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這話不是絕對的,畢竟有時候你就算是看見了,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實的,正常。可你必須,是不得不承認,那得說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可不就是。不過大多時候,還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看到的,其實就是真實的存在,就是啊。少數的時候,你所看到的,那確實也不是真的,就那樣兒。不過大多時候,那是沒錯,你看到的,

就是真的了。因此,當初的涼州軍,那是對江陵城怎麼樣兒,真心是深有體會,沒錯。要說第一個有體會的,應該說是兗州軍當年對鄴城,這個肯定沒錯。不過那時候的鄴城,確實也未必就如江陵城,未必就比它更強。但是如今肯定沒錯,鄴城就是天下第四,在江陵的前

面,畢竟兗州軍也是經營很久了,建設很久了,沒錯。而涼州軍對江陵呢,顯然不像兗州軍對鄴城那樣兒,這個一點兒沒錯。所以說天下堅城,第一是長安,第二是許都,第三是建業,而第四就是現在的鄴城,第五纔是江陵,就是這樣兒。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知

道。可知道歸知道,瞭解是瞭解,這暫時還都是這麼個排名,改變的話,並非改變不了,可還得說是需要時間啊,真是。比如說兗州軍他們,曹操和兗州軍衆人,那肯定想着把鄴城打造成爲不下於許都的城池,可這個不光說是錢糧物資,人力的問題,更主要的,還是需要時間,可不是。時間不到,什麼都不好使。因此,這個也是,時間的問題,其他的,曹操和

兗州軍他們,自然還是捨得的,什麼錢糧物資,人力那些,他們都會拿出來,一直去建設鄴城,現在就是那樣兒。而如今的兗州軍,還真是不缺少那些,肯定沒錯。他們是,沒有涼州軍那麼財大氣粗,可建設城池的那些東西,那還是能拿得出來的,可不就是。因此,這最

後也就是時間問題了,能讓鄴城這個天下堅城的排名,更進一步,往前啊,就是。但是現在來看,暫時第一還是長安,這個估計也是變化不了了。第二還是許都,這個能變,看鄴城以後如何了。第三是建業不假,但是人家鄴城的建設,以後超過建業,不過就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的情況,就是那樣兒,想着己方城池,更進一步,兗州軍的想法。而且鄴城的基礎,那確實都不錯,沒大問題。真就是啊,本來鄴城就是天下堅城之一,哪怕之前是比不上許都也比不上建業,長安更不用說了。但確實,鄴城有發展啊,就看是如今兗州軍的大本營,就知道一二了,真的。如果說曹操兗州軍大舉發展鄴城的話,就算是最後超過了許都,其實也

不是說就不可能,那還是有可能的。就現在來說,鄴城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許都的話,對不起,至少在這個上面,兗州軍真是不準備如何去發展了,都把重心轉移到了鄴城,這個也是。當然這個不是說許都就一點兒不發展了,那不是,不過就是在堅城這個上面,兗州軍

都是想着發展鄴城,而許都的話,已經是差不多了。並且還得說,有劉協在,馬超涼州軍,他們輕易是不敢進攻的。當然了,真是事到臨頭的時候,涼州軍肯定義無反顧去進攻許都,這個肯定沒錯,但是……現在依舊是大漢的天下,你馬超再如何,也還是臣子,哪怕都當了凉王,可王也一樣兒是臣。大漢是早就變了,也都要完蛋了,那都不假,可這個時候你馬超

敢讓大軍進攻國都,那麼你就要頂住壓力,就是如此。雖說馬超其實是不怕什麼,涼州軍也不怕什麼,可到時候了,壓力可定是有,而且還不小了。所以說你去進攻了,那麼就要那樣兒。你可以說能頂住,那倒是可以,可該有的,那確實還得有,就是如此。這個就和涼州軍一樣兒,除非說大漢滅了,許都不是大漢國都,那麼另說。可只要這兩個條件都是,那麼

馬超帶着涼州軍敢去進攻許都,那麼就一定要頂着壓力的。而真那個時候,那麼也就別看別人都說什麼了,壓力都有,頂住了,你就可以啊。可曹操還有兗州軍衆人都清楚,就馬超的話,他帶着涼州軍,那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去攻許都呢,這個也沒準,他們還都知道。畢

竟之前一直都是豫州和司隸挨着,涼州軍也沒說去進攻許都,這個並非是沒有機會,他們可以去,可事實到底會不會那麼容易,這個就兩說了。而八成是沒那麼簡單,就是如此。所以說馬超和涼州軍衆人,也是沒把什麼主意給打到兗州軍許都那兒,甚至就豫州都沒有啊,

