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

至少自己也是忠於職守,爲了自己主公交給自己的事兒,算得上是鞠躬盡瘁了,這就是李通所想。他自認爲自己是對得起己方的,所以這也確實,難得最後回許都,能多陪自己親人些時日,多久他不知道,不過到時候,李通肯會好好珍惜。對他來說,那樣兒的時候,確實是非常難得,這個一點兒不錯。所以說到時候回了許都,也不都是說全都不好的地方,也有

好的方面,不過讓李通自己選擇的話,他是寧可不見自己親人,不回許都,也想能保住己方在南陽的地盤,誰讓他是南陽主將呢。確實,李通身爲兗州軍的一員,還是曹操其人非常器重的這麼一個將領,可以說如果是其他地方,除了許都之外,丟了就丟了,他可不會那麼

特別看重,可是這南陽,好歹他都在這兒那麼多年了,怎麼都是有感情,所以說兗州軍在南陽的地盤丟了,那就和殺了他,其實都差不多少的。所以說李通是怎麼,他都不想南陽丟了,對他來說,他寧可自己丟了半條命,也不想讓己方在南陽的地盤都失守,不過這事兒他

也知道,自己說了不算。所以李通一直以來可都是盡職盡責,哪怕是守到最後一個城池,他也要忠於職守,絕對不會像馬超所想那樣兒,這個時候就跑回許都,那可真不是他。也許三四十年之後的李通,他可能會那麼做,但是如今才三十多歲的他,還真不會那樣兒。所謂江湖越老,膽量越小,可能年紀大了,他會那樣兒,不過如今,說起來在這個年代來說,是

老了,不過如果李通真能活個六七十年的話,那如今不過才一半而已。所以說,如果李通是短命鬼的話,那麼他三四十歲,可能就掛了,這事兒很正常。如果長壽的話,那麼在這個時代,活個六七十,其實也不算什麼太大的問題。當然了,一個真正的武將,能活到那個年

紀的,終於是少數,這個倒是也沒錯。不過如今李通這個年紀,你讓他在南陽還有他們兗州軍地盤的時候,帶兵跑回許都?那可真是開玩笑,李通他寧可身死,他也絕對不會那麼做的。畢竟對他來說,哪怕自己死了,也是兗州軍中的英雄,自己主公絕對會厚待自己的家人。

可自己如果真是,在己方還有地盤的情況下,帶兵跑回許都了,那麼別說是軍法處置,就是己方和敵軍的人,還不知道要如何笑話自己呢。可以說是有的人不想看到的,卻也是不少人很想看到的笑話。李通雖說不是那麼一個特別好面子的人,可他也確實,絕對不喜歡讓讓人看了笑話就是了。這個不管是敵軍的人,還是己方的人,他可都不想讓他們看了自己的笑

話,那樣兒的話,真是比殺了他還讓其難受。所以說什麼事兒,是李通必須去做的,什麼是他一定做到的。而什麼又是他絕對不會去做的,一定不會去觸碰的,他自己自然是都很清楚。最後的戰事,就和馬超還有李通,他們所想一樣兒,沒到一個月,比陽就被涼州軍攻破

了,而李通是帶兵撤退,當然他確實,不會回許都,而是去了南陽的其他縣城。不過對馬超來說,李通在哪兒都不重要。最多也就是己方再去進攻的時候,己方要多損失點兒,他們兗州軍能多拖住己方几日,也就是這樣兒了。而馬超就和之前所說一樣兒,他在破城的當日晚上,是設宴招待了衆人,然後說好己方人馬在比陽休息兩日後,讓馬岱親自帶兵去進攻其

他幾個縣城。當然,這一次和之前可不同了。以前馬超進攻的時候,他都是李通在哪兒,他就帶兵到哪兒。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巧合,畢竟棘陽、舞陰和比陽,是兗州軍在南陽最重要的三個縣,所以他不可能不那麼做。但是如今馬超給馬岱的命令,可不是這樣兒,不是說李通去哪兒,就讓他帶兵到哪兒了,而是讓馬岱先去拿下沒有李通的縣城,最後再去李通如今

跑去的那個縣。對馬超和涼州軍來說,如今他們兗州軍最重要的三個縣都已經被己方所佔了,那麼之後,自然就是怎麼對己方有利有好處,就怎麼來了。哪怕就是馬岱,他也是對自己主公的命令,沒有一點兒意見,反而還覺得自己主公所說不錯,如今就是應該這麼去做!

