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

甘寧作爲一個益州人,他對北方之地,確實是不怎麼了解,這個一看也很正常,和郭嘉還有崔安他們是沒法比的。一樣兒的就是,郭嘉他們對南方的瞭解,基本上也是不如甘寧,因爲後者不光是個南方人,而且去的南方之地也多,就這麼簡單。所以說他們都是各自有各自擅長了解的,如果說是去益州或者荊州,那麼顯然,還得說是甘寧更來了解了,哪怕郭嘉和

崔安他們也是在兩個州呆過不短的時日。可真和甘寧比起來,那還是有差距的,因爲人家就是益州巴郡的人,對益州瞭解都不用說了,然後荊州的話,甘寧從益州離開之後,沒多久就當了長江水賊,就在荊州一段,縱橫長江水道,就是江東地界,甘寧也是鼎鼎大名,畢竟

長江下游就是江東了,雖說甘寧不在那兒混,但是其人縱橫長江,從上游到下游,都有其人的大名,不過他是在荊州和揚州混而已。或者更準確來說,甘寧是在當初荊州軍和江東軍地盤交接的地方混,因爲就那樣兒的地方最亂。江東軍要對付他,他就跑到荊州軍地盤去,

反之,荊州軍對付他,他就跑江東去。至於說兩軍聯合起來對付他,那這事兒還真是,沒發生過。而且說實話,就算是真有,甘寧也不會怕什麼。其實這事兒一想,基本上就不會發生。爲什麼這麼說,別說荊州軍和江東軍本來就有過節,就算是沒那麼多齷齪,他們也很難說聯合到一起對付一水賊。確實,爲什麼這麼說,就說荊州做主的是劉表,江東是孫策,這

就表示了兩人聯合不了。劉表比孫策大了那麼多,說起來是和他父親一輩的人,就是孫堅看到劉表,他都得說一聲,景升兄,所以說劉表對付一個水賊,能主動去聯合一個小輩嗎,對他來說,那樣兒也太丟臉了。至於說孫策,那就更不可能了,別說他根本就看不上劉表,

就說其人那性格,就認爲己方出手就能滅了甘寧,還用聯合別人?那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了,所以說孫策更不會那麼去做。因此,甘寧就在長江水道生存了下來,要說他本事是有,可真要說起來,他能對付得了荊州軍和江東軍聯合?那真是開玩笑,甘寧沒那本事也沒那

實力,只能說他運氣不錯。荊州水軍確實是比較飯桶,這個一點兒不假,可江東卻不一樣兒了,這點甘寧也清楚。所以說最後他是投靠了荊州軍,他以爲以自己的本事來說,怎麼都能有用武之地吧,結果和他所想的,差距太大了。那劉表根本就不知道重用人才,黃祖就更別說是,也就比廢物強點兒。蔡瑁都比他們強,可惜其人就知道用荊州的世家大族的人,再

不濟也得是荊州本地的人,像自己這樣兒的外來戶,哪怕本事可以,也重用不了。所以說甘寧一直都屬於不得志的一批人,在荊州軍中,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所以說荊州軍最後被滅,那太正常了,像甘寧這樣兒的人才都不知道重用,那麼他們也只能是被滅了。所以甘寧

最後也知道,荊州軍這算是到了陌路了,自己有五個選擇。和荊州軍一起滅亡,給他們盡忠,這事兒甘寧除非是傻×,要不他纔不會那麼做呢,所以這第一個選擇不用說了。第二,投靠劉備劉玄德,那個大漢皇叔,也算是後起之秀,算是天下比較弱的一路諸侯了。說起來投靠劉備的話,甘寧很清楚,自己必然是要得到重用,不管從哪兒來說,他劉玄德都得重用

自己。這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本事可以,這是最基本的,自己本事不錯,他劉玄德有識人之明,自然是能重用自己。其次,就是自己是從荊州軍投靠其人的,那麼他就算是要收買整個荊州軍和荊州軍的將領,都得重用自己這個本事不錯的。最後一點,那就是他手底下缺人,所以就更不用說是人才了,因此,自己怎麼都是要受其人重用的,只要自己

投靠他們。但是說實話,甘寧看不上劉備,這是最基本的。看不上,是因爲他覺得劉備那個性格,自己看不上。是,甘寧是認可其人的本事,這個一點不假,要不然其人能從一介布衣,到了那個時候的天下一路諸侯嗎,而且手底下也是有忠臣良將,有頂級謀士,也有那沙

