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五)

馬超知道,其人不能和曹操比的,所以就更不用說是和自己比了,如今全天下,說對異族的瞭解,就漢人中,有超過自己的嗎?這個不是馬超自吹自擂,實在是事實如此,真心是沒有了,不信就看看吧,反正別人所知道的,自己不敢說也都知道,可大多還是沒問題,都瞭解的。可自己所知道的,很多都是別人不知道的,所以自己是如此認爲,如此來說的。對自

己來說異族絕對是心腹大患,可卻還有那麼多人不那麼認爲,終究是沒什麼太大感覺,對此自己也是不好多說,畢竟如今異族還沒說南下什麼的來大舉進犯,小打小鬧是有,但卻沒幾個人那麼重視,連曹操都沒說如此,自己還能指望什麼呢?其人的話,自己覺得對異族手

段還是比較強硬的,這個自己是認可的,沒有那麼輕易妥協,而孫策的話,實在是其人也沒和異族打什麼太深的交道,不過如今他們買戰馬什麼的,應該是從北方異族購進了一些,這個倒是沒錯,這個事兒他們也不可能都指望兗州軍,那樣兒不太現實。確實,雖說是盟友

不假,可實際上卻還是敵對,這個一點兒沒錯。盟友的話,那是如今大勢所趨,也算是權宜之計,可敵對纔是根本,這個一點兒不假。要說三國時候,爲什麼劉備和孫權有時候也是打得不行,還不就是因爲雙方在根本上是敵對,哪怕有北方這麼大大敵,可不代表他們之間

就一點兒齷齪沒有了。都知道,最大的敵人是北方,可是誰也沒滅不了北方啊,哪怕就是雙

方聯合了,也沒說就佔了多大的便宜。但是彼此都是不怕對方,你看對北方,他們都是有不少想法,至少一方是肯定不能力敵啊。但是他們彼此,誰都不懼誰,真要打起來,雙方都是一副要奪對方地盤的架勢,雖說不是每次都要滅了對方,可真是,確實不是小戰了。而一

到這個時候,北方就是最高興的,這個一點兒不假,畢竟讓劉備和孫權兩方開戰,怎麼說都是對他們有好處的,這個一點兒沒錯。而且越是有大戰,那就越好,這個肯定是啊。不管曹操還是曹丕,他們可都是如此想法,這樣兒的話,對己方纔更有利,而不是說他們兩軍聯

合對付己方。這個肯定是,天下爲什麼不那麼容易一統,還不就是他們兩軍聯合的原因,這個肯定是。說起來這個是有道理的,就看三分歸晉都哪年了?如活說不是蜀和吳聯合一起抗魏,那麼北方魏國滅兩國,其實肯定要比那早,畢竟北方實力冠絕天下,蜀和吳不行。還

是那話,亂世的根本,就是人,這個說起來亂世人是值錢也不值錢,人命你可以說是貴,也

可以說是賤,這個就看你是從什麼方面來說,就是如此。亂世中要是沒人,那基本上就可以說是什麼都沒有了。那錢糧從哪兒來?當兵士卒從哪兒來?不都得是人嗎,所以說沒有人,那基本上就什麼都沒有,這個真是,所以說人口是值錢的,對諸侯來說,增加地盤兒,其實

就是增加人口,增加人口,那就是增加硬實力。但是同樣兒,人也是不之前,亂世中人是死太多天多了,就算不是被而是,不是死於疫病,也有不少是死於戰事,那真心都不少,這個也是一點兒沒錯。所以你說人是值錢,因爲諸侯需要,上位者需要,但是也不之前,因爲一場戰事下來,死傷個二十來萬,那都是太正常不過的了,那都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真的。

所以說這人其實一直都是如此,亂世中,這個也不能說就是矛盾,還是看你是如何看待了,就是這樣兒。反正以馬超的認知,他就一直覺得應該說保護好人命,至少不要被異族所乘,這個就是最好的結果了。所以說馬超是如此想法,至於說曹操孫策他們,確實和他就有不一樣兒了,這個一點兒沒錯。馬超是沒指望他們就和自己一樣兒,而事實也說明了,他們和自

己不同,就是如此。馬超不是吹,而是實際,是曹操也好,孫策也罷,他們可都比不上自己,這個一點兒沒錯。孫策他肯定不如曹操了,而曹操也是不如自己,就是這麼個比較。關鍵是自己好歹是有超越時代的見識,這個怎麼都不是曹操還有孫策他們所能比的,就是如此。

