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

對於李通他經營了那麼多年的南陽,哪怕還沒到一半,可馬超和涼州軍衆人卻都很清楚,這如今他們棘陽城內的糧草,可真是一點兒都不缺啊,更何況他們除了這些時日,之前可都是人馬越來越少,這個顯然是對糧草有利的。當然了,就算是他們真缺糧了,可那至少暫時己方也一樣兒是對付不了他們啊,因爲圍城都圍不了,就這麼幾千人,能圍得住人家城池?

那就是開玩笑呢,所以馬超肯定是要帶兵離開。而且還得說什麼,就是這圍城肯定是不行了,就別說涼州軍的人馬不夠、而對方也是有糧草。其實就算是他們的人馬夠了、對方缺兵少糧,那樣兒的情況,曹操也是絕對馬上就能調撥一批糧草緊急送到棘陽這兒來,不會讓這

地方缺糧什麼的。所以說馬超也真是想這個時候,就是該退兵回去了,沒什麼說的,沒看郭嘉不也是,自己剛和他說,他就直接讓自己明日退兵了。而馬超更是,等崔安他們回來之後,他第一句話不是戰事,而就是說,“明日,我軍全軍撤退!”這是他對衆人所講的頭一句,

衆人對自己主公的話,還真是,沒一個感到什麼意外的,他們都覺得正常,是該這麼說了。而衆人更是沒什麼意見了,對他們來講,這個時候,今日是不能撤退,但是明日,那是肯定要退的,這個太正常了。見衆人點頭,馬超也不用多說這個了,他們自然都是同意的,要不然的話,這個時候就不是這樣兒了,而是說別的,是吧。但是怎麼說呢,這個卻不得不承認,

就是說其實衆人都是想着能早點兒回去,畢竟也沒什麼人馬了,不能去繼續攻城,而且關鍵是自己主公也不準備再調兵來這兒,所以也只能是這樣兒了。畢竟如今的戰事,自己主公想要結束,那麼就只能是暫時結束了,沒辦法,衆人都清楚。不過這和最開始的時候,他們

所想還不一樣兒。畢竟一個南陽,還不是整個一個郡,就只是一半的地方還沒到,差不多那大的地盤吧,可己方居然是沒佔下來,這個就不得不說,曹操確實,他是把投入在這兒不少的兵力,要不然的話,絕對沒這事兒。司隸兩個郡呢,還不都是讓己方給奪回來了,當然

也是曹操兗州軍根本沒什麼援軍在那兒的關係。可南陽他們還沒到一半的地盤,曹操就派了九萬多的人馬,這個就不得不說,是給己方大壓力了。所以最後才變成了這樣兒,要不然的話,沒有兗州軍這九萬多的人馬,這己方如今估計是已經佔據了棘陽城了。當然了,就算是沒能占上,也已經沒多少日,就能結束棘陽城的戰事,徹底佔據城池了。可這就因爲兗州

軍多出來了九萬多人馬,這己方可就不能再進兵了,攻城是真不行了,沒那麼多人馬啊。所以該退還得退,衆人還是知道的,所以自己主公這麼一說,他們自然是都沒什麼意見,也都同意了,必然啊。之後馬超才說了下今日的戰事,當然也是表揚了衆人,至少這最後獲勝

的是己方,就夠了,哪怕己方最後也是隻比兗州軍多了幾千人而已,但是這個也沒辦法,誰讓兗州軍運氣好了點兒呢,這個是沒有辦法啊。不過不管怎麼說,己方是達到了目的吧,雖說不是最終的目的,但也算是階段性的目的了。至於說之後己方必然還得捲土重來,什麼

時候倒是不一定了。之後馬超是讓衆人回去休息,對他來說,這在南陽的戰事,其實就已經

算是完事兒了,對,哪怕就是暫時性的,那不也是完事兒了嗎,所以說也確實,真就是這樣兒。之後馬超是打發走了衆人,讓他們各自都回去休息了,這自己也得休息一下,之前的大戰,還真是累啊。而崔安他們幾個,別看是,沒追上徐晃幾人,可落後的兗州軍士卒,可

確實是遭了殃,都讓他們給咔嚓了。所以說別看是沒追上徐晃他們,這個沒錯,但是他們也

不是什麼都沒做啊,這個也是事實。衆人和自己主公告辭,離開了中軍大帳,對他們來說,可就等着明日退兵了。而這個時候,怎麼都得退兵,這個是肯定的,哪怕他們是不想,可事

實卻不允許你如何。反正你是想是要退兵,不想,也一樣兒是要退兵,就是這樣兒。而且這

個最爲關鍵的是自己主公的態度,他們確實,還是那話,都看得出來,就是自己主公要退兵,那麼你有什麼辦法。這如今沒有援軍,自己主公根本就沒想再調兵過來,所以說自己主公只要說退兵,那麼就得退,別說還沒援軍,就算是有了,這怎麼樣兒,不還是自己主公一

