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

怎麼想怎麼是,不過孫策也都知道,這個不過就是一個好的想法,最理想的狀態而已。真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涼州軍和兗州軍的戰事,那就要結束了,孫策可不認爲他們的戰鬥時日還能超過己方?這個不是他看不起這次涼州軍和兗州軍的大戰,而是他們真沒那麼多人馬,真的。話說之前己方和涼州軍大戰,雙方都二十四萬多人,近二十五萬了,可不是。

這己方就有十三萬多點兒,而涼州軍也有十一萬還多,不到十二萬人馬,這不就近二十五萬人。而涼州軍和兗州軍呢,他們也就是不到十五萬人而已。確實,這涼州軍到鄳縣的時候,是不到六萬人,而兗州軍有八萬,充其量多點兒,所以說是不到十五萬,這和己方還有涼州

軍大戰,那至少是少了十萬人馬呢,那這個可不是什麼小差距啊,真的,所以說孫策的已經是想到了,他們也就是能戰個十一二日,那都多說了。真是,這戰十二三日,平均一日還損失不到萬人,可以說那絕對還是有點兒低看了雙方的激烈程度。不過雙方都已經戰了那麼

多時日了,孫策自然是知道,這在傷亡把握上,兩軍還是不錯的,至少傷亡到一定程度,他們都收兵了,要不別說是八日,就算是六七日,估計都支持不到了,這個孫策還能不知道嗎?畢竟他哪怕是不在鄳縣的戰場,可多年的軍旅生涯,豐富的經驗是告訴了他不少,這個也確實是沒錯。而該瞭解該知道的,那他自然是都瞭解知道了,而探馬所查探不來的,他多

少也是能猜到,這就是經驗多的好處,就憑孫策那經驗來說,自然是能猜到不少,這個肯定是啊。如果說換成一個沒什麼經驗的來講,那就不用多說了,是比不上有經驗的人的,這個也是。而孫策自然是經驗豐富的一個,可不是缺乏經驗,沒什麼經驗的人,這個確實也是。

所以說該他知道的,確實都知道,哪怕真就是探馬所探聽不到的,可確實,還是能讓他猜到八九不離十,這個一點兒沒錯。畢竟那麼多年的軍旅可絕對不是白費了,這個一點兒不錯。如果說一般般的人,也許就算是這麼多年,可也未必就有孫策如此有經驗,而孫策是有不少,

這個確實得說,他不是一般人啊。孫策是沒有馬超在軍中那麼多年,畢竟馬超是十歲出頭兒就混在幷州軍中了,那不是孫策能比的。不過雖說沒那樣兒,可他經驗確實也不少,這個肯定是,也許是沒馬超那麼多,可比一般般的將領,那他可是不少了,這個也沒錯。和馬超是不能比了,但是孫策和其他人,那還是能比的,確實,畢竟他那經驗可不少啊,這個也對。

好歹其人也是混了十幾年了,這個可是一點兒沒錯,所以……他已經是預料到涼州軍和兗州軍戰不了幾日了,也就是兩三日,差不多那樣兒吧。實在是真沒那麼多人,這個纔是最大的影響,孫策他是很清楚。當然了,不出什麼意外的情況下,依舊是人家涼州軍最後勝利,

因爲人家剩下的人能多,比兗州軍多,那就足夠了。其他的,說實話,兗州軍他們倒是想勝了人家涼州軍,可不是孫策小看了他們,這己方比涼州軍也是多了兩萬多人,可最後的結果呢。應該說是己方在人馬這兒上面,比兗州軍對涼州軍的優勢還大,可最後己方還不是退了。是,這個不得不說,他們兗州軍的實力什麼的,戰力是比己方強,可強歸強,這個不是

最主要的,至少孫策是如此認爲。他嘴上是不承認,可心裡也是知道,人家涼州軍和兗州軍的戰力都比己方強。可是強歸強,他覺得這個不是最重要的,當然了,這個也可以說他是找了點兒藉口,這都很正常。真是,別看他也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物了,但是這找藉口,那還是有的,沒什麼大不了。確實,有些地方,孫策那是主公特有的獨有的,那是不假,但

是同樣兒的,有些地方,他就算是和普通將領,其實也沒什麼太大區別,這個也確實不錯。其實別說是他孫策孫伯符了,就是馬超和曹操,他們其實也都差不多,甚至有地方那就是一樣兒的,這個確實。畢竟當主公做老大的,那肯定是有不一樣兒的地方,也不少,可說起來,

