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一)

其實仔細一想,最大的可能,就是李世民他不讓記載那個,就是這麼回事兒。當然了,一切都是猜測,可你必須承認,這個猜的還是有點兒道理的。畢竟長孫皇后不是什麼無名之輩,那是寫進史書裡的,那麼這麼一代賢后,居然是沒一個明確記載其人的名兒,這個難道不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事兒嗎?那麼誰還有那麼大本事,讓長孫皇后的名兒不在正史裡出現呢,所

以就不用多說了。至於說到底因爲什麼,就李世明他自己最清楚了,肯定有原因的啊,那必然。可確實,不清楚,不知道啊。但是你要說沒點兒什麼原因,這個估計傻子都不相信,真的。就李世民那樣兒,史書他都給改了,那麼不讓人記載自己老婆名兒,也很像他能做出

來的事兒。不過具體是因爲什麼,那確實,有待去研究啊,可不是。唐朝也是避諱君主名兒什麼的,比如說李世民,就避這個世,民是不避諱,畢竟民代表老百姓,這個當君主的,也確實是不好那樣兒。不過長孫皇后應該不是這樣兒,可她的名兒終究是沒有個明確記載,

這個就得問李世民了。真的,要不你說這個是怎麼回事兒呢,確實,必有緣故。到底是什麼原因,李世民肯定最清楚了。也許還有別人也知道,可那更多都是唐朝的人,這個現代人的話,估計是沒誰就真知道了。確實,畢竟要真有公認的說法,也就能知道了,還不至於是個謎團,可不就是。這個就不用多說了,李二連歷史都改,史書都被他改動過,那麼就直接

可以說明,史書上也不都是真的。那麼有都的野史什麼的,可也不都是假的。是,絕大多數,那都是假的,可還有真的呢,可不就是了。所以說還是那話,你要能分辨出來真假,其實就很有必要的,那是沒錯。雖說這個很難,那是沒錯,可不代表說難就沒人做到。也許你

是做不到了,可終究有人能達到,這個倒是。不過就是難啊,一想也都正常。但不說是所有的,個別的真假,你終究還是能分辨出來的,那也是啊。因此,這個也是不用多說了,就是這麼個情況,反正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此就是人生,可不就是,基本上什麼都有

真假。所以說也別說是歷史什麼的了,就算是其他的,真假也不是沒有,東西還有山寨呢,所以說這個也確實……真實的自然也是有不少,可假冒的山寨的,好像更多,反正肯定一樣兒不少就是了,那是沒錯。就現在來說,那不就是如此,可不是。此時的戰場之上,崔安他們依舊是沒有決出來勝負,馬超他們雖說沒着急,但是也想了,如果說真要是己方都收兵了,

他們還沒決出來的話,那自然是好。而急着一點兒的,是希望己方都贏,就是如此。不過他們也都知道,想讓己方都贏,真沒那麼簡單,或者說其實就不可能。決出來勝負,最後還是一勝一負,就是這樣兒。因此,那樣兒怎麼都不如什麼都決不出來,那可比那樣兒好啊,

可不就是,所以說馬超和曹操/他們的想法,是那樣兒。畢竟如今的情況,是不得不讓他們如此想法,正常。不如此想法了,纔不正常了。不過馬超和曹操,他們也是想了,在己方撤退前,崔安和許褚,雷銅與樂進,他們八成還是能決出來勝負的,這個面兒要大,而決不出來,那幾率其實小。是,沒有什麼不可能,機率大的,未必就真能發生,機率小的,未必就

不能,所以……這個也是,還是那話,都有可能,不就是。馬超和曹操的想法,今日這戰事也得是差不多就得了,也不好說一直就那麼戰下去,確實。兩軍此時已經都戰了不短時間了,那是。連甘寧和夏侯淵,他們都早分出來勝負了,確實也是,幾十個回合,那是早過了。如今來說,都過百回合了,崔安許褚他們,雷銅和樂進他們,都是。可百回合也都早過了,

他們兩組卻依舊是沒決出來勝負,這個也是不容易,真是。現在的話,別說,還都是馬超和曹操/他們想要的,比起如今來,他們肯定都不想要讓己方的兩將領都輸給對方,那肯定不想啊。因此,這確實是不錯,如今就算是可以了,都不錯。如今的情況,還不都是不錯,