場大將,這點甘寧很清楚,這就是其人的本事。本事不如他的,都被人滅了。所以說他劉玄德確實,是個挺有本事的人,這個也是甘寧的認知,不過他真心看不上對方,所以說第二個,投靠劉備,這個也被他給否了。最後三種選擇,自然就是在荊州大戰的另三路諸侯,北

方兩個強勢諸侯,涼州軍馬超和兗州軍曹操,加上南方強勢諸侯,江東軍孫策,這三路的選擇。首先,投靠孫策江東軍的話,是,這是一個選擇不假,可甘寧一下就給否了。爲什麼,雖說江東軍有着天下最強的水軍,可自己投靠孫策,最多也就是個水軍將領,最開始也就這樣兒了。是,甘寧承認,孫策不是劉表所能比的,劉備的話,孫策很多地方都比其人強,但

是江東軍卻不是甘寧最好的選擇,他很清楚。如果說他想投靠江東軍的話,他就不會去荊州軍了,就這麼簡單。那麼最後只有兗州軍和涼州軍,這兩個就是甘寧最後的選擇。而他稍微想了一下之後,就義無反顧去投靠了馬超。爲什麼,就因爲他對比了雙方很多東西,結果

甘寧發現,還是馬超的涼州軍能稍微佔優一些,所以自己自然是投靠了涼州軍,而不是兗州軍。最後涼州軍算是從五方中脫穎而出,這事兒甘寧誰都沒對誰說過,可他確確實實,也是想了不短的時日,最後才下決定的。畢竟甘寧不傻,也算是有那麼點兒頭腦,所以他自然

是要投靠能給他帶來最多最大利益的一方,這個是肯定的。而如今來看,他怎麼都是覺得當初自己的選擇是一點兒都沒錯。確實,當初自己也是這麼認爲的,不是涼州軍奪天下,就是兗州軍,而相比之下,應該是涼州軍的機率要大那麼點兒。爲什麼甘寧是這麼個想法,他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首先天底下公認的就是,涼州軍地盤和兗州軍,其實沒什麼大差距,

這個雙方的勢力,根本就沒有明顯差距,可以說是平手。其次,涼州軍和兗州軍的實力對比,甘寧自然是知道,前者的實力要強於後者,就是這樣兒。所以說甘寧自然是投靠了馬超涼州軍,而不是曹操的兗州軍。就說馬超比曹操年紀小,甘寧覺得這都是個優勢,而他雖說

只有一個兒子,但是同樣兒,甘寧覺得沒什麼站隊的事兒,像曹操那樣兒,兒子好幾個,最後他繼承人肯定是有爭奪,多少都是有的。可馬超就一個兒子,誰去和他爭啊,這不就是問題。至於說繼承人的事兒,因爲馬煥和曹昂,甘寧都不認識,所以他是不好說,但是他有感覺,在馬超在位置上的時候,他能滅掉兗州軍和江東軍,所以他是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涼州

軍,就這麼簡單。所以說他甘寧也是個有想法的人,確實,像他那樣兒的大將,還能不爲自己打算嗎,其實當初馬超他們也知道甘寧的想法,不過說說話,他還不怕甘寧有想法,還就怕沒什麼想法。畢竟馬超清楚,人只有有要求的,你才能說容易掌控對方,對於沒什麼要求的人,基本上看着沒什麼大欲望的,那樣兒的人絕對是不好掌控的,這就是馬超的經驗。

當然了,他也沒說就要拿住甘寧什麼,只是希望他能忠誠就足夠了,馬超沒指望着甘寧能爲了己方效死命,能爲自己身死,但是隻要是能盡力,其實自己就滿意了,差不多就是這樣兒。對他來說,馬超真是巴不得甘寧對自己對己方有要求,只要己方能讓他滿意,那麼何愁

就不能讓他一直效力?所以說馬超也是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就憑己方如今這個形勢,甘寧也不會說有什麼其他的心思,他還不至於說傻成那樣兒,這個倒是。所以說馬超沒什麼可擔心的,他所擔心的,就只是天下大勢如果不在己方這兒,那麼可就要出事兒了,真那個

時候,那樣兒的話,確實……馬超五人已經是逛到了天黑,對他們來說,確實真心不是考察隴縣,至少在城內肯定如此,就只是逛逛而已。回了閻府,今晚劉辯劉璋他們沒來,或者說今日根本就沒來。不過馬超不在乎這個,對他來說,越少人其實就越好。畢竟人只要一多,自己還得是誰都得照顧到,都是事兒,這絕對不是馬超想要的,這個是肯定的。其人是喜好

