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三)

不過說起來就算是那樣兒,對江東軍來說也沒什麼,而且估計己方到了的時候,江東軍也許還有其他的反應,可不會說就可一棵樹上吊死,馬超可不認爲孫策龐統他們那樣兒,不是那樣兒的好吧。所以說馬超也沒說就己方過去十萬人馬,和城內一起對付江東軍,這己方就佔據大優勢了,畢竟人家可也不是一動不動就任你去進攻,那隻能是玩笑話,真心是開玩笑。

所以說馬超也不是不知道,就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真是,己方有張良計,而人家肯定也是有過牆梯啊。所以說馬超還能不知道嗎,這江東軍人家可不是被動挨打的料啊,這個是肯定的。就算是傻子,估計都不會那樣兒吧,所以說這個人家也不可能啊,馬超覺得

江東軍倒是還得有其他動作,這個很正常,對他們來說,對誰,其實都是。又是一日的戰事,孫策對於董襲昨日沒上到城頭,他是有遺憾在,不過也是沒多說,畢竟其人表現什麼的,那還是可以的。臧霸的話,你可以說他帶兵攻城,也許還沒那麼多實力,可這帶人守城,就

算是孫策,他也不得不說,其人有一套啊。對於董襲帶着十五萬人馬的激烈進攻,臧霸這日終究還是沒頂住,沒辦法,己方戰力再高,可也架不住十幾萬人的狂轟啊,確實,這對方比己方多多少人?十萬是有了,至少是己方的六倍還多,這個也沒錯,而這是個什麼概念,你只有親眼見識到了差距,才能更清楚知道,要不然的話,你就只憑想象的話,其實是沒那

麼準確的。這眼睛看見的,其實才更加震撼,而你所想象的,其實還要差着。所以說臧霸一直都想着自己主公能早日帶兵來西陵,這從如今來看,差不多這兩日自己主公他們就該到了,這個臧霸還是有數的,畢竟從西陵過去的快馬到如今,這自己主公帶着大軍也是快到了。

臧霸這計算的本事肯定不差,這去長安通信的士卒昨日就回來了,所以說他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他們如今已經到哪兒了。或者說這通報的士卒,其實就是馬超特意派來的,這個一點兒不假,就是爲了讓臧霸安心,就是如此,當然也是爲了讓西陵城乃至是還剩下一半多的江

夏都能安穩點兒。畢竟馬超很清楚,就憑己方在江夏的那點兒人馬,如何能對付人家江東軍十五萬,確實,本來江夏的人馬,馬超就沒覺得太多,哪怕也有個近五萬,但是和人家十五萬一比,那卻還是不夠看的啊。真是,明顯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馬超來說,十五萬以內一共是可以分爲三個級別,第一個就是五萬以內,可以說是一個級別的,當然也包括了五萬

人。之後自然就是超過五萬到十萬,這又是一個階段,最後自然就是超過十萬都十五萬了,而己方這近五萬到人家實際超過十五萬,這中間差了兩個級別,這就不得不說,真心從人馬上沒優勢,反而還劣勢了。當然等己方大軍十萬一到,就又是差不多了,所以說江夏人馬肯

定不是大頭兒,不是最主要的那個,而且如今也是損失了,哪怕還有個近四萬人,但是人家江東軍更多好吧。而且之前江東軍就算是佔蘄春,也只是奇襲,真就沒損失太多人馬,當然那了,損失多的是涼州軍,畢竟他們是被動防禦,人家大軍十五萬對上你那一萬人,最後結果是吧……不過城池丟了,這是最重要的,沒守住城,這你還說什麼呢,確實啊,關鍵的

沒了。所以說這人多人少,肯定不是那最重要的,這個必然,但是你肯定不能說就不重要了,是吧。馬超帶着十萬涼州軍人馬,終於是進了江夏地界,不過這也是兩日了,這個肯定的,畢竟是十萬人行軍,不是幾千人,那真是不能比的,十萬人的概念,你真見過了,自然就知道了。而且這十萬人,可以說是正規軍的十萬人,還有其他的什麼民夫之類的搬東西的,

那可還有不少,所以說真正的人數比這還要多,這個是肯定的。馬超十萬人馬,他自然不會,到了江夏地界,馬超沒忘了派出探馬,直接往豫州方向,因爲那地方有兗州軍一萬人馬,如今具體在什麼地方,誰也不知道,也就是臧霸,經營江夏那麼多年,他知道兗州軍來了一