那可是。要都輸了,那肯定就是最不好了,而一勝一負,這個其實也沒有現在好,他們都清楚啊,那是。所以說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說一直都是那麼想的,畢竟這個時候,利弊的話,他們還是能分清的,那自然都清楚了。不過只要己方不撤退,那麼結果不會是這

樣兒。崔安和許褚,雷銅與樂進,他們兩組的戰況,那是越來越激烈。雖說他們不是士卒的廝殺,可那樣兒的單挑,也就只有在兩軍陣前或者說決戰的時候,那纔有了。當然了,兩軍士卒的慘烈廝殺,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有,兩軍對壘,那纔有,其他時候哪有啊。打仗時候才這樣兒啊,或者說這樣兒就是在打仗。是啊,不就是如此。現在如此情況,如果從根本上

來說,涼州軍士卒和兗州軍士卒,他們可都不想大戰,因爲那樣兒就得玩命兒,而最後來了十萬,還能剩下多少,誰都不知道。話說他們當兵是沒什麼辦法了,那是沒錯,可確實也是,誰能好好活着還想着死呢,那不是,他們還想活着當兵吃餉呢,那是沒錯。可既然都選

擇了這個,那麼最後結果如何,卻不是他們能選擇得了的了。確實啊,那當小兵的做什麼,還不是上面的老大說了算的。別說是馬超肯定說了算,就算是那些個將領,真來軍令的時候,當士卒的也得聽啊。你讓他們造反什麼的,他們大多數不會聽,可帶着他們去征戰,那是沒

人敢抗令。畢竟你這當兵的,肯定要遵軍令,那是一點兒沒錯。別說是馬超的軍令了,就是某個將軍的,其實該聽也得聽啊。至於說結果是什麼,士卒也不傻,都知道,只要不是謀反什麼的,最後就算是將領私自調兵,可最後處罰處置的,絕對是他們當將軍的,而不是己方這些個士卒。確實,別說不是謀反了,就算是造反,說實話,大多當主公做老大的,那都

基本不會去處罰己方士卒,最後都得說一句,放下兵器投降的都不追究,都不會殺了。可要負隅頑抗的,那麼就只有一個結果了,就是如此。但是不管你是投降了,還是繼續負隅頑抗,只要敢謀反的將領,基本上就只有那麼一個死了,這個沒幾個是例外的。不是說就一個

都沒有,可看看歷史,太少了,這個真的,少啊。確實,不說是法不責衆吧,可真是,在古代那個時候,有時候就真是那樣兒。而且謀反的事兒,主謀那是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就是了。可跟着他們的士卒,說起來基本上都沒什麼大事兒,就算有被斬盡殺絕的,可確實,那不是所有就對了,可不是。因此,這些士卒也不傻,知道怎麼做就是最正確的,其實就真是一時

走錯了路,只要能迷途知返,說起來還真是不算晚啊。可你當將軍的,基本上就不行了,不犯大事兒,那是沒什麼問題,可要真是挑戰上位者的神經,那麼……是啊,上位者的話,那是什麼脾氣,什麼事兒能容忍,而什麼事兒不能,其實都知道了解。確實,如果說一般般的事兒,他們還能忍一下,但是要說到謀反什麼的,那有幾個能忍的?是,他們可能不會去

處理那些士卒,這個都正常。而歷史也告訴了我們,其實那麼去做的,還不少呢。可首惡什麼的,“槍打出頭兒鳥”,那是一點兒沒錯的,誰是罪魁禍首,那是沒誰就能放過的,那是。所以說這個也是,要真不是那個出頭兒鳥的話,也許是能不受到什麼嚴厲處罰,死不了,可

要真是那個鳥兒了,那麼後果其實也是可想而知,真的。當然了,這個確實不是絕對的,那不是,可也真是,你要當那個出頭兒的了,那麼下場,其實就只有一個。是,也許有時候,你死不了,可那真心能有幾個?所以說大多的,那肯定還是不行,就只有那麼一條路了,真

的。要說哪個真正有所作爲的上位者,就真能忍受了謀反什麼的,所以這個也是……就說真那樣兒了,估計也只是一時的,還得說是想辦法,肯定不會讓你那個主謀好過的,確實。畢竟你這已經都不讓我好了,哪怕你失敗了,過去了,可影響卻還在。那麼既然那樣兒,我肯定也可能讓你好啊,這個必然。反正這事兒換成是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幾個,其實結

