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

兗州軍郭淮已經帶兵往西北奔向鄳縣,顯然就是要快速奪取其縣城,不過之前涼州軍有了軑國之敗,這鄳縣肯定比那地方有防備多了,這個是肯定的,人馬的話,倒是也沒多少,和軑國一樣兒,沒多於五千人,可要是死守的話,就是郭淮,他也未必有什麼好辦法啊。真不到一萬的人馬進攻近五千人守禦的城池,可以說就算是兗州軍精兵,也是沒什麼優勢,這個

一點兒沒錯。一日過去,又是一日,雙方依舊相安無事,知道都在明日戰了,大戰的開端,雙方二十多萬人,就那麼參戰,廝殺。二十多萬人的戰事,也不知道具體要到哪一日才能徹底結束,不過如今來看,時日不會太短吧。而且這看雙方的情況,那樣兒不到最後迫不得已,

是絕對不會退兵的,所以這個……雙方士卒心裡都有那麼點兒數,關鍵是這麼一戰,之後也不知道還能有多少人回家啊,可不是嘛。而且一旁還有兗州軍在那兒虎視眈眈,一萬人馬都已經進了江夏,對涼州軍來說,這個可不是他們想看到的,而江東軍呢,他們都是樂於如

此。又一日後,終於是迎來了兩軍的第一日大戰,基本上這第一次的廝殺,雖說不是試探,畢竟這不是攻城戰,可確實,雙方也不可能一場戰鬥就分出勝負來,最後勝的留下,敗的退卻,那還真不至於。這二十多萬人馬的廝殺,怎麼可能就一場分勝負呢,真要那樣兒的話,馬超覺得,還是自己想要的,不過真心沒那樣兒。不過怎麼說呢,這算起來,自己是有多久

都沒帶兵和敵軍對峙了,這個可是一點兒不假,都是帶兵去攻城了,自己這個主公,主要是負責全局,帶兵出征,而沒和誰在城外對峙,基本上都是攻城來着。所以說如今就這麼和江東軍在西陵城外和他們對峙,這個確實是比較難得了。其實以他們江東軍來說,馬超很清

楚,他們確實是想在城外和己方對決,而不是他們攻城,而己方去守城。如果說己方就只有,還是那兩萬人守城的話,他們確實,是樂於如此,就是自己是他們的話,也會高興的。可哪怕增加,就算是增加了一萬人,那可以說都給他們攻城要帶來多大的麻煩,這個馬超那

麼有經驗的一個,他自然是一清二楚了。所以說己方來了十萬人馬,不和己方在城外大戰,那都是傻子,孫策和龐統怎麼都不會那樣兒的。而馬超確實,他也想過,自己何嘗不想用城池的優勢來對上江東軍呢,可他們會讓嗎?自然是不會,所以說最後的結果其實是顯而易見了,孫策和龐統他們怎麼都不會讓己方那麼輕易進城,那麼輕易去守城的,而且也確實,西

陵的話,守城裝不下那麼多人馬,這個也是,所以說馬超就在城外和他們大戰了,也不是說不行。據不到最有利的一方面,那也只能是如今這樣兒了,雖說是,這個是他們江東軍想要看到的不假,可己方是一點兒不怕什麼,這個馬超是一清二楚,一點兒都沒錯。說起來最

後雙方在城外大戰,究竟是鹿死誰手,那絕對是尚難評說啊,一切皆有可能,他們江東軍看着是挺能的,不過最後一樣兒,也許會輸,會敗給己方,這都不是什麼沒可能的。當然了,最後結果也許是己方會敗,那都沒什麼不可能,然後江東軍再用得勝之師去進攻西陵,最後估計西陵也得是一樣兒丟了,他們就佔據了大半個江夏,而兗州軍呢,沒準那個時候就動大

軍了……所以說這個也是三方的大戰,不過如今兗州軍大軍還沒動而已,就動了一萬人馬,那真心是不算什麼啊。涼州軍和江東軍戰鬥的第一日,雙方終於是在外對壘上了,面對面一方是十三萬人不到,另一方則是不到十二萬人,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情況,對兩軍來說,顯然人數不是最重要的,這其他的帶兵將領了,士氣了,這個肯定都得算在裡面。而江東軍拋開

孫策這個主公,他們還有三個將領,不算謀士。涼州軍不算馬超的話,卻是有四個將領,不算郭嘉,就比江東軍多一個。但是哪怕就多一個胡車兒,其實也影響不了大局,這個是肯定的,你不要覺得江東軍是傻子,要是涼州軍真來那麼多將領的話,他們肯定也得是調人過

