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

所以說確實,就是這樣兒,除了公孫康他自己之外,可以說其他人,幾乎是所有遼東軍上下,都是希望他不在,跑了的,哪怕就是把所有東西都拿走,他們也都認了,只要他走就好。但是顯然公孫康他就是什麼動作都沒有,所以誰對他都沒有辦法,誰讓他如今就是老大呢,是他們主公。但是他們那心思,卻基本上都是一樣兒的,這個倒是沒錯。而公孫康沒動作,

他們任何人都不敢說輕舉妄動,真就不是說沒有士卒想過逃跑什麼的,不過付諸行動的,除了個別人,真是跑了,更多的,其實都被抓回來,然後明正典刑了,而在公孫康他們的說法中,這些人就是違犯了軍規軍紀,當然是要梟首處理,如此。所以處理幾次,除非個別幾

個人真逃跑了之外,絕大多數,都被抓住後咔嚓了,所以遼東軍士卒,還有幾個敢跑的?是,他們的確,很多人還有那個心思不假,真等着兵敗,那就是兵敗如山倒,到時候只要城池一破,估計就要跑很多人。但是如今來看,公孫康他們的強力手腕,卻是一點兒都沒錯,

至少是給那麼多的遼東軍士卒,有異心的,都給震懾住了,就是這樣兒。要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要跑多少呢,不就是這樣兒嗎。確實,如果說沒有公孫康這麼嚴厲嚴格對待己方士卒,那麼遼東軍跑得更得多,而且軍心更是要完,渙散不行。如今的話,還算是可以,至少雖說不是那麼戰意高昂,但是怎麼說呢,對他們來講,這如今的情況就是,遼東軍士卒都不敢跑

了,所以就只能是這麼守城。而守城雖說危險也不小,但是你只要拼命,還未必就能死,可你要是逃跑,被抓住,就是個死,因此,可以說他們都選擇了乖乖守城,就是這麼回事兒。要不然的話,如果公孫康都抓不住他們,他們就早跑了,畢竟誰都不傻。可如今來看,逃跑

的人中,有幾個真就跑得了的呢?所以是吧,這個也真是,不小的問題。所以哪怕遼東軍的戰意戰心,都沒那麼多,可他們爲了自己,也算是拼了,這個其實就是公孫康他們所要的,想要的,就這樣兒。所以公孫康他其實更不可能直接就跑了,哪怕他覺得還有機會守住城池,

還有人給他賣命,他還沒到了山窮水盡的那種地步,還沒到窮途末路的時候,所以他就真不會直接跑。如果說真到了那個地步,那他也沒有辦法了,他就算是再想拼,可沒錢沒人,那個情況,所以說自己還拿什麼去拼啊?所以倒是不如自己拿着財物跑了,比什麼都好,不過如今不還沒到那地步嗎。而現在這個時候,人心確實,是決定了很多東西,其實就和那話

所說一樣兒,所謂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你讓他公孫康,這麼一個遼東王級別的存在,哪怕就是遼東是個窮地方,苦寒之地,可他卻依舊是老大啊,是當主公的人。所以你讓他這麼一個身份地位的,一下什麼都沒有了,就只剩下了財物,過下半輩子,你覺得

就以他那個性格,能覺得好嗎?能真接受嗎?如果說他和他父親一樣兒,就算是有點兒野心,可也沒什麼大作爲的那性格,怕這怕那,膽量不大,算是比較隨遇而安的人,那麼公孫康也就不會說在遼東稱王了,而公孫度他顯然就真不是這個性格,他能見勢不妙,就卷錢跑了,可公孫康,他還不甘心啊,所以這個時候,還真就是做不出來這個,而如今的公孫度,

早就已經是不在了,都已經兩個多月了,因爲他實在是挺不住一個冬天,就遼東那氣候,哪怕公孫康也並沒說就想讓自己父親早死,不過公孫度那個身體,還真就沒挺住,兗州軍撤退沒多久,他就撒手人寰了。所以其人早就不在了,而如今的公孫康,其實就是繼承了他父親的一切身份地位,當然了,都是他自己自封的,朝廷沒承認過,大致上就是這樣兒。大漢

朝廷承認的,就只是一個侯爵,一個官職,給公孫度的,就這樣兒了。如果說他公孫康老實的話,不整這麼多事兒,只要交好曹操,那麼他繼續他父親的官職爵位,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因爲曹操需要遼東軍駐守在東北這地方,比他們兗州軍佔這兒,是有利多了。可如今

