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

其實一想,這纔是人之常情,而不是說你什麼都不去想,話說就是傻子,好像也不是那樣兒吧?如今雖說是新佔據了涼州軍在冀州的兩個郡(國),但也是慢慢步入了正軌,這個曹操很清楚,畢竟己方大本營就在冀州魏郡鄴城,這自己也是關心關注安平和鉅鹿很多時日了,自然是知道兩地的具體情況。這個也是,畢竟曹操還想着他們兗州軍什麼時候能全據了冀州,

這個可以說是很大的希望,他是那麼個想法,一直都是,哪怕下次冀州再大戰的時候,曹操未必就有那麼大的信心,可該戰的時候,他們兗州軍肯定不會退縮就是了。那麼可以說,安平先拋開,但是鉅鹿的情況,就相當重要了,畢竟多了一個鉅鹿,他們兗州軍出兵常山和

中山的就多了一個郡,畢竟鉅鹿和常山還有中山,那都是挨着的,這個地方馬超都比較看重,就更不用說是曹操了。確實,黃巾之亂的時候,就算是張角,黃巾軍,他們一樣兒是看重鉅鹿,所以說那地方確實,曹操/他也不會說小看了。真是,在黃巾時期,在馬超涼州軍

佔鉅鹿,那些時候,他們都是給了鉅鹿足夠的重視,這個沒錯,而到了曹操兗州軍這兒,其實也是差不多,甚至就是一樣兒的。畢竟鉅鹿在冀州,雖說不是最重要的那個郡,可也確實,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的,這個沒錯。而且哪怕黃巾之亂都過去了,這個沒錯,但是那地方的人口,卻依舊不少,在冀州也是排在前面的,如此。所以說從黃巾那兒開始,之後韓馥,

再之後的袁紹,還有之前的馬超,他們可以說都是比較看重鉅鹿,哪怕不是冀州中最看重的那個郡(國)。可確實,那是排在前面的,沒錯。這個就得說,鉅鹿在冀州的重要性了,那是不小啊。黃巾軍知道、韓馥知道、袁紹知道、馬超也知道,曹操的話,他可能不知道嗎?

所以這個也是,都很正常。不看重的話,那纔是不正常了,確實。畢竟袁紹、馬超,他們都那樣兒,而到了曹操那兒,他也不會說有什麼太大的不同,這個也沒錯。畢竟曹操可以說覺得自己和己方是超過了袁紹超過了冀州軍,可卻不如馬超不如涼州軍,在有的地方上,就

是那樣兒啊。這個他心裡還是承認的,沒錯,嘴上的話,那就算了。畢竟曹操也是當主公做老大的,這什麼話能說,而什麼話不能在他嘴中說出來,這個自然是有。當主公做老大的,肯定都得如此啊,這個應該算是比較基本的了。馬超、曹操、孫策,他們可都是那樣兒,這個倒也是,沒太大區別,畢竟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啊,可不是。這個就是了,那都一樣兒

的。哪個當主公做老大的,都不會犯那低級錯誤,這個也是,那樣兒不是當主公的了,這個行當的話,你不多注意,那肯定還是不行。不過總體來說,馬超還有曹操和孫策,他們可都是合格的,一點兒不假。所以說如今冀州那兩個已經被兗州軍佔據的兩個郡(國),已經、

算是步入正軌了,兗州軍雖說才占上沒多少時日,但是冀州百姓不是徐州百姓,這個對他們來說,不管說是涼州軍也好,還是說兗州軍也罷,其實也都沒什麼區別,確實。畢竟曹操就只是讓兗州軍在徐州屠殺了一次,其他地方,他可都沒敢。而冀州的話,在黃巾和袁紹時期,說實話都不怎麼樣兒,這個也是。黃巾時期,世家大族對黃巾的意見最大,說起來他們

也算是敵對,小一點兒的家族,基本上都被滅了,只有大的世家大族,豪強地主,富商巨賈,才能保住自己家。或者有的雖說也沒實力,可跑得快啊,黃巾軍抓不到,也沒辦法。而到了袁紹時期,世家大族迎來了春天,好歹他袁本初是世家子弟,根正苗紅的一個,哪怕是庶子,可地位高啊,這個沒錯。但是老百姓就倒黴了,袁紹從上到下,他也看不上看不起老

百姓,畢竟其人那個出身,就已經決定了很多。結果冀州亂七八糟的稅賦一大堆,而且一直都在徵兵,最後的結果就造成了,他們冀州軍人多是多,這個確實,可更多是烏合之衆,這個也是如此。所以說哪怕袁紹是北方霸主不假,可依舊是沒能打過人家涼州軍和兗州軍的

