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

兒。曹操的話,其人不用多說了,之前也都說了,他就是那樣兒。至於說孫策的話,他並非就不去練兵,實在是如今這讓他增加己方的實力,第一步就得徵兵,讓己方人馬多,然後才能說其他的。因此,這個練兵讓己方戰力增加的問題,肯定還得說排在後面,如今他是一

直都在徵兵,用人馬增加來增加江東軍的實力,如此。當然了,江東軍的訓練肯定不會少就是了,可確實是不能和涼州軍比,也是不能和兗州軍比,這個一點兒不錯。因此,他們依舊是三方中戰力最弱的那個,除了水軍外,步卒和騎兵都不行,真比不上涼州軍和兗州軍啊。

這個也是,江東軍他們要是除了水軍的戰力,其他的都提高了的話,那麼也真是,絕對實力增加了,一點兒沒說的,就是那樣兒。不過孫策顯然,他和江東軍衆人所想的,那還是增加己方的人馬,而不是把錢糧物資都投入到練兵事宜上去,那可真不是。顯然他和江東軍衆人還是想着,這增加己方的人馬,那其實是比增加己方戰力,更增加己方的實力。其實這個

說實話,並不好對比,那是不錯。是,要不然的話,那就比現在簡單多了,可不就是。有時候你是需要戰力,那不假;可有時候呢,你是需要人馬的。戰力的話,黃巾就是例子,那麼多人馬,號稱百萬,總數也是超過百萬人了。可沒什麼戰力,最後不也是一樣兒不好使了。

不過江東軍怎麼說,戰力也是比黃巾強,那肯定沒錯。別看江東軍在三分天下的三方中,他們戰力最弱,那是不假,可也確實,戰力的差距,可並非就那麼大啊,真的。而且還得說,他們那戰力,也不是黃巾能比的。說起來後者不過就是一羣沒什麼訓練的老百姓而已,怎麼

去和江東軍那樣兒的天下名軍比呢,真的。黃巾雖說也不是沒有名兒,可確實,終究是不能和江東軍比的,那肯定是啊。人家都三分天下了,黃巾是早被人滅了。當然,如今的話,黃巾當年的殘餘還是有,就馬超涼州軍中,就有。而兗州軍其實也有,不過確實,和涼州軍是不能比了。就江東軍,真心沒有。以前不是有,但是後來沒了,都打沒了,那真是沒辦法。

至於說涼州軍和兗州軍,實在是兩軍黃巾加入的多,哪怕是到了今日,確實還有,不過就是少了。涼州軍比兗州軍多,那倒是,如此。畢竟這都多少年了,可不就是,年頭兒是夠久的了。所以說都正常,那是。有一點肯定沒錯,那當初跟着黃巾,年紀最小的,如今都三十

多了,那絕對是老兵中的老兵,可以說對那些人,馬超是能不拉着他們上戰場,就不拉着他們。應該說有近三十年軍旅的士卒,哪怕是從當初黃巾過來的,可卻絕對是軍中寶貝,那可一點兒不錯,這個真是。所以說是馬超也好,還是說涼州軍也罷,他(們)更需要的,確實不是讓他們上戰場如何如何,哪怕這個是,戰場是好歸宿,那可不假,但是還有更適合他

們的地方,沒錯。可不就是,馬超和涼州軍反正是找到了更適合他們的地方,比如說操練新兵蛋子,給士卒講講經驗,這個都是。而他們也是,更喜歡做這些,必然啊。畢竟要上戰場的話,還不知道能回來多少。可這不用上戰場,確實就能活着,還能活的好好的,那是不錯。要說這些人,他們當初因爲什麼參加黃巾?有幾個爲了什麼理想的,都是想着混口飯吃,

至少是餓不死。反正最後死也不是餓死,那樣兒是好啊,真的。而最後遇到了馬超,被涼州軍收編了,可以說絕對是他們的好處,那怎麼都是利多弊少的事兒。怎麼想,那黃巾都不能和涼州軍比,哪怕是剛開始草創的涼州軍,其實也是比不上的,那是。因此,這之後從黃

巾變成了涼州軍,可以說是他們這輩子最大的轉折了,比之前當黃巾轉折還大,可不就是。關鍵這個轉折轉的還是好的,那都沒錯。然後就一直到了今日,其實他們也是感謝黃巾,感謝張角。要不然的話,沒準一輩子都參加不到涼州軍這兒來,可不就是,那事兒真就那樣兒

