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二)

張任帶兵上了城頭,馬上就大喊了一聲,“弟兄們,破城就在今日,隨我殺啊!”這就不是他給自己打氣了,而是就告訴己方士卒,這城池今日能破,所以你們就跟着我一起建功立業吧,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不是有信心,那麼張任絕對不會這麼去說。但是他既然都這麼說了,那麼自然也就是有那個信心,今日能破得了城池,就是如此!而滿寵一直也都是這麼個

想法,因爲前幾日他就知道,弘農城真是要守不住了,可城池不破,自己就不能帶兵撤退。所以今日,他有算是看到了,到了自己是該帶兵撤退的時候了。只要涼州軍攻破了城門,那麼自己就該走了,而自己對此,其實早已是做好了準備。說實話,敵軍一破城門,那麼就再

也無法阻擋涼州軍大軍了,人家好歹還有好幾萬人馬呢,是己方的十幾倍,所以人家破城,自己也不可能和他們巷戰啊。那樣兒必然要吃虧,而己方到時候估計就要全軍覆沒,那其實真就不是不可能。所以說確實,滿寵是不會在城池沒被破的時候,就帶兵跑,但是他絕對,

確實是不會和涼州軍再巷戰了。所以只要城門被涼州軍所破,那麼他就直接帶兵撤退了,這個和張任所想,那都差不多少,確實就是這樣兒的。此時張任爲了破城,那真是拼得不能再拼了,可以說這麼多時日,就屬今日,張任最拼。其實一想也不難理解這個事兒,爲什麼張任這樣兒,這麼說吧,其實如果說換成其他人,也未必就不是這樣兒。畢竟今日,就是破

城的大好時機,這麼好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了。尤其是張任,他這樣兒想證明自己,之前那些時日,無論說自己表現什麼樣兒,都沒有一個破城來得更重要。說起來你有本事的話,破了弘農城,那纔是如今最重要的。你就算是之前表現再不好,可今日能破城,那麼照

樣兒是好樣兒的。可如果說你之前表現再好,可最後破不了弘農,那麼之前那些,其實都沒什麼大用,如此。所以張任自然是最拼了,對他來說,只要破城,那麼一切都好說,可要是一直都破不了城池,那麼就相反,一切都不好說了。要知道己方這麼多時日,死傷了多少

士卒,才得了今日這麼個大好機會。確實,這己方士卒可就剩下四萬多了,所以死傷的人馬,自然也都是數以萬計的,就是這樣兒。因此,張任他還能不是這樣兒表現嗎,對他來說,再不把握住機會,這自己可真是沒臉見衆人了。畢竟等己方到了雒陽,估計也沒多少人了,所以他也很清楚,到時候馬還得從長安調兵才行。但是好歹己方在司隸的人馬不少,二十

多萬,還是有的,所以再來個五萬人馬,其實還是可以的。張任畢竟在司隸那麼多年了,整個司隸有多少涼州軍正規軍,他還能不知道嗎。所以二十多萬,沒到三十萬,這就是一個比較準的數兒吧。這裡面必然就是長安人馬最多,加上週邊的,人馬是有近二十萬,這就能

看出來馬對長安的重視了。要不然的話,會有這麼多的人馬在長安和它周邊兒。其實一想也是,這他家人都在長安,不重兵守禦,不行啊。是,如今這個時候,雖說曹操孫策他們,進攻長安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沒有,但是基本沒有,卻沒百分百就肯定,還有那麼一絲可能就是有,如此。所以馬不放重兵,那都不可能。就是涼州軍的精銳,除了十八子之外,其他

都有在長安的,不過當然,肯定是一部分了。不管是涼州鐵騎,還是步卒精銳,確實是都有一部分在長安守着,他們不是馬輕易動的人馬。至於說李爲他們涼州十八子,那屬於一支特殊的精銳,他們沒事兒就只能是在涼州守着,尤其是金城一線,因爲他們是要震懾羌人的。至少馬就很清楚,對羌人影響最大的漢人,就如今這時代來說,就是自己還有李爲十

八子他們。因爲自己和他們,都算是用鮮血給整出來的,尤其是自己,當初是整個滅了一個羌族部落,怎麼說燒當羌還是有點兒實力的,但是還不被馬給滅了。所以馬哪怕是如今不往羌族那邊兒去了,可一直都被羌族人稱作“神威天將軍”,可見他們是怕馬不行了。