來了,好歹那長沙是挨着江夏的好吧,這個是一點兒都沒錯啊。不過孫策一直都沒那麼做,顯然他是很清楚涼州軍的情況,可不認爲多那麼一個胡車兒能影響到什麼,真心是沒有。其他的,也就是崔安讓他是有所擔心,其他兩個,可未必就真比董襲、周泰和蔣欽他們厲害,

這個也是沒錯。兩軍陣前,馬超和孫策是不約而同帶了戰馬,向前了十幾步。此時兩人還有段距離,至少弓箭弩箭射程是沒問題,可兵器就夠不到了,不過以兩人的身份地位,還不至於說讓己方弓弩手射箭什麼的,別說根本就沒什麼太大用,這真那樣兒,只能是讓天下人笑話。可不是嗎,你這一動手,人家肯定是跑了,退後啊,之後就是大戰啊,結果那就是要

貽笑天下了,不是就是如此,所以說馬超孫策他們自然都不會那麼做了,肯定的。此時孫策對馬超一拱手,笑道:“孟起兄,別來無恙?”不管怎麼說,哪怕雙方一直都是敵對不假,而且還戰了十幾年了,但是總體來說,孫策對馬超還是有佩服的地方的,這個是一點兒沒錯。

馬超見孫策給自己打招呼,這所謂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啊,更何況他本身就是比較欣賞孫策,這個也是一點兒沒錯。此時他是微微點了點頭,對孫策說道:“託伯符賢弟的福,馬某一直都還不錯。不過如今賢弟不帶兵來江夏,馬某這肯定會更好!”他這也算是半開玩笑

和孫策說話。至於說孫策都叫孟起兄了,馬超也不好太過生分,但是也不能就直接說兄長我怎麼怎麼樣兒,那還是不好,所以馬超對孫策稱呼是伯符賢弟,對自己自稱是馬某。不過這都無所謂了,孫策他不會太過在乎,怎麼說馬超都算是他比較佩服的一個,這個一點兒沒錯。而且天底下可就剩下三路諸侯了,曹操兗州軍的話,別看和江東軍是盟友不假,兩軍是

聯盟已久,可孫策對曹操還有馬超,看法就是太大不同了。曹操其人是奸雄不假,孫策也承認這個,但他確實是看不上曹操多少,反而是馬超,孫策覺得其人倒是真還可以。不是說當初馬超幫了他,他覺得馬超不錯,雖說這也是有那麼點兒關係不假,可絕對不是最重要的

那個,這個是肯定的。如果說當初幫忙的是曹操,假設的話,孫策依舊是這麼看曹操和馬超的,不會因爲那個而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就是了。曹操其人的一些東西,就是孫策所不喜歡的,反而馬超身上不少地方,確實是孫策比較認可的,就這麼簡單。多了不說,就說曹操讓兗州軍屠殺徐州百姓,至少孫策就知道自己做不出來,自己也不會那麼去做,雖說這亂世中

老百姓死了也就死了,但是這事兒,他還是接受不了。而馬超屠戮先零羌的事兒,孫策覺得他做得很對,不光是報仇的原因,更是異族什麼的,就算是死再多,那也是無所謂的了,至少孫策沒覺得有什麼。可己方百姓是異族能比得上的嗎,孫策肯定是看不上看不起異族,但是己方百姓,他還是覺得無辜。所以說他對曹操其實不感冒,反而對馬超,是有佩服的地

方,這個一點兒不假。而馬超呢,他也是有欣賞孫策的地方,這個也是肯定的。此時他聽了馬超的話後,微微一笑,“孟起兄,咱們明人不說暗話,這你要是處在弟的位置上,也會如此!”孫策說的話是非常肯定,而馬超聞言,停頓了一秒後,他望向遠方,“伯符賢弟所說

不錯,其實何止如此,也許馬某是要比賢弟還……”後面的話,馬超就沒多說,他知道孫策都明白。其實雙方各自的立場不同,自然這意思都是往自己整好處,而對方都是不好。顯然馬超確實,他不想江東軍過來進攻,這個是肯定的。可孫策呢,他是不可能不帶着江東軍

過來,這個也是必然如此。馬超也承認,自己要是換一個立場,比如說自己是他孫策,那麼也許就是比他做得更過,那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無所謂了。確實,畢竟雙方的立場不同,自己可不是他孫策,是涼州軍之主。而他孫策也不是,他是江東軍老大,就這麼簡單。所以說他孫策是帶兵十五萬來進攻了,而自己呢,也帶兵十萬過來救援了,如此。孫策此時是點

了點頭,然後繼續對馬超言道:“孟起兄看來依舊是如此快人快語,哈哈哈!今小弟帶兵來此,與兄一起會獵於江夏,不知道兄長如何?”馬超一聽,也是大笑,“哈哈哈哈!伯符賢弟既然有如此雅興,馬某自然是奉陪到底!請!”孫策點頭,“如此,小弟是當仁不讓了!”

