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三)

機會未必就真有,這個沒有一定的,但是如今確實,那是半點兒都沒有,所以說馬超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全郡冀州最好的時候,至少曹操不會讓的,他剛到魏郡,這時候己方要派大軍奪冀州的話,他曹孟德都能和自己拼了,在冀州這兒,這個馬超還是知道的,真不假。馬超此時已經讓士卒拿着自己的親筆信和調令去了常山,就爲了調兵來鉅鹿,這爲了收復失

地,肯定要如此做啊,畢竟那可是兩個郡(國)啊,而且還有三萬多點兒的人馬。這其實要是兗州軍把如今在安平和趙國的人馬加在一起,冀州的人馬也差不多是二十萬了,這個還真是。之前曹操都是用兗州的人馬,所以說這個冀州的人馬其實他是沒怎麼用的,至少來巨

鹿的,那肯定不是冀州的人馬啊,這個馬超知道,所以說如今他們在冀州的人馬,怎麼也是超過二十萬了,這個馬超知道,比己方人多啊。當然了,他們損失了兗州的不少人馬,而己方也是損失了長安的人馬,當然也是包括了鉅鹿這兒的人馬,都是沒多少了,這個是一點

兒沒錯,而如今馬超是要調常山的人馬來鉅鹿,他要收復被兗州軍之前就佔據的安平國和趙國,對己方來說,這兩個地方必須奪回來!確實,怎麼丟了,那就再怎麼拿回來,對馬超對涼州軍來說,就是如此,一點兒沒錯。怎麼說拿下那兩個郡(國)也是勢在必行,這個肯定是,這自己調兵來鉅鹿,還不就是爲了奪回那兩個被兗州軍給佔了的郡(國)。有人馬的

話,那是沒問題。這纔是根本,馬超可沒認爲己方如今還剩下的殘兵,哪怕是得勝之師,可也拿不下隨便一個丟了的郡(國)啊,這個他自己還是很清楚的,所以說必須要調兵過來,這個一樣兒是勢在必行,必須要用了。常山真定的趙雲是收到了馬超的親筆信和調令,知道

該是派兵的時候了。雖說這調兵過去,最後也剩不下太多,可自己主公的軍令,卻還不得不遵守。並且曹操兗州軍佔了己方兩個郡(國),這也是該拿回來的時候了,肯定如此啊,所以趙雲也是忙把人馬派了過去,他是沒親自帶兵,而是讓典韋帶兵過去了,當然到了鉅鹿

癭陶後,他還得回真定。畢竟典韋是沒必要跟着馬超大軍再去作戰什麼的,畢竟這之後就都是攻城戰了,真心沒必要典韋這樣兒的大將參與,畢竟他怎麼說都不會帶兵去攻城,這個是根本,所以說就用不到他什麼了。而且趙雲也是知道,這典韋到了鉅鹿癭陶之後,就算是自己主公,他也得最後給他打發回來,也是沒用他的地方,典韋就算是跟着大軍也沒什麼太

大用啊,真是。更何況馬超其實已經帶了不少人來冀州了,這個也真是,五個呢,再加上張燕,就六個了,雖說去安平和趙國不帶張燕了,可那也有五個呢,確實是不少了。郭嘉、崔安、馬岱、雷銅和胡車兒,這不五個。所以說要是典韋再去,那麼肯定是多了,最關鍵的

是,馬超沒什麼地方用他,這個纔是最主要的,一點兒沒錯。帶兵攻城的話,那還是馬岱,有馬岱就足夠了。而等己方破了城池,還有崔安他們一起殺進去,這也用不着他典韋,所以他都不用來,這個一點兒沒錯。在馬超看來,這如果自己要用誰的話,那麼就早就直接給調過來了,就像張燕,不就是這樣兒嗎。他是自己直接給安排在癭陶這兒,和兗州軍決戰的一

個,所以……可典韋和張燕,那終究是不同,差別大了去了,這個馬超很清楚。畢竟前者那可是大將,而後者的話,還不是,沒到那個程度,他這個當主公做老大的,那自然是知道了。不過如果說之前典韋要是也一樣兒在癭陶的話,那麼馬超也自然會讓他出陣,這個沒什麼太大問題,要讓他和張燕一起了,就是如此。張燕作爲本地冀州的地頭蛇,尤其還是有黑

山嫡系在這兒的情況下,馬超是無論如何都得用他出陣的。典韋的話,如果說他在癭陶,那麼自然就當仁不讓,馬超自然讓他出陣,這個肯定是。可惜其人不沒在癭陶嗎,所以說這個也是,馬超也不會特意調他過來就是了。如果說他有那樣兒想法的話,那早在真定的時候,

