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九)

在馬超看來,西域確實就相當於大漢的一個州,不過這個州大了點兒,並且水特別深。因此,他在大漢沒一統之前,怎麼都不會說經略西域,至少如今他做不出來那樣兒的事兒。與其有那個時間精力,確實是不如早點兒一統天下,再說北方異族的事兒。對他對涼州軍來說,西域算是錢口袋,而北方異族卻絕對是心腹大患啊,從來沒變過。就是,馬超沒把兗州軍和

江東軍他們當成是心腹大患,可確實,是把北方異族給當成心腹大患了,一點兒沒錯。如果說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有北方異族那實力,不用一模一樣兒,就差不多吧,那麼他也絕對是把兩軍給當成心腹大患了。可顯然,那都不可能,兩軍還沒己方強呢,而己方不如北方異

族。己方加上兗州軍再加上江東軍,實力上面也不如北方異族,就是如此。因此,馬超不多想多不可能,不過是這個時候所想沒之前那麼多了,畢竟還得說攻略交州,一統了天下之後在,再說其他的。當然了,如果說北方異族來了,那麼己方也是奉陪到底,這個肯定是啊。

畢竟他們是心腹大患不假,可馬超有顧慮甚至有那麼點兒怕,可等事到臨頭的時候,其人不會懼太多就是了,那沒錯。畢竟對馬超來說,人家北方異族來都來了,那麼你再多想什麼,其實都沒大用了,真是。所以說他是有顧慮擔心,甚至有那麼點兒怕,這個不假。但是真到時候北方異族來了,馬超就真不懼什麼了,這個也是。畢竟他很清楚,自己是個什麼狀態,

可以說對己方士卒的影響,那是巨大的,真是。畢竟涼州軍主公是自己啊,當主公做老大的,那是自己,不是別人。要說其他人,除了帶兵將領外,其他人的狀態,還真就影響不了己方士卒太多。可自己不行,馬超所知道了解的來說,哪怕自己就那麼一點兒狀態,其實都

足以影響到己方士卒了,那是。畢竟自己可是涼州軍的領袖人物,一軍一個,當主公做老大的,那沒說的。別說是自己,就曹操對於兗州軍,孫策對於江東軍,其實也都沒太大區別。曹操那邊兒不用多說了,哪怕就是孫策那兒,主要都部曲和將領作戰,可江東軍領袖還是孫

策,而不是別人啊。在江東軍那兒,孫策什麼樣兒,確實一樣兒影響江東軍士卒,和涼州軍還有兗州軍沒大區別。所以說這個孫策江東軍那邊兒,雖說戰力不行,而且組成的成分,和涼州軍與兗州軍都不同,但是他作爲一軍的領袖人物,這個倒是和馬超與曹操都沒大區別,真的。至少孫策要完,那麼江東軍也完,除非有人繼承,那另說了。但是沒人繼承,那麼江

東軍就不再是江東軍了,就只是將領的私人部曲而已。可就因爲有孫策,所以纔有江東軍。可以說有了前者,纔有了後者,而不是說有後者纔有前者,那不是。沒有江東軍,一樣兒有孫策,這個是。哪怕說江東軍被滅了,徹底沒了,可孫策在,他只要想拉人馬,那麼總是能

拉到人的,也許那時候不叫江東軍了。所以說有孫策纔有江東軍,而不是有江東軍纔有孫策。因此,其人對於江東軍來說,自然是重要不過。當然了,江東軍的幾大將領,也包括幾個謀士,其實對江東軍來講也重要。當然了,這個他們不能和孫策比了,那是,但是他們幾個要真是有事兒了,就他們手下的部曲,肯定也是有問題。所以說這個也是,如此情況啊。

畢竟部曲都是跟着自己主將或者謀士混,他們多少也忠於孫策,可最近的頂頭兒老大卻不是孫策,所以說其人還遠了點兒,近的將領謀士,他們要是出了問題,那麼部曲也好不了。是啊,所以說他們和涼州軍還有兗州軍的不同在這兒。畢竟涼州軍和兗州軍,如果說他們主將要被殺被傷什麼的,士卒最多也就是敗了,換一個主將,照樣兒是能戰,不說就是士氣低

了,這個肯定是。但是要換成江東軍呢,他們主將掛了,基本上部曲也得潰敗,想要不潰敗,就得孫策那樣兒的帶着,那才行。換成其他人,未必就一定潰敗,可效果確實,比不上孫策親自帶領啊,所以這個和涼州軍和兗州軍,和他們都不一樣兒。至少他們兩方不用當主