果基本上都一樣兒,可不是。當然了,這個到了具體問題的時候,還得到時候看,這個肯定是。比如說出頭兒的那個是誰啊,那是相當重要了。不過在幾人看來,他們眼裡最重要的幾個,還真就做不出來對不起他們的事兒啊,所以說這個……因此,這個也確實,那麼最信

任看重的人,都不會背叛自己。而真說背叛了的,可能都是不怎麼重視的,那麼這個其實也沒什麼了,真的。畢竟都不怎麼重視的人,甚至就沒什麼忠心忠誠,那麼那樣兒的話,那幾個當主公做老大的,確實都不會怎麼看重,確實啊,所以說這個也是分人,很正常,都是。

真的,就涼州軍來說,舉個簡單的例子,崔安和隨便一個三流將領,是,前者也不會說去謀反什麼的,但是這個例子就是說後者和前者,那是怎麼都沒法比,就是如此。如果說前者謀反了,馬超最後還能饒了其人一命,回家養老,都挺好。但是後者的話,那就一個死,沒什麼說的,就是。對馬超來說,己方不是不能少了崔安,就現在來看,少了的話,對己方也

許是不利的地方多,可確實,並非就不能缺少其人,那是。可就憑其人這三十年的功績,馬超不得不承認,哪怕他就算是犯了再大的錯誤,自己也能是原諒了,而且還得說,不光是有崔安的面子,還有他那八十多的老父親崔先生呢,這個馬超也不得不說考慮進去,肯定是。

所以說這個例子就是,馬超還算是比較重感情,因此,崔安能活着,這個沒問題。但是如果說換成是個三流武將,別說是三流,哪怕就是二流,那麼他最後的下場,也就只有那麼一個。誰能和崔安比呢,不管說是功績還是其他的,比如說遠近了,都不行,所以馬超對崔安

他是能網開一面,可對其他人,除了個別的幾個之外,能和崔安一個待遇,其他的,都不好使啊,那是。別看馬超重感情不假,可他也不可能說對誰都一樣兒,那不可能。他不會那麼去做,也是,肯定做不到,馬超最清楚了,真的。當然了,別說是自己,就算是換成了曹操還有孫策他們,其實對此,那和自己也沒什麼大區別,就是。自己,那可不是孤單的一個

人,就算是曹操還有孫策,他們也都一樣兒,在這個事兒上,那是麼沒有什麼區別的,根本就不可能對誰都一樣兒啊,沒有絕對的公平,這話還是很對的,至少你得說很有道理,可不就是。相對的公平,那倒是都有,或者說其實都是那樣兒,那也是有道理,可不就是嘛。

所以說這個事兒也確實,在馬超涼州軍那兒,他做不到,曹操兗州軍那兒,他也做不到,而孫策江東軍那兒,他一樣兒做不到。

第六十章 門外偷聽糜貞自盡第九六三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完)第三三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二)第十五章 聯軍首戰攻安陸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八一五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第九九一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一一三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九)第一六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八)第三八九章 張益德返還涼州第三八六章 逼迫楊任詐沔陽(續)第九〇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二)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二九七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中)第三二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六)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深夜聚衆第四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二)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三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一)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四四九章 攻城器械今顯威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八二八章 擂鼓聚將欲進攻第九〇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五)第一三七章 趙弘兵敗宛城第六一九章 田豐諫言惹袁紹第七十一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第七八九章 裡應外合破臨湘第六十四章 入山林老虎遭難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九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三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七八二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續)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二)第九六六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續)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八七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七)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二六九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四)第六六三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第七〇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七)第一二一章 南蠻軍衆人商討第二〇九章 長安建業賞賜到第四十三章 官道上孟起戰山賊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六二五章 益陽城有人來投第二一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五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三)第一〇七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三)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一五八章 崔福達父子終相見第一七八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五)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八)第九三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八七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八)第二〇五章 馬超說服何遂高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三七三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續)第七三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第七六七章 曹操聚衆說前事第七五七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第六〇四章 涼州軍夜襲泉陵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騎兵突圍第二二二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九)第一一八章 兗州軍攻城不利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七一四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一)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一四九章 樸克親見公孫康第三三〇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完)第九九九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完)第四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一)第四〇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六)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