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

所以說這個也真是,順利了,那麼什麼都好說,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是肯定的。可要是不順利呢,那麼自然一切就都不好說了,還得往不好的地方發展,不就是如此。而馬超雖說是不怕兗州軍的援軍過來,哪怕他們來個十萬人馬,馬超也是不懼,再多的話,他覺得那還不可能。真要是多了,那麼除非是曹操親自帶兵來,那樣兒的話,倒是可能,可不是

的話,他覺得就不太可能了。當然了,這個事兒沒發生前,是誰都保證不了,就是馬超也都一樣兒,沒什麼大區別。所以說最後到底都什麼樣兒了,那誰知道了,確實是一切皆有可能。反正最後好了不好,都是要去面對的,這是根本,其實別說是北上對付兗州軍,就是繼

續進攻江東軍,這他們如何,己方不也一樣兒是要面對的嗎,沒大區別。可還是那話,馬超大體上能保證就只是兗州軍有五成的可能,他們的援軍是要到了,而江東軍呢,八層可能是孫策不會派援軍。對此,馬超覺得也就是郭嘉能想到這個,其他那幾個,臧霸也許能想到

點兒,其他人的話,自己就不考慮他們什麼了。打發走了所有人,馬超也是沒多想,就等着己方援軍到了之後,己方就北上去對付兗州軍。是,他們也是有五成機率調集人馬再來江夏,可真是那話,自己還就是不怕他們來,就怕他們不來啊,所以說也真是,這來了倒是都

好了,不來自己纔要失望。必須要承認,己方去進攻江東軍,他們的援軍這個時候不會來,

可兗州軍就不同了,一半一半啊,比江東軍機率大啊,不過己方要先去進攻兗州軍,之後再說江東軍的事兒,後者他們就能休息不少時日了,而前者,之後就要面對己方的強攻了。當南郡襄陽的援軍到來的時候,馬超也是出了城相迎,畢竟也算是給了黃忠面子,哪怕不是

他親自帶兵過來的。這次帶兵來的不是黃忠卻是他兒子黃敘,顯然馬超知道,是黃忠特意把他兒子叫來帶兵的,不過也是,不是讓他跟着己方去戰,而只是帶個兵而已。因爲下回己方不管是對上兗州軍還是江東軍,都是要攻城,而不是城外混戰,所以說就算是黃敘跟着,

他也沒用武之地。尤其是黃敘屬於體弱的一個,因此,這能不在戰場上出來,馬超就不會用他,這個是肯定的。要不然的話,真累出毛病來了,自己也是對不住黃忠那老頭兒,那麼大年紀了,真是。要是再來個白髮人送黑髮人,那麼馬超就得是沒臉見自己手下,真是,所以說黃敘本事可以,但是馬超不敢多用,這個是肯定的。而且不得不說,己方比他本事大的,

那是有太多了,這個也真心沒錯,所以說馬超還不至於就賴上黃敘了,非要用他不可,還沒那樣兒。他也知道,黃忠讓自己兒子過來,那可不是要跟着自己出徵,不過就是帶兵來混個臉熟而已,確實就是這樣兒,馬超對此還是瞭解的。畢竟黃忠也算是加入己方好些年了,

主要是他沒加入己方的時候,馬超就算是認識他了,這個可真是。所以說該瞭解的,馬超其實都算是瞭解,黃忠最器重的,其實除了自己兒子之外,還有就是李嚴李正方,不過其人好像是沒在襄陽,馬超印象中,他是在南郡其他地方。不過黃忠都沒讓其人帶兵來,讓自己兒子來了,這個也不是說就沒一點兒爲自己兒子考慮的心理,這個馬超都知道,不過所謂是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所以說他都是能理解。其實比起黃敘來,自己是更多年沒見到李嚴那小子了,當年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沒到二十吧,這也是有年頭沒見着了,但是怎麼說他李嚴都是個人才啊,這個還真是。所以說給他放到荊州,馬超也是放心,有這麼一個人纔在南郡的話,至少南郡能保住不少,哪怕就是有兗州軍、江東軍強力進攻,那也不是什麼大事

兒啊。所以說馬超也不管能不能看到李嚴其人,只要知道他還在荊州,還在南郡,其實就夠了。就憑如今南郡的組合,兗州軍和江東軍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的。襄陽有黃忠守着,江陵也有武安國,別地方還有個李嚴,馬超覺得是夠了。確實,這李嚴絕對比郭淮在有方面還要