馬超幾人是和趙雲他們一起用了晚宴,大軍就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上午,他就又帶兵離開了,這一次是徹底離開冀州,回返長安。而趙雲和典韋是親自給自己主公一行人送走,他們是看着衆人的背影消失後,纔回了城。冀州戰事暫時告一段落了,這個他們可以說是最輕鬆

的,肯定如此。畢竟是在冀州有了大戰,主要是對方過來進攻,而己方被動防禦,還讓人家給奪了兩個郡(國)。對趙雲和典韋他們來說,這他們是恨不得馬上就參戰,和兗州軍一場大戰。可說實話,在沒有自己主公軍令的情況下,除非說曹操的大軍已經到了常山,他們纔可能親自出馬,這個肯定是。但在其他地方,兩人確實是不可輕動,畢竟他們不是要保住

那安平和趙國兩個郡(國),而只是在常山,要保住己方在冀州的這個大本營,就是如此。他們是肯定不想看到己方丟了郡(國)縣的,哪怕是己方最不重視的兩個。但是安平還好說,丟了就丟了,哪怕是奪不回來,其實也無所謂。但是趙國,趙雲和典韋他們都知道,其地理

位置,那不是最好的,但對己方來說,卻有着重要意義,至少一個邯鄲,其實就代表了很多。他們也都知道,等自己主公主力過來,怎麼也得說是奪取邯鄲回來,這個肯定是啊。只有說兗州軍就要死佔着那地方了,那己方是沒辦法,比如說派個十萬人在趙國那兒駐守,己

方就真是無奈了。總不能說爲了一個趙國,再調兵十幾萬過來吧,最後真心是有可能得不償失。所以說那樣兒的話,己方也就不會再打趙國的注意了。而事實證明,兗州軍還沒那樣兒,曹操也不是那樣兒的想法,沒想着他們就非要這個趙國,顯然現在還沒那樣兒。所以說己方也算是比較順利拿下來了,這個趙雲他們是很清楚的,畢竟戰事情況如何,早已是從探

馬那兒得知了,而且自己主公過來,他們更是知道了詳細的戰事。當然了,這個不會是馬超親自給他們說,他說的話還是不多的,就只是在關鍵的時候說話。而都是馬岱在講,這些時日的戰事,己方是怎麼拿下趙國和安平的,是如何逼退了守禦在邯鄲的曹真和守禦信都的

曹洪,他都是說了一遍。所以說趙雲他們自然都很清楚,這個肯定是,畢竟之前就已經知道不少了,而聽了馬岱說了更具體的最後,他們是更加清楚了。也知道,曹操兗州軍一方,那根本就沒說下死命防守,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是如此就對了,至少己方的傷亡肯定比現在要多,而對方所投入的兵力,最後估計也是要超過之前那樣兒,所以說他們還沒下死手啊。

馬超帶兵離開了冀州,不過他這速度可沒曹操兗州軍快,後者都是已經回到了許都,但是前者纔剛到了弘農,還麼進京兆。可以說他們速度確實是慢了,而曹操快了,這個一點兒沒錯。主要是在路上耽擱了,這個在河南尹,馬超他們是特意駐紮了兩日,在弘農這兒,至少也得呆個一日。而曹操/他們就沒這麼耽擱,最多他們在郡就呆一晚上,所以說很早就回到

了許都,比馬超他們要快。因此,這算是一起動身的,不過馬超他們是慢了,而曹操衆人自然就是快了點兒。其實也是,馬超就算是回到長安,也沒說有什麼太多的事兒,這個肯定是,雖說有不少是要他處理的,可處理過後,這就沒什麼了。當然了,回到長安,那肯定是

比軍中的時候,要自己處理的更多。畢竟自己在軍中,你所需要處理的不過就只是軍中的事務,可一回到長安,那麼基本上就是自己所有地盤兒的事兒,很多都是要自己親自過目的,這個肯定是啊。而曹操呢,他肯定是比馬超要着急,事兒可能還要多。畢竟自己不在許都,

那皇帝就要不老實,而自己所需要處理的事兒,其實更多。畢竟己方地盤不比涼州軍少多少,更主要的是,朝廷的很多事兒,都是要自己處理,這個肯定是。曹操可不光是兗州軍之主,更是朝廷的丞相,哪個朝代當丞相的,事兒都沒有少的,這個肯定是,更何況曹操了?