所以哪怕他們並非就不敢進攻涼州,但就因爲有馬,所以他們也算是知道收斂。而且只要馬一帶大軍去,他們肯定不會和涼州軍交戰太久,就撤退了。畢竟羌人也是,欺軟怕硬,這馬是什麼身份地位,他做過什麼?羌人自然都清楚,所以誰想步那燒當羌的後塵啊,所

以……滿寵雖說這次也沒和張任對上,但是看着這個時候對方還沒下去,他心裡也是有些着急。這不是說己方士卒表現就不好,實在是張任他都常揮了,這個沒沒有辦法啊。如果說張任表現不這樣兒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也許他就是被打退了,但是如今他這樣兒,己方確實,是不容易打退他。並且還得說,城頭這麼多涼州軍士卒,必須要承認,這實在是給

己方壓力太大。而之前所說,己方士卒絕對不是表現不好,不是他們揮不行。是,和夜戰的常揮來比,今日這確實不行。但是怎麼說呢,這實在是己方的人馬太少了,這慢慢加在一起,這己方到今日,都傷亡多少人了?所以這個也真是,己方哪有什麼優勢,優勢都

在人家涼州軍那兒呢。張任知道自己今日那表現不錯,己方士卒也可以,所以說這還破不了一個弘農?是,他們這兒城防多,現在還有呢,可士卒卻沒多少了,所以己方自然是應該抓住如此好機會,爭取一下破城。當然最先的,還是要攻破城門,如此纔好,那樣兒己方大

軍,就暢通無阻了。不過對於張任來說,他很清楚,如今己方這樣兒,什麼都對,可就是還差着那麼點兒,這點兒到了,那麼城門也就被破了。到時候城門被破,他滿寵焉能不帶兵跑?反正張任所認爲中,自己如果是他滿寵的話,既然不像徐晃那樣兒,早早就帶兵跑,可等城門被己方攻破,這個時候,是逃跑的最佳時機。當然了,他們兗州軍還有墊後的人馬,

那個隊伍就不用多想了,基本上他們就是個死,己方是不會放過那些最後還不走的人。而他們顯然也不會投降,所以除了他們最後能跑之外,剩下的不就是身死了嗎。但是也不得不說,張任他是對那些人,比較佩服,因爲那些,必然是忠心的士卒,而且戰力還都算是不錯。

只有這樣兒的,才能在最後墊後,並且生死是早已置之度外外了,所以張任他也不得不在心裡佩服一下。雖說士卒本事不大,但是對自己的軍隊,一樣兒忠心,一樣兒能盡力做到最好,做到自己所能做的,所以張任他心裡還有什麼不佩服的呢,不過這也就是在心裡佩服一下而已,要是讓他嘴上說,張任基本上是不會說出來這個的。此時此刻,城頭的戰況是慘烈

多了,喊殺聲震天,馬對張任滿意,攻上城頭,他是更滿意。看得出來,其人今日是常揮了,那麼今日能破了城池,也是沒太大問題。畢竟還是那話,馬經驗多豐富,他自然是看得出來,己方和兗州軍雙方都是什麼情況,說起來己方今日破城,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而且想必這個時候,他滿寵就已經是想着該如何撤退了吧,所以己方此時不破了弘

農,更待何時啊?所以他也是準備好了,就等着城門一被攻破,就趕緊下令,全軍衝鋒。這是馬所想的,如果是之前,他不會有這樣兒的想法,畢竟馬覺得時機還沒成熟,時候還沒到,己方沒那機會。不過這幾日,馬是想過了,這破城就在今日明日,所以這今日基

本上就能確定了,不是嗎。而此時他是看了眼郭嘉,郭嘉則是對着自己主公點了點頭。他自然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而且郭嘉當然也是認爲破城就在這兩日了,看兗州軍那樣兒,他們還能支持三日?反正郭嘉對此,他是不相信的,他們還沒那樣兒,可己方呢,今日就要破

城了。所以郭嘉心裡也高興,並且對自己主公是連連點頭,那意思,主公你所想的,沒錯!而馬認識他那麼多年,自然知道郭嘉的意思,就像郭嘉也都明白自己主公一樣兒。所以郭嘉那意思,馬都懂,因此,他更是時刻注意城門口的戰事了,而暫時沒怎麼看城頭上張任帶着己方士卒的進攻。不過這個時候,張任卻已經是被兗州軍士卒給逼退了,是啊,這時候