啊。所以說當初遭遇到了馬超,最後被收編進了涼州軍,其實現在看來,真就是好事兒,可不是。如今來看,怎麼說都是好處多啊,確實如此。黃巾的士卒,他們也不傻。反正以前都是快餓死的老百姓,實在也是沒辦法了,最後才加入的太平道,成了黃巾。當然了,裡面肯定也是有宗教的極端分子,那肯定沒錯。不過真說起來,那樣兒的,基本上都早掛掉了,

真是沒錯。馬超和涼州軍的話,他們怎麼都不會留下那樣兒的人,那不是給己方找毛病嗎,真的。畢竟那種狂熱分子,說實話,就是馬超,也是有那麼點兒怕,這個可絕對不是假話。可是他絕對不會說,要不真就讓手下人笑話,這堂堂涼州軍的領袖人物,居然還怕那些人?

這個他們肯定有人是想不明白,可馬超都明白啊,那是不錯。畢竟張角其人那絕對是利用宗教起義的第一人,他之前是沒人那麼做了,他之後的話,倒是一堆都出來了。可那真說起來,其實都可以說是和人家學的,所以馬超知道,那些狂熱分子,可是留不得,自己經驗告

訴自己,就是如此。這個時代的話,他確實是沒看到特別多,畢竟黃巾那時候也纔剛開始,沒太多年。可一千八百多年之後,馬超卻是看過也聽過,那經驗確實是不少。所以說這個東西,他肯定都得把危險給扼殺到萌芽之中,要不然的話,就要出問題了,真的。是,跟着黃巾的,大多都是要餓死的百姓,那是沒錯。而死忠的,別看是沒幾個,可其中基本上,那些

絕對是宗教狂熱分子,馬超覺得自己都惹不起啊,所以還是趕緊滅了吧,這個好。而那些怎麼都不投降的,他就認定是死忠的宗教狂熱分子,不管是不是,最後都讓馬超給咔嚓了。而他認爲還是的,或者就有那種傾向的,之後也是想着辦法給滅了。這個必須要說,馬超怎

麼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他得爲自己爲涼州軍將士負責,所以那麼做了,馬超是無怨無悔,確實。對他來說,殺死一些黃巾的降卒,能給己方帶來好處,利大於弊,那麼自己肯定是做了。別說也沒那麼多,就算是再多,自己也都做了,這個就是馬超的想法。畢竟士卒不是老百姓,而且黃巾的降卒更不是,他們那宗教狂熱分子就更加不是了,因此,他殺起來是沒有

什麼壓力,也沒一點手軟。確實,馬超這個人,終究是當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說也沒說就那麼手軟,該硬的時候,確實是不軟。所謂是慈不掌兵,他可以說是很清楚,確實。真就是,這手軟的,那絕對是帶不了兵,就算是真帶了,也是要出問題,就是如此。馬超的話,還沒出什麼問題,至少在這個上面,那還沒有過。畢竟他還是一個很合格的主公,那是沒錯,要

不然的話,涼州軍也沒有今日了。確實,這個和馬超如何,有着直接的關係,那是沒錯。當主公做老大的可以,那麼整個軍中也是都行。那被滅了,也實在是實力不行,那沒辦法。就像劉備那樣兒,他們一方當主公做老大的可以,可實力有限,確實也是沒辦法了。可反過

來說,你們實力足夠,強,可要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不行,那麼最後的結果,也不會說太好,這個肯定是。不過你們一方的實力強,而且當主公做老大的也可以,那麼基本上也就可以了,像如今的涼州軍、兗州軍、江東軍,其實說起來都是,那是沒錯,江東軍都可以,哪怕是三

方中實力最弱的。是啊,還是那話,江東軍是不能和涼州軍還有兗州軍比,可卻比之前那些諸侯的隊伍強太多,那是不錯。畢竟留到最後的,再弱也是比之前那些被滅了的諸侯強,肯定是。這個可不就是,以前那些被滅的,沒有一個能超過江東軍的,都不如孫策啊,那是。如今的孫策都是吳王了,哪怕袁紹那麼強,當初的勢力其實是超過了現在的江東軍,那都不