就是。這個沒錯,涼州軍都佔據了南陽全境,他們也沒打許都的主意,而這其中的原因,可以說還是不少的。不過馬超和涼州軍如何想法,都改變不了曹操/他們的想法。他們是把己方的大本營給遷走了,而且早都那麼做了,這裡面也有幾個原因,可不得不說,他們是在防範着兗州軍,這個怎麼都是一點,還是不能忽略的,一點兒不錯。馬超涼州軍,他們也許

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去進攻許都,可曹操/他們卻不得不防,這個肯定是少不了啊,那都沒錯。對他們來說,大漢的都城丟了,和大漢都城加上己方的大本營,這丟了,顯然是不同,這個一點兒沒錯。都能想到,這顯然後者這個情況,那絕對不是兗州軍想要看到的。因此,

這他們也是離開了經驗幾十年的豫州,去了冀州。其實曹操自己覺得,自己如此做,那是真心沒什麼錯,至少都是利多弊少。如今來看,好像也真是,自己那麼做了,其實是對了。把重心先轉移到了北方,這又把己方大本營給安排在了冀州,可以說這回兗州軍可不會說像

對付許都那樣兒了,儘管他們還沒進攻許都,可自己能想到不少。因此,這己方肯定是要把鄴城打造比許都還要……曹操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主要是也都那麼做了,肯定是啊。所以說鄴城以後如何,其實可想而知,時間問題罷了,這個馬超都知道,他清楚着呢。別看現實是,鄴城不如許都很多,可時間多了,鄴城早晚是要超過許都的,這個他知道啊,所以……

畢竟許都也只能說是過去式了,而鄴城,那地方纔是如今兗州軍的大本營。超過之前的,不過就看是多久了,不就是。不過現在是不行,時間太多,暫時鄴城還沒超過許都呢。不過後者如今就只是頂着個大漢都城,最多說一句兗州軍的前大本營,也就那樣兒了。不過就那

麼一個大漢都城,也不是現在的鄴城能比的,就是如此,還是挺簡單吧。以前的許都,說起來真就沒什麼名聲,甚至多少人都沒聽過啊,那真是。可現在呢,就單單剩下一個大漢的都城,國都的存在,可以說這個一下就把那地方的逼格給變高了,可不就是那樣兒。如果說這個時候大漢的都城是鄴城,那麼馬上,那地方的逼格也得提高,正常,還不就是了,真的。

所以說這個也是,如果說你想提高一個城池的知名度,其實在古代來說,最簡單的,那就是把此地變成國都,就是這樣兒。如果說你有本事的話,那麼做了,那麼逼格一下就上來了,還不就是。知名度這個東西,就算以前的城池再怎麼沒有名兒,可只要成爲了國都,那麼可以說知名度一下就上來了,呈直線上升的程度,可不是。不說就能家喻戶曉了,可絕對知道

的人變多了,這個肯定沒錯。知名度這個東西,應該說和不少東西,那還是有着不小的關係的,沒錯。可一個不出名兒的城池,只要變成了國都,那麼之後想不出名兒,那都不可能啊。而知名度肯定提高,不過就是和以前比是高多少的問題而已,就是那樣兒。當然了,不

管是什麼地方,反正只要一下成了國都,那麼第一點,也是最基本的,肯定逼格一下就上來了,一點兒不假,怎麼都是啊,就是那樣兒。所以說這個是最基本的,其他的,那還得說是帶來的別的影響什麼的,反正逼格一下就上來了,這個是怎麼都不可能沒有的,還不少。

這個肯定是啊,就那樣兒。城池成了都城國都,那麼逼格肯定就高了,這個一點兒沒錯。知名度什麼的,也是高了,就是。如果說這個最基本的都沒有的話,那也太不正常了,有這些,那真正常啊。這就是了,不過兗州軍他們,至少曹操還是不想鄴城也成爲國都什麼的。至少劉協的態度,他不想,那麼曹操就更不想了,如此。是,有前他也不是說就沒問過劉協,

可一切都在自己所料之中,而且可以說當初的詢問,更多的,那不過就是走個過場而已,根本就算不得什麼。就算是劉協他最後同意,想着遷都什麼的,曹操最後也不會答應,就是這樣兒。而劉協呢,其實他也知道不少,就說曹操的想法,他就很清楚,那是沒錯。而且還

