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九)

就看糜家大富之家,他們要不跟着馬超的話,不投靠一方諸侯,那麼依舊在徐州的話,肯定是要被曹操給利用上,這個還是好的,不好的話,那就不一定怎麼樣兒了。如今的話,雖說和馬超這個也算是投靠了一路諸侯不假,可畢竟糜貞是成了他唯一的妻子,連兒子也是唯一的繼承人,其實這個就足夠了。對糜家來說,基本上幾十年之內,還是可以繼續發展的,

就是如此,只要不做出來什麼太出格的事兒,那就沒有問題,就是如此!而馬超的身份地位,關鍵是涼州軍的實力,是能保住糜家的,一直都是,這個就不得不說,當年糜太公的眼光,那是一點兒不差,如今來看,還不就是那樣兒了。其實他是沒指望太多,如果說自己女

兒能嫁給馬超,那是最好,可要是不行,糜太公也沒太過強求,這個確實。但是有一點,那是一點兒不錯,就是他也好還是讓自己兩個兒子也罷,都是必須要交好馬超其人,這個一點兒都不能差,對於其人的要求,那就是有求必應,一定要交好馬超其人,那樣兒的話,哪

怕自己女兒沒嫁他,最後對自己家來說,也是有好處的。畢竟他一直可都是交好馬超,連他們家基本都搭進去了,這個真是,等他女兒嫁馬超之後,可以說糜家是徹底給搭進去了,一點兒不假。別的不說,就說糜家從徐州遷到涼州,這其中的花費還有損失,就太大了,這個馬超很清楚,可自己當時必須要讓他們那麼做,他們也必須那麼做,這個肯定是,不那麼

做的後果……看看之後的徐州什麼樣兒,就清楚了,真是。曹操那樣兒的人,他是不會放過糜家的,別說你只是個大富之家,就算是世家大族,他也不是說就不敢動了,這個確實。真要是讓他覺得有威脅,那麼後果是可想而知,確實。曹操對徐州,那是沒什麼感情,反而

因爲讓父親的死,對徐州還比較憎恨,所以說你確實是不能指望他如何了,這個肯定是。如今徐州是太平了,那是因爲當初的事兒都過去多少年了?並且還得說現在徐州早就是兗州軍的地盤兒了,如果說不是,你看現在會成什麼樣兒?這自己地盤兒和別人地盤兒那就是不

一樣兒的,肯定沒錯。分明就是兩種情況啊,肯定是,這自己地盤兒能和別人地盤兒一樣兒嗎,那是大不同了,真的。所以說應該慶幸如今徐州還是曹操兗州軍的地盤兒,要不然的話,誰知道會再出什麼事兒呢,真是。所以說這個也算是不錯,確實如此。如果說徐州是江東的地盤兒,那麼還好點兒,可要是涼州軍地盤兒的話,那可就有意思了,不過那都不可能

的事兒了,涼州軍距離徐州太遠,等他們能佔到徐州的時候,確實還是那話,兗州軍距離被滅的時日也不遠了,真的,還不就是如此。之前也說過了,涼州軍能佔徐州,至少也得是拿下了江東,滅了孫策。要不然就是拿下豫州之後的事兒,所以說那個時候滅兗州軍,雖說

不是絕對的,這個沒錯。可確實,他們被滅的日子,這個不會遠了。至少兗州軍損失一個豫州,那麼實力可以說是減少太多了,這個一點兒沒錯。所以說如果這個時候馬超要去帶兵攻豫州的話,他是要面對N多兗州軍,關鍵是有人也許就會死守在那兒,這個可不是說笑,而就是實實在在的,所以說豫州的情況,馬超他們其實很清楚,這己方如今連冀州都要敗了,

暫時也別提是其他州郡了,真的。確實,如今涼州軍最大的困難,不是沒有人馬,而是有人馬卻不能動,只能守着,而暫時卻進攻不了了,就是如此。所以說這個時候是兗州軍還有江東軍進攻的好時機,就看他們能不能調多人馬了,這個確實沒錯。他們還能有充足的人馬,那就是他們過來進攻,繼續攻涼州軍的地盤兒,就算不佔優,可至少不會說吃大虧,畢竟江

東軍要是進攻的話,他們怎麼都得是把兗州軍拉上,想方設法是要那麼去做,所以兩軍對付涼州軍,缺少人馬的涼州軍,不能調動兵力的涼州軍,這個他們怎麼都不會說吃大虧,肯定如此。但如果是兗州軍繼續動兵了,他們要是不拉上江東軍的話,那麼就憑他們一方,如