他們還沒有超脫普通人,這個肯定也是。一個正常人普通人,總是有相似的地方,這個都不用多說了,肯定如此,所以馬超、曹操還有孫策他們,確實也沒什麼例外的。有時候你也許是特立獨行,但是大多時候,其實也和正常人普通人沒太大區別,這個他們幾個也都是。

其實就和孫策所想也沒差多少,這個時候涼州軍和兗州軍的戰事,確實是已經到最後了,這個真是一點兒沒錯。其實孫策就算是不特意想,只要一從探馬那兒知道如今的情況,他也是能猜到如今兩軍情況,那都是八九不離十了,這個沒錯。而如今馬超和夏侯淵他們,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馬超他是沒太大壓力,這己方哪怕都沒多少人了,可對方也都一樣兒,沒

比己方多啊,所以說……夏侯淵的話,知道如今一切都算是對己方不利,可也是沒辦法,就算是把鄳縣還有的幾千人調過來,其實也是沒大用。幾千人不是幾萬人,反正他是沒覺得有什麼大用了。所以說這最後能保住點兒人馬,也算是好的。等己方大軍要真是退了,最後

看他郭淮自己,夏侯淵不會去命令說讓他走還是留。你看這和涼州軍的大戰,夏侯淵不讓他上,可以這麼去說,但是如果說兗州軍敗了退走的時候,他卻不會對郭淮命令什麼,一切還是要靠他自己,畢竟這之前大戰也沒有人家,所以說也算是夏侯淵給其人一點兒補償了,

這個也確實。畢竟他能想到,最後很大的可能,是郭淮留守在鄳縣,帶着幾千人馬阻擋涼州軍……所以說夏侯淵是不準備管他了,郭淮愛怎麼樣兒,那就隨便他了。對夏侯淵來說,確實就是之前沒讓其人來和涼州軍決戰,那麼己方撤退的時候,自己也不用說強制其人要跟着大部隊一起撤。說實話,這他也是很清楚,自己是如今的主帥不假,可鄳縣城內的那幾千

老兵,其實他們還是最聽郭淮的,這個自己多少是知道點兒。哪怕說郭淮最後依舊是守城,實際就是讓他們送死也沒太大區別,可他們絕大多數的人,絕對是依舊要跟着郭淮去幹,這點自己很清楚。所以夏侯淵也不想多去管了,郭淮愛怎麼樣兒就怎麼樣兒吧。自己如果說強

制的話,說實話,那隻能是討人厭,這個他都知道,很清楚。其實很多時候,必須承認,這己方其實是需要郭淮這麼一個,這哪怕己方都要敗了,要撤退了,還有這麼一個能頂在前面的,這點其實更多是好的,這個確實。不得不說,己方不是怕了涼州軍,己方怕他們嗎?自然是不怕,可該退的時候,自己卻要帶着人馬退了,而郭淮的話,他正好可以留下……

所以說夏侯淵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而真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都不用多說,就徐晃他們三個,那都會是很贊同的,都會同意。不是說他們要郭淮來斷後什麼的,那他們都沒那種想法。不過就只是因爲這在和涼州軍大戰的時候,沒讓郭淮來,雖說徐晃他們其實是贊同自己的意思,但是終究沒讓其人過來,所以說他們幾人心裡肯定也是有要補償其人一點兒的意思,這個自

己自然也都清楚。因此,這最後自己都不用多說什麼,其實直接帶兵撤退就可以了,最多就是讓士卒給鄳縣城裡的郭淮帶幾句話,讓他自行決斷,一切就恢復最開始的時候。當然了,如果說他們城裡還缺什麼的話,除了人馬不能留下,其他的都沒有太大問題,這個是肯定的。

對夏侯淵他們來說,除了自己幾人不留下,人馬不留下之外,這所帶的東西,那真心就沒什麼是他們捨棄不下的,這個肯定是。如果說城裡缺少,甚至只要是郭淮他需要的話,夏侯淵都不會吝嗇的。說實話,要都到那個時候了,那可真是,這還沒什麼就真是不能放下的。

又一日戰事,馬超和夏侯淵他們可都知道,這快要到頭兒了,兩軍是有要退的了,就是這麼兩日了……而到底是哪一方退,這個雙方是都清楚想到了。馬超當然不會認爲最後退卻的是己方,這個就憑如今己方佔優,己方人馬比他們兗州軍要多,就衝着這麼兩點,也不是己方退啊。而夏侯淵呢,自然是和馬超想法差不多,至少他不會認爲是涼州軍最後先退,他還

