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九)

真心不敢,調兵的事兒,他肯定不能是自己去,所以說只能是讓己方士卒,而己方士卒是絕大多數可以信任,這個不假,可讓他們拿着虎符去調兵?那自己是得多傻×,不說士卒忠心貪慾什麼的,就說一旦被兗州軍或者是江東軍給劫掠到手的話,那麼可真就出事兒了。馬超可是太清楚了,己方有多少將領,軍中的人,那就認識虎符而不認人,這個他知道。說起

來只要拿着虎符,哪怕就是個說南方方言的人去調兵,也是無條件執行。有人也許還有想法,有人可能違抗軍令,可絕大多數,馬超覺得還都不會,所以說他可不敢輕易拿出來,那東西就只有最關鍵的時候,纔是有大用,這個真是,平常的時候,自己軍令出,口頭兒的命

令什麼的,那就可以了,不一定非用那東西。而這也看得出來,馬超給自己兒子到底是多大的權利。而涼州軍衆人也是都知道,別看自己主公是沒立世子什麼的,可己方這兒,自己主公就那麼一個兒子,一個繼承人,所以說最後怎麼說,繼承人都是馬煥了,而不是別人。

那麼自己主公如此,其實也是可以理解。而且還不得不說,長安是留下陸遜守禦不假,可到了關鍵時候,整個長安的人馬,都是受到馬煥的節制,不說其人的身份地位,就說他手裡的虎符,只要一拿出來,長安的守軍,那就是無條件執行軍令,就是這麼樣兒。而陸遜的話,知道你是自己主公器重的謀士,自己少主的老師,自己主公留下主抓全局的,可惜你沒虎符

啊,這在軍中,虎符的命令,那不是你陸遜能改變的。而且馬超也是知道,其實別說是己方了,就是兗州軍,江東軍,曹操和孫策他們,他們調兵也從來都不用虎符,這個不得不說,他們和自己想法也是有一樣兒的,肯定是啊。當然了,馬超可不認爲他們沒有那東西,那不

開玩笑嗎,這個玩笑也沒那麼好笑好吧。主要是除了自己,那虎符那麼重要的東西,肯定不能交給別人,這個肯定是。而且不得不說,就像己方防着兗州軍和江東軍一樣兒,他們兩軍也是一樣兒都防備着另外兩軍,這個肯定是。虎符這種重要東西,只要落到敵軍手裡,那

麼肯定就要出大事兒,這個想都不用想了,真就是啊。所以說曹操還有孫策和馬超都一樣兒,真心不敢輕易用。只能說是實在沒辦法了,在不得不用的時候,那就必須要用了,這個肯定是,都是如此想法。虎符這個東西,至少在他們三路諸侯的眼裡,其實都是如此,確實是誰都不敢輕易去用,要不真就出了事兒,到時候算誰的責任?而馬超對兗州軍對江東軍的

虎符不太清楚,可自己這邊兒的虎符什麼樣兒,他是太知道了。而且以馬超的見識來說,這個時代的人,想仿造他們涼州軍的虎符,那都沒可能,所以馬超也不會想曹操還有孫策他們會利用假的虎符去賺己方什麼的,自己不會給他們機會。當然對方也不會給己方什麼機會

就是了。馬超是一點兒都不知道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的虎符什麼樣兒,估計也就是那些個軍中的將領知道,而軍中的人,一看到虎符,基本上都能知道真假,所以說想用假的去賺對方的想法,那就不要有了。要說自古以來,都是竊虎符去做事兒,聽說有造假的嗎?所以說馬超也知道,這個就得是用真的虎符去調兵,哪怕就是用計去賺別人,也都能成,這個確實。

所以說虎符這個事兒,就只有當主公的,還有主公繼承人手裡有,其他人,那就不用想了。當然真到了用的時候,可能是從別人手裡看到了,這個倒是,所以這個……涼州軍到了癭陶,馬超是沒讓己方直接進攻,還得是休息,明日再戰!並不急於一時,主要是他也知道,這個時候和兗州軍一戰的話,反而是他們想要的,而對己方來說,並沒什麼他大好處,反而還有

不好的地方。而己方來了,他們江東軍是不會主動過來的,至少今日不會。因爲馬超知道曹操那性格,只有說他們是有大優勢的情況下,他纔會帶兵來進攻。可曹操要是感覺到沒有,那他自然就是不會,就是如此。而且還不得不說,他曹操的想法是,再等一日其實也好,至