果說人馬多了,那麼一樣兒是吃不了大虧,看是進攻什麼地方了,這個很重要。冀州的話是不用想了,這馬上就要結束了。其他地方,南陽的話,曹操是沒什麼想法,那麼司隸和幷州,這兩個地方卻是不錯,要不再去江夏,也不是說不行,這次就和上一次不同了,畢竟去

江夏的話,還能拉上江東軍,這個很重要。上一次的話,說起來那是江東軍主力,他們拉着兗州軍一起進攻。而下一次的話,如果說兗州軍去進攻了,他們拉上江東軍,那就換成是他們主力了,江東軍不是了,就是如此。不過就和上一次也差不多,孫策是能確實己方出兵,兗州軍也能跟着出兵,那麼曹操也是如此,他認爲己方出兵了,而孫策也一樣兒是能帶着,

至少他是能派人馬跟着己方一起對付涼州軍,就是如此。所以說拋開其他地方,如果說兗州軍就只去進攻江夏的話,他們是有很大優勢的,這個一點兒不假,畢竟這個可是兩軍一起的啊。如果說江東軍主動的話,那也是那樣兒,就是如此。所以說這個兩軍對付一軍,那確

實是有優勢,就算是馬超,他也不得不承認如此,確實啊,真心沒錯,這個肯定是。而馬超也是,他並不想還是他們兩方對付己方一方,這個根本就不是什麼好事兒,還趕上己方沒那麼多人馬調動,這個就更是了,所以說那肯定不是他所希望的,一點兒沒錯,所以這個……

不過下一步如何,這個誰也不知道,畢竟如今連冀州的戰事還沒完呢,這個也是。只有說如今戰事結束了之後,才能說其他的,要不然的話,其實還都沒太大用,真的。畢竟到了那個時候,那肯定和現在的情況還有所不同,所以說這個確實是有區別的,沒錯。不過看如今情況的話,曹操只要兗州軍還有人馬,能調撥去進攻,估計他八成都得那麼去做,一想也正

常,確實啊。不說別的,就說馬超是曹操的話,他也得那麼去做,確實如此,正常。所以說到時候再說吧,至少現在連冀州戰事還沒完呢,之後的事兒,那都是不一定了,真的。曹操兗州軍也許到時候會有人馬,可也有很大可能,最後就沒什麼人馬,也不是說就沒可能了,

真的。不過至少兗州軍能調動人馬,而不想涼州軍那樣兒,基本上已經是不行了,這個確實。如果說還行的話,如今也不會這樣兒了,就是如此。能調撥人馬來的涼州軍,就算是輸,也不會像如今這樣兒,更何況很大程度他們還是要贏呢,這個確實。所以說如今這樣兒,那確實是涼州軍他們不想要的,是兗州軍想要的,就是如此,所以說前者的無奈,後者高興啊。

這個也是一點兒沒錯,不過馬超和曹操/他們也是,都想着早點兒結束了冀州戰事,然後都回去休息,那就是挺好了,這如今的戰事,或者說今年的戰事那就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了。除非說江東軍,除非孫策還有什麼動作,至少在曹操看來,今年自己不會有太大動作了,當然如果是有好機會那就另說。孫策的話,他要是有什麼動作,自己再看吧。反正基本上他們

那邊兒的大動作就是攻荊州,己方參與不參與,曹操沒有一個確定,看情況而定。如果說他們真敢去益州,那麼就算是曹操也不得不說一個佩服,這個真是。其他的不說,就交州那人馬去了益州,不是曹操小看江東軍,實在是他們去多少就沒多少,不信就看看,到底最後

是不是如此。當然了,他覺得孫策和江東軍那些人,不會就那麼想不開,就要帶兵去益州,那得是多傻?這個可真是,他們還不至於說那樣兒吧。其實要馬超來看的話,哪怕歷史上的周瑜,他都是得到了荊州南郡之後,纔想着怎麼去攻益州,還沒想着說一定就都能拿下來,

所以如今……當然了,這個歷史是歷史,而現在是現在,肯定是不同的,或者說根本就不一樣兒,確實。那孫權佔了交州,他怎麼就沒說從交州出兵去奪益州呢,別說什麼他和劉備聯盟之類的話,那不過就是口頭兒上說說,劉備都能來個夷陵之戰,孫權他其實也不是什麼好餅,確實,荊州怎麼丟的,關羽怎麼死的,所以這個是吧,真要說起來,還是孫權那邊兒

