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六)

瞭解的都知道,那赤壁之戰是直接就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赤壁之戰要是曹操贏了,那麼八成一統天下的腳步,那肯定就是要早多了,這個真是。可他們輸了,這個真沒辦法。而夷陵之戰呢,直接是讓劉備從稱帝之後那點兒優勢,是蕩然無存,真就是沒有了,不說一下就回到解放前了,可也真是損失太大了。要說在歷史上,雙方投入的兵力都差不多,可架不

住蜀漢的損失大啊,這個真是沒辦法,劉備一大敗筆,可他也是沒辦法,他是看到了贏孫權的希望,想着佔大便宜,結果是便宜沒佔着,直接從優勢便劣勢了。而孫權贏了,還不敢再進兵,他是害怕啊,怕北方曹丕,這個是根本,他們實力不行,要不有實力那還不滅了蜀

漢,所以……劉備也一樣兒是怕,怕孫權怕曹丕,沒辦法,誰讓蜀漢敗了,這個真是。所以說他是一直都在白帝城,是,他是身體不好,這個沒錯,可不是說劉備就一點兒不能動了,臥牀不起什麼的,他是能動,可卻不敢離開白帝城啊。要說他這麼做,那可是一點兒沒錯,

第一防備孫權,他是要在,哪怕蜀漢夷陵之戰是慘敗,可只要他整個皇帝在,那麼蜀漢軍中就有主心骨,那士氣再怎麼低也不會說就沒了什麼的,這個第一主要就是防備江東。第二也是防着北方,畢竟北方要真有動作的話,他可以第一時間讓人去找孫權,趕緊聯合再對付曹丕。至於說孫權不同意?那真沒可能,孫權骨子裡是不想,可他卻不能那麼做,最後怎麼

都得同意,這是根本。聯合纔對他們好處更多,而不是看着蜀漢被滅什麼的,他還不至於那麼短視。劉備的話,他是糊塗了,老了沒辦法。可孫權那時候可麼那麼大年紀,至少比劉備年輕多了,真的。劉備那個時候是剛過六十,而他孫權不過才四十,沒到四十,將近四十

那樣兒。劉備生在一六一年,孫權則是一八二年,這差二十歲呢,真是。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個大家都知道,孫權是劉備的大舅哥,他那妹妹是嫁給劉備了。而他妹妹多大了,史書是沒明確記載,可看孫權就知道,他妹妹至少比劉備還小二十一二歲,這是最少的。如

果孫堅晚年纔有孫尚香的話,那麼至少她比劉備可能最多小三十歲還得過了。所以說別看劉大耳朵這半輩子都是顛沛流離,寄人籬下什麼的,可到了晚年,是又當皇帝,有找了個比他小二十多歲的小老婆。關鍵不光是小二十多那麼簡單,孫尚香是江東出了名的大美女,這就不用再多說了。所以說在這個上面,劉備可以說是沒幾個人能比得上他了,真的,讓你娶

一個比你小二十多的大美女,你還不得是樂得屁顛屁顛的,真的,有幾個男人……反正我要是碰到這好事兒,大家都懂,就不用多說了。所以說劉備在這上面,其實還是很幸福的,這個你承認不承認,都是事實。曹操是有他自己的特殊愛好,這個不用多講。劉備的話,他

是沒把自己女人看那麼重要,可到了晚年,居然還有大美女投懷送抱,這個不得不說,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哪怕劉備其實依舊是那樣兒,他眼裡孫尚香更多的,其實是屬於政治聯姻,這個沒錯。可劉備是不怎麼地,但是孫尚香,那確實是不錯,不管正史還是演義,對孫尚香的評價,那還是很正面的,都不錯,這個確實。當然歷史上孫尚香叫什麼都沒明確記載,

就是孫氏、孫夫人這樣兒。可不管是叫什麼名兒,那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孫尚香的評價,確實還是不錯的,可以的。雖說她更多是爲了孫劉聯盟,才被當兄長的給推出來,可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你哪怕就是天下強勢諸侯的妹妹,可該作爲籌碼什麼的,上位者哪怕是你同父異母的親哥哥,照樣兒是把你給捨棄出去,這個一點兒沒錯。尤其是孫權那個

性格,真是又厚又黑,這個比曹操比劉備可厲害多了。前者不過是黑,後者是厚,可孫權是又厚又黑,確實是挺厲害。真的,就看給其人的評價,那可真是,確實不一般啊,沒錯。別看曹操說什麼“生子當如孫仲謀”,可他依舊是沒滅了孫權,沒平定江東,這就算是直到