強,這個是肯定的。你說他是,比不上孫策,可在有的方面,其人是要超過郭淮的,這個你得承認。郭淮其人,馬超承認他的本事,但是他真帶兵去進攻,而李嚴守城,馬超相信前者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的。演義裡諸葛亮說李嚴可敵陸遜,這個絕對不是說李嚴本事就比得上

陸遜了,但是陸遜要進兵,而李嚴防守,那是沒問題的,所以諸葛亮“此人可當陸遜也”。所以說李嚴能擋住陸遜,那麼就更別說是郭淮了,其人絕對還比不上陸遜,至少在領兵作戰上面,他還差點兒。所以說這個也是,人家陸遜怎麼說都是頂級謀士,郭淮和李嚴可沒那麼大本事,所以……黃敘帶兵來了,馬超是非常高興,不光是見到了其人,也算是多年沒見着

了,更重要的是他帶着援軍來了,這個最好。馬超到了晚上,他是親自設宴宴請了黃敘,對他來說也是好幾年沒見到其人了,而如今其帶着援軍過來,算是解了己方的燃眉之急,所以說怎麼都是自己這個當主公的設宴招待他一下,這個是肯定的。就算是什麼都不看,可就

衝着黃忠的面子,馬超也得是如此。就像說黃忠要親自帶兵來了西陵,馬超招待比這還隆中,可他兒子雖說不是他,這個沒錯,可卻代表了其人,這個也正是如此。黃敘雖說不是他父親黃忠,可卻代表了其人,這個馬超還是知道的,所以說他和他父親,至少在這兒是沒大

區別的。而黃敘也確實,他一直都是很感激自己主公,這個一點兒沒錯。想當初要是沒自己主公的話,可能自己今日早就死了,還能活到現在?這個黃敘都知道,自己家是欠了主公大恩情,連自己父親也是那麼說,自己都知道也都懂,所以說這輩子是能還上多少,那就多少吧,自己和自己父親都一個想法。要說黃忠父子覺得是死忠涼州軍死忠馬超的兩個,這個

一點兒沒錯。畢竟都是那樣兒的情況,要還不是死忠馬超的,那也說不過去了。古人是最講究這個報恩什麼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個話就是古人留下來的,其他的都不用多說了,確實是這樣兒。一頓晚宴,所有人都是吃好喝好了,這他們也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

那都不一定了,自己主公也馬上就要帶兵北上,所以說這個也確實,絕對是機會難得啊。自己主公帶着崔安他們走,臧霸繼續留守西陵,黃敘也不能在這兒多久,他就得回襄陽覆命,就是這樣兒。其他的,自己主公至少要帶走六萬人,這個說多其實沒那麼太多,可卻絕對不能算少了,就之前兗州軍南下的時候,他們也不過就萬人,所以說己方六萬人呢,還少嗎?

第二日,黃敘是先離開了西陵,他得是早回到襄陽覆命,馬超他們也點兵北上去和兗州軍一戰去了,這涼州軍出兵六萬,在馬超看來,對付幾千兗州軍,那是綽綽有餘。不過他們大軍要到了,己方基本上就要比他們人馬少了,可哪怕是那樣兒,己方也是半點兒都不懼。那江東軍之前也比己方人馬多,可最後結果呢,還不是依舊是讓己方給逼退了嗎,所以兗州軍

哪怕他們比江東軍強點兒,這個己方也承認,可說實話,他們最後的結果,自己覺得還是不會改變的。郭淮還不知道馬超已經帶大軍北上了,他知道的時候,估計涼州軍大軍就快到了,這個也是。馬超他們的打算也是先易後難,先進攻郭淮沒親自守着的軑國,那地方的人

馬也少點兒,所以說他們北上的第一站也是第一戰就要在那兒了,那地方不到三千的人馬,正好是己方第一個開張的地方。鄳縣的話,是郭淮親自守禦的地方,那地兒馬超他們是後去,這個已經是決定好了,對他來說,這先易後難,正好是己方所選擇最好的結果,馬超

是拍板兒如此行進下去。這對己方來說,那肯定就是好處多,而弊處少,這個是肯定的。至於說對他們兗州軍來講,那自然就是弊多利少,就這麼簡單。馬超覺得郭淮也許會知道己方要先去軑國而後去鄳縣,可他知道了也沒有辦法,總不可能他又從鄳縣離開而去軑國,真那樣兒的話,己方也可以改變策略,所以說主動權不在他,怎麼變,他郭淮就只有一個,真