畢竟馬岱可從來都不是那種不知道變通的人,從來也沒那麼迂腐,好歹馬岱是個純粹的武將,光看這麼一條,就知道其人如何了。所以說更多的,有些文人是比較迂腐,但是在武將中,不是說沒有,但確實,很少,這個也是沒錯。而馬岱,真就沒有,好歹是跟馬超那麼多

年的老人兒了,所以也真是,怎麼都是受了自己主公的影響,所以他也不可能是個迂腐之人。所以馬岱聽了自己主公的軍令,他都沒想多少,馬上就點頭同意了。而且這還不得不說,馬超在這兒,卻是讓他獨子領兵,可以說確實,絕對是非常器重馬岱了,這個他自己都知道。是,這也可以說是馬超想偷懶,可都知道,不過誰敢當着自己主公面兒說那話?那不開玩笑

嗎,私底下說的話,也就真是玩笑話了,就是馬超聽到,也無所謂。可要是在大庭廣衆,這麼說馬超,不給自己主公面子,那麼後果……衆人可都知道自己主公的脾氣性格,私底下的話,說點兒什麼玩笑,那確實都是無所謂,那事兒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確實無傷大雅。但

是如果這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兒,說什麼的話,哪怕就是玩笑,也是要出問題。要說他們大多數的時候,其實真都不怕自己主公,畢竟馬超如今這性格還是不錯,不像他年輕的時候十幾歲,二十幾歲的時候,那脾氣太大,很多事兒都是強忍着怒火。而糜貞其實也總勸他,所

以如今馬超確實,他是改了不少了。不過哪怕如此,可也沒誰真就敢惹到他,這個確實也都沒錯。崔安他們幾個,都是涼州軍的元老,老人兒了,所以說自然是知道,這別惹到自己主公,要不然的話……對自己主公的命令。那確實是沒一個人有意見,最後馬超也是讓郭嘉跟着馬岱一起走,這比陽就留自己就可以了,讓他還有馬岱和崔安,他們三個帶兵去攻取兗

州軍在南陽剩下的幾個縣。對此,馬超可以說是絕對有信心,這個確實是沒錯。至於說如今的人馬對比,還是己方要超過兗州軍,所以馬超知道,交給馬岱三人的任務,那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別看如今己方人馬是又少了不假,但是同樣兒,兗州軍也沒幾萬了,關鍵是他們

的兵力還分散到好幾個縣城,所以說涼州軍可真是不怕他們。在馬超他們看來,拿下兗州軍剩下的城池,不過就是多少時日的問題。哪怕時日久,他們覺得兩個也也差不多了,畢竟那幾個地方不是棘陽、舞陰,也不是比陽,不管是人馬數量還是其他方面,確實是和那三個城不能比,所以說馬超他們都認爲,最多也就是兩個月多點兒,己方就能全拿下來了,不過

到時候,己方在南陽也沒多少人馬了,但是這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己方能拿下兗州軍所佔據的南陽地盤,就足夠了。畢竟人馬沒了,還能補充上來,而這個時候,曹操兗州軍不會再過來。而己方也不會說很慢才能補充上兵源,所以說馬超確實,他也沒什麼可擔心的。畢竟到時候龐德李恢他們還是能解決得了的,所以……而且到時候,馬超還得派人來南陽,

所以也不光是龐德李恢他們倆了,還有其他人一起,所以再多縣城徵兵,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是,之前李通也在南陽徵兵了,這個不假,但是對馬超來說,這都不重要了,主要是如今這兗州軍的地盤,還能徵個兩三萬人馬,所以說再加上從司隸調撥來的,最後也一樣兒能

有十幾萬。十幾萬人馬少嗎,真心不少了,是,和之前一比,涼州軍有十萬人,而兗州軍也有十萬人,這加在一起都二十萬了,而之後也就有十幾萬,一比較下來,確實是少了。不過雖說如此,馬超也能確定,己方在南陽就十幾萬人馬,曹操/他也不敢輕舉妄動,所以……

畢竟曹操還得把很多人馬放到豫州,他不可能說再派個十幾萬人過來,進攻南陽,那不是他的性格。對曹操來說,南陽怎麼都是不能和豫州相比的,這個必然。所以馬超也沒什麼不放心,對他來說,他還巴不得曹操派兵來南陽,那樣兒的話,自己可以一面防禦南陽,一面去進攻豫州了。雖說最後不一定是要在豫州死磕,不過從兗州軍的虎口下奪一兩個郡,他覺

