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八)

所以說這個也是,曹操絕對不會因爲其他因素,就一定不做自己想做的了。不是說那個沒有,可基本上,大多時候,肯定不那樣兒。畢竟奸雄嘛,確實,那和別人都一樣兒,可不叫奸雄了。是啊,就曹操/他一個啊,別人那都不是,都不行,都不好使。所以說這個一直都是啊,他曹操是曹操,別人那是別人,如此。此時涼州軍與兗州軍的大戰,剛一開始,就從

稍微平淡到了慢慢激烈了起來。當然這個從兩軍沒對上的時候,到他們兩軍廝殺上來,那絕對就如水滴落到了熱開的油裡那樣兒。然後他們雙方的戰事,是越來越激烈,這個也一點兒沒錯。雙方几個將領都是各自找好了對手,和之前兩日沒區別,曹洪他們三個是沒有對手,

這個也都說了,他們在屠戮着士卒,其實他們是更喜歡如此,確實是沒錯。曹洪在沒有一個能讓他贏了的對手的時候,沒有對手的時候,就只能說是這樣兒了,這個也確實是他的想法。真有一個能讓他贏了的對手,他就馬上會衝上前去對付其人,那真是沒說的,可不就是。

這就是了,他怎麼都是想着自己能立功受賞,那是好啊,僅次於己方大勝,這個就是曹洪都想法。畢竟對於貪財的其人來說,自己立功受賞,怎麼說都是好事兒。而且自己主公也都知道自己那點兒愛好,賞賜下來,那確實是少不了自己的好處就是了,從來都如此。其實這個也是,就說在曹操的眼裡來看,曹洪是自己親族的弟兄,那是一點兒沒錯,是自己族弟,

那確實不假。他也是很信任其人,那都沒錯。但確實,其也是想過,曹洪這樣兒貪財的人,還算是非常好把握,或者說不好聽的,非常好拿捏,就是這樣兒。對曹操來說,一個有弱點的人,別管你是貪財還是好色,再或者愛好權力,那可以說都能拿捏住,至少他是覺得沒什

麼問題,真的。所以說這個也是,不是說曹洪因爲是曹操的親族,後者更信任他,而是因爲曹洪有弱點,貪財啊,有毛病,而且這個貪財吝嗇,可以說是很嚴重,程度確實……所以說曹操是很信任曹洪,那是一點兒沒錯。如果說他真看不到一個人有什麼弱點,覺得拿不住

的,那麼就算是其人再厲害,再強的,感覺再忠誠的,他也未必就很放心,那是不錯。這個一直都是,有弱點的,曹操看到了,自然是高興,畢竟這樣兒的人,他是真能放心不少,可要真是找不到什麼弱點的,那可真是,他頭疼的,比如說關羽那樣兒的。其人傲氣,不過就算是曹操,也找不到什麼好辦法能讓其人真正歸心的,這個是。所以說一直都是,曹操對

關羽,他可真是頭疼。儘管說曹操覺得自己做得好像也不錯,但是在關羽那兒,他確實是沒感覺自己做得有什麼大用了。不說其人覺得都是應該的吧,可真的,在關羽那兒看來,這自己都那麼做了,禮賢下士那些,都好像是應該的。確實,曹操自己也承認,自己作爲一個

當主公做老大的人來說,那些還真都是應該的。而關羽那兒,自己也是看出來不少,自己對其人的恩惠,如今來說,就只是知遇之恩,在他那兒,那也是這樣兒。然後自己收買人心的手段,在他那兒是沒什麼用。關羽也知道自己那點兒意思,所以說對於他來說,真都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畢竟其人都已經知道自己的意思了,哪怕說自己收買再多,也可以說是

收效甚微,這樣兒。而這個,那肯定不是曹操想要的,可是他確實,沒什麼好辦法。有一點必須得說,就是連馬超那邊兒,一個張任,其人總體來說,怎麼都是不如關羽,可就連賈詡對這個都沒有什麼好辦法呢,那就更不用說是曹操兗州軍手下的謀士了,他們對這樣兒的事兒,也一樣兒是不行啊。因此,曹操兗州軍那兒也是不行,馬超那邊兒,張任比關羽要好

整不少,可他和涼州軍都沒辦法,就更別說是兗州軍了,真的,曹操也無奈啊,可不就是。不過這個也是,要說都沒有什麼好辦法,無奈了,那馬超是、曹操是、就是孫策,他也一樣兒是。但有一點也許是要那樣兒,或者說根本就那樣兒了,那就是如果說不管是涼州軍,還