清靜,不喜歡麻煩,這就是馬超。你看他有如今的身份地位,天下強勢諸侯之一,還是三分天下的諸侯,更是有大漢實力最強的涼州軍。可哪怕如此,其實馬超覺得自己更多還是無奈,最後不得不這樣兒,這個年月,你沒實力,就等着被人吃,就這麼簡單。不要以爲古代

是什麼好人多的情況,那純扯,這個大前提是治世,那樣兒的話,法制就算是健全,還有那些犯法犯罪的人呢,所以就更別說如今這個亂世了。對馬超來說,沒本事,你就保護不了你想保護的,就這麼簡單。而且他還有心思要對付異族,這個也是馬超的想法,你不在這兒,

那麼真是沒辦法,可你都來這兒了,那麼不做點兒事兒的話,那麼真就是白來一次,就這麼簡單。馬超從來都沒認爲自己是什麼好人,可是自己卻也有自己的原則,就這麼簡單。如果說自己真沒什麼本事,什麼都做不到,那麼自己在這兒混吃等死,自己也認了,可自己有那麼多那麼大的優勢,自己爲什麼不好好利用下呢。所以哪怕他是喜歡清靜,哪怕馬超是不

想那麼多麻煩,可他卻還是走向了一條自己選擇的爭霸天下的道路,沒辦法,只能是這樣兒,也只有這樣兒,所以是沒有選擇的。除非馬超沒來這兒,那麼自然沒這些事兒了,不過對他來說,是“既來之,則安之”,自己沒那本事回去啊。知道劉辯劉璋他們沒來,這馬超

也知道今晚自己老師不用休息那麼晚了。確實,這個事兒纔是馬超最關心的,要說自己五個,就算是不怎麼休息,也沒太大事兒。就算崔安那個年紀的,可好歹是大將,所以哪怕就是熬夜,對他來說都沒什麼大事兒。要說帶兵打仗的,有幾個沒熬夜的?好像真是沒有,所

以……閻忠對馬超他們能在剛天黑就回來,他顯得是很高興。因爲閻忠很清楚,自己這個弟子啊,能這麼做,還就是怕晚回來,自己擔心。確實,別看是在隴縣,應該說是涼州軍紮根最深的地方了,或者說這就是涼州軍的大本營啊。可哪怕是這麼個地方,其實要說馬超他們真回來晚,閻忠其實還是要擔心的。不過這個時候回來,他也就放心了,沒什麼再擔憂的

了。對他如此年紀的人,確實是不應該有什麼擔心擔憂的心,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好事兒,所以馬超他們幾個,可真是不敢晚回來,這個是一點兒不假的。這自己老師可是士林如今還剩下的爲數不多的幾個元老了,可以說是整個天下,整個士林的瑰寶吧,這要是不在了,那

可真不是小損失啊。確實,這點馬超他們知道很清楚,還就是這麼回事兒。也是閻忠身體不錯,要不少有幾個能像他這年紀的,腿腳不便卻也還能下來走動,說話也是沒什麼問題。89

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二十六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完)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九〇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八)第二一六章 得時機謀士投韓遂第五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五)第六九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四)第四二六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二)第二四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第三九〇 褒中城糜芳叫陣第一二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九)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三一三章 雒陽使者訪孫堅第四二七章 入梓潼偶遇人才第二〇一章 剿叛賊劉宏再派兵第六十九章 公孫度遼東稱王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九三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一)第i一八四章 再出使祝融到來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三六四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六九三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七)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六〇五章 田豐勸說袁本初第二二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三)第一六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四八九章 孫策質璽借人馬第四五九章 召士卒孟起訓話第四九二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第一二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五)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一二四章 翌日兩軍作交換第八二一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再戰聯軍第十九章 呂布擊殺檀石槐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八二一章 函谷戰報傳江陵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三六〇 李肅遊說呂奉先(完)第五〇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六)第三八四章 長安馬超擺家宴第七四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一)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七九九章 馬孟起帳中思索第七二六章 兩謀士親赴癭陶第二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一)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四〇七章 三人到達漢中郡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七)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三一〇章 帶祝融面見主公第八九五章 孫劉聯軍至蘄春(續)第五八三章 呂奉先身死丹徒第五九六章 殺車胄玄德歸來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二二五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八)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六)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七)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九六七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六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續)第二〇〇章 南蠻軍半路阻截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九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九)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八三二章 黃蓋退走蘄春破第四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五)第七一六章 甄家衆人商議畢第三〇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一)第八三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八)第八七三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二)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一)第八十四章 馬超親至玉門關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八二七章 蘄春使者至軍營第一三六章 黃巾副將中計第八九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四)第五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一)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二七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五)第六〇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第一二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