就算涼州軍士卒上來不少,可張任終究還是被人圍攻,他不可能永遠都不下去,所以只要圍攻人一多了,他不被逼退,那纔怪了。張任雖說是被打退,可他心裡依舊是欣慰的,就因爲自己常揮了,這今日居然是在城頭支持了這麼久。當然也不得不說,己方士卒做得也

都很好,這個他是不得不承認。要不然的話,哪怕他再如果常揮,最後也是整不過人家兗州軍啊,畢竟兗州軍人再少,弘農城還有幾千人呢,所以張任不好使啊。你讓他對付幾十人,都費勁,所以就更別說是更多的了。畢竟他每次不都是被幾十人給逼退了,所以……

張任繼續帶兵攻城,他認爲今日馬不會因爲三次自己下去,就直接鳴金收兵。因爲這個時候,可以說己方馬上就能破城了,而自己其實是有信心,在城門被破前,不到三次被逼退的。但是一旦真被逼退了,那麼最後馬如何決定,也是要影響今日戰事的。不過這個想法在張任腦海裡,不過就是一閃而過,畢竟他很清楚,馬可是久經沙場,真算起來,其人經

驗還是要過自己的,因此,自己還擔心個什麼勁兒呢,是吧。其實確實,和張任想法一樣兒,馬今日真就不會因爲張任三次比人家打退,他就直接鳴金。畢竟這個時候,可以說破城就快了,所以自己能半途而廢嗎?那樣兒的事兒,是自己會去做的嗎,所以說馬不會

那樣兒。而且郭嘉對他點頭,其實是更加讓他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所以說今日怎麼也得看城池破了,這是馬的想法。確實是不容易,就在張任本日第二次上到城頭的時候,和兗州軍士卒戰了一會兒,結果這個時候,弘農城的城門,終於是被兗州軍給攻破了。張任自然知

道了,所以他是哈哈大笑,喊道:“弟兄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城門攻破,隨我殺啊!”結果這麼一句話,城頭涼州軍像是打了雞血似的,是更加拼命對付兗州軍了。滿寵一看,心說,大勢已去,不用多說了!直接一擺手,“全軍撤退!”當然除了墊後的士卒不能退之外,其他人馬,都跟着他往後退,準備下城頭逃跑。而墊後的,實際就是拼死阻擋着涼州軍,就

是爲了給滿寵他們爭取更多的時間。而這些人,自然早是滿寵命令好的了,所以自然而然,這個時候是派上了大用場。滿寵這個人,那絕對是乾脆,知道城門被破的時候,就馬上帶着人馬撤退了,那度,張任也不得不承認,真是快啊。結果他想追,卻是被人家留下來的調

後士卒,拼死給攔住了。因爲他們都很清楚,涼州軍士卒,去追自己將軍,那沒什麼大問題。可這個敵軍將領要去的話,那就是問題……

第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一)第三三三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第九八一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四)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四)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十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八)第七六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五)第六〇九章 兗州江東到湘南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八二一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第一〇三章 福達戰中鬥孟獲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四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六)第六八一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續)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八)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八一九章 臨湘城劉孫對話第九九六章 孫劉再赴武陵郡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一七八章 福達生擒楊鋒子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二一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三)第五三三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完)第八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九)第五八〇章 孫策周瑜赴丹徒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五三一章 楊奉白波襲曹營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一〇〇章 孟馬對話軍陣前第六四〇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續)第三六四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完)第七三二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續)第二八九章 董卓入宮見劉協第四十三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第九三八章 呂建被留房陵城第一七二章 馬孟起返還雒陽第八四五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一)第三六四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四)第一二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第七四二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完)第一五三章 樸克大帳宴石全第四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一)第六二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七)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一)第四七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三)停更一天 對不住大家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五一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二)第五五六章 曹操遣人令退兵第七〇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二)第三十八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二)第七五三章 劉備勸說文仲業第三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三 )第五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一)第十三章 精銳營孟起練兵第六十七章 潁川書院郭嘉相約第二三四章 馬超上書漢靈帝第一八一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第四四三章 見兒女發生誤會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三三八章 呂奉先途中設伏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六九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八)第四四七章 中途設伏試馬超第九十八章 馬超宮中見張讓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一)第五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二)第五〇二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第八七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七)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五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九)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第三七六章 城開叛軍入長安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四十四章 對戰激烈涼州勝第一〇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六)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六三四章 涼州軍佔據便縣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