公做老大的親自領着,換個主將就好,可江東軍不行啊,換個主將的話,未必就能有用。所以說這個不同,很大不同,涼州軍和兗州軍碰到那樣兒的情況,確實不算什麼太大的事兒,儘管他們也不想遇到那樣兒的事兒。可江東軍卻不是,他們要碰到那樣兒的事兒,就真不是

小事兒了。不小啊,涼州軍和兗州軍他們碰到,只能說不大,可江東軍遇到,肯定就是不小了,真的。不過索性他們還沒怎麼遇到過那樣兒的事兒,倒是可以,都不錯了。確實,畢竟武將在戰場上掛了,尤其還是二流的武將,真心沒那麼容易。你要說三流的,那倒是,可能,甚至也不是沒發生過,而且不是一兩次啊,比這個多。因此,這個二流武將的話,還真

是,三流武將不能比啊。就是,所以說戰場的情況,其實不屬於三流武將,真的。可即便如此,涼州軍、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卻依舊是讓三流武將上,這個他們是沒吝嗇過什麼。畢竟可都知道,三流武將,哪怕就算是再多,其實也決定不了太多,這個真是。你再多,還

能來幾千的?所以說真心是決定不了太多,那是。幾百都別說了,不是沒有,可馬超還有曹操,他們都不會那麼做就是了。孫策那邊兒,江東軍他們倒是真沒有,不過就算是有,孫策一樣兒不會那麼做。話說曹操都不會那麼做,就更別說是其人了。很多時候確實,孫策他

是看曹操如何,他才如何的。曹操會去做的,孫策未必都會去做。可後者做的,不說所有,但是很多都是曹操已經做了,或者他一定會去做的,就是如此。畢竟曹操是奸雄,而孫策不是,這個也決定了,有些事兒是曹操能做的,而孫策卻不會,正常。就算是馬超也一樣兒,曹操能讓兗州軍去屠戮徐州百姓,可馬超卻做不出來,孫策也做不到,因此,就曹操/他一

個是奸雄啊,馬超和孫策那都不是。所以說這個差距吧,可以這麼說,畢竟奸雄的曹操,也不能說是不好還是好,畢竟總體來說,都是有利有弊,那肯定是,無非就是哪個更多罷了,是利大於弊啊,還是說弊大於利,這個確實,不好說啊,真的。確實,如果你要問曹操自己,

他肯定是覺得自己挺好,哪怕是奸雄性格,可還是好處更多。當然要問其他人的話,那絕對是有覺得不好也覺得好的,那都正常。就他們兗州軍衆人都那麼想法,更不用說是其他人了。涼州軍、江東軍,其實也都那樣兒。是有覺得好的,一樣兒有覺得不好的。而實際上呢,到底說這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其實就曹操/他自己,也說不太清楚,但是他就認

爲是好處多,利大於弊,反正弊大於利他也改不了了,那麼結果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了。是啊,這事兒曹操覺得自己都快六十的人了,也可以說是做了五十多年的奸雄,他是真心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的,反而是覺得不錯。是啊,曹操是早都習慣了,他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好,那是。哪怕其人清楚,自己也是有這樣兒那樣兒的缺點,但是總體來說,那還是可以的,是

不錯了。能走到今日這麼樣兒的地步,曹操那奸雄性格作風,他自然不會覺得自己不行,反而是覺得自己不錯,那是。不好的地方誰都有,人無完人啊,正常。可他覺得自己就算是不錯,改變不了的東西,那沒辦法。其實就像馬超、孫策,他們不好的地方又不是說沒有。

甚至說他們不好的地方,有的自己還都沒有呢。當然了,自己不好的地方,人家有的也是一樣兒沒有,如此,正常啊。沒有一模一樣兒,自己終究是覺得不同。要說曹操確實,其人有那麼點兒哲學家的意思,還知道沒有一模一樣兒的,但是這個他估計能理解,可說不好。

確實,就馬超所瞭解的來說,古人其實懂不少道理,他覺得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後的人才明白的,古人有的也知道,不過卻是解釋不清楚罷了。對此,馬超也只能說,時代侷限性啊,真是。要不然的話,沒準時代發展更快了,可不是。可侷限性限制了古人不少,這個真是。當然了,馬超也知道,時代還沒發展到那種程度,有些東西就算是現在告訴你,你都未必能

