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下)

此時漢軍張溫的大帳中,張溫手中正拿着一封信。請使用訪問本站。而這信不是別人寫的,正是韓遂帳下一個名叫張橫的人寫給他的,信中的內容則是對韓遂的異常不滿,然後就是有意投靠漢軍云云。

如果是在平時,那麼張溫收到這樣一封信的話,他一定會認爲這是敵軍之計,不過此時他卻對這封信已經是相信了八分。不因爲別的,只是因爲他派到叛賊軍中的細作就在張橫的帳下做事,而細作的情報也是如此。密報中說張橫這幾日特別反常,明裡暗裡已經是多次對韓遂和成公英表達出了不滿,而且此人又不是韓遂的嫡系人馬,所以臨陣倒戈也不是不可能的。

就因爲這個,張溫認爲此事是真的沒錯,而不是敵軍之計。說實話,如今的張溫是特別希望漢軍能在自己的帶領下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好好挫一挫叛賊的銳氣。回想起上一次的大勝,那還是因爲董卓和李儒,所以自己這才把握住了戰機,最後終於是戰勝了叛賊。而那和自己根本就沒什麼大關係,所以這次張溫覺得,無論如何自己也得領導一場大勝才行,畢竟漢軍是以自己爲主的,風頭可不能被別人給搶走了。

張溫下定了決心後,吩咐道:“來人,召衆將來帳中議事!!”

“諾!”

不一會兒,漢軍所有的將領都陸續來到了張溫的大帳。這回不只是袁滂他們幾個來了,而是漢軍所有的將領都來了,而且大家都知道,這張溫張伯慎是要有大動作了,而此時也許是要行動也許是要和大家商議什麼,沒有別的。

衆人都到了,落座後,張溫對衆人說道:“各位,今日召各位前來,溫還是有要事和大家相商!”

衆人此時都聚精會神地聽着張溫說,等張溫說完後,他把案上張橫寫給他的秘密書信傳給了袁滂,“各位請看此物,然後我們再議!”

張橫的親筆信就這麼給傳了下去,袁滂之後是董卓,董卓之後是周慎,周慎之後則是李儒……

等衆將都傳看了一圈後,信又回到了張溫的手中。不過衆人誰都沒說什麼,有人是面無表情,有人則是面帶疑惑,而有人是緊皺着眉,都不知在那兒想些什麼。

而張溫見此情形他則是一笑,又對衆人說道:“各位,今溫這裡還有一封密報,乃是溫派去叛賊營中細作的密報,各位請看!”

又是從袁滂那兒開始,依次往下傳看。這次袁滂看完後,心中暗道,好,看來破敵就在這幾日了,真乃天助我軍也!他想得其實和張溫都差不多,如此的大好時機要是不把握好的話,那麼就“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了。

密報又從袁滂那兒傳到了董卓的手中,而董卓看過後眉頭皺得是更深了,心道,此乃敵軍之計啊,難道張溫他看不出來?這……

至於周慎看過後,他倒是沒什麼表情,不過心中卻也和張溫他們想得都一樣,也是認爲這破敵的良機到了,絕對不能錯過大好的機會。

在李儒看完後,臉上則依舊是掛着淡淡的笑容,誰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想法。

……

又是一圈過後,密報又回到了張溫的案上,“各位覺得如何?都不必拘束,暢所欲言便是!”

袁滂則是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回大帥,滂以爲,此正是我軍破敵的大好時機!利用好了,那麼我軍將一舉擊敗叛賊,迎接又一次的大勝!!”

張溫聽後則是笑着對袁滂點了點頭,“公熙所言有理,有理啊!”

袁滂說完後,周慎也出言道:“大帥,慎附議!慎以爲公熙兄所言甚是,此乃天賜良機,不可不把握住啊!”

張溫還是點了點頭,心下滿意,“不錯,溫也是如此認爲!不知各位還有何看法?”

“大帥,董某有話要說!!”

董卓一看,怎麼這三個人此時都認爲是好的時機,爲何就不想想,這萬一是敵軍之計可該如何是好啊。而這時候自己要是不說話是不行了,所以他連忙出言說道。

張溫一看是董卓,他心道看來情況不太好啊,看這樣兒董仲穎可不像是支持自己想法的。

不過他依舊說道:“不知仲穎有何想法,但講無妨!”

雖然嘴上是這麼說的,但張溫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

“此事董某以爲還需從長計議纔是!因爲董某認爲,此乃敵軍之計也!!”

要說董卓這話可不啻於是晴天霹靂,雖然有這想法的不只是他一個,但第一個敢這麼說的也就只有他董仲穎了。而張溫聞言就是一皺眉,心說,人家都認爲是破敵良機,怎麼到你那兒就變成是敵軍之計了?難道你董仲穎不想讓張某立功嗎,不想讓我軍大勝嗎,還是說你有何別的想法不成?

“仲穎認爲是敵軍之計,這何以見得啊?”

雖然張溫此時是淡淡地對董卓說着,但董卓還是比較瞭解他的,此時他自然明白,這張溫是真動了氣了,而他越是這樣就表明他越生氣。這時候董卓偷着看了李儒一眼,心說文優你會看不出來是敵軍之計嗎,可怎麼你就不說幾句呢?