是兗州軍再或者是江東軍,只要馬超、曹操、孫策,他們中有一個,解決了張任、關羽或者是張遼,解決他們中一個的問題,讓他們真心拜他們幾個當主公了,真心歸附了,那麼基本上那兩個,不說就一定也能成功,可這個事兒,可能就真能一樣兒,也不好說,不一定了。

所以這個也是,可能是有一樣兒的,這個機率是有的,都正常。當然了,可能更多的,還得說是不同,那是沒錯。不過不管是什麼樣兒,相同也好,不同也罷,都是他們所要去面對的,他們倒是都希望對己方好了,那肯定是,不過最後到底如何,那真是誰都不知道啊,不過都是猜測而已。可是,但是,這個也沒錯,就是不管如何,有一點是沒錯的,那就是三方

都知道另外兩方的情況,和己方一比,在這個事兒上,那也不過就是半斤八兩,也說不上誰更好,而誰更不好。但雖說是這樣兒不假,他們可都是想着早日解決了己方問題,那麼不光說是解決了己方一個棘手的問題,更是能在另外兩方面前是爭了面子,那可沒錯。在那兩

人面前,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可這己方就是如此爭氣啊,早日解決了問題,反正比你們是早解決好了,那麼這個面子,可不就是有了。而且還真得說,這也不是面子那麼簡單,還有其他的深層次的,可不就是。因此,這個他們都是如此想法,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都

是那麼想的。面子的問題,那肯定是有,這個哪怕他們當主公做老大的,也不例外,不過就是多少罷了,就是啊,這個事兒。那麼還有其他的,也都沒錯。誰不希望解決好己方的那應該說叫刺兒頭的問題。也許曹操和孫策他們是不知道這個詞語,可那意思,他們是都知道,沒區別,都是一樣兒的。張任了,關羽了,也包括張遼,可以說他們三個,在這個方面,那

確實是一樣兒的,沒錯。那麼誰先解決自己家裡的事兒呢,就從現在來看,應該是孫策,八成就是他們江東了。然後就是馬超,涼州軍機率也不小,甚至就緊隨其後,最後才能是曹操,兗州軍的話……不過這個事兒肯定不是絕對的就是了,畢竟要我說解決不了,其實也是

他們,這事兒哪有那麼簡單?就一個張遼,看他如今在江東軍的話,好像也不錯,可實際上呢,你問問孫策,頭疼不?而且張遼在江東軍,可不光說是那樣兒,就一個孫翊,孫策的親弟弟,其人和張遼的矛盾,就算是到了現在,你也不能說是沒有,不過就是多還是少的問題。所以這個也確實是,孫策真頭疼啊,他也知道,就涼州軍還有兗州軍,馬超和曹操,他

們也絕對不會說就一定比自己輕鬆就是了,可不嗎,所以……其實一樣兒,真的。你問問馬超,問問涼州軍,對張任頭疼不?答案都是肯定的,都頭疼啊,真是。再問問曹操,問問兗州軍,對關羽頭疼不?那答案還是那樣兒,都頭疼,沒辦法,可不都是無奈,確實不錯。所以說這個,三方那都是差不多,甚至就說一樣兒,也不都錯,是吧。不過不管什麼樣兒,

三方當主公做老大的,還有三方的將領、謀士那些,他們卻沒有一個說要放棄什麼的,他們還想着那幾個能真心歸附己方,那確實,真是不錯。這個不是說就肯定沒問題,但是他們也清楚,自己主公,那可是一直都在努力那樣兒,是想着讓他(們)能真心拜自己爲主,就

是這樣兒。這個確實啊,那絕對是好事兒,說對己方都是好處,不敢說沒有弊端,還是有不好的地方的,可怎麼看怎麼想,都是利大於弊,都是好處多多,那可就是那樣兒啊。好處太多的,反而不好的地方,不敢說一點兒沒有,可也是,基本上就那樣兒了,都是好處,基

本是沒什麼不好的了。這個肯定是啊,都希望着的東西,對己方有幾個是不好的呢?真是,都是好處多的啊,甚至就都是好處,如此。現在的情況,他們三方那是怎麼都想着能早點兒解決了己方這點兒事兒。當然了,也是有很大可能,就是改變不了,還是如今這樣兒,甚至比現在還不如呢,也不是說沒有,不是說就不可能是吧。因此,其實馬超、曹操和孫策,他

