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一)

這纔是一個主公要去做的,應該去做的。而你就只是以一個人的本事高低去安排事,那麼最後是要出問題。所以說回到房間的馬超,他已經想到了自己兒子也應該是想明白了,自己想讓他知道的,他都應該知道了。而馬煥呢,他確實,沒回房間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想到了這些。而回去之後,他更是都明白了,因此,這對龐柔的怨吧,基本上也是沒了。是啊,

這誰讓己方有這麼一位,至少自己父親所說那些,自己確實是理解,也都瞭解了,所以還能有什麼想法。而且人家其實也不怕自己有什麼想法,他龐柔能和自己解釋,是不怕自己有什麼想法,只是給自己父親面子,自己還不清楚嗎?所以這個時候馬煥也不多想那方面的事

兒了,他就知道,其實己方有這麼一個人,那肯定是好處更多,而己方也是需要這樣兒的人,不是嗎?這連自己親事都不來了,就爲了防範異族,確實是很負責。拋開自己親事的話,自己也是覺得,其人負責任啊,所以一這麼想,馬煥心裡基本上就沒什麼怨了,就是如此。

比起馬超父子來,郭嘉、崔安和甘寧,他們就沒那麼多想法。前兩人是很清楚自己主公對龐柔的看重,這個他們自然是知道。至於說最後一個甘寧,這個他反正今日是真切實看到了自己主公如何看重龐柔其人的,不過甘寧也沒那麼多想法,沒什麼羨慕嫉妒恨的,畢竟自己如今可以說也算是受到自己主公的器重,而從長安出來之後,自己和自己少主的關係,那更

是更進了一步,所以說對於龐柔,他自然是沒什麼想法了。也就是龐柔,還稍微想了一下,這今晚自己主公可給了自己大面子了,這事兒自己都知道。畢竟那麼大年紀了,還有多少就是自己真不懂的呢,沒太多了,真的。他也知道,自己主公是有意讓自己和自己少主多接觸

一下,這個自己也明白。其實龐柔也想了,估計自己少主繼承自己主公位置的時候,自己也都退下來了,不在涼州軍做事兒了,所以說這自己就算是和自己少主多接觸,也沒什麼太大作用。當然了,自己主公的意思,自己肯定也不好說違逆,這個是肯定的,而且自己也是

挺願意和自己少主多接觸一下的,肯定是好處更多,這個必然啊。不過對於龐柔來說,這如今更重要的,那還是敦煌這兒的安全。他可是聽說,羌人又要有什麼動作,真的假的不知道,不過這事兒也是無風不起浪,對他來說,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不好好防範一下,那肯定是不行的。羌人是,他們不會來進攻城池,可在周邊劫掠一下,那事兒還是他們

乾的出來的,所以說確實是不得不防啊。尤其是這個時候,自己主公和少主都在敦煌,龐柔不是覺得該自己怎麼表現,而是認爲,如果羌人敢來,那麼自己是一定要讓自己主公他們看到,自己是有那個能力保境安民的,至少敦煌沒什麼事兒,就是這樣兒。如此的話,自己

主公他們對自己也是能更加放心了,不是嗎?所以說這個纔是龐柔最根本的想法,在他看來,更何況自己主公和少主可都在這兒,所以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啊,因此,這自己責任不是大了。不過他也確實,什麼都不怕,反正羌人不出來倒是算他們走運,只要他們來了,那對不起了,就是他們的噩夢啊。對付那些異族,龐柔就從來都沒手軟過,所以這他們要是

來敦煌,就是錯了。在涼州軍地盤,和異族接壤的郡的太守,沒有一個是對異族手軟的,這個是肯定的。至於對異族的強硬派,馬超纔會讓他當這樣兒郡的太守,沒什麼說的,必須這樣兒,不這樣兒都不行,這就是馬超的打算。至於說像涼州、幷州這樣兒的地方的州牧,那就更不用說了。張飛對異族的態度,自然是非常強,不是馬超攔着,他都能帶兵殺過去,

就是這麼個態度。賈詡的話,更別說了,賈詡是涼州武威人,自然知道異族的威脅,而且其人年輕的時候還被羌人給抓走了,要不是說他機智,沒準就真回不來了,所以說他和異族有過節,自然不會給異族什麼好臉色,這個是肯定的。因此,這馬超用人,也是有他自己的