少明日他們兗州軍的人馬,那是還會回來一點兒,這個倒是,所以說今日他們也不會主動過來,這個馬超是清楚的。他知道,就算是主動來,最早也是明日,而不會是今日,就是如此。對此,馬超是知道,就算自己是曹操的話,也得那麼做,很正常,確實。明日就不是今

日了。自己就敢說,明日自己要是再不出兵,按兵不動的話,那麼兗州軍就會主動來了。到時候你是戰也得戰,是不戰也得戰,這個肯定是啊。畢竟曹操會給你什麼機會?那不做夢嗎,至少馬超是一點兒不相信這個,確實。要說曹操那樣兒的奸雄,能給敵人什麼機會,他肯定是第一個不信,這個真是。自己的話,年輕時候還成,如今的話,那基本上也都沒有了,

畢竟這爭霸天下不是兒戲,更不是遊戲,馬超這當主公做老大的,他自己最清楚不過,可能就因爲自己一個什麼錯誤的命令,直接就讓己方的士卒損失個幾萬甚至更多,那都沒什麼不可能。要說曹操赤壁之戰,歷史上的話,他都得損失個近十萬人,要知道那個年代,十萬

人是什麼概念,可不是這個時候的十萬人,那歷史上三國時期一共纔多少人口?所以歷史上的赤壁之戰,那是直接就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劉備從一直跑一直跑的劉跑跑,慢慢走向了最大的歷史舞臺,直到最後當了皇帝。這個他肯定是要感謝赤壁之戰,沒赤壁之戰,就

沒有他稱霸的基礎,這個確實。而真要說起來,江東是赤壁之戰的主力,出了最大力,可更多好處都讓劉備給整去了。周瑜是大功臣,這個一點兒沒錯,而歷史上周瑜也不是演義裡那樣兒,這個也都知道。可惜因爲好處讓劉備佔了,他是不甘心,可也沒更好辦法,終究是

沒幹過劉備他們,最後還是病逝了。大多數人都看到孔明爲了蜀國,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個確實,不能否認諸葛的功績,還有其人對蜀漢的忠心忠誠。但是他好歹還活了五十多呢,可週瑜呢,爲了江東也掛了,而他才三十多,確實是更不容易。周瑜確實是有本事不假,可在劉備面前,他還是沒其人更老狐狸,這個真是。劉備是個什麼人,可以說江東沒有人拿

其人有什麼辦法,連曹操都滅不了他,就更不用說是江東了。真正在歷史上來說,劉備確實是個牛×人物,哪怕其人不是個頂級謀士,可也有足夠的水平,你別看他確實是總跑不假,這個沒錯,但是人家跑出來個三分天下,這不就是最大的本事嗎。其人能讓一羣人給他賣命,這就是本事。說起來劉邦其人也沒什麼,但是他會用人啊,這就足夠了,能收買人心,這就

可以了。曹操怎麼樣兒,最後還是拿其人沒辦法,甚至比劉備還早死了,劉備之後就當了皇帝,這點上,他是超過了孟德啊,確實。不過劉備這個人,確實是,還是那事兒,曹操去世,他也沒說派個人去看看,這個真是,和曹操不能比。至少劉備要先死了,曹操怎麼都得派個人去看看。而那個時候的根本,是雙方的對立,畢竟在劉備那一方,曹操都已經是魏王

了,哪怕有天子詔書,可在他們的宣傳上面,那還也就是漢賊,所以在劉備眼裡,漢賊死了,自己這個漢室宗親,漢中王,那自然不會派人去的,這個就是這樣兒。可說實話,曹操人都沒了,這哪怕他們和劉備一方過節太深,可劉備卻沒派一個人去看看,這點確實,他就

想着自己一干手下人了,卻是沒想更多。怎麼說劉備手下也確實,沒幾個就真是覺得曹操就好的,這個肯定是。如果說要是覺得曹操好了,也就不會跟着劉備混了,這個肯定是啊,最基本的。而且雙方的過節太深,這個也是一點兒沒錯。但是在這個事兒上,他還是,比較

小氣,確實,沒有曹操性格上的那種大氣。確實,看劉備其人,本事是有,要不也做不到三分天下了,又當了皇帝,這個是。可其人終究不是曹操那樣兒的奸雄,而他是梟雄,只有曹操纔是三國時期的唯一奸雄,歷史上也沒幾個能比得上的,哪怕其人也是沒稱帝什麼的。可其人在歷史上的評價,那可一點兒都不低,哪怕是有污點不假,可就算是當皇帝的明君,

