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九)

那基本上就屬於是改變不了的事兒了,當然早晚的話,那是不一定。但是該來的時候,那是誰也擋不住,什麼都擋不住啊,就是。畢竟那是天下大勢,確實不是你能擋住了,那可沒錯。沒什麼可改變的,也許能改變的,不過就是結果而已,也就那樣兒了,就是。不過就從現在來看,從這個時候來說,馬超帶着涼州軍是要滅江東軍,結果也改變不了,他們依舊是

滅了江東軍,後者被滅。所以說這麼一整,那就是改變不了什麼,江東軍就算是實力增加了,他們也是,改變不了最後結果,最多能改變過程,差不多那樣兒吧。不過哪怕還有一絲的希望,江東軍他們就不會放棄。說改變不了最後的結果,那不過是大機率,還有小几率是

可以改變的,哪怕那個機率有和沒有其實差不多少,不過總是有希望啊,那就是好的。孫策和江東軍他們,可以說就靠着那麼點兒渺茫的希望,一直支持到了現在,以後的話,那也不會放棄什麼的,那是。而曹操兗州軍的話,他們是不會管什麼,江東軍其實實力高了,那

纔好呢,好處更多啊。畢竟曹操那可是個奸雄,對他來說,巴不得看到江東軍實力增加,畢竟那樣兒好處多,就足夠了。因爲他們如今和江東軍,還不會說有什麼征戰,那都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確實,如今這個時候,只有說全力對付涼州軍,那樣兒才說是有點兒意義啊。至少比兗州軍和江東軍兩軍戰上了強太多了,就是。畢竟涼州軍纔是他們的共同敵人,關鍵

是這個敵人還是大敵,天下第一,兩軍就算是加在一起,全力進攻,也滅不了他們。當然了,就現在來說,涼州軍拼了的話,也未必能滅了兗州軍加上江東軍。如果說前些年的話,可能性能大點兒,不過這麼多年,兩軍實力也是比之前強了,當然涼州軍也沒原地踏步,不

過顯然還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的進步更大啊,那沒錯。是,相比之下,涼州軍屬於進步小的。當然這個也沒辦法,畢竟他們是要面對兩軍的進攻,而他們兩方加一起損失是多,可每一方確實也沒有涼州軍損失多,那可一點兒沒錯。就現在來說,可不一直都是那樣兒,所

以……涼州軍這麼多年來,那可都是等於一方對抗兗州軍和江東軍兩方,他們還能守住地盤兒,這其實就是實力,那可是。如果說實力不夠的話,被滅是最不好的結果,就算不那樣兒,可天下大勢也早就變了,涼州軍不再是實力最強的那個了。可結果呢,如今的現實還是,涼州軍依舊天下第一,被滅的怎麼都不會是他們就對了。這就是實力,以前涼州軍天下最強,

現在依舊是,誰讓他們錢糧最多,不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能比的,而且人口也不少,那是。這個就是超過兩軍的東西了,錢糧這個是絕對優勢,而且那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從剛開始的時候,馬超還沒讓人通商走絲綢之路的時候,他們其實都差不多,甚至涼

州軍其實有不如他們的地方。但是現在呢,那就不用多說了吧。畢竟馬超是費勁了,又讓糜家幫忙,又是走絲綢之路,又開馬場什麼的,這不都是爲了錢嗎。而和世家大族還有豪強地主,和他們妥協,就是爲了糧啊。當然也包括一些富商巨賈,不過不是馬超和他們妥協,而是他們和馬超妥協,這個是。畢竟他們可沒世家大族還有豪強地主他們的那些實力,馬超

說滅他們,不過就是幾句話的事兒,就是。畢竟實力不夠,幾句話就能滅了你們,那是不要太簡單了,真的。所以對於富商巨賈,別說是三路諸侯了,就算是世家大族和豪強地主他們,也一樣兒更看不上看不起。如果說他們都下狠心,那麼滅了對方,還是可以的。富商巨賈有錢,人也有點兒,可就是沒有底蘊。說起來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豪強地主,其實都有各

自的底蘊,尤其是世家大族,那都不用多說了,到了豪強地主那兒,不少也是,都不是傳了一代了。可富商巨賈呢?說起來他們也就是第一代的,差不多那樣兒了,所以說能讓世家大族和豪強地主看重嗎?如果說不是他們需要交易,可以說買什麼東西,都能從他們那兒買