他們都稱王了,曹操再不動地方,那不成傻子了,成天下笑柄了?本來大漢都已經是這樣兒了,所以公孫康來了這麼一下,可以說直接就是給曹操,給許都朝廷打臉。這事兒馬超孫策都沒敢去做,就是曹操,他如今也不過就是大漢司空,可公孫度敢稱王?雖說是他兒子整

的,不過什麼事兒,也得算在他身上,他父子一個都跑不了。公孫恭是死得早,要不然的話,他也一樣兒。所以在曹操/他們看來,公孫度父子,就是一個死,如今公孫度是早死,和他就沒什麼大關係了,不過一個反叛的罪名,他是逃脫不了,哪怕他對大漢,其實還是有功的,不過他有那麼個敗家兒子,也真是沒有什麼辦法。其實公孫度就是到死,反正他是迷

迷糊糊也不知道,要不然的話,估計最後也得被他兒子給氣死。可以說公孫度一輩子,真是沒什麼太大的膽量,但是真說起來,其人對大漢,還算是有些功績,所以在史書上寫他的話,雖說不會有太多太大的篇幅怎麼歌頌其人,但是絕對還會說其人是大漢的一個功臣,哪

怕沒太大功勞,可也做了自己能做到的。結果就因爲他兒子稱王,一下從攻城,就變成了反叛,至少史書給他的認定,不會是什麼功臣了,就是個大漢的反叛,這樣兒。因此,他這也算是晚節不保了,你說公孫度不在乎自己名聲?那怎麼可能,他還是很在乎在意自己面子,

所以最後要知道這麼去寫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從土裡爬出來呢。所以說他就看不上自己大兒子,這個都沒錯。但是公孫恭,說起來他好像還不如公孫康呢,他倒是和公孫度差不多,當然不是說本事,而是性格,就是這樣兒。所以說如果公孫恭能繼承他的身份地位,那麼遼東至少還能再安穩個十年,至少。可公孫康掌着大權,那麼如今遼東軍就是這樣兒了,

也確實是沒辦法。公孫恭他還確實,在這個爭權奪利的方面,是真不如他大哥,所以他是早死了,而公孫康至少如今還活得好好的,這個就是區別,不是嗎?至於說支持公孫恭的,也沒誰,畢竟三個將領,都是支持公孫康的,所以公孫恭他哪有什麼支援,因此,他也是注

定了,就是要這樣兒早死,沒辦法。他就算最後是不戰死,那麼最後公孫度,他父親一死,公孫康也得給他整死,這個是必然,必須的。不過如果他本事還可以的話,倒是能跑,不過真能逃得了?這個也是問題了,他有那麼大本事,如今這遼東可能也不是公孫康的了,不是嗎?所以公孫恭那樣兒的,還真是,指望不上他什麼,他父親都清楚,而兒子敗家,小兒子

也指望不上,遼東就要完,結果他雖說沒親眼看見,可這也真是快了。所以公孫度的死,其實說不好是不好,可說有好處,其實也真是,有好處。至少他沒看到遼東軍被滅,這個就算是好事兒吧。要不然的話,真就是,曹操不殺他,他自己都得被氣死,或者最後自殺。別看公孫度這個人的膽量也許是不足,但是要說他自個殺什麼的,那都是沒什麼大問題的,好

歹其人也是天下有名有姓的那麼一個,真要說起來,是和曹操馬超還有孫策,基本上就算是一個級別的,都是當老大的,當主公的,這個是沒錯了。是,遼東軍不可能去和兗州軍和涼州軍相比,就是江東軍,他們也比不上。但是不管怎麼說,公孫度有一點,卻是走在了他

們所有人的前面,就是稱王。是,這個是他兒子整的,但是好的壞的,最後都有他一份兒,這確實,是怎麼都跑不了了,一點兒都沒錯。畢竟不管是誰做的,哪怕天下都知道,公孫度臥牀不起,都是他兒子公孫康整的,但還是那話,那都重要嗎,自然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

這事兒公孫康做的,就是和他公孫度,他父親做的,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因爲最後,他們都是隻有一個下場,就是死,所以確實,沒大區別。轉頭說今日的戰事,樂進這個時候是大汗淋漓,他也不可能不這樣兒,說起來他心裡也是不爽,也納悶,心說你石全家裡人都被公孫康給軟禁起來,他們賺你回去,結果你還這麼賣命?樂進確實是不怎麼理解,至於說這個

時候,樂進他沒想到石全的家人,還在公孫康手裡,這個確實,他沒想那麼多啊。要不然的話,他也就知道石全究竟是爲什麼這樣兒了。其實說到這兒,還真是,必須要說到公孫康的厲害地方,他就知道,石全家人,無論如何,就不能放了。至少兗州軍的威脅一日不除,