也不是說就一輩子都沒污點,這個很正常,都一樣兒啊,所以這個不是什麼大事兒。還是那話,做皇帝的,不狠的,你位置肯定就不穩,沒準就讓人給整下去了,這個很正常。畢竟天底下想當皇帝的多了去了,有多少人想取而代之,所以說這個……你真就狠了,地位也就

穩了。曹操有狠的地方,不管是屠殺百姓,還是隨便就殺一個人,只要找藉口就咔嚓了,這個也是沒辦法。劉備表面兒上,看着是沒什麼狠心,至少他沒幹過屠殺百姓的事兒,反而還是一副仁義的樣兒,在老百姓面前,可老百姓還就吃這套,這個是沒錯。但是其人不狠?

開什麼玩笑,劉備可不是什麼良善之輩,就隨便說個演義的事兒,劉安是殺了自己妻子做成菜款待他一次,那給劉備感動不行了。可以說其人是有收買人心的地方,這個肯定是,但是從一個側面來說,其人也是夠狠,這點真心沒錯。孫權就更不用說了,應該說其人好像就沒看過他有什麼良善的地方,好好看看,不難知道。曹、孫、劉,說起來也就是劉備,至少

表面兒上給老百姓的感覺,那就是個仁義君主,這個真是。老百姓可不是知道那麼多事兒,他們就只是知道劉備是大漢皇叔,漢室宗親,對百姓不錯,這就足夠了。天下最開始還是大漢天下,曹丕篡位也都是東漢末年過了三十多年了,所以這個老百姓的心裡,怎麼都是有大

漢的,這個一點兒沒錯。大漢再怎麼說,也是名義上的朝廷,那是名正言順的當權,哪怕皇帝都是傀儡了,但是老百姓不管這個,他們就只是知道,天下是大漢天下。而之後曹丕篡漢之後,劉備直接就來個蜀漢,爲什麼,還不是大漢能給他帶來好處,最後也就剩下這麼一

個了,所以說他是肯定不能放棄最後的利用機會,這個一點兒不假。對他們那些當主公做老大的人來說,這是絕對不會放過給己方增加好處的機會的,這個肯定是。曹操是個奸雄,其人什麼樣兒,天下人也不是沒領教過,而劉備的做法,就是要和其人相反,這一點他是太清楚了,只有自己那麼做了,自己纔會得到更大的利益,足夠的好處。而事實也證明了,他

所想沒錯,所作所爲都是對的,這個確實。而江東算是實力最弱的那個,這點是事實,除了水軍之外,其他也不太能拿出手,所以說就註定了孫權肯定是要左右逢源,這個纔是他們江東安身立命的根本。孫權不怕劉備,這個他還不至於,可卻怕北方,畢竟實力在那兒擺着

呢,所以說和蜀漢關係可以,和北方關係也不是說特別惡劣,這個就是孫權做法,而事實證明了,這個是對的,不過說起來劉備確實,他絕對是不要臉,這個也沒錯。

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九十一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三)第七二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三)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計謀聯軍第一三八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四)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第六二三章 進雁門初戰樓煩第二一一章 聖旨至繼續駐守第七〇〇章 失敗後馬超反思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五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六)第十三章 精銳營孟起練兵第九六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三)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第九六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八)第三八七章 賈馬演戲賺鬼卒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二一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四)第三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六)第一六五章 涼州軍再次進兵第八〇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八)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五)第一三四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完)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四四三章 趙雲城頭說雷銅第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四二三章 涼州軍攻破閬中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六八五章 霍仲邈求教徐庶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五五一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二)第二七八章 馬超帶兵屠羌第一五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五)第一六四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三)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四七六章 趙雲張飛入成都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六五八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八)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二三三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下)第三四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一)第四八九章 孫策質璽借人馬第四〇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七)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二三二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中)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九十三章 二將快馬達成都第九四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九)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四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五七二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完)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四三〇章 郭奉孝欲說高沛第五四七章 涼州軍佔據懷縣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五七九章 曹軍攻破下邳城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四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九)第四八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七)第八九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六)第六九一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第八九一章 涼州軍欲往房陵第六章 馬孟起蘄春議事第七二二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續)第九十二章 三人行到達成都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八)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一六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第二二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四)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七〇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九)第三七七章 長安城司徒身殞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四六三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第一五二章 中軍帳伯言出計第六四三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三)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