李儒也正好看到自己主公看他,而他的臉上依舊是掛着淡淡的笑容,不過左手卻微微地搖了幾下,而對此董卓正好也是注意到了。以他對李儒的瞭解,他知道,李儒是不讓他再多說什麼了。雖然董卓不知道李儒爲什麼讓他如此,但董卓還是聽了李儒的話,沒再對此多說。

“這,其實董某對此也無話可說,只是憑感覺認爲此乃是敵軍之計!”

張溫對此是冷笑了一聲,“既如此,仲穎就不必再多說了!不知各位還有何想法?”

衆人心中明白,張溫此時他自己是已經拍了板兒了,至少在座的各位都無法改變他的看法了,那麼既然都這樣了,其他人就算有別的想法也不會再去自討沒趣,那董卓不就是前車之鑑嗎,誰還去當那出頭鳥兒啊。結果一時間,帳中是鴉雀無聲,誰也沒敢說話。

“那麼既然如此,溫認爲我軍當把握此天賜良機,與張橫裡應外合,共破叛賊,大家看如此可好?”

“大帥英明,我等皆聽大帥調遣!!”衆人趕緊齊聲說道。

張溫看着衆人就是一笑,“好,如此就有勞各位了,而破敵就在這幾日!大家先各忙各的去吧,這幾日養精蓄銳,以破叛賊!!”

“諾!!”衆人應諾後,都陸續各自回了自己的大帳。

董卓和李儒他們也一樣回到了自己的帳中,而其他人董卓沒留下,只留下了李儒。

“文優,今日爲何不讓我勸說張伯慎啊!這,此乃敵軍之計,難道文優會不知?”

李儒則是搖了搖頭,緩緩地說道:“主公,此次我軍是註定要敗,也是不得不敗啊!!”

董卓一聽,他這就不明白了,什麼叫註定要敗,什麼又叫不得不敗啊!!

“儒知主公心中疑惑,可主公請想,張伯慎此人如何,反正以儒所知,只要是他所認定了的東西,那麼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了,至少在軍中的各位是沒辦法能讓他輕易就改變主意的,主公想想這是也不是?”

董卓聽後點了點頭,不得不說,張溫其實就是這麼一個人,你想讓他改變主意,其實是異常地困難,應該說概率很小很小啊。

“所以成公英正是抓住了此點,這才使張伯慎中計,而我軍註定是要失敗的!除非張伯慎他能自行醒悟過來,要不外人基本是勸說不了他什麼了!”

董卓點點頭,他對此也是沒什麼好辦法,“那麼文優所言,這何又爲不得不敗?”

李儒則是一笑,“主公請想,凡事皆有利弊,那麼此次我軍失敗後,結果自然就是損失了我軍大部分的戰力,但卻也有有利的一面,而那則是對主公大爲有利啊!!”

董卓眼前一亮,“哦?難道文優是說……”

“不錯,因張伯慎一人,最後導致了全軍大敗,陛下必然會震怒。而主公只要密報於雒陽,讓陛下知道此事的前因後果,乃是張伯慎不聽人言從而導致了全軍大敗,再加上讓張讓在旁邊勸說,那麼到時張伯慎、袁公熙還有周慎一定會被陛下所撤掉,而大軍就會完全掌握在主公的手中了!到時,主公,這離我們的目標已不遠矣!!”

“好,甚好!文優所言深得我心,深得我心啊!如此就好,雖然我軍失敗了,但大軍卻掌握在了我手,好,好啊!”

“不過主公一定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張伯慎失敗就由他去,但一定不要讓他把大軍全部帶走,而主公則利用自己和其他將軍在軍中的威信,收攏一部分士卒,不讓他們參戰,相信到時張溫也會妥協的,等我軍失敗後,主公則是因爲保住了這些士卒,而這些士卒就都會依附主公矣!”

“不錯,不錯,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啊,哈哈哈,哈哈哈!”

說完,董卓和李儒兩人相視大笑。

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完)第四四七章 中途設伏試馬超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四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一)第五六八章 遇災害衆人撤兵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佔領泉陵第四五六章 鬥將勝最後一局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二)第八四二章 生擒蔡瑁通劉備第八二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六)第八〇九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四)第二七五章 木鹿大王苦定計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二六〇章 書信調令至長安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九八九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續)第一一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一)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五三〇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二)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四〇二章 殺值守生擒孟優(續)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八三一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八)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三九六章 戰南鄭三面攻城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九七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二)第五八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四九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五)第一三九章 說董卓李肅出言第一一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五)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六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九)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整軍募兵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四)第五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五)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一四四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續)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五四四章 殺入城池將對將(續)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六一六章 豫州遭遇攔路虎第二一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六)第七四七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完)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九九五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一九三章 孟起攜美赴徐州第六二一章 孟起三路取幷州第五八九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續)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七二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三)第一七六章 南蠻軍援軍到達第一二二章 崔福達生擒波才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三)第九一八章 涼州退劉備表贊第八三七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第八一〇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第四三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九)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一一三章 親兄弟聯手對敵第一六四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七)第一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八)第二十一章 迫無奈呂布拜義父第五〇三章 濃煙起知援軍至第五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七)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三十四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第二二七章 進攻三江城受阻第二〇一章 剿叛賊劉宏再派兵第三六〇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七)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六四一章 孟起帶兵入太原第五〇四章 長安衆臣欲求和第八七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二)第六八九章 再襲營高覽身死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三)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七一七章 胡軫帶兵返江陵第六一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一)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七〇二章 強將消失無蹤影第二五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