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六)

真要是來場大戰,估計就算是沒有十萬人馬扔進去,可也得好幾萬吧,這個就是馬超的想法。不過就這,那還是好情況,不好的話,那損失自然是要更多,這個是肯定的。所以說至少這個時候,馬超還是不想和兗州軍和江東軍那麼死戰、大戰,這個是肯定的,沒看他都帶着兒子還有郭嘉他們出來了,這不就說明問題。所以說其實不管是曹操孫策他們,還是馬超,

都是沒想過就非要今年動兵。要說除了江東軍之外,去年涼州軍和兗州軍可都是大戰過了,所以說要真是連年征戰的話,對雙方都沒什麼好處,只能說是對江東軍有好處,畢竟實力是此消彼長,就是這樣兒。你在削弱實力的時候,人家江東軍卻是在增長實力,不就是如此嘛。

說實話,馬超是不怕江東軍有實力,要他們真有那個實力,那就更有意思了,可顯然,他們還沒達到那種程度,依舊是要和兗州軍聯合對付己方,這個纔是他們自保的根本。如果說是己方和兗州軍聯合,那麼滅了江東軍的話,真心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兒,可真是,自己倒是

想,不過曹操卻怎麼都不會那麼去做的。確實,就算是馬超是曹操,他都不可能那麼做,所以就更別說是其人了。所以說江東軍實力雖說最差,可他們其實在這個聯合聯盟上,說起來比涼州軍和兗州軍還有優勢。確實,涼州軍不會和其他那兩個聯合,或者說其實是人家不可能和他們聯合。而兗州軍要和江東軍聯合,一起對付涼州軍,當然後者也是一樣兒,不過

因爲涼州軍和兗州軍相接壤的地盤多,所以說他們交戰的更多,而江東軍很少,所以說這個是後者佔優。至少涼州軍要大舉進攻江東的話,怎麼也是避不開水軍,所以……這確實是問題,而且不管是涼州軍也好,還是兗州軍也罷,都知道大敵那絕對不是江東軍,而就是彼

此,不管是涼州軍滅了兗州軍,還是兗州軍滅掉了涼州軍,最後對付江東軍,那不過就是小意思,哪怕是水軍再強,可也依舊是頂不住天下大勢,這個纔是根本。從歷史上來說,赤壁之戰,看着佔大勢的是曹操不假,可說實話,曹軍可沒八十多萬人馬,真心沒那麼多,說

起來經過歷史的考證,曹軍當時的人馬,具體應該是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也就是最少肯定有十萬人了,但是最多也絕對不會超過二十萬,當時大漢纔多少人?曹操能有八十萬?瞭解的都知道,那不過就是演義虛構的。其他的,孫劉聯軍的話,最多也就五萬人,兵力確實是相差挺大,但是也沒說五萬對上八十萬那麼誇張就是了。所以說曹軍是大勢不假,可還沒

說就對付不了了。而且說起來要真是曹軍有八十萬人的話,那麼就平曹操本事和曹軍實力來說,他們計早就一統天下了,還至於那麼多年之後,才三分歸晉嗎。確實,畢竟那可是三國時期,歷史上那個時候人口才多少?其他諸侯纔多少人馬呢?這纔是問題,而且赤壁之戰

曹操是敗了不假,可絕對不是全軍覆沒了,這個是肯定的,到底損失多少人馬,這個沒一個具體數字,不過基本上是超過一半了,這個必然,但應該不會超過十萬人,畢竟曹軍最多也就二十萬人,所以那個時候,曹操是大勢,但不是絕對的天下大勢,如果說天下就剩下孫權那點兒地盤兒,而劉備還沒多大地方的話,那麼就算是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照樣兒能滅了

他們,不過歷史也是不好假設,只能說這個是理想的結果。但是不管怎麼說,那個時候還不是曹軍的絕對優勢,所以說曹操敗了,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但是如今呢,沒有赤壁之戰,一樣兒是鼎立了,確實可以這麼說,三分天下,雖說和三國時期是有很大不同,可這三分還是一樣兒三分,不過各自實力不同而已。確實,各自實力地盤都不一樣兒,曹操

不是歷史上的曹操,孫策不是歷史上的孫策,馬超呢,當然更不是歷史上的馬超了。說起來馬超是深有體會,如今這種情況,和歷史上的差別可大了去了,別的不說,就說多少人歷史上可能早就死了,但是如今還活得好好的。多少人這個時候,在歷史上沒死,但是早都沒