到手,估計富商巨賈比現在還要少,真的。他們需要和對方交易啊,就像三路諸侯一樣兒,都是需要。所以存在即合理,這個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說真心是沒什麼用了,那麼真就再也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可不就是。沒必要存在的,基本上就歷史所淘汰的,可不就是那樣

兒。沒必要存在的,早晚都是要被淘汰,不過是時間問題,確實。還存在的,那麼可能就是要晚點兒淘汰掉了,早晚的事兒,真的。那樣兒的,是歷史發展不需要的,那麼還有什麼存在的呢,沒用了,自然就沒了,是吧。這個也可以說是歷史的選擇,那是。歷史沒選擇這個,覺得沒用,那麼最後就沒了,正常啊。而富商巨賈,說實話,一直都有,從最開始沒實

力,到最後越來越有實力。而且最開始的時候,士農工商,絕對的賤業,讓人看不起看不上,到之後是沒那樣兒了,這個也是歷史的發展了。就說看電視劇,戰國時期,呂不韋和人競爭買東西,說自己出多少多少錢。剛開始的時候,確實看熱鬧的都覺得這個挺有意思,對

其人也算是有不少嚮往之類了。可最後一說呂不韋是衛國大商人,馬上衆人表情就變了,雖說不是所有人,可大多數的人都是,一下就從之前還挺羨慕對方有錢,直接就變成了厭惡,看不起瞧不起,就是因爲呂不韋是商人,是經商的,哪怕就是再有錢,可一樣兒是讓大多數

的人看不起看不上。要說不了解的一看,好像確實不理解,可那個時代就那樣兒啊,它不是一千八百多年後,所以這個……如果以一千八百多年後的眼光來看,不知道的不瞭解的,確實還得疑惑一下,爲什麼那麼有錢的一個大商人,在戰國時代,就是那麼讓人看不起看不上呢?而這個事兒你真瞭解了之後,知道古代的情況,其實就知道了。其實那話挺有道理的,

士不多說了,統治者要靠着他們,而其他的,就是說一個上位者,他們是希望一個人去種地呢還是說希望他去經商呢?其實上位者的想法,還是前者,他們想人更多去種地,那樣兒是更好控制。至少種地的人,沒有誰說離開家了,就在自己家種地,好管理啊。可經商的人,

今日你看其人,他還在雒陽,那麼過個幾日,他可能就跑長安去了,這個就不好管理啊,也不好控制,這個真是。所以說對上位者來說,肯定是更好控制的,更好管理的百姓好。而且雖說農民起義什麼的都有,可說實話,真正最後支持他們錢糧的,絕對不是農民,而絕對是有商人的影子。並且老百姓種地就想有收成有飯吃,餓不死那就可以了,可以說他們慾望

小,這個是。可商人卻不是,他們投機很嚴重,這個對上位者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別的不說,就說朱元璋其人,沈萬三支持他抗元,最後他成功了,但是沈萬三最後如何了?所以都不用說了,商人終究是讓上位者最後要有所忌憚,只要他們是到達一定程度就是。所以說這個也是,就上位者都希望商人能少點兒,種地的多點兒。而那種富可敵國的商人,那

更是大患了,可不是。所以那種隱患,還是大患,試問上位者還能讓他們怎麼好?就算是不滅了他們,可也絕對不會讓他們怎麼好,這個就是封建時期的情況,那種富可敵國的富商巨賈,絕對是對朝廷有威脅啊,那是。現在的話,就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話,還真是沒有什

什麼富可敵國的大商賈。糜家和甄家確實是有錢,可他們卻沒有涼州軍富有,還談不到說對涼州軍有太大威脅。而且更重要一點就是,糜貞嫁給了馬超,甄宓嫁給了馬煥,可以說這個影響是巨大的,那可沒錯。在糜家和甄家那兒,他們哪怕是再有實力,可也不會說對涼州

軍如何了,至少現在就是。這個就不得不說是馬超的本事了,他可是把天下最有錢的兩個大商賈都給綁到了己方的戰車上,那可沒錯,而且還都是嫡系啊。馬煥是馬超的唯一繼承人,以後大位就是他的。而馬軒也是馬煥的繼承人,真要說馬煥這個時候不在了,那麼馬超其實絕對不會說再生個兒子什麼的,也不會讓自己女兒繼承自己大位。因爲有了馬軒,就這麼簡