先去進攻的,這個沒錯吧,所以說這個還不是嗎,那什麼聯盟之類的,確實,不過就是口頭兒上的而已,說今天咱們還算是盟友,可明日的話,兩方就打起來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真的。反正從孫權還有劉備那兒來說,還不都是如此,確實啊,赤壁之戰的時候,雙方有共

同的利益,或者說是共同的敵人,他們是聯合了,這個一點兒不假。最後贏了,不過就是劉備佔了更多便宜,更大優勢,這個也是。而孫權江東軍一方,他們是不甘心這劉備一直佔着荊州,所以說最後也是派兵去進攻了,那時候雙方關係還不錯呢。不過人家孫權那兒也是

有說辭啊,這你劉備不是借荊州嗎,你早就佔了益州,那麼荊州自然就是要還,就是如此。而劉備什麼樣兒,這個從他借荊州的時候,那就說明了有借無還,這個肯定是,他是怎麼都不可能說放棄荊州的。哪怕最後都佔了益州,可依舊是不可能放棄。所以說關羽都丟了荊州,沒辦法了,那就真丟了,可他不還來個夷陵之戰嗎,說是爲關羽報仇,可說實話,這個不能

說就沒有,可他心裡到底怎麼想的,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劉備那大耳朵就想要奪回荊州,這個是最基本的,要是能滅了江東就更好了,這個是他終極想法,只是可惜啊,最後都涼了,沒辦法,他不是陸遜對手,就算是換成諸葛亮也不好使。陸遜其人年輕歸年輕,可確實,你

不能小看了他,關羽怎麼敗的,可以說和其人有着很大的關係。所以關羽那樣兒的都敗了,你劉備多個什麼啊,真的,至少他其實不如關羽,在軍事上面。畢竟人家二爺那時候都是威震華夏的人物,不管是曹操還是孫權,可以說都是非常仰慕,而且也知道其人是勁敵,一點

兒不錯。劉備不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一個,反而其人還有這不小的本事,這個一點兒沒錯,可再厲害,其人那時候也不過就是稱帝了,當皇上了,如此而已。但是人家二爺,也許那個時候是,在名聲上沒劉備好,沒有其人大,可人家二爺後來可以說是成神了,這個是三國時期誰都比不上的,二爺那粉絲可多了去了,甩別人八條街,真的,所以說其他人可都不好使,

那是比不上二爺的。而且還得說,二爺都敗在陸遜手上了,劉備還多什麼呢,他是,有地方比關羽強,這個肯定沒錯,可在軍事上面,可是二爺比他強,這個也是一點兒不假。劉大耳朵的話,其人是有點兒謀略,這個不假,可二爺一樣兒是有智計,這個也得承認,是,不

是什麼天下頂級謀士,可也是一樣兒是有些謀略的好吧,這個你得承認,事實就是如此,二爺軍事上可不就比劉備強嗎,至少不會犯劉大耳朵那樣兒的錯啊。

第七三八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續)第八三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四)第六一五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第一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九)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火燒藤甲(續)第四五九章 奔江夏過路襄陽第九七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八)第四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九)第二二七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四)第二六一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七)第四三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二)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續)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八〇四章 涼州軍三攻敵城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七六七章 曹操聚衆說前事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五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八)第六三九章 裡應外合破堅城第一三八章 馬孟起設宴待衆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三六七章 馬超安慰馬雲騄第一四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二)第九七八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二)第四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四)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完)第三八一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續)第五八六章 兗州江東退零陵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八六八章 疲兵計配合實施第四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九)第三二〇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續)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六)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九六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一)第七九二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續)第三十一章 長安動木馬出擊第一五五章 追敵軍蠻王中計第一八五章 南蠻王再會楊鋒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第五三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四)第二六九章 謀士計破燒當(二)第二一一章 聖旨至繼續駐守第三五八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第十一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續)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七五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八)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六九八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第一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三)第四九八章 涼州軍再戰零陽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八五七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五)第九九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三)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七三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八)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九五九章 孫劉商議進兵事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五四八章 兗州軍兵臨城下第一五七章 武安國奉命到前線第八二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二)第一六四章 中軍帳內作解釋第四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七)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五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一)第三七二章 兩軍前徐榮身死第九〇一章 孫劉聯軍再攻城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七一六章 甄家衆人商議畢第九八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二)第九七六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第五四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四)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二)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四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六)第九四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九)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一)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一二八章 賄左豐爲主鋪路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六八七章 曹孟德發落大將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