼自己就在鄴城一呆,其實也挺好,算是清閒多了。畢竟出征的話,自己要多想很多,但是一在鄴城這兒,雖說也有自己要去做的,可卻絕對沒有隨軍那麼累了,確實。他也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不敢帶着自己出徵,也沒辦法。

程昱是想跟着大軍出征,可也知道,那都不可能,所以就算了,正常。如果說自己主公願意帶着自己去,那麼自己是樂不得那樣兒。別看自己都已經過了七十,可身體挺好,不比武將差多少,那沒錯。甚至比一般般的文士身體都好,可不就是。但是自己主公卻不放心啊,

那沒辦法。如果說他願意帶着自己,那麼自己怎麼都得去,而不是還在後邊兒一呆,那不是程昱最想要的,真不是。他怎麼都願意跟着曹操出征,可也知道,那事兒不可能。如果說自己不是過了七十歲,六十多的話,自己主公都會帶着自己,可如今終究是年紀大了,哪怕

身體再好,可年紀在那兒擺着呢,那都不錯。所以說曹操可不敢帶着程昱出征,讓他在鄴城,曹操覺得就是最好的了。畢竟在軍中的話,能發生的事兒太多了,可以說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那是一點兒沒錯。可在鄴城,這個就算是再有不確定的因素,那也是太少了,基本上就沒有,和戰場怎麼都是比不了的,不錯。因此,他就得說,怎麼都不能帶着程昱,就算是

沒人了,自己可以選擇一個別的人,不一定非要帶着程昱。尤其這次出征,去常山的話,那地方都沒有頂級謀士,連個謀士都沒有,因此,自己其實也不需要一個頂級謀士。而帶着荀攸去的話,完全是曹操習慣了,就是如此。其實就算不帶着荀攸去,那也無所謂,畢竟真

說起來,曹操/他本身也是個頂級謀士,那可一點兒沒錯。趙雲和典韋他們都是大將不假,一流武將啊,但是和曹操一比,他們兩人加一塊兒,在謀略上面都比不上曹操一個。畢竟趙雲的話,其人也算是有點兒頭腦,不是什麼傻子,反而有小聰明。但是典韋的話,其人雖說

也不傻,可也不這麼聰明,那是。所以別說就一個趙雲一個典韋加一起了,就算是兩個趙雲和兩個典韋加一起,也一樣兒是不如曹操,就這個謀略上面。你看兗州軍和涼州軍戰,他們總輸了,但那和曹操的謀略水平沒有直接的關係。實在是實力上面,那真是涼州軍更強啊,比兗州軍強,沒辦法。反而真說起來,馬超謀略水平還真是比不上曹操,孫策就更不行了。

是啊,真說起來,其人比不上馬超,更比不上曹操,那是。這個排行就是這樣兒,曹操最強,那絕對是頂級謀士的水平;然後就是馬超,畢竟他那見識和跟着自己老師學習了那麼多年,也不是白學了;最後是孫策,不用多言。所以說三人在謀略水平方面,怎麼都是曹操最

強,這個哪怕是馬超,他都比不上其人,至於說孫策,他連馬超都不如,更別說去和曹操那個奸雄比了,就是。他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要比武藝的話,曹操肯定是不如自己,可比起謀略水平來說,自己就是不如他了。而謀略方面,自己也不如馬超,更在武藝上,自

己也是不如其人。所以說他也清楚,自己要是和曹操比,哪怕謀略是不如對方很多,可終究是在武藝上要高出其人些,那是。可和馬超一比較的話,孫策知道,自己不光謀略上比其人差了那麼點兒,就算是在武藝上面,也比不上其人。嘴上的話,他不會承認太多,這個肯定是。但是在心裡,其人就是如此想法,確實和馬超比,自己略有不如。哪怕自己比馬超年

紀小,其人比自己年紀大,可那不算什麼大事兒。至少曹操比自己大那麼多,可馬超的話,大自己並非很多,至少沒曹操那麼多啊,那是。但是哪怕這樣兒,孫策也知道,自己的年紀,更多的還是個優勢,誰讓自己比曹操年輕,比馬超年紀也小。真說起來,曹操也好,是馬超

也罷,他們都屬於和自己父親稱兄道弟的。曹操叫自己父親文臺賢弟,馬超的話,他叫自己父親文臺兄,那都是不錯。

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二三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四)第一〇六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續)第二六五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第二七五章 滿伯寧迴歸許都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二四一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三)第八二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二)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六七七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四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三)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八五七章 曹操帶兵進漢中第九〇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九)第一四九章 戰祝融孟達失利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一)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五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八)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五)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一八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五)第六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完)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二)第八九四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第三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七)第八十五章 甘興霸兵敗歸來第七二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四)第三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三三一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四八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七)第四六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四)第二一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九)第六八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完)第七九八章 涼州軍偶遇殘兵第四六六章 宴衆人馬超介紹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五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六)第八四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一 )第一五六章 馬超趁夜入廣宗第二四八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完)第五八三章 呂奉先身死丹徒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九〇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二)第四二六章 江州城縣丞搬兵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九四九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四)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九)第六五五章 兗州軍激戰臨湘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五四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第七十四章 兵臨高句驪城下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二五五章 親事畢賓客離去第八一六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續)第六三三章 攻羅縣曹真加入第八八四章 九疑山雙雄會面(續)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七三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四)第六十四章 入山林老虎遭難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九)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二一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八八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五)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九二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四)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一六三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二)第三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五三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四)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七四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一)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八一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第三七八章 涼州軍追擊敵軍(續)第五九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二七五章 木鹿大王苦定計第三六〇 李肅遊說呂奉先(完)第四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二)第六六一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四)第六八四章 衆人議圍困黎陽第六五六章 鏖戰臨湘再受阻第一五八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一)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