萬人,可現在他們到底在哪兒呢,那他也說不清了,要不然的話,之前的信使肯定就說了,不至於這自己什麼都不知道,不是嗎。不過此時派出了探馬,馬超覺得自己沒幾日估計是能知道,再多五六日總是能知道消息吧,除非他們兗州軍把己方探馬都發現滅了,那可真就是

完了。不過真那樣兒的話,自己也是沒辦法了,只能是再派人,而沒有其他的。當探馬稟報孫策,說涼州軍已經距離此地不足五十里的時候,雖說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而且上午是進攻完了西陵一次,可孫策卻依舊是召集了衆人來到了中軍大帳。跟着孫策來的人都到了,別看他帶了十五萬大軍,可這個時候沒剩下那麼多,而將領跟着他的,這時候還剩下五人,

分別說張遼、董襲、周泰和蔣欽,最後加上個龐統,就這麼五個,還有三個是被留在蘄春和邾縣還有鄂縣了。當然那幾個地方,除了蘄春是比較重要之外,邾縣和鄂縣就是不能和西陵比了。西陵是江夏治所,不用多說,蘄春那也是從東進江夏的門戶,可以說江東軍從揚州

來,那是必須要拿下蘄春的,沒說的,不拿下可以啊,那就繞遠或者水路,不過蘄春最後還得占上啊。所以說江東軍是趁機襲取了蘄春,一路上又是連克鄂縣邾縣,這一路來到了西陵。當然了,其實真說起來,幾乎三個縣都是江東軍同一時間奪取下來的,要不然能這麼快

就到了西陵嗎,就是臧霸,他也是有意外,確實這孫策是和自己主公一個級別的,不是自己能比得上的啊。其實主要是龐統,其人才是難對付,至少孫策是比不上啊,但是臧霸還不是那麼太清楚就是了,所以說一切就都算在孫策頭上了,其實也算對,畢竟他是主公,是拍板兒做決定的,是他用的龐統主意,如此。他如果真不聽龐統的,那麼龐統就算是逆了天也

不好使啊,是啊,沒當老大的認可,沒當老大的去命令,你當手下的再逆天,也不好使玩不轉啊,真是,一點兒不假。所以說這江夏最大的對手,還得說是孫策,肯定是他,誰讓他是江東之主呢,龐統的話,他是厲害不假,可不是江東軍的主公啊,但人家孫策是,不就是

這樣兒。孫策此時是召集了衆人,來到了中軍大帳。可以說基本上他們都知道自己主公找自己幾個是做什麼來了,無非就是涼州軍來了,然後己方是如何云云。說起來這涼州軍速度還挺快,可也是在己方所料之中,要說己方拿下三個縣城,其實那速度可更是快,這個是一點兒不錯,要不然的話,能讓臧霸也那麼驚訝了嗎,並且涼州軍來這兒的時候,己方都已經

在西陵這兒戰上了,這就不得不說明問題,不是嗎?確實就是如此,衆人都到了,孫策對他們說道,“據探馬來報,涼州軍十萬援軍此時已距離我軍不足五十里,馬超親自帶兵!”衆人一聽,是都明白了,果然是馬超親自帶着大軍來了。不過之前也是想到了,看如今這個時候,確實是馬超該帶援軍來了。看着衆人表情,孫策他這先是給他們都說了下,之後就問了,

“不知各位都如何想法?”自然孫策就是要看他們都是怎麼想的,這如今涼州軍人家援軍來了,可就這兩日,那己方也不可能說拿下西陵,那不開玩笑嗎?也許他臧霸還想着拖住己方,可說實在的,人家託得住馬超帶援軍過來,如今不正是如此。而己方也真是,兩日甚至

就算是再多點兒時日,也拿不下一個西陵城,哪怕己方這個時候有着十三萬人,可……聽自己主公此時問詢,龐統想了一下,自然他還是第一個說話的,“主公,此時我軍當暫退爲妙啊!”孫策一聽,如果是他自己的話,他肯定是不好對幾人這麼說,可龐統這麼說了,他

這個當主公的如此退了,其實也沒什麼。說起來此時的暫退其實是很正常,畢竟己方可不是說就不去攻城什麼的了,但是人家援軍不是來了嘛。可人家大軍一到,自然就是該在野外對壘,而不是攻城了,如果還是在這兒的話,那麼沒準就要受到人家兩面的夾擊,這都不是什麼沒可能的事兒啊。所以說此時暫避其鋒,其實是沒錯的,就是其他人也是這個意思。孫