他掛了之前,曹操也是深感遺憾,“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羣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可以說這是最大的遺憾,其實也不爲過。反正曹操是對那倆是沒辦法了,只能是寄託希望給自己兒子,子孫後代,這個也確實如此。可最後的結果,曹操要是能

知道的話,他肯定還得罵不肖子孫啊,什麼都別說了,應該說是一代不如一代,真的。最後直接就讓司馬氏給篡了,天下爭來爭去,最後都是別人的,姓司馬而不姓曹了,這個可真是。在馬超看來,曹操要是知道他後世子孫,是一個不如一個的話,會不會從地底下爬出來,這個也說不定啊,畢竟就以其人那個脾氣性格來說,還真是不好說了,確實。反正他是一點

兒都不可能覺得有什麼好就是了。其實曹操活着的時候,是知道司馬懿這個人野心不小,確實是不能重用,但是他一死,到了曹丕那兒,就不一樣兒了。不過曹丕更多的,他和司馬懿關係是挺好,這個確實沒說的。他活着的話,司馬懿也未必就會有什麼動作,但是曹丕也

掛了,司馬懿還是活得好好的。司馬懿七十三才掛了,比孫權還多活了兩年,這個就不得不說,確實是超過了三國中的絕大多數,一點兒不錯。在那個時代,能活超過七十的,那可真是沒多少,可不像現代啊,所以說曹魏的繼承人,壽命上是不如司馬家的,所以說他們最

後就等着被篡位吧。真是,這個壽命還是影響很大的,孫權活了七十一,哪怕他後期是比較糊塗,但是總體來說,對東吳還是好處多,這個肯定是。如果說曹操也活了七十,劉備也活到七十,那也許是更有意思,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罷了,沒什麼真的。在東漢末年,之後的三國,能活超過六十,已經算是長壽了,要知道多少人都活不到那個年紀,但是曹操和劉備

卻都是超過了。這個就算是長壽了,就三國那些有名有姓的,可沒多少超過這個的。是有活七十多,八十多,甚至超過九十的也不是沒有,但那有幾個?屈指可數啊,而武將的話,真是沒多少超過六十的,畢竟這征戰幾十年,隨便一個都是全身是傷,這個影響可不小,真

是一點兒沒錯。可以說年紀越大,這個影響就越大,肯定是啊。你年紀大了和年輕時候,那身體能一樣兒嗎?所謂是“人老不講筋骨爲能”,這話一點兒都沒錯,你年紀大了,那不服老是不行的。有幾個像黃忠那樣兒的?說實話,真就只是鳳毛麟角,沒幾個啊,太少了。那麼大年紀了,還有一流武藝的,至少歷史上也沒多少,這個確實啊,而且還是箭法超羣,

一點兒沒錯。所以說這個也是,整個歷史上也沒幾個黃忠那樣兒的,馬超對此還是知道的,畢竟老當益壯的,確實是沒幾個了,也就那麼幾個而已,確實是。就三國都沒有比得上黃忠的,反正馬超就是這麼看的,他是如此認爲。當然了,這個他也是覺得這個就是自己一家之言罷了,如果說別人還有其他想法,那隨便,反正他也沒指望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兒想法,

都那麼認爲了,確實是沒那樣兒啊,真的。他也很少和人去爭辯什麼,認爲沒太大用,這個爭來爭去的,其實也是沒什麼用好像,所以……馬超覺得,如果說爭辯爭論,真要是能爭辯出來什麼的話,那倒是值得的。如果說就只是想讓對方認可自己的說法,要說服對方的話,

那麼他是覺得沒大用的。像是演義裡諸葛亮舌戰羣儒,他覺得就是有用,有大作用,那是應該做的。畢竟劉備一方,沒什麼實力,至少不如江東,說起來是讓他們所看不起的,但是其人卻一直都是和曹操作戰,這個確實是比他們更瞭解曹操,這個肯定是。不過一羣人都想

着投降,文士裡沒幾個不想着投降的,認爲己方不是人家對手,所以說諸葛亮舌戰羣儒就有大用了。不讓他們看輕劉備,也別一直都想着投降的事兒,丟人現眼啊,所以……真是,至少在劉備一方的武將看來,就是丟人現眼,這個一點兒沒錯。就是文士,那也沒幾個不那麼想的。他們和劉備,和江東那些人可不一樣兒,劉備跑了半輩子,他手下文士可沒說有投