聯合。當初兩軍是沒有現在這麼強,沒有如今這個實力,那是不假。而冀州軍呢,至少人家的勢力,那是絕對超過了涼州軍,也是一樣兒超過了兗州軍,畢竟袁紹滅了公孫瓚,成了北方四州的霸主,那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這個一點兒不假。並且他們冀州軍

的人馬,絕對比涼州軍比兗州軍要多,這個一點兒不錯,所以……可袁紹冀州軍是敗了,這個就不得不說,不是他手下沒人,反而其實是人才濟濟,這個沒錯。可確實,冀州軍是不如涼州軍,也不如兗州軍。因此,這他們一聯手的情況之下,冀州軍也只能說是節節敗退,這個時候,人多也沒他大用啊更多隻是烏合之衆而已,這個就是袁紹不重視練兵什麼的,他

就覺得己方人馬最多,天下第一,還怕什麼?因此,這袁紹都糊塗成那樣兒了,其實敗亡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真的。其人並非是什麼沒本事的一個,反而袁紹其實還很有本事,沒本事能當上北方霸主?這個確實沒錯。可有本事是不假,但卻不代表他就不犯錯誤,這個也

是,袁紹犯錯還少嗎?因此,這自然也是讓涼州軍和兗州軍抓住了機會,然後冀州軍是被滅了,也沒辦法。馬超涼州軍和曹操兗州軍,隨便一方和他們死磕,冀州軍都夠喝一壺的了,就更不用說是兩軍的聯合了,最後他們也只能說是敗亡一途,沒有其他的結果,就是如此。

冀州軍的實力是有那麼點兒的,這個肯定是,可面對涼州軍和兗州軍的聯合,他們最後也得是飲恨,這個沒辦法啊。當初的涼州軍和兗州軍,確實不是現在的涼州軍和兗州軍。可他們聯合之後,依舊是天下最最強,滅冀州軍那不過就只是時間問題罷了,這個也是。所以說當初的結果,那是從一開始,馬超涼州軍和曹操兗州軍聯合在一起的時候,那就已經是註定

了,這個沒錯。其實仔細一想,好像也確實,真就是,這個也是。當時他們雙方的聯手,別說是對付冀州軍了,就是在天下,那也是無敵的存在,這個確實。除非說其他諸侯都聯合起來,那樣兒倒是能對抗涼州軍和兗州軍的聯合。不過那樣兒的事兒可能嗎?確實是不可能,

在其他諸侯看來,那涼州軍和兗州軍聯合對付冀州軍,他們兩敗俱傷,那纔好呢,這個肯定是。他們既不會幫助袁紹冀州軍,也更不會幫馬超涼州軍和曹操兗州軍的聯合,這個肯定是,一點兒不錯。所以說最後是眼睜睜看着冀州軍被滅,而涼州軍和兗州軍他們瓜分了袁紹北方四州的地盤兒,雙方算是盆滿鉢滿,這個確實也沒錯,事實啊,雖然他們不想看到如此,

可也沒辦法,還得接受現實。這個肯定是啊,這最好的時機,那其實是錯過了,這個沒錯。如果說天下諸侯,別的不說,就說當時在他們三路諸侯周邊的幾路人馬,如果說在三方大戰的時候,膠着的時候,聯合到一起,插一手的話,未必就得不到點兒什麼好處,這個還是可以的。不過最後肯定要遭到涼州軍和兗州軍的報復,這個肯定也沒錯。當然了,就算是他們

不動手,最後結果也沒什麼區別,依舊是要被涼州軍被兗州軍滅,就這麼簡單,確實啊。所以說要這麼一看,還不如說當時咬咬牙,直接就聯合到一起,從北方戰場上得到點兒利益呢,這個反正現在來看,那是沒什麼問題的,確實。至少劉備、劉表、孫策,其實他們當初

都有機會,能得到好處,可惜就是他們沒上啊,錯過了,這個沒辦法。涼州軍和兗州軍是強不假,可他們和袁紹冀州軍在大戰的時候,確實也沒那麼多精力去顧及其他的,這個也是。如果說當時劉備還算是依附在袁紹手下,他是不敢有什麼動作,可劉表還有孫策,他們實力

都有,可卻沒那麼做。尤其是劉表,荊州軍實力在那兒擺着呢,可他卻是錯過了好機會啊。這個確實沒錯,而荊州也不是沒有謀士,有眼光不錯的,也和劉表建議過,可最後他也沒同意。說起來要是年紀沒那麼大的時候,劉表其人八成會同意,能那麼去做。可年紀大了,他再也不是當年單騎入荊州的那個劉景升了,這個歲月做出來的改變,確實是不少。年輕時候