得說什麼呢,就是劉協是真心不想去遷都什麼的,可以說自己再遷都,那麼在歷史上來說,就更得是成爲笑柄了。話說自己從雒陽遷都到了長安,又從長安到了現在的許都,如果說自己要再遷都的話,可真就有意思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笑話自己,可不就是。劉協是很在乎

在意自己面子的一個,那可不假。而且他清楚,這個遷都弊大於利,在許都的好處,那是比在鄴城的好處多,那麼自己該如何選擇,還是很簡單的,可不就是。而曹操的話,其實他都知道自己的想法,不過肯定沒有十成十那麼確定就是了,這個也是一點兒不假,不就是那樣兒。劉協不傻,曹操的話,那更不用說了。不過真得說,兩人都有自己的考慮,那是沒錯。

他們所想相同的,就是怎麼對己方最好,那麼做了,才正確,也是自己必須的。劉協的話,他可能要差點兒,畢竟其人只不過就是個傀儡而已,哪怕是帝王,可也一樣兒的傀儡,還得聽曹操的。因此,這他要是覺得不遷都對自己最好,對大漢最好,自己要那麼做了,可

曹操一旦不同意,那麼還得是說和他所想的,那麼去做,就是如此。在這樣兒的事兒上,曹操纔是老大啊,劉協可都得聽他的。而雖說這樣兒不假,可在曹操的想法中,一樣兒是認爲這個劉協他不跟着自己,對己方的好處最多,反而跟着己方去了鄴城,那纔是弊多利少。

因此,這最後兩人是所想一樣兒,那麼做對自己對己方最好,就那麼做了,都一樣兒的。這個其實在利弊上並不矛盾,不是說對劉協好,就一定是對曹操對兗州軍不好的。而對曹操對兗州軍好的,就一定對劉協不好。其實肯定不是那樣兒,這個事兒就是,曹操不帶着劉協,那對他們兗州軍最好。而同樣兒的,劉協不跟着曹操,也是對他(們)最好。這個時候不要

想別人如何如何,就只想着自己,那麼就能說通了。如果說你就想着是對別人不好,那樣兒是對己方好,那麼這個做法就變成是相反的了。比如說劉協覺得對曹操對兗州軍不好,那麼自己只要跟着他們去鄴城就行了。但是那樣兒的話,對自己更不好。而曹操兗州軍也是啊,

想讓劉協不好,那麼帶着他去鄴城就是了,可那樣兒的話,一樣兒對己方更不好。所以說兩人可都不傻,都知道最該怎麼去做,如此。

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二五七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二)第七七四章 嚴顏押送到江陵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一一八章 孟獲領兵夜襲營第三一一章 祝融夫人見馬超第一五六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完)第五八一章 辰陽城玄德議事第四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二)第五六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四)第七六七章 曹操聚衆說前事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八)第九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一)第四六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六)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八二四章 兗州軍強攻襄陽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第九五〇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完)第七三六章 涼州軍再戰信都第四二〇章 州牧府宴請衆將第九五七章 得情報孫曹反應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八一三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續)第一七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四)第七〇八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三一〇章 帶祝融面見主公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全據荊州第十二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完)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三)第九四四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第三四一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完)第三九二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完)第二五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四)第二三三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二)第六九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一)第一四八章 女人出戰會敵將第八三一章 馬岱城頭戰黃蓋第四六六章 宴衆人馬超介紹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九三五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續一)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五)第七一九章 說張燕使者出招第三五三章 欲懲呂主從生隙第七〇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六)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六五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六)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四)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五三〇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二)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一二〇章 皇甫嵩火燒黃巾第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五)第五三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四)第五一七章 得零陽孟起入城第二一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二)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七九九章 得邀人才入軍帳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二二六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九)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問詢三人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一六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一)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二二一章 聽諫言再去請人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一)第九二六章 涼州軍攻城受挫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二二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六)第七六六章 入宮中應邀赴宴第九五三章 攻樊城涼州得利(續)第三四四章 聯軍兵入汜水關(續)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二)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二二八章 到達三江城待兵第八九三章 劉備宴請夏侯淵第七二二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續)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快馬傳報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二四七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第四三二章 涪縣郭嘉說高沛(續)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九三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第八七八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七)第三〇三章 三江城馬木對話第九四〇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續)第六一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九)第二五三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續)第一百零九章 崔安城下罵陣第九五二章 蘄春馬超欲行動第六十五章 典韋約定今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