說完,兩人各自帶馬迴歸本隊。剛纔兩人都已經是說清楚了,孫策那意思,我就是帶兵來進攻江夏的,把江夏甚至整個荊州都收入到己方的囊中。馬超的話,你們江東軍來多少人,我們涼州軍都分配和你們一戰,看最後鹿死誰手,來一戰吧,孫策那意思,好,回去戰!兩

人回去後,馬超是看了眼崔安他們幾個,然後是對馬岱說,“伯瞻,和江東軍敵將一戰!”馬岱一聽,忙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不滅我軍威風!”說完,便提着大刀出陣,來到了兩軍陣前。要說之前孫策是有鬥將的心思,馬超都知道,不過卻也不好讓孫策說什麼你別讓崔安上,咱們鬥個將。馬超都不用那樣兒,直接就派馬岱出來,也不用江東軍多想了,他們願

意讓誰來就誰來吧。說起來馬超不怕敗,那都無所謂的,就算馬岱不敵,可他這麼也不會說死在兩軍陣前,受傷的話都不會,馬超不能讓啊,而且江東軍也不可能是孫策上。這時候馬岱在兩軍陣前喝道:“呔!涼州軍馬岱在此,敵軍誰敢一戰!”他也知道,江東軍孫策不能

出來,其他人的話,自己是一點兒不懼。說起來這個其實有點兒小看江東軍那幾個了,確實,就說對面幾人,拋開孫策和龐統之外,周泰的武藝,其實是要超過馬岱一點兒的。其他兩人,董襲和蔣欽,他們的武藝怎麼說都不會比馬岱弱就是了,這個一點兒沒錯。所以說如

果是大戰的話,周泰百回合開外能勝馬岱,那兩個,董襲和蔣欽,他們與馬岱能打個平手,當然他們是盡全力。最後幾百回合的話,敗的也只能是他們。歷史上什麼情況馬超不是那麼特別清楚,可就說如今這個時候,馬岱其實是屬於二流上等的武藝,無限接近一流下等水平,這個是一點兒沒錯,他是屬於二流巔峰,一直在這兒很多年了,馬超覺得他是有機會突破。

周泰的話,他武藝絕對比馬岱高,所以說他應該是在一流下等,當然屬於一流下等排在後面的,差不多就是這樣兒。董襲和蔣欽的話,顯然也都是二流上等,但是和巔峰還差了那麼點兒,所以說一百多回合,他們和馬岱拼,還都能平手,可多了的話,那還是要敗的,就這

麼簡單。而馬岱和周泰比的話,如果是一百回合開外,還那話,他也得輸,所以說就是這麼個情況,馬超沒派崔安,怕江東軍不來人,所以就讓馬岱去了。

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第九十八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第二六一章 崔福達生擒木鹿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二三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完)第九二六章 涼州軍攻城受挫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追擊敵軍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二七三章 銀坑洞孟獲設宴(續)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六一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七)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一一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續)第六九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九)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七十九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第七一四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六)第五七五章 涼州軍回到原地第九十章 馬超崔安奔益州第七三七章 江陵城仲邈治傷第五九九章 劉備兵敗奔青州第八四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八)第八三四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一)第二三八章 孟起再臨三江城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二六九章 南蠻軍使者離開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一二七章 馬超夜襲南蠻軍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五五六章 曹操遣人令退兵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六七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四)第九〇九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續)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三三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五)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九十四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六)第八二一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第二六三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一)第九七九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三)第四八八章 欲創大業謀大計第一一五章 孟獲無奈聚衆議第二四八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續)第八八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四)第一四五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三)第八一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五)第一〇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六)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九四四章 中軍大帳談大勢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九三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三)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七三二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續)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六六六章 夜襲烏巢燒軍糧第三一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第六九三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九四四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第九四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六)第二四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七)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十)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六〇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三)第八二三章 江東軍繼戰臨湘第八七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七)第九七二章 荀文若調兵徐州第二一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一)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二四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二)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三〇二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中)第七六九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一)第三二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五)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三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第二五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六)第九六三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完)第九六五章 馬黃張算計羅縣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七七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三)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四四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二)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十六章 欲出征決意用兵第二九六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