真心一點兒都沒錯,所以說他是想早回去,也一樣兒比馬超要處理更多的事兒,這個確實如

此。畢竟就一個朝廷被他所控制了,這事兒就不可能少了,比馬超比孫策可要多多了。而且不得不說,大漢如今就真是破船一艘,可終究是沒沉的船。更重要的還是那話,就是曹操也好,是馬超和孫策也罷,他們都需要朝廷給他們好處,從大漢朝廷那兒得到自己的利益,

就這麼簡單。而當有一日,你發現從朝廷是已經得不到什麼好處的時候,或者說得到的還沒有你付出的多,那麼朝廷就差不多是壽終正寢了,大漢也可以被滅了,就這麼簡單。但是如今肯定還沒那樣兒,至少不管是馬超還是孫策,他們都能從朝廷得到不少利益,而手下人

也都得到了好處,所以說他們肯定不會讓大漢滅了,它是很有存在的必要啊。至於說曹操兗州軍一方,那更是如此了,確實。在曹操那兒,最基本的,只要對涼州軍和江東軍有好處,那麼朝廷就可以說有了大用了,這個肯定是。如果說真到了那一日,對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

再也沒什麼好處了,甚至就是很少微乎其微,得不償失,那麼曹操也是該想一想,大漢確實

是該滅了,不過他不會親自動手。這個說起來曹操不會去做的,手下人也沒幾個就真敢,在有的事兒上,那確實,他們是敢去做,可有的事兒,打死他們也不敢啊,而滅大漢顯然就是後者了,就是這樣兒。所以說這個其實也是曹操想得簡單了,實際情況還沒到那個程度,

確實是沒那樣兒,真的。畢竟十年之內,估計還不會有什麼變化的,這個應該是沒錯。畢竟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還是都需要大漢這個正規朝廷給他們利益,給他們好處,就是如此。曹操兗州軍就更是了,這個肯定沒錯。就看歷史上也只是曹**了之後,他兒子曹丕纔給大

漢滅的,不過那個時候三方早都是這個王,那個王的了。如果說大漢是強漢的話,那麼還能給他們好處,可實際情況……當然了,大漢是強漢的話,也沒他們異姓王的,只有劉備那樣兒的,姓劉的就算是名正言順,如此。而漢朝一滅,曹丕是當了皇帝,看劉備得到消息那樣兒,就像是恨得替劉協死。要說劉備是有那麼點兒假,不過手下人還就吃這套,可以說他

手底下的,有多少都是因爲劉備是大漢皇叔,因爲他有個好名聲才投靠他的,那真是太多了,而且不管怎麼說,能裝一輩子,假了一輩子,那也就是真的了,這個還得承認。那詩確實是有道理,“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這個真就是這麼樣兒。如果說王莽要是

裝一輩子呢,沒什麼新的事兒,那麼歷史上對其人評價就得變了,不再是之前那些了。定是啊。但是結果,人家不想裝一輩子,之前那都是裝相的。

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五三五章 涼州軍三攻酉陽第九〇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六)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一)第一六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六)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三五三章 欲懲呂主從生隙第七一六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八)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縣奔成都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一)第四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七)第五〇八章 出計謀欲賺文聘第七一四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六)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三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三 )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六)第七九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九)第七三七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第三一四章 崔安岔路追帶來第四四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九)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二)第九八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六)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八一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三)第五五二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三)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九一八章 武安帶兵撤西陵第四二一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第六九五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完)第二四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七)第六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九)第四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六)第九二五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完)第九四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一)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第七九九章 馬孟起帳中思索第一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五)第七四八章 許都城劉協欲動第八四五章 江東軍進攻郴縣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一四二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完)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四〇四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續)第五三六章 信使範強進酉陽第五六一章 涼州軍兵退西陽第一六五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四)第五五二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三)第一一〇章 漢軍攻取宛城第四四九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續)第三五六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三)第八二八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五)第五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一)第四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二)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五八四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完)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六七二章 戰江陵馬岱登城第四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九)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九四二章 孫劉聯軍攻堅城(續)第五七七章 魯肅伏兵退曹純第二二四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續)第六一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七)第三十三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完)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九七二章 賞罰分明戰事了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一二三章 談判成功返大營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一四五章 崔福達戟挑敵探第三十三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完)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九八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六)第三八五章 趙雲黃忠返長安第八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六)第一一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續)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一五一章 涼州敗南蠻軍勝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八)第七九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七)第二四八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第九二三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八)第三五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一)第五三九章 酉陽城留下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