是和之前一樣兒的想法,所以說這個答案其實就出來了。這今日雖說不是最後一日,可明日最多再一日,他就要帶兵離開了,說好聽是如此,不好聽就是帶兵跑了,還不就是如此。這確實。而他們涼州軍呢,夏侯淵可是知道,至少後日他們也不會撤,除非是己方能兩日就

滅了他們。可說實話,夏侯淵是沒那個信心,如今來看,這真要是狠下心來,那麼不是己方兩日滅了人家,沒準是人家兩日滅了己方,這都不好說啊,真是。如果說沒奇蹟的話,那麼己方明日之後,就要退了,沒什麼說的,對夏侯淵來說,這其實就是勢在必行,再這麼下

去,沒準己方就要全軍覆沒了。當然了,不算在鄳縣城內的幾千人馬,那些人,夏侯淵是不準備動的,因爲沒大用,你能動兵,人家就不能動了嗎?話說在馱國,那也是有他們涼州軍的人馬的,在西陽,那人更多,所以說夏侯淵是不準備動鄳縣城裡的人了,那就留給郭淮吧,也算是自己最後給他做點兒好事兒,如此。就此時鄳縣城裡的郭淮,他其實也是想到了

夏侯淵的那點兒想法。他倒是沒想其人最後是要自己留下什麼的,而是知道,其人要離開了。至於說自己最後怎麼樣兒,如果說夏侯淵讓自己也一起撤退的話,那麼自己自然一樣兒是要聽主帥的,如果說他沒讓,甚至就不管自己了,那麼自己也就明白該如何去做了。其實

什麼都是有利有弊,這個自己不得不那麼說。爲什麼,自己如果和夏侯淵一樣兒帶兵撤退的話,那麼己方的人馬還能保住幾千,這個是肯定的。可要不那樣兒的話,最後肯定還要損失一些,至少是一半,甚至更多。全軍覆沒什麼的,那不是郭淮想要的,這個肯定是,所以

說他最多,守城的話,也就是三日,那都多說了,之後就帶兵退了,這個是肯定的。而如今他就看夏侯淵對自己是個什麼態度,其實可以說他是不瞭解其人,所以如今郭淮還認爲這個機率是一半一半。其實他要是和夏侯淵相熟的話,兩人關係不錯的話,他就知道,這個其人還能讓他守城的機率就是九成。當然那樣兒的話,沒準這郭淮是早帶兵參加城外的戰鬥了,

而不是還在鄳縣城裡,什麼都不錯。當然,這個如今兗州軍中都是夏侯淵說了算不假,可徐晃、樂進和李典他們三人的態度,其人還是要非常在意的,這個肯定是。就看三人都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當這麼個主帥,跟着一起來了,其實夏侯淵就知道,自己雖說是一軍主帥,這

個沒錯,但是不可能說就一點兒不考慮三人的想法了。所以說他就知道,這在出城迎戰這個上面,三人更多的還不是那麼希望郭淮參與其中來的。

第八二九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六)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七二五章 郭伯濟說服守將第五二四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第三三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五)第四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五)第一八三章 出戰否夫人提醒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四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六)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二)第二六九章 謀士計破燒當(二)第四七八章 益州牧劉璋歸降第一三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三)第八七九章 江東軍戰事不利第七四五章 聞噩耗樂成退兵第三八三章 欲出行馬超打算d大us的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七九四章 聯軍入主臨湘城第八七六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五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〇)第五三三章 董承受命往豫州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六六三章 謀士夜入敵軍營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二九四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八九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五)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一九九章 三日後叛賊退兵第六五九章 函谷關孟德問詢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九十二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四)第八三九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六)第九八一章 滿寵帳中說孫劉第三十二章 說對策孟起動腦第九四四章 中軍大帳談大勢第四二五章 宴會畢封賞衆人第八七五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四)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三七七章 長安城司徒身殞第五九七章 劉玄德再據徐州第一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續)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七十八章 曹操處罰董元代第六一六章 豫州遭遇攔路虎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第八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八)第五四一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六)第五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四)第四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一)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八)第九四二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續)第八〇〇章 臨湘消息至長安第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八)第六一三章 子義出箭驚雲長第三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四)第一〇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四)第七〇〇章 失敗後馬超反思第五五一章 兩方援軍到荊州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攻城再阻第八九四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第五四八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續)第六五八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八)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七六三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續)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二一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二)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七九五章 孫伯符接手羅縣第九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五)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四十七章 得情報五雄出招第九二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九四一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第七四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三)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六)第四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六)第六四二章 兗州軍兵進司隸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