馬超帶兵來癭陶這兒之前,他就會帶着典韋來了,就是如此,何必還像如今這樣兒呢?所以說還是那樣兒,馬超乾脆就沒想着要讓其人過來,這個一點兒不假。而沒他典韋在,己方一樣兒是能對付得了兗州軍,鬥將就算是沒佔到大便宜,可卻也沒吃虧不是?所以說……

馬超絕對如此其實挺好,什麼壓倒性的優勢,那倒是沒意思了,就在鬥將這兒。可以說有勝有敗,這樣兒的結果,其實是最好的了,至少他是覺得沒什麼問題。真要是說每次都是己方贏了鬥將這兒,那可真就沒什麼意思,這個馬超就是如此認爲的。之前那樣兒,那就算是非常不錯,可以說就是最好,這個他是認可的。所以說就沒有典韋什麼事兒了,他要是再多

出來的話,這麼一上,那自然就是涼州軍佔便宜,這個馬超清楚。但是自己不會那麼做,那樣兒就是讓曹操小看自己了。這雙方鬥將,水平都相當纔有意思,真要是像呂布那樣兒的,那可都得來多少人才行?不過還好就是呂布那樣兒的天底下就只有一個,而如今他也是早不

在了,這個在這上面來說,就是好。而從一個武將的身份來說,馬超自然就覺得這個是遺憾不少了。確實,就因爲天下沒有了呂布,在所有將領中,至少到了今天,那也是沒有超過一流上等武藝的,沒有那個超一流的,這個不得不說,就是遺憾啊,至少馬超就是這麼個想

法。反正他是肯定不怕呂布什麼的,從來都如此。確實,馬超也承認,那個時候的將領,就沒人是他對手,一點兒沒錯。但是說實話,一個人不行,那麼上兩個人,兩個不行,還能上三個,甚至就更多,怎麼都能給你呂布勝了,就這麼簡單。你怎麼說也是“雙拳難敵四手”,這個肯定如此。至少馬超就沒覺得己方在對付呂布的時候,吃過什麼虧,那還真沒有。所以

確實就是如此,你武藝再高的武將,超一流,也架不住人家羣毆,這個才真是可怕啊。呂布武藝是高不假,可架不住人多,這個也是沒錯。他武藝再高,也擋不住一羣人懟他,這個是一點兒沒錯。而沒有了呂布,武將中再沒超一流的了,這個馬超是無比遺憾。而他也沒認

爲自己或者崔安有那本事能超越。自己就不用多說了,想想都不可能。崔安的話,年輕時候還有那麼點兒機會,而如今來說,不是馬超小看他,是真心沒什麼機會了。其他人的話,他也是覺得沒什麼機會。關羽?張飛?或者趙雲?典韋?許褚?馬超覺得都不行,黃忠更不用說了,其他人的話,也都沒什麼機會。真心說這個超越自己,那可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兒。想從一流上等的武藝,突破到超一流,那要是那麼簡單的話,也不至於這麼多年就只有呂布那麼一個將領了,這個還真是。崔安本事不錯吧,可他卻依舊是沒能超越自己,突破到超一流。而他都不行,馬超也確實是不想相信別人能行了。武將這個武藝就是那樣兒,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當然你說要是一直都處在一個水平上,總的來說是有,不過終

究是有所差別的,這個確實。沒有永遠都不變的,這個不太可能,所以……不到兩日,典韋便帶着大軍來到了鉅鹿癭陶,對他來說這自己雖說也是在冀州多年,但是到鉅鹿這兒,那也沒兩次,主要他都在常山混了,鉅鹿雖說也是己方地盤兒不假,可更是張燕的勢力範圍,

這個一點兒沒錯。兩人關係雖說不至於多不好,可也沒那麼好就是了。而且不得不說,張燕一直都屬於己方一個比較另類的一個。畢竟其人也算是以前天下一大勢力,哪怕張繡都算是一路諸侯,但是他和張燕還差點兒,至少後者有十萬黑山軍,那可不是吹出來的。更何況,

強於如袁紹那樣兒,冀州軍都沒滅了張燕,這也不得不說,是給黑山軍增加名聲了。真說起來,冀州軍滅不了他們?肯定不是,這個和袁紹有直接關係,他是看不起張燕他們,不過一幫草寇而已,冀州軍大軍抓不到他們主力,一攻擊他們,張燕就躲太行山裡,冀州軍要和他們大戰,張燕就躲,所以說袁紹那樣兒的沒大決心,優柔寡斷也是造就了他們沒滅了黑山。