想法,像北方重鎮,尤其是和異族挨着的地方,真沒有說對異族態度還算是不錯的人在那兒守着的。這個不錯不是說對異族好,那還沒有,只是馬超覺得,你對異族沒什麼想法,那麼就是不合適在北方的郡縣呆。因爲作爲一個漢人,你要深刻知道異族的危害,而且要時刻

防範着他們,這是最基本的。所以說如果沒有這樣兒想法的,哪怕本事再大,馬超也不可能放這樣兒的人在北方的州郡,那可真是沒有。可以說在馬超這兒,對異族的態度,那可真是,影響了很多,這個是一點兒不假。馬超就敢說,放在北方郡的那些個太守,沒一個是對異族手軟的,所以自己很清楚,就讓他們過去了。因爲己方需要有如此想法的太守,這個是

肯定的。一夜無話,馬超他們幾個在敦煌這兒休息也不錯,第二日一早,起來練武、洗簌,最後五人是一起朝食。龐柔讓下人是早已準備好了,不過他是聽了馬超的話,沒到這兒來陪着。吃完朝食,馬超五人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出了太守府,去敦煌城的大街開轉上。正好趕

上開市,五人在大街上轉,一邊走一邊買點兒吃的,還有一堆其他的東西,有崔安這麼個免費勞力,馬超他們也是不用白不用。當然了,雖說也是買了一些,其實也沒多少東西,就崔安一隻手就能拿得過來,所以這是真沒多少。而對他來說,這好東西少不了自己吃的,那

就行了,其他的,拿點兒東西,那都是小意思了。或者應該這麼說,崔安他其實早都習慣了,和自己主公出門兒,試問哪一次不是這樣兒呢?他是太習慣了,以致於沒覺得這有什麼了。當然也必須說,這幾人裡面,就屬崔安的力氣最大,當然馬超和他差不多,可總不能是當主公的拿着一堆東西吧,那不開玩笑嗎。所以這光榮艱鉅的任務,就交給了崔安,就他最

合適了。馬超他們四個,那是一點兒意見都沒有,可以說一致認爲,就崔安拿着那些東西,纔是最合適的。當然,吃小吃什麼的,那也是崔安吃的最多,而其他幾個,那卻是早都習慣了,也算是自然了吧。就看崔安那樣兒,也算是幹了最多的活兒吧,所以他吃的最多,其實

衆人倒是覺得都很正常。確實,這他崔福達能吃,那是出了名兒的,這個他們自然都是清清楚楚。別說是早就認識他的馬超、郭嘉,就算是之後才認識他的甘寧,那也早都是對此清清楚楚,馬煥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他小時候就知道,這個福達伯父,那是他所見過的,最能吃的,沒有第二個,就他一個,最能吃,沒別人了。至於說崔安自己,他對別人怎麼看他,

都是無所謂了,對他來說,這能吃不是好事兒嗎?反正他不知道是聽誰說的,越是能吃的多,就是好事兒,所以自己吃的也不少,那自然是好事兒了。所以說崔安對自己能吃,他確實是沒什麼感覺,畢竟這是好事兒啊。而馬超心裡是有想法,他一直覺得,幸好崔安是出生在商賈之家,哪怕不是糜家、甄家那樣兒的大富之家,可崔家確實,不窮。所以說養活崔安

這麼一個孩子,哪怕是再能吃,崔鴻還是能負擔得起。確實,馬超覺得崔安要是生在窮人家的話,那都要餓死,估計真是要這樣兒。當然了,以他的本事來說,餓死的話也許不至於,但是吃不飽飯,那倒是基本上就經常吧。畢竟馬超知道,崔安哪怕是出生在比較有錢的家庭

中,可他從小就經常去打獵去,所以打個什麼鹿了,野豬之類的,那也是偶爾會有的,所以那樣兒,他還餓不着。可也不可能說每一次他都能滿載而歸,有時候可能就幾隻兔子,多說了。再說了,如果說崔安真出生在窮人家,他也不可能天天都去打獵吧,所以說那樣兒他

肯定是要經常是不飽,就是這樣兒。所以說馬超覺得崔安應該是慶幸,自己出生在還算是比較有錢的家庭裡,要不然的話,還真是,要養不起他啊。可不是嗎,崔安一個人頂多少個人了,這個馬超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是崔家,那還算是有錢的家庭,而且還沒多少人要養活,自然而然,崔安吃多少,那都不是問題,要不然的話,還是有問題啊。所以說這個也算是他