策聽了龐統的話後,他明明是同意可卻也沒直接就表態,畢竟還有四個人呢,他那意思,怎麼也得讓那四個人中至少三個都同意啊。所以此時孫策是再次說道:“士元如此說,我亦瞭解,不知文遠覺得如何?”孫策是直接就問了張遼,畢竟剩下的四個人裡,就屬張遼是最

有謀略,那三個都不行。帶兵打仗什麼的倒是沒問題,可這一說到頭腦上的事兒,那就抓瞎了,不管是董襲還是周泰蔣欽,和張遼是真心沒法比啊,孫策還能不知道嗎。結果此時張遼一聽,他心說,這我就知道,肯定他孫策聽龐士元說完就要找自己,結果果然是如此啊。

一切都在張遼的意料之中,此時他說道:“太尉,這士元先生之言,張某自是贊同!”如今的孫策是早升官兒當太尉了,所以說張遼也不稱呼他將軍什麼的了。不過他還是那樣兒,並沒有拜孫策爲主,依舊和涼州軍的張任,還有兗州軍的關羽一樣兒的身份,這三人還真是有緣啊,這在這方面,那幾乎就是沒太大區別,很多地方,還真是一樣兒。孫策聽完張遼的話,

他是微微點頭,之後是又看了董襲他們三人一眼,結果三人自然是都懂自己主公的意思,因此齊聲說道:“屬下贊同士元先生之言!”孫策一聽三人如此說,他也就不多說了,直接就說道:“如此,那麼我軍便此時即可撤退,後退五十里,靜觀其變!”“主公(太尉)英明!”

對他們來說,這涼州軍可就快要到了,所以說己方是趕緊走早好,這個是肯定的。要不然的話,真等涼州軍大軍到了,你估計想走都走不了了,人家涼州軍能輕易讓你走嗎?所以說這也是個問題,而此時連孫策的都同意暫時退兵了,自然那這馬上江東軍就行動起來了,或

者說其實他們也是等着自己主公如此下令呢,而更多的,自己主公要見軍師他們五個,其實不少士卒也知道,那無非就是走個過場而已,確實如此。應該說自己主公(孫策)早就那麼打算了,不過他沒直接說而已,這個龐統他們實在是太清楚了,不過就算是張遼他也不好就直接說什麼,你孫策都知道該怎麼做,就不用我多說了什麼的。哪怕他還是沒拜孫策爲主,

可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張遼還是很清楚的。他就知道,自己要真是說了那話,那麼結果……龐統也許不會多說,這個很正常,其人那個性格,你只要不得罪他,都沒什麼太大關係。至於說你得罪孫策什麼的,那龐統不會看太過重要。而董襲、周泰和蔣欽,說三人

都是死忠孫策的,張遼都覺得並不爲過,所以說自己要敢那麼說話,結果就是把三人都給得罪透了。要說就一個人的話,張遼也不怕什麼,但是……

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七四六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第五九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六)第八八三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八十一章 涼州軍強攻西陵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四二四章 涼州軍破葭萌關第三九四章 益州軍退守成固第六二五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二)第四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四)第七九六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五)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八)第五七一章 老師書房說弟子第八七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五)第八八九章 曹操帶兵到樊城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一四四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續)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六五五章 兗州軍激戰臨湘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六八六章 戰江陵寄望地道第二九一章 雒陽城外初交鋒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三十二章 長安動木馬出擊(續)第九〇九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續)第六二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七)第三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四)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決戰聯軍第五八六章 兗州江東退零陵第八五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八)第三八三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續)第六三七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三)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佔領零陵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一)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八十九章 馬超再說十八子第五八六章 兗州江東退零陵第五〇八章 決定遷都回雒陽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五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四)第一七四章 再交換各回各營第三二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五)第一四六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四)第六八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三)第四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四)第三〇七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第三〇〇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續)第三〇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二)第三五四章 王司徒挑撥呂布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二五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九)第四一三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完)第九十五章 劉宏安排馬孟起第三六四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第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八)第三〇三章 三江城馬木對話第二十章 別衆人馬良歸還第一七八章 福達生擒楊鋒子第七六二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續)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四三三章 江州兵夜襲敵營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二一七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續)第六四四章 奪城門雒陽城破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七三四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續)第九十二章 三人行到達成都第七章 別閻忠馬超出師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二四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四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八)第三三九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四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第三五三章 涼州軍司隸徵兵第五一九章 帶範強欲見主公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七〇八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第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五八八章 不速客夜入南陽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六〇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