都時候,其人確實,還算是敢打敢拼,自己一個人,就和荊州世家大族一般一般,治理荊州。可過去了幾年,這他年紀更大了,確實是變了,從當年的敢打敢拼,變成了守戶之犬,劉表確實是老了,不行了。其實他自己何嘗不知道呢,這自己變成了那樣兒,膽量一下就小

了那麼多,其實也算是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行列了,這個確實。他最後也算是看出來了,天下最後就是馬超、曹操、孫策還有自己那族弟劉備的,要說他也算是看得沒錯,不過劉表對劉備希望是有,可其人面對天下三大諸侯,最後也是一樣兒不好使,但是不能否認他的本事。

劉備本事是有的,這個一點兒沒錯,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這個時代,那都是。可他面對着天下其他三路諸侯,那麼他再強,說起來八成也得飲恨,而更主要的,他還沒那麼強,說起來算是最弱的那個了,所以說結果早已註定。馬超要滅他,而曹操和孫策先是想保住他,可最後也沒辦法了,只能無奈放棄,這個確實,真是沒辦法。如果說真要他們選擇的話,那

肯定還是能保住劉備,他們不會吝嗇,可實際上卻是不行,連霍峻都身死了,江陵都沒能阻擋住涼州軍,這個就不得不說,劉備是註定要被滅的。而曹操和孫策他們的遺憾,那就是劉備手底下的那些將領謀士,有名兒的,他們可都沒見着,估計那些人不是身死,那就徹底

是不準備爭霸天下了,這個一想,其實也是能理解的,確實。畢竟應該說,不說所有的吧,但是大多數的,他們還是比較忠誠的。而有的人更是,投靠劉備都已經是第二個主公了,你讓他們再換一個,說起來這個時代的人,只要品質不錯的,人品還行的,他們都做不到,做

不出來,這個也是不錯,確實。這個有再一再二,確實是沒有再三再四了,你讓一個將領或者謀士什麼的,從以前的主公,投靠到新的主公手下,換一個老大,很多人是能做到,能那麼去做,這個也是正常,確實如此啊。但是要想讓他們換一個主公老大之後,以後再換一個,說起來這個基本上就不要想了,而那麼做的,都不怎麼樣兒,至少這個人品什麼的,那

是很難讓當主公做老大的覺得好的,忠誠度什麼的,估計不夠啊,真是。他們能第三次投靠個主公,再一次換個老大,那麼還能有第四次,甚至更多,那都不是沒可能的是吧,所以說這個其實也是,這樣兒的事兒多了肯定不好,還得是少點兒不錯,就是這樣兒啊。因此,

這想讓那些個以前是別人手下,之後投靠劉備的再投靠別人,他們是不會那麼去做的,而不是那樣兒的,卻忠誠劉備的,他們也不會那麼做。

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三六九章 涼州軍投石問路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三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九)第一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蠻軍第六四二章 兗州軍兵進司隸第九三一章 龐王退兵返房陵第六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一)第二一〇章 涼州軍信使又至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十七章 三人擬定進軍部署第一四七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五)第八十九章 馬超再說十八子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六七三章 戰雄關再次受阻第三七三章 見士卒劉協出面第二六五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第七十三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第一五六章 馬超趁夜入廣宗第七二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六)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入三江城第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第八二六章 霍仲邈歸降劉備第四八〇章 魏文長到達辰陽第八五四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二)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九八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七)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五六二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八四二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九)第四九五章 回隴縣欲見兄弟第五六五章 呂布嫁女結袁術第三九四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第六〇五章 田豐勸說袁本初第一四九章 樸克親見公孫康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四六一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第一二二章 董荼那出使敵營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三一二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續)第十九章 呂布擊殺檀石槐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九四〇章 戰蘄春各人反應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三五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一)第五四九章 辰陽城內罰魏延第二九五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續)第四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一)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二四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六)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二一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三)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一四〇章 臨陣前沙場鬥將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三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六)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六五四章 函谷關攻關受阻第七五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八)第一九一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九四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八)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八二九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三一七章 汜水關華雄挑戰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四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三)第九三一章 龐王退兵返房陵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三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六)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四三二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第二十八章 途經路上人被救第八〇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六)第四三八章 說嚴顏三人歸降第三二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二)第二五六章 馬孟起再說賈詡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六三一章 胡車兒戰韓莒子第九七六章 龐德夜見李德昂第五〇二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第四五七章 神來一箭勝負定第四七三章 劉備信使達臨沅第一〇〇章 孟馬對話軍陣前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四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