句話的事兒嗎,確實如此啊。所以說他們都知道,因此,之前也就沒多說,這個也實在是太正常了,當然了,也都是無奈,沒有辦法啊。這第一,本來就沒什麼人馬了,第二更是自己主公不想調兵,關鍵是他更不想繼續和李通的兗州軍作戰,不想繼續攻城了,不在棘陽城這兒了,就是這樣兒。所以說最關鍵的地方,他們都知道,確實不在於人馬多少,而是在自

己主公的那個態度,顯然,自己主公是不想繼續戰了,就是這麼簡單。要不然的話,只要自己主公想,那麼一切就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不是嗎。可現實就是自己主公不想,所以明日,都得是跟着主公撤退,就怎麼簡單。他們是有不甘心,尤其是崔安、馬岱還有龐德,

就算是甘寧,他也不可能沒什麼想法。崔安是因爲就好戰,所以一說該退兵了,他自然就認爲沒什麼戰事了,所以自然就是沒什麼意思。哪怕之後哪一日還能再回來,可誰知道具體什麼時候了?他不傻,那都不一定是什麼日子了,所以崔安還能不這麼想嗎。至於說馬岱,

本來之前都是他一直帶兵攻城來着,結果這兗州軍的援軍一過來,就沒他老哥兒什麼事兒了,這個本來就讓他有點兒想法。當然了,這不算是什麼大事兒。可是畢竟是從帶兵攻城的主將,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將領,這單挑沒自己的事兒,就只能說是帶着己方士卒和兗州軍廝殺。如果說讓馬岱有選擇的話,他自然還是選擇自己帶兵攻城,而不是說帶兵和兗州軍

在城外野戰。他確實是和崔安不一樣兒,因爲讓崔安選擇的話,他自然是選擇和人單挑了,當然也少不得和敵軍在城外大戰,他怎麼都不會想帶兵去攻城的,那個他可真是沒什麼興趣兒啊,從來都是。但是馬岱和他可真不一樣兒,所以說他可以帶兵攻城,馬岱認爲這個最好。

至於說龐德,他可真是一直都想着己方能全據了南陽的地盤,一個郡都被己方給佔了最好,而不是如今這樣兒,就只是佔據了一半多那麼點兒。他當然是不滿足於現狀,這個是肯定的。不過也確實,想法挺好,可現實呢,卻是打擊了他一下,這兗州軍來了九萬多人,直接就讓

己方這個時候無奈了,只能是帶兵回去了,這當然不是他想要的,絕對不是。可龐德他自己

也沒什麼辦法,因爲自己主公不調兵過來,別說是從司隸調兵,就是再從宛城、穰縣,他也沒一點兒那個意思。所以誰都看得出來,自己主公是不準備再繼續攻城了,是要帶兵撤退了,哪怕如今己方的人馬還不到五千人。但是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主公的那個態度,

就是這樣兒,所以說不管是崔安、馬岱還是說龐德,沒一個甘心的。當然了,就算上甘寧,

他也一樣兒,不過就是他沒前面那三人想法那麼多,他的想法也就是一閃而過,而且可以說如今這樣兒的情況,可確實是在他所料之中,因此,甘寧也沒什麼說就不能接受的,所以就屬他算是沒什麼想法,而崔安他們呢,自然就不像他這樣兒了。當然了,崔安他們也一樣

兒是知道自己主公已經定下來的,就不好,就是不能再去更改了,所以說他們確實也沒多說。因爲他們也不認爲,自己幾人就能改變得了自己主公的想法,這個就不用多想了,這事兒可能嗎?反正從他們的經驗上來說,是沒可能的,奇蹟會發生嗎?他們也不認爲這個在這

兒,現在能發生。半日加上一夜就這麼過去了,在和兗州軍大戰之後的第二日,馬超是帶着己方人馬,回返宛城。當然他是不能直接就帶兵回長安,還有個龐德呢,馬超也不準備說就分兵什麼的,所以就是先回宛城,在宛城休息兩日之後,再回長安。對於這一次的戰事,總體上來說,馬超是不那麼太滿意的,畢竟最終的目的,是沒有達到,這個就是差了,所以