懂,正常。因此,也不能就光說是時代的問題,馬超覺得那不是絕對的。當然了,在如此的大環境下,時代所影響的,那真是大了去了,確實。畢竟他覺得基本上誰都跳不出這個圈,至少曹操和孫策,他們肯定不行。也許有人行,可卻絕對不是他們就對了。要說曹操其人不

參與爭霸什麼的,其人絕對是能當一個文學家,一代文豪,詩人,一點兒都沒問題,但是這個時代的侷限性,卻還得有啊。而馬超作爲一個穿越衆,他身上自然是沒有那些。畢竟他見識到的東西,聽到的,那都超過這個時代多少了,那是。一千八百多年之後啊,現在比不

了。就是,如今什麼時候?公元三世紀初而已,馬超那時候都二十一世紀了。比不了啊,那差距太大了,一千八百多年的差距啊,不小。十八個世紀還多,那真是,發展不少,絕對的。所以說這個時代的人,古人啊,很多地方肯定不能和馬超比了。當然還是那話,古人一樣兒有超過馬超的地方,他有不如古人的地方,那也是。這個也算是各有千秋吧,不過在有

的事兒上,那是馬超絕對比古人強,強太多,這個比不了,畢竟這個時代不行啊,侷限性太大,三世紀初,他可是從二十一世紀過來的人。馬超倒是沒有看不起古人的意思,反而他還是很欣賞古人,在有些地方上,就是如此。要說沒有老祖宗的勤勞勇敢,也真沒現在的發

展了。可惜的是,老祖宗留下來那麼多的技藝之類的,可惜多少都失傳了,這個絕對是有後人不肖的地方了。當然不全是,可不能否認有那麼一點,有的就是。而且老祖宗是留下來多少好的東西,可是卻被人給搶走了,這個就是屈辱的歷史,必須要記住,不能忘了。話說

少外國佬搶走了華夏多少東西。記不住都有什麼,可卻不會忘了這個事兒,那是絕對要銘記的,其他的就不多說了。真說起來,馬超雖然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憤青,可他絕對是半個,民族主義者,這個一點兒沒錯。所以在他看來,這個北方異族那麼大威脅,自己要解決不好,那不都成罪人了。己方實力要提高,不一定是非要超過北方異族,這個估計也成不了。但是

只要己方能勝他們,不用多,關鍵時候贏了,那麼其實就夠了,真的。而到時候,自然這個實力就是己方比對方強了,那樣兒是他想看到的。而如今連大漢還沒一統,說那些的話,不能說很遠,可確實不是現在的事兒啊。如今最爲重要的,確實依舊是一統天下,滅了江東

軍和兗州軍,然後再說其他的。當然了,如果說這個時候北方異族南下了,那麼也沒辦法,己方“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第六一五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五三一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三)第八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續)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六二九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續)第五二九章 涼州軍一攻酉陽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五章 涼州軍兵退雲杜第八六三章 王子均抵達房陵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五〇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八)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三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第七九四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續)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四四九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續)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五六〇章 涼州軍再攻辰陽第五〇三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續)第四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五)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五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五)第三五六章 伯言謀孟達帶兵第六五六章 鏖戰臨湘再受阻第七六〇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續)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二六四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完)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三〇三章 三江城馬木對話第九三一章 龐王退兵返房陵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二四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八〇九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四)第一五二章 中軍帳伯言出計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七七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完)第四九一章 劉備援兵入郯縣第五四〇章 見家主傳遞消息第五五八章 回隴西主持大婚第二三八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完)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二)第二八五章 攜兩人馬超出城第六〇一章 孟德許都議對策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六九五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完)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第九九二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續)第一百章 馬騰到雒陽城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一八四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一)第八七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六)第六九〇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 續第三八八章 孟起信使至南鄭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七五二章 魯肅帳中訪周瑜第八六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七)第一八四章 北宮反勸韓文約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第九六八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第四〇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〇)第四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三)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六三六章 戰官渡兩軍交鋒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續)第九一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九)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六四七章 張繡桂陽做太守第七八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一)第三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八)第一一八章 兗州軍攻城不利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蠻軍第五一九章 曹操佔據雒陽城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四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七)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六一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九)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聯軍夜戰第五七〇章 趙雲郭嘉赴隴西第四八〇章 魏文長到達辰陽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三五一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完)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五四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一)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七)第三五四章 三人組帶兵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