心是沒有分身啊。可己方不同,己方想進攻哪兒就去哪兒,就這麼簡單,可郭淮選擇不了,他只能是等己方進攻哪兒,他才知道己方去哪兒了,如果說他有本事讓己方不知道他跑哪兒去了,那麼倒是還可能在己方進攻的時候,他正好是出現在那個城池,不過說說話,他還沒

有那麼大的本事。這不是馬超小看他,就因爲他郭淮不能分身,可己方進攻的時候,就算是他正好就在那個城池,那麼己方可以去另一個地方。但是他郭淮能一下就跑到另一個縣去嗎?所以怎麼說,最後都是己方佔便宜,而不是他郭淮,就這麼簡單。因此,他郭淮是聰明

人的話,就不會去做那無用功,就大方在鄳縣,而己方第一個就去進攻軑國,就這麼簡單。馬超帶大軍北上了,郭淮自然是比孫策先知道如此情況的,他知道了馬超大軍要來了之後,確實是心裡有所擔憂。不得不說,己方援軍不到,那麼就憑己方兩個縣五千多人,那是怎麼都對付不了人家涼州軍六萬人馬的。可說實話,人家既然來都要來了,這己方自然也是要有

應對。別的不說,就說兩個縣的城防,還是不少,這個確實是挺夠。對付六萬人馬,也許是還不足,可對付一兩萬人,那還是沒問題的。而己方就那麼幾千人,你讓己方守禦城池多少時日?郭淮可沒認爲自己本事能帶着兩三千人守禦十幾日,面對着六萬人馬,自己有那麼

大本事?開玩笑,自己是真心沒有。其他的,自己也只能說是盡力了,而沒別的。畢竟人家有六萬人,只多不少,而己方連六千人都不到,只少不多啊,這個纔是根本。看着對方行進的方向,是要去軑國,郭淮也是想了,自己要不要也去那地方。可仔細一想,他覺得自己

還是不動爲好,因爲怎麼做,最後都是人家佔便宜,而不是己方。說實話,人家軍中有個頂級謀士,可自己這兒呢,除了自己老哥兒一個,還有五千多人馬外,還真是什麼都沒有。最多也就是還佔了人家兩縣城,其他的就真沒有了。所以說怎麼看,己方怎麼都沒有利,好處都是人家的,所以說郭淮他確實,也沒多大的信心,這個是一點兒沒錯。其他的,還是那

話,所謂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得是如此。人家都來進攻了,哪怕是六萬人馬,己方還不足人家的一成,可說實話,己方從來都沒懼怕過涼州軍,這個從來都是,哪怕士卒對上他們,是有怕的地方,可當將領的,卻沒有那樣兒的。所以說郭淮怎麼都不可能說和涼

州軍這戰還沒戰呢,就帶兵跑了,要說那絕對不是他的性格,其人都敢帶着三千人進攻涼州軍萬人守禦的西陽,可見其人從來都不是膽小之輩啊。

第三八六章 逼迫楊任詐沔陽(續)第八〇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一)第六六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二)第二五八章 馬超兵進西羌第一二四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三)第五五五章 魯肅張遼離郴縣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一四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四)第五十六章 四人投奔兗州軍第三二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八)第六九七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續)第八七四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三)第五一三章 宴畢馬杜論英雄(續)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二八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八)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七五三章 劉備勸說文仲業第六九六章 戰臨湘聯軍收兵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六)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九七八章 荀攸諫言曹孟德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十六章 馬良到達蘄春城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四七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六)第三二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四)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一七七章 馬孟起欲見劉宏第一四六章 廣宗城三方聚首第六五五章 兗州軍激戰臨湘第五一八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續)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三五八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五)第四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五)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四六四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續)第一四九章 戰祝融孟達失利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五四〇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五)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三)第三四九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三五三章 欲懲呂主從生隙第五十三章 滴血入劍寶物現世第七五八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完)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七五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二)第三二八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完)第二一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一)第一五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八)第一二二章 董荼那出使敵營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四三九章 馬孟起欲戰綿竹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三十三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完)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五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一八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五)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七六五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三三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二)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八五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四十二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續)第六九四章 高邑城大軍已至第四十五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完)第五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一)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五九〇章 離穰縣子揚告辭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二八九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四三四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完)第七二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六)第六〇七章 關羽陣前斬顏良第一五二章 樸克大帳見石全第五章 涼州軍兵退雲杜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八四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七)第九九四章 江夏郡馬超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