說他怎麼都不可能滿意。但是仔細一想,確實,涼州軍的表現,馬超倒是覺得還可以,畢竟有曹操派了九萬多人馬在這兒,自己也是不能太過奢求了。如果說己方真有那麼大本事的話,能在城裡有三萬人,城外有九萬多人的情況下,再拿下棘陽城,那麼估計天下也早就是

己方的囊中物了,不是嗎?可顯然,真就沒那麼簡單啊,不是嗎。如果說都有那麼簡單的話,倒是都好了,可事實就是,沒那麼簡單。所以說這己方能這樣兒,其實憑良心說,馬超知道還不錯。這沒那麼滿意是一方面,因爲沒有達到最終的目的,所以這樣兒,這個很正常。

但是不得不說,馬超確實,他是知道,也理解,己方士卒己方將士能這樣兒,真就是可以了。所以這個不是矛盾的,馬超不滿的是最終的結果,但是說起來己方和城外兗州軍大戰那些日,他還算是滿意了,就是這樣兒。而且這己方和兗州軍大戰了那麼些時日,包括之後六日和之前的,這己方最後可就剩下了幾千人了,這真是讓馬超心疼壞了,不過他是沒表露出

太多而已。但是郭嘉他們都知道,這己方雖說人馬不少,可架不住這麼折騰啊。要是麼一次都損失這麼多的話,這多少人馬也損失不起不是。當然了,還好就是,這樣兒的事兒,絕對不可能每一次都如此,所以說……馬超是帶兵撤退了,回了宛城,而得知涼州軍撤退的消

息後,在城頭看到了涼州軍的人馬拔營離開的李通,他纔算是真鬆了口氣。可哪怕是涼州軍沒剩下幾千人了,可李通也沒有輕舉妄動,沒說派大軍去追擊什麼的。因爲在李通看來,自己那麼做,還是很危險的。他倒是不怕涼州軍埋伏什麼的,畢竟就剩下那麼幾千人了,也

不足以對己方來個什麼埋伏。但是怎麼說呢,對李通來講,這首先出兵,肯定得是自己出兵,然後帶多少人,這至少要帶一萬人,所以李通覺得這事兒還是不行,對棘陽城來說,好處真是不多啊,而且危險還增加了。因此,李通不會那麼去做,他寧可是放過那涼州軍的幾千人馬,也不會說把棘陽城整到更危險的環境中去,那絕對不是他的性格。要說李通這個人,

還是比較穩重的。他絕對不是怕涼州軍,主要是有擔心,這個是肯定的。不過探馬他倒是派出去了不少,他得看看涼州軍最後到底是往哪兒去了,是去了宛城,還是直接回到司隸了。這個事兒雖說不是什麼太大的事兒,可李通覺得自己還是要知道的。如果涼州軍是直奔宛城

的話,那麼他們暫時就是要回宛城,休息好後,才能回長安。不過要是直接回長安的話,雖說也是要經過宛城的地界,可最近的路絕對不用經過宛城。

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三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四)第二四七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九)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四二九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第四二〇章 州牧府宴請衆將第二三八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四)第二八九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四七六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續)第四六四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續)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十六章 欲出征決意用兵第三四四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一)第九九二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續)第三四七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七六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八)第一五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三)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二五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第五〇八章 決定遷都回雒陽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第五三二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第六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二)第六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三)第四二四章 涼州軍破葭萌關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九四一章 孫劉聯軍攻堅城第五二九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一)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第三六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五 )第六四三章 兗州軍進攻雒陽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五六九章 郭嘉請教賈文和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二四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四)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五二二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續)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六〇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六)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四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八)第七十二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三)第五八八章 不速客夜入南陽第四十四章 對戰激烈涼州勝第四二六章 江州城縣丞搬兵第一四六章 廣宗城三方聚首第三三九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第一四〇章 臨陣前沙場鬥將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第三二三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續)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七十章 議出兵長安召將第九九一章 聯軍初戰西陵城第三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第五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二)第四六四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續)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五五一章 兩方援軍到荊州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第九九三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續)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三二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四)第八五九章 玄德試探劉子初第八一〇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五)第七九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三)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三一〇章 帶祝融面見主公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三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一)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七一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一)第七〇九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續)第四九八章 涼州軍再戰零陽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第四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九)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一)第二二五章 帶來請木鹿大王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第四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二)第六九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八)第七四五章 聞噩耗樂成退兵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二一三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二)第四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六)第五四四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續)第七〇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八)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三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