他的家人,就得讓自己軟禁,沒有其他說的。說起來他還能不清楚,只要自己放了石全他家人,那麼他石全必然是要帶着他家人跑。就是自己是他石全的話,都得這樣兒,這麼去做。因爲襄平,真就不安全啊。所以自己放了他家人,他石全一定會想方設法,帶着他家人跑,

真要那樣兒的話,公孫康可沒認爲自己就真有本事攔得住人家。所以還是給石全家人軟禁這吧,只有如此,石全才生不出自己跑的心思來,因爲他怎麼都不可能那麼去做。他和孫平楊易還不同,那兩人知道和自己,基本上就是一條船上的人,怎麼都得盡力,也是自己不動,他們就不敢跑。而他石全呢,只要沒他家人被軟禁着,沒有讓他投鼠忌器的,那麼他石全絕

對是敢,和自己對着幹,直接就想辦法跑,自己認識他十幾年了,還能不瞭解他?所以這個,還是要承認,就是這樣兒。如果說他石全真那麼讓人放心的話,也就沒有那麼多事兒了,不是嗎?當自己不知道?不清楚?這自己給他家人軟禁着,他都想法設法要給他們救走呢,

要給他們弄出襄平去。不過有自己讓士卒嚴加看管,他石全也沒什麼用,至少是幾次沒成功,這就足夠了。說起來自己真就沒想過,要真把他家人怎麼樣兒,只要他石全能投鼠忌器,還能盡心盡力,那麼自己就會待他家人如座上賓,哪怕是軟禁了不假,可對待他家人,自己

也自認爲可以了,不錯了,每日都好吃好喝,好東西伺候着,這難道還不夠?還真是,說起來這個,公孫康做得還確實是不錯,至少沒讓石全挑出來什麼毛病。不過他家人,確實是意見不小,之前冬日的時候,還能出去,不過如今兗州軍又來了,他們又不能走動了。不過他們腦補不錯,覺得這是兗州軍又來進攻,所以主公(公孫康)又給自己幾人保護起來了,

石全也不敢說真話啊,他覺得這樣兒就不錯了。反正至少他是隨便去見自己家人,這個公孫康確實是沒給他限制什麼的,他也知道,什麼是過猶不及。雖說石全不至於說一下就改變了什麼的,但是真要給他逼急了,誰知道他能做出來什麼事兒?要真是那個環首刀找自己拼

命,自己都未必打得過他,所以公孫康他也有不少顧慮,他也害怕,說不怕,那都是假話,尤其是他那麼惜命的人,是吧,所以啊也不敢把石全給逼得太急了。

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五四六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續)第八三一章 馬岱城頭戰黃蓋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五十七章 樊城破梟雄末路(續)第七十一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二)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七〇〇章 殺雞儆猴迫世家(續)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一一〇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二)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四)第五九一章 張任半路截劉曄第六一二章 文丑渡河戰敵將d大us的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四四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八)第六一九章 田豐諫言惹袁紹第四九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七)第八七〇章 司隸兗州軍退兵第三三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第八七三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二)第六五八章 兗州軍激戰雄關第九九六章 孫劉再赴武陵郡第五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四)第四七七章 事敗露吳懿出招第二六三章 漢軍大戰羌兵(上)第四六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五)第九〇六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第八二〇章 孫伯符欲攻臨湘第七二一章 關雲長對戰趙子龍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四五九章 召士卒孟起訓話第三〇四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第三二八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九)第六五三章 夜襲敵營中埋伏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五六五章 呂布嫁女結袁術第九九〇章 江東軍趁夜退兵第八二七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四)第二二九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完)第五六三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續)第四一七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第四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四)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四〇四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續)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二二三章 張伯慎聚衆商議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二七九章 孟起帶兵回隴縣第三十六章 玄菟郡崔安馴馬第八三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八)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二三二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一)第一〇五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一)第六六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第五七四章 呂奉先怒斬三將第六一一章 劉備帳中點文丑第一百零三章 黃巾亂京師震動第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一)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九)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第六二七章 兗州江東再進兵第一章 馬騰喜得麟兒第四五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五)第九八八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續)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三)第一五一章 馬超帳中遇刺客第二四〇章 漢軍大破叛賊(中)第一〇九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五)第四八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六)第一七四章 再交換各回各營第四二一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第七九六章 臨湘情報傳函谷第二〇四章 謀官位拜訪何進第四〇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八)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二七六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第五四一章 司馬懿遊說曹操第七〇二章 強將消失無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