單,他是最適合的,馬超最嫌麻煩,他自然知道怎麼做。就算是拼了,自己也得讓自己孫子繼承自己的大位,就是如此。當然了,馬煥什麼事兒沒有,這個就是最好的結果。之後他的位置給馬煥,而最後馬煥的大位傳給馬軒,就是這樣兒。一代傳一代啊,給兒子,兒子給

孫子,就這麼樣兒。兒子如果說真沒了,那麼孫子就繼承了,那肯定就是了。這個就是馬超的想法,而他的意思,自己女兒肯定是不行,當不了武則天啊,沒辦法了,自己女兒肯定不行,自己寧可是讓自己孫子繼承自己的位置,而馬軒年紀雖然小,可自己就算是再勞累個

十多年甚至二十年,那也無所謂了,就是。更何況馬超是覺得自己兒子不會有事兒,要說在歷史上已經早就掛了的曹昂,他都沒什麼事兒呢,那麼歷史上沒有自己兒子馬煥,那麼他是不是,也一樣兒能活得挺好。而馬超也沒指望着其人對付曹操誰得到,曹操和孫策,那還得自己對付他們,那沒錯。其他人的話,他們兒子,自己自認爲馬煥對付他們,那是沒問題。

曹操兒子曹昂,其人不在了的話,大位必然就是他的了。而自己兒子馬煥,不是自己高看自己兒子,也不是自己小看曹昂,實在是事實,自己兒子就是比曹昂強,這個真是。那麼孫策他兒子,貌似年紀沒那麼大,至少不如自己兒子和曹昂的年紀,而且也比不上自己兒子和

曹昂啊,那是。那麼可以這麼說,馬煥就是超過曹昂和孫策他兒子的,就是。馬煥出身在公元一九二年,而孫策他兒子的話,出身還得往後,那是沒錯,馬超可是知道,畢竟這個可是很重要的情報,那是。畢竟作爲一路諸侯的子嗣的情報,那確實不會是什麼不重要的,那

可不是。這個別說是自己,就算是在曹操在孫策那兒,其實也都是一樣兒的,那是。自己對曹操的兒子,還有孫策的兒子的情報,那自然是重視,哪怕後者的話,其實好像還真是沒多少。畢竟孫策其人他如今也不過四十歲,那麼還真是,比自己年紀都小,所以說馬超自然是認爲他把自己兒子隱藏得不錯。當然他不是說怕什麼,主要還是不想讓別人打擾太多,這

個也是。話說歷史上的話,要問你江東軍的事兒,那麼孫策有幾個兒子?都叫什麼?這個你能完全回答出來?回答準確嗎?是,絕對有人知道,可也絕對是有人不太清楚。話說歷史上孫策其人就一個兒子,叫孫紹,這個就是。他倒是還有三個女兒,這個是比兒子多了。不

過連他兒子都繼承不了他的大業呢,那麼女兒也真是,至少他那三個女兒,除了說嫁給幾個江東的重要人物,好像也真是沒太大作用了。

第一章 曹孫劉兵進江夏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第一五二章 孟起入營遭攔阻第四四六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續)第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七)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第六七〇章 聯軍激戰臨湘城第四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三)第三十一章 長安動木馬出擊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三一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第八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六)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九)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七八一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一五九章 崔鴻追憶當年事第五十九章 王平木馬到樊城第九〇三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完)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六九四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續)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八四五章 江東軍進攻郴縣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三)第七十八章 曹孟德引薦馬超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八四八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四)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續)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第六三五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一)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九四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七十九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三)第七三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五)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五七七章 魯肅伏兵退曹純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九十八章 馬超宮中見張讓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九七九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三)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劉備第六三三章 攻羅縣曹真加入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五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六)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四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一)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九六二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續)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六九二章 瞞謀士矇混過關第九十八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第九二八章 徐晃率兵闖包圍第六八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五)第七八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第一一三章 分黃巾另有安排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二六八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三)第七九三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續)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五九九章 三方聯合再欲戰第二九〇章 呂布逞威雒陽城第二七七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續)第六四〇章 殺眭元進人離去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八二九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七十二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續)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一四五章 崔福達戟挑敵探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縣奔成都第一八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六)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一〇三章 福達戰中鬥孟獲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七五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七)第五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七)第三一〇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