了。更是大漢在這個時期絕對沒這麼多人,馬超敢肯定,但是說實話,就自己手下的人馬,都多少人?曹操兗州軍也沒少了,就是孫策的江東軍,人馬也好幾十萬……所以說這真是,大漢的人口可比歷史上多多了,馬超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多了,他自然也認爲是很好的事兒。

當然了,異族人馬更是不少,所以說這個……確實,異族的人口,說起來肯定沒漢人多,但是幾乎就是全民皆兵,人馬絕對是不少,基本上還都是騎兵,所以說馬超一直都是擔心,也都沒錯。還是那話,漢人多可不代表人馬就多,而人家人口是沒漢人多,可不代表那人馬就沒漢人多,不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馬超一直都頭疼這個事兒,不過如今來看,暫時還是

平靜的。馬超他們在襄陽的將軍府休息了一晚,要說涼州軍在荊州,除了還有兩個郡在江東軍手裡,還有州牧不是他們的之外,其他的,確實是都佔全了。當然,你說少兩個郡,肯定還是欠缺,這個倒也是,畢竟桂陽還差點兒,可長沙,多少也算是個大郡,這個倒是也都

沒錯。休息一晚後,早晨是黃忠陪着馬超他們一起朝食,之後馬超就離開了將軍府,去襄陽城內轉了。襄陽城說起來絕對是很繁榮的一個地方,雖說還是不如長安,可也絕對沒差太多,這個是肯定的。畢竟荊州絕對不是個窮地方,襄陽更是人口很多,商業很發達的地兒。

確實,就說襄陽在天底下,那可以說也是數一數二發達的地方,這個確實是沒錯。而且也是交通發達,人還不少。所以說這麼一個地方,馬超自然也沒什麼不滿意的。而且說實話,黃忠是不擅長治理郡縣,這個是肯定的,馬超很清楚。可他手下的人呢,那卻也是有人才,比黃忠會治理多了,所以說自然而然,這些年其實也是沒落下發展,這個馬超也是都知道。

確實,馬超就算是再不瞭解,可襄陽這麼重要的地方,那麼出名兒的地方,他也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說哪怕他是多年都沒過來了,這個不假,可該知道的,那肯定都知道啊。就說每年黃忠這個州牧,朝廷任命的州牧是江東軍的,馬超任命的不是州牧,但是官職都差

不多。每年黃忠他可都去長安,所以說襄陽的情況,就算是聽黃忠說,他也是知道的。自然,其人不會說欺騙自己主公什麼,那還不至於,確實如此。而且也不光是隻有黃忠,還有其他渠道,馬超從其他人那兒,他也是能知道襄陽大致情況的,這個是肯定的。畢竟他可是涼州軍之主,當主公的,那肯定是能做到,不出家門,就知天下事,確實,涼州軍情報還可

以。這個沒錯,要說馬超這個當主公的,他也不可能說就只是從每個州的州牧那兒得到消息,沒說就只有他們那兒才行。是,每年賈詡他們幾個都得回長安和自己主公彙報,這個肯定沒錯,但是馬超也是從其他渠道得到了不少消息,這個也是一點兒不錯。所以說馬超他所知道的,當然不僅僅就只侷限在各州的州牧身上,那肯定還是沒有的。他只要想知道什麼,

基本上都有很多辦法知道,這個沒錯。對於襄陽,顯然還是甘寧更熟悉點兒,好歹他是在荊州多年,之後更是投靠了荊州軍,雖說更多的時候是在江夏,但是襄陽他可是來過不少次,這個確實。所以,其實比起馬超他們幾個來說,甘寧算是更瞭解這兒吧,畢竟這地方他可比

馬超他們來多了,這個也真是。對於益州和荊州這邊兒,確實是甘寧更瞭解,作爲一個南方人,不像馬超他們幾個,其實都是北方人,所以說自然就是甘寧更瞭解了,因爲他來的也是比他們多。因此,馬超也是讓甘寧多說了幾句,好讓自己兒子也算是瞭解一下這南方的重

鎮。要說對襄陽瞭解的話,其實馬超也許是比甘寧多點兒,但是說實在的,這他絕對沒對方來這兒來的多,這個是肯定的,畢竟就算當初荊州大戰的時候,馬超是在荊州很多時日不假,可卻沒來過幾次襄陽。但是甘寧不同,好歹他是荊州軍的人,哪怕他是投靠了江夏的黃祖,但就因爲黃祖也不重用不器重他,所以說甘寧也沒太過約束自己,還是比較自由的,因