比較幸運了,在沒多少糧食的年代,還能吃的是五大三粗的。確實,崔安一個人,如果說就和郭嘉那樣兒的話,他一個就能裝下兩個郭嘉那樣兒體格的,還有富裕。所以就知道其人到底是什麼體格,而郭嘉也確實,算是比較瘦的一個了,這個是肯定的。崔安那樣兒的,都

快能裝下三個他那樣兒的了,所以這要是一直往那個方向發展的話,那肯定不是好事兒啊。不過馬超也知道,郭嘉就和崔安也差不多,當然不是吃的東西數量差不多,那根本就不可能。而是兩人對待自己這體格的態度,崔安是不覺得有什麼,他覺得自己如此吃東西,那麼如今

這樣兒,其實是很正常的,不是嗎?崔安不是胖,但是絕對的魁梧,就像是一面牆似的,就這個情況。至於說郭嘉,他也是這麼個想法,畢竟自己吃的不多,就是好喝酒,差不多就是這樣兒,所以自己還能怎麼胖?所以瘦了點兒也是很正常的,而他從來沒想過自己要改變這樣兒的情況。如果說崔安像是一面牆的話,郭嘉也不至於說像麻桿,還不至於瘦成那樣兒,

應該說他也就比一般般的人瘦了點兒,就是這樣兒。崔安像是一面牆,他就像是十幾塊磚頭,差不多就是這樣兒吧。馬超的話,其實也就是比崔安差點兒,甘寧和馬超差不多,就是身高比馬超矮點兒,畢竟馬超可是北方人,甘寧是南方人。而馬煥還年輕,沒長成,不過卻

也比郭嘉強多了。要說這個時代的武將,反正馬超所看到的,那武藝高的,哪個至少都是一米八多,這都是至少的。而更高的,像呂布那樣兒的,都超過兩米了,所以說那武藝高的人,沒有太矮的,反正馬超所看到的,就是如此。相比下來,謀士的話,身高就沒那麼高了,

這個馬超是非常清楚。演義裡總寫,身高八尺,這東漢時代的八尺,那就是一米八多。那個時代一尺也就是二十三釐米,差不多就這樣兒。甚至還有九尺的人,那就是絕對超過兩米了。確實,就馬超所看到的,關羽雖說和呂布比,武藝不如後者,身高也比後者矮了點,但是馬超所看到的,關羽那身高也絕對是過兩米了,比自己高,這點他很清楚,好歹是和關羽

單挑過的。還有就是華雄,也是比自己高點兒,郝昭,馬超確實是不能理解,郝昭雖說沒什麼高超的武藝,但就光看身高,其人也是過兩米了,那郝昭確實不是一般的高,比馬超還高點兒。所以說武藝高的,就說一流的,哪個都是一米八以上,但是身高高的,卻未必武藝

都很高。像曹操那樣兒,就算是有點兒另類了吧,武藝還不錯,不過就一米六多點兒,這就是曹操身高,劉備都比他高不少,孫策就更別說了,沒比馬超矮。

第五八三章 呂奉先身死丹徒第四八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四)第三五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七)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二)第五章 拜師偶遇文士第九六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九)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四七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六)第五〇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五)第八三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九)第七四六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第一一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三三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六)第四〇〇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續)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八七一章 北上江夏再進攻第八六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七)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二四一章 漢軍大破叛賊(下)第三六〇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七)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五)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八四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第八六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三)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七六八章 龐士元拜主孫策第五六二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第九九四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九)第七一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一)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四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四)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三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三)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二四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八)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四五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七)第一〇八章 孟起反謀曹孫劉第一三二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第六四六章 張任赴荊做太守(續)第五七五章 涼州軍回到原地第七三四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續)第八章 見馬騰表字孟起第五七四章 兗州軍信使入城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九四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第九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四八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四八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一)第二三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四)第五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三)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八八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四)第三九四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十一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續)第八七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六)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一七六章 南蠻軍援軍到達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第一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七)第二十七章 河間鄚縣有張合第八〇四章 涼州軍三攻敵城第九八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四)第四三七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完)第二四八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第九六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九)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五九一章 涼州軍進攻零陵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第三九九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第七八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八)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五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八)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二十三章 趙家村馬超訪童淵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客夜入馬府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四一七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第八三七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第四四〇章 去茂陵崔安叫門第八〇二章 攻城戰強攻西陵第八七七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六)第四九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五)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八〇五章 馬岱帶兵破西陵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