假,可他和孫策還是不能比的,後者人家都稱王了。也確實是其他被滅都諸侯比不上的,至於說袁術那傻×就不用多說了,拿個玉璽就稱帝,他那不是稱帝,而是笑話,給天下人看的笑話。說起來如今的馬超也好,是曹操和孫策他們也罷,哪一方不是超過了袁術?不管說

是實力還是勢力,可都超過了。但是他們沒有一方說現在敢稱帝的,曹操不用說了,馬超都沒那想法,而兩人不想,孫策自然也多不想不敢,就是如此。那麼袁術就敢,他敢想敢幹,關鍵還真就那麼去做了,還讓他給做到做成了,哪怕在天下人看來,那其實就是個笑話呢,

可人家也算是在歷史上留下姓名了,還得特意寫一句,稱帝了。哪怕這個是歷史所不承認的,可還得有記載啊,那是。確實,史書上不會去寫袁術傻×,可實際上呢,就是那麼回事兒,大家都知道了解。而到了現在,除了他袁術一個人稱帝了,其他人,可再也沒有了。以後的話,肯定有,可第一個是誰,那不一定了。反正能確定的,肯定不是曹操也不會是孫策

就是了,這個沒錯。很大機率是馬超,甚至就他一個,也並非沒可能,可能性還很大。所以說這個也是,第一個的話,不是沒可能是別人,可那幾率,和沒有也差不多。當然了,如果說兗州軍最後的大權落到了曹丕那兒,儘管這個不太可能發生,可真要那樣兒了,那麼第

一個稱帝的,估計就是他曹丕了。確實,就看其人那麼大的野心,哪怕就是和世家大族妥協,給他們更多的利益好處,也得稱帝。他和他父親真不一樣兒,別說曹操不會稱帝,就是和世家大族那麼去妥協,也真不是他的性格作風。可確實,曹操也知道,自己兒子那個野心

啊,那是絕對比自己還大,可不就是。歷史也證明了,曹操沒稱帝,一輩子到死都是漢臣,哪怕不少人也說是漢賊。可人家沒稱帝啊,你劉備口口聲聲匡扶漢室什麼的,最後是自己做了皇帝了,誰不知道你那點兒心思啊,真的。孫權更不用說了,沒那魄力敢一下就稱帝,可過了幾年,最後也是達成了心願。其實在大漢的最正統已經被滅之後,孫權想要稱帝,並非

就沒一點兒可能。是,在歷史上,他實力不如曹丕,比不上北方曹魏,那都不假。而也沒有劉大耳朵那樣兒,有個名兒,漢室宗親啊,大漢皇叔。可孫權他們江東其實也是有自己的特點,這個一點兒沒錯。可他不敢那麼去做,沒那麼大的魄力。確實,這個要換成是他兄長

孫策的話,肯定就是另一樣兒了。還是那話,也許其人不會馬上就稱帝什麼的,可卻絕對會把那時間給提前了,不像孫權。

第三八〇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第二六〇章 書信調令至長安第八六六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七七二章 馬超書信送長安第八〇五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第一一〇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續)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四〇三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九十六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八)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五四〇章 見家主傳遞消息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七)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四)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一)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四三六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續)第二八四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續)第五三二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第三九八章 趙子龍生擒雷銅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強攻西陵(續)第五五八章 回隴西主持大婚第八〇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五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六)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六五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三)第八八九章 曹操帶兵到樊城第三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三九一章 馬超商討出行事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二九九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三九四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第八二四章 兗州軍強攻襄陽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八一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五)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九五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一)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三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六一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五)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六三二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續)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五三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四)第三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一)第一九四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續)第二三五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上)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戰山賊第三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第五九九章 劉備兵敗奔青州第三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四)第三二四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上)第八三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五)第二四二章 出兵再戰三江城(續)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一)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一七五章 孟獲撤出禺同山第六〇六章 江陵城處罰大將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六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七)第六四二章 兗州軍兵進司隸第一四一章 曹操帶兵離江夏第六九二章 瞞謀士矇混過關第四九八章 涼州軍再戰零陽第五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一)第七七四章 嚴顏押送到江陵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三五八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二四四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上)第七一五章 親筆信送出搬兵第一四一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七)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九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一)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七)第九一三章 曹操帶兵奔武陵第一七八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五)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一百零九章 崔安城下罵陣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