降曹操的。當然了,這個也得說,他手底下是沒幾個人,就簡雍、孫乾還有糜竺,這麼幾個經常出現的,跟在身邊兒的。不過這幾個說實話,確實也是沒可能投降什麼的。簡雍是劉備同鄉,從小就認識了,所以說這個關係特別近,肯定是沒有什麼投降的。孫乾的話,投靠

劉備也算早,在徐州的時候,他就認可劉備了,哪怕劉備是再落魄,其人也沒說離開什麼的,所以更別說是投降。最後的糜竺,那不用多說了,連妹妹都給劉備了,算是散盡家財,就爲了幫自己這個妹夫,所以這個……說實話,劉備是跑了半輩子,可卻有那麼多人幫他,

這他只要是把握好機會,那真是早晚能成事兒。你看看他身邊兒都是什麼人,關羽、張飛還有趙雲他們就不用說了,都是萬人敵,一流武將,大將。而文士也有簡雍、孫乾、糜竺他們,不管怎麼說,雖然是不如謀士,可也算是可以了,這點確實沒錯。就像司馬徽所說的那樣兒,反正劉備最缺少的,其實就只是一個謀士,一個頂級謀士,就是這樣兒。只要有一個

頂級謀士輔佐他,他是一遇風雲便化龍的節奏,這個可真是。而事實也證明了,確實沒錯,他一直以來,其實缺少的就是那麼個頂級的謀士,缺少機會啊,就是如此。至少馬超來看,確實是那樣兒。劉備其人有本事,這點哪怕他是看不上對方,可也是承認的。其實就連曹操,

他也承認如此,確實。不管是歷史上,演義裡面,還是說現在,曹操可都是承認劉備本事,也許是,他還是覺得對方有不如自己的地方,這個確實不錯。可曹操也都承認,認可其人,也一樣兒有超過自己的地方,這個哪怕是他,在心裡也是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點兒沒錯。而

曹操都那樣兒了,馬超還多什麼呢?他可從來都沒說比曹操強多少,這個真是。要說比孫策還強點兒的話,他是知道,這個沒錯,但是要一說曹操,自己可沒比對方就強那麼多,這個也真是不錯。當然了,還是那話,對方很多方面是都超過自己的,這個自己知道也承認,確實是事實如此。但是同樣兒,這自己的一些地方,那也是超過其人的,就是這樣兒,這個

也是事實,真是。而說劉備的話,那也確實,其人就缺少了那麼一個謀士,哪怕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可說實話,哪怕就是簡雍、孫乾再加上個糜竺,他們就真能頂個諸葛亮?這個反正馬超是覺得沒有,真的,至少劉備得孔明之後,總是說自己如魚得水啊,如魚

得水,那確實不是說着玩的。這個你得承認,事實就是事實,他得孔明之後,那確實是和之前不同了,這個一點兒沒錯吧,所以說真就缺……

第八四七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三)第五一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九)第九二七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第三三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二)第六二三章 進雁門初戰樓煩第六三四章 涼州軍佔據便縣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二二八章 到達三江城待兵第六十六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完)第四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一)第二十四章 漢中江夏皆行動第六四四章 奪城門雒陽城破第四四六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續)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四一〇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完)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一三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七)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四四五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續)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三〇二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中)第四八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一)第三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五)第三十六章 大軍起三方齊動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七十五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五六八章 再攻城依舊不力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續)第九八一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四)第九十三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五)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九)第九三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二)第一〇〇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三)第九〇四章 楊任押糧赴房陵第五三五章 涼州軍三攻酉陽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三一二章 雁過拔毛馬孟起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八三一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八)第五七二章 兩軍戰江東戰敗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一五六章 遭火攻孟獲奔逃第九三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第九六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六)第七六九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第二四七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九)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六一〇章 曹仁魯肅談判定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第四九〇章 零陽城求見守將第二三一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上)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七十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一)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七九一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第四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一)第七四九章 許都亂荀彧平叛第四七五章 直臣諫言命消殞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三五九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續)第七一六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八)第四八三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三六六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完)第二四六章 帶來再赴八納洞(續)第三六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二)第七五七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七一九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九六四章 張任離開西陵城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三五五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二)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五)第五七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五)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八七七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六)第六三三章 袁本初欲戰官渡第八〇六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第三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六)第三五三章 涼州軍司隸徵兵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三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第二二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