得還是沒問題的。雖說最後八成還得被曹操派兵給搶回去,但是卻絕對能削弱兗州軍的實力,這個馬超是一點兒都不懷疑。所以說曹操基本上是不會在己方奪取了南陽之後,就馬上帶兵來進攻。他真有那個心思的話,這一次,他就還會再派援軍過來,而且也不會是兩三萬,

至少和上一次一樣兒,九萬多人,這纔是他的性格。所以說他如果再進攻南陽的話,那就不是己方佔據南陽之後,馬上了,而是他什麼時候覺得豫州的人馬多了,他才能出兵。或者說是突然有個什麼機會,讓他一下就抓到了,曹操纔會出兵。要不然的話,還真就不會。不

過前者的話,他覺得豫州人馬多了,過南陽來,那麼那個時候,就是己方在南陽的人馬,其實也不會少就是了,這一點,可以說馬超他還是很相信的,確實,就是如此。不過要是後者,真出來一個什麼機會,那麼肯定就是對他們兗州軍有利有大好處,而對己方沒什麼好處的時候,他曹操要出兵,那麼己方可就要危險了。馬超是不怕別的,不過到時候別說南陽丟

不丟,至少最後那人馬的損失,就絕對不會少就是了。而那樣兒,可不是馬超想要看到的啊。所以說他是肯定不想出現什麼意外的,不過這個怎麼說呢,馬超從來都沒認爲,說這意外就沒有。他反而是認爲一定是有,不過就是大小,還有就是人爲還是天意,或者其他種種,

等等吧。舉個例子,就說這一次,司隸大旱,可以說影響絕對是不小,因爲整個司隸雖說不是顆粒無收,但是也差不多少。如果不是司隸之前主要是涼州軍地盤的話,如果把涼州軍換成是兗州軍或者江東軍,那麼肯定就要出大問題,一點兒都不懷疑。就說兗州軍就佔了兩

個郡,最後還不是因爲司隸大旱,又被涼州軍給地盤奪回去了?是,如果說就算是沒這場大旱,涼州軍就是拼死想要奪回來地盤,也未必不能,但是有一點,確實是沒錯,那就是他們一定會損失很多人馬,比當時要多多了,就是這樣兒。所以說一個司隸大旱,尤其是這種問題不小,而且還屬於天災的大意外,可以說絕對是要影響很多的。之前的大旱,那可是直

接就更改了司隸的格局,這個是一點兒都沒錯,所以也真是,馬超如果是期望的話,他肯定是希望對己方有好處的意外多點兒,而對己方沒好處的,甚至直接就要影響很大很不好的那種意外,那自然就是越少越好了,最好就是沒有。不過他也知道,這個基本上就不用想了,

因爲不可能啊。不過不管怎麼說,馬超是寧可讓己方多拿出些錢糧來,他也不希望百姓遭殃,這個是一點兒不錯。只不過這事兒也確實,並非就是他能決定得了的。

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七十八章 曹孟德引薦馬超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四九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百)第三八〇章 馬超兵至陽平關第九十七章 曹馬拜訪雒陽令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八〇五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九七八章 荀攸諫言曹孟德第二五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五)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四二六章 到漢中進入南鄭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第四六一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第六八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四)第三五八章 孟起聚衆議對敵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七九三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第五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七)第四九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八)第四〇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〇)第九四四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第四八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八)第七三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四)第四一四章 涼州軍初戰葭萌第六九八章 袁本初宴請衆人第九六八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續)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六九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二)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六五二章 降將出謀賺馬超第七七四章 滿伯寧回返大營第四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八)第一七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第五一五章 袁紹衆議迎漢帝第六〇四章 聯合馬超伐袁紹第六五〇章 孟起拍板謀晉陽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四五〇章 大戰雒縣傷亡重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一)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一六八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七)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一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六)第四六四章 趙子龍欲渡洛水第一六五章 涼州軍再次進兵第八三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五)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九〇九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續)第七二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第六十章 曹仁帶兵到樊城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八十九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一)第八九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九)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二一二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一)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六九二章 瞞謀士矇混過關第六二六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三)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四十六章 馬超聚衆設計謀第九八九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續)第六一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五)第八六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四)第七〇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八)第六五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七)第六八三章 斬張顗奪取真定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五十七章 刺史府中拜會陶謙第三十三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完)第四〇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〇)第八八六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完)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九一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一)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四)第二三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六)第一四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三)第五〇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〇)第五六二章 劉備落敗投許都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二七〇章 南蠻軍使者返回第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第五十八章 樊城破梟雄末路(完)第三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七)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十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五)第三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