所以說袁紹不是曹操,哪怕前者有實力也有勢力,可他還是比不上奸雄曹孟德。如果說是曹操處在袁紹的位置,那麼張燕就只有三種結果,要不就是被滅,這個是最不好的結果。要不就是被招安了,這個算是最好的結果。而最後一個,算是中等的結果,那就是他帶着黑山

軍和他們家人都離開這個他們的勢力範圍,去其他地方,遠走他鄉去避難,這個自然也算是一種結果。而袁紹和張燕,他們沒什麼結果,最後依舊是黑山軍好好的,也沒什麼大損失,袁紹最後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確實是看不起看不上黑山軍。說實話,他連公孫瓚都

滅了,難道滅不了張燕黑山軍?好歹他們實力是不如公孫瓚的,而且還有一堆家人,那更多是累贅。所以說黑山軍怎麼都不能和公孫瓚的幽州軍比,所以說後者都被滅可,可前者卻還一直堅挺着,不得不說,不是黑山軍更有實力,更準確來說是他們更幸運,就是如此。並且這個對冀州軍威脅程度也是不一樣兒,顯然公孫瓚和幽州軍對他們威脅太大,這和他們不

是你死,就是我亡。但是對黑山軍,袁紹確實沒覺得他們算是己方冀州軍的對手,這個也是真心不錯。這在袁紹那兒來說,黑山軍和幽州軍,那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好吧。前者和後者雖說都叫什麼軍,但卻還不能比。後者的話,連名震天下的白馬義從都有,威震異族的

騎兵,絕對不可小覷,哪怕是袁紹那樣兒的,他也如此認爲。而前者的話,對不起,在袁紹眼裡,無非就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真心讓自己看不起,這個肯定是。可就是這樣兒,後者被冀州軍給滅了,但是前者還一直都比較活躍,連冀州軍都被滅了,可他們卻還都存在着。

典韋帶兵來到了鉅鹿癭陶,馬超沒親自迎,但是也讓其他人都出城了。在太守府會客廳,晚上馬超是設宴招待了典韋,也是犒賞了己方士卒一番。這剛來的算是撿着了,還在休息的時候,伙食就暫時改善了,哪怕就一個晚上,其實也不少了。不過典韋也就只在癭陶這兒一個晚上,第二日上午就離開了,他也是覺得自己早走早好,雖說常山其實也沒什麼事兒,不

過那兒纔是自己大本營,如今癭陶這兒都用不着自己啊。典韋走了,這之前是帶着大軍來的,不過走就只是他一個人離開了。馬超是和衆人說了,明日的話,再兵進趙國,這雖說趙國是最後被兗州軍給佔的,但是對己方來說,這卻是距離最近時日丟失的一個郡(國)。所

以是趁兗州軍還沒經營那地方多久,己方以雷霆之勢奪取回來,收復失地,這個還是沒問題的,至少馬超就是如此想法,其他人的話,也差不多。

第四六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六五三章 夜襲敵營中埋伏第八一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五)第一七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三)第九〇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五)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九〇〇章 曹仁帳中說孫策第三八一章 涼州軍大戰陽平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三二四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完)第一五〇章 追敵將福達中招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第四一六章 武安國登關激戰第三五二章 馬超兵出三江城第七三六章 涼州鳴金霍峻傷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五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五)第八三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六)第一〇五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一)第七九八章 涼州軍偶遇殘兵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九十六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八)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九)第六七八章 劉子揚井陘說馬第九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四)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七七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九)第五七三章 兗州軍兵臨下邳第三六三章 除董卓呂布出手第九〇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二)第三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五)第四五七章 神來一箭勝負定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九)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二)第三二二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三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八)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五六〇章 馬超佔據雒陽城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四七六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續)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六四〇章 殺眭元進人離去第七一三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完)第三二八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八一九章 臨湘城劉孫對話第三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七)第五三八章 曹操得見徐公明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五九五章 破洮陽追擊敵將第七章 別閻忠馬超出師第三三一章 張濟叔侄至汜水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八三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六)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六九〇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 續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二八一章 入雒陽探聽情報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九七六章 龐德夜見李德昂第九〇五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第四十二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續)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三三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三)第六章 吃麪初識大漢第三三五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完)第三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三)第六九一章 黃漢升城頭問詢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九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五)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大營開工第五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二)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六八五章 黎陽城袁紹問計第八一二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七)第九十四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七)第二〇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八)第三二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七)第一七八章 福達生擒楊鋒子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五十四章 星象占卜孟起釋義第四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