此,自然是他願意去什麼地方,那就去什麼地方了,只要不耽誤軍中的事兒,那就沒問題。而且當時還有蘇飛幫襯,不可能讓黃祖知道什麼,所以說甘寧基本上想去什麼地方,早回來就可以了。確實,江夏和南郡都挨着,西陵和襄陽,其實相距更是沒那麼遠,所以說……

甘寧來這兒是比馬超多,可馬超畢竟是涼州軍之主,所以說他能知道的東西,當然不單單就只有表面兒的而已。不過他是沒說那麼多,畢竟有些東西,就算是馬煥知道了,其實也沒什麼用。而該他知道的時候,馬超是肯定會讓他知道的,就這麼簡單。所以說如今甘寧所說

那些,其實就很重要了。五人轉了襄陽的一半,然後時辰到了,就回了州牧府。對馬超他們來說,這今日不過才第一日,確實,他也是要在襄陽五日的,這個可一點兒都沒錯。畢竟如今的時間還夠,所以說他是早都不着急了本來荊州也走不了幾個地方,所以說在這兒多住些時日,那其實都無所謂。確實,畢竟是“此一時,彼一時”,情況不同了,那自然是不

一樣兒。確實,之前是什麼樣兒,而如今又是什麼樣兒。出來三個月的時候,馬超是有所擔憂,不過仔細一想,其實自己的時間還是和充足的,就算半年回不去,七個月不到,肯定還是能回去的。說起來可能也就是在涼州的時候,在隴縣的時日長,其他時候,最多好像也

就五日左右。馬超他們回了州牧府,黃忠的府裡院中等着自己主公一行人,之後依舊是晚宴,結束後,馬超是不吝表揚。對黃忠的話,他確實,別看其人是個武將,但是馬超看得出來,其人還是很會用人的。真是,黃忠是,馬超也沒認爲他怎麼能治理很好郡縣,但是隻要

會用人,其實就沒什麼太大問題。而荊州這兒有人嗎?那還用說嗎,馬超不敢說都是人才,可也絕對是比其他的州,除了司隸之外,都要強那麼點兒。確實,畢竟當初馬超在荊州多久,應該說這個從州到郡縣,主要的官職,那都是馬超這個州牧所任命的。而馬超在荊州大戰的時候,他也收攏了一批原先是荊州軍的官員。說實話,讓他們帶兵出征什麼的,那就別想了,

可真是,讓他們治理郡縣,那絕對是一把好手,要不然的話,就看劉表在荊州那麼多年,就靠着他一個人的話,能把荊州發展當時那個程度?是,劉表其人,尤其是年輕的時候,馬超承認,其人本事不錯,但是就靠他一個人的話,那什麼都玩兒不轉。劉表很多還是要靠着

荊州當地的世家大族,尤其是像蔡家、蒯家、黃家等等,這樣兒的大族,他才能在荊州立足。都知道,荊州可不是劉表一人兒說了算,就蔡瑁的權力也不小啊。

第四三四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完)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二四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五)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五)第七八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第八四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六三〇章 趙子龍兵進上黨第九八九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續)第四一七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完)第三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九)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第五八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九)第三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第五七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九七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六八四章 衆人議圍困黎陽第四十四章 山寨中馬超收管亥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三六六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續)第八十四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一〇七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完)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八六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七)第四七六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續)第一三七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三)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三一〇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二)第八二九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六)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一七〇章 馬孟起率衆夜戰(續)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六三一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第四八八章 欲創大業謀大計第三二四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上)第一〇二章 崔安取勝孟優退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四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五)第七九一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第八九四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第九四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七)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四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八)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八一七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完)第五四七章 涼州軍佔據懷縣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三九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第三十一章 長安動木馬出擊第六〇〇章 袁紹聚衆謀大計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八二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九)第七七〇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續)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九三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二)第一五九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二)第一五〇 廣宗城疑似熟人來第八四一章 深夜鄧義見蔡瑁第七六五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第二九九章 崔福達大戰三人第七九二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續)第三六五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續)第七九九章 馬孟起帳中思索第六三五章 樂文謙對戰高覽第四七一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續)第八四九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五)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七九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三六一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八)第五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五)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一)第六二八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二)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一二九章 趙弘趁夜襲宛城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四一九章 郭奉孝出計擾敵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六四七章 聯軍受阻臨湘城第四十四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續)第二十八章 途經路上人被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