們可真是沒多少信心,那可是一點兒沒錯。三人都是經驗豐富,這個不是軍中經驗了,而是說當主公做老大的經驗,怎麼處理好和手下人關係的經驗,這個一樣兒是豐富,不會就比軍旅的經驗少就是了,那可不。所以說這個也是,他們都沒那麼大信心,那麼這個事兒最後

到底如何,其實誰都不知道。你要真問他們,到底有多大希望,問孫策,他是最有信心的,差不多有五成,也就是一半,他覺得己方那是有一半的機率,是能讓張遼,他最後拜自己爲主的,如此。到了馬超那兒,他那邊兒就比孫策要少了那麼點兒,肯定是達不到五成,那肯

定是,也就是四成,這個都多說了,也就是最多,他認爲是有四成的機率,有四成的把握,讓張任拜自己爲主,這樣兒。那麼最後的曹操,就屬他那兒兗州軍那兒的信心最少了,沒錯,就只有三成,就三成的機率,他們覺得也不算是少了,實在是關羽那樣兒的……說起來二爺的本事,那是絕對超過了張任和張遼,一點兒沒錯,二爺比二張強啊,不管說是歷史還是現

在,那可都是。因此,也決定了,二爺比他們傲氣可多多了,並且本身二爺就從來沒少了傲氣,那可不假。而且還得說什麼呢,就是二爺絕對是比他們更有個性,那可一點兒不假。是,張任有自己的性格,有個性。張遼呢,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性格,有個性。可他們再

一和二爺比,那就是二爺比他們更有性格,更有個性,就是如此!這個曹操太清楚了,就馬超也知道,連孫策,他也不是說一點兒都不瞭解啊,可不是。所以說這個其實,如此就是如此情況,三方是這樣兒,就還是說一方比一方更不容易,真就是那樣兒,可不是嗎,一點

兒沒錯啊。真是,最容易的,看着是孫策江東軍那邊兒,而事實也是那樣兒。之後就得說是馬超涼州軍了,這個肯定也是,要比江東軍那邊兒差點兒。而最沒什麼希望的,沒什麼信心的,就是曹操兗州軍,那真是沒錯。實在是二爺可不好歸心,那真是沒錯。要說歷史上的話,劉大耳朵純屬是趕上了好時候,那一點兒沒錯。雖說這個時候曹操也是在關羽比較落魄

的時候讓他當將軍,給他官職,可和劉備一比,真心是差了。畢竟劉備認識關羽的時候,他們都屬於白身,往好聽了說,沒什麼官職,大家都樣兒。往不好聽說,就是咱們都是泥腿子,都是混飯吃的難兄難弟,咱們都同是天涯淪落人啊,就是這樣兒。而歷史上二爺是個什

麼人,都不用多說了,就說一點,關羽和士卒能一起吃喝,一起聊,就看得出來其人性格,所以說劉備和曹操,到底誰更能收買到其人……

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八八三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無奈退兵第七六一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完)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四〇〇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續)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三一五章 袁紹帳中見袁術第三五七章 馬超解說藤甲兵第二六八章 謀士計破燒當(一)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二七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一)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九)第二〇七章 中軍帳讓弟認錯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四三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四)第九六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八)第八八三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第八四八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四)第七十二章 酒館喝酒崔安動手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追擊敵軍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八四七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三)第九〇二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續)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四五六章 鬥將勝最後一局第一五四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第八一一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六)第一四五章 馬孟起揮兵北上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四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五)第三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九)第五十四章 星象占卜孟起釋義第三十七章 行郊外兩人說馬第四五一章 趙雲領兵赴郪縣第一五一章 涼州敗南蠻軍勝第八四二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九)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六)第三八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六)第六六〇章 張益德攻取四郡第七〇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五)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七二六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續)第二一二章 見孟優與之相談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八)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七)第九六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三)第三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五)第八四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六)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六一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八)第八八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四)第四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五)第五五二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三)第三十四章 兩局勝崔馬用武第四十章 兩陣前四雄相會第五五一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二)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夥叛賊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六六七章 夜襲烏巢燒軍糧(續)第九四五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三一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四)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二十章 孫伯符商議北上第八九五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續)第七三二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續)第一七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九)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五九五章 逃徐州袁術末路第一七二章 張遼帶兵到襄平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四)第七九四章 聯軍入主臨湘城第六八七章 三將再戰函谷關第二三五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四)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九八〇章 滿寵許褚見孫劉第七九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一)第五九二章 馬超長安說人才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三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第四六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五)第七六四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完)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九六八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三四六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續)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六)第八二八章 擂鼓聚將欲進攻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六八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七)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二)第七七七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