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二)

可這事兒有那麼簡單嗎,顯然曹操他們都沒覺得如此。是,曹操要說就徹底不見對方了,那其實就是他一句話的事兒,但是曹操卻清楚,本來己方對高句麗,就沒什麼瞭解,說起來如今的接觸,哪怕都戰過一次了,可那也不過就是初步接觸而已,根本就談不上多深的瞭解。所以不得不說,要想加深對他們的瞭解,不光是己方在高句麗的探子細作出力,這自己恐怕

也得見見那個樸克,這個其實也是有必要的。因此,如果不是說曹操那麼厭惡高句麗的人,他就直接就拍板兒決定見了。不過你說見,他是很討厭,可不見吧,以後佔了遼東之後,是少不得和他們高句麗的人打交道,所以曹操也都明白,見還是不見,都是有自己道理,有好

處也有壞處,都是有利有弊,無非就是哪個多點兒的問題,如此。所以自己還是希望程昱還有荀攸他們能給自己點兒好主意,而且這個事兒還得是趕緊決斷爲好,雖說那高句麗的士卒早讓自己給打發走了,可自己卻清楚,那樸克必然是一直都在等自己消息呢,到底最後是

見他呢,還是說不見。人家的誠意,可都在信上了,這此時就看己方是如何答覆。曹操已經把自己的意思對程昱說了,其實也是對程昱和荀攸兩人說的,畢竟這事兒是必須要讓兩大謀士都知道才行,這樣兒纔對。而兩人聽後,是微微點了點頭,其實他們也早就預料到了,自己主公的那點兒心思,那些想法,不過就都沒直接說透而已。說實話,他們都認爲,自己

主公可是真有不想見對方的那個心思,可真正,心中的天平,他絕對還是偏向去見的,這個自己兩人還能不清楚。真要是自己主公說死就不見對方,那麼他直接就能回覆那個高句麗的士卒了,說我不會見你們主帥,請回吧,就這麼告訴他。所以說自己主公沒那樣兒,那就

說明問題。關鍵是還把自己兩人給找來了,這難道還不能說明什麼?有些東西是要想好,考慮清楚,這到底要如何去做。自己主公有他的考慮,這自己兩人,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程昱先開口說道:“主公明鑑,這個樸克,是真有必要見見其人的!”曹操一聽,他是眼

眉微挑,直接就問道:“不知仲德的意思,爲何如此說?”那意思你得先說說你的想法,我好聽一聽啊,到底是因爲什麼,必須要見其人一面。當然曹操肯定不能這麼直接去問,所以他是這麼說的,不過那意思,程昱和荀攸都懂,誰不明白呢。所以程昱是再笑,然後說道:“主公請想,這如今的情況,是我軍對高句麗的瞭解不多,哪怕還有他們的情報,可終究……

所以此時也是該……”聽了程昱這麼一說,曹操這內心的天平,是又往見樸克那兒傾斜了,因爲見他的話,那好處多啊,所以就是這麼簡單,那麼自己是不是要去見見。他此時是看向了荀攸,荀攸則是趕緊說道:“主公,仲德所言不錯!我意也是要見其人,畢竟這如今……”

結果荀攸上來就是贊同程昱的話,曹操一聽,心說這個和自己所想倒是也沒差多少,反正他們兩個都是贊同見樸克的,都是覺得見其人,是利多弊少,所以看那樣兒也是勢在必行啊。那麼如此的話,自己就定個地方吧,讓雙方都能放心,如此最好。不過最後在說到底要在什麼地方和樸克見面,這個時候,程昱和荀攸,是有了分歧。畢竟兩人性格還是不同,程昱

屬於是老謀深算型的,而且在自己人面前,更多時候,他是鋒芒必露,哪怕都這麼大年紀了,可在自己人面前,程昱就是這麼個人,你要是不看他那相貌,不看他的年紀,還以爲他就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所以說這個就是程昱,在衆人面前的程仲德。而荀攸呢,和程昱一比,他倒是更像個老頭兒,不說其人言語本來就少,你不問他,基本上他都很少說話,而

且做事兒的態度,也不是說就咄咄逼人,讓你無從進退。因此他和程昱的性格,確實是有不同,這個必然。所以在程昱看來,樸克讓己方定時候,定地點,那麼己方就應該把時辰定在明日後日,越快越好。至於說地方,那還用說嗎,自然就是己方的大營,沒有其二的選擇

了。在程昱看來,他樸克在高句麗,也算是個人物,因此,絕對不會因爲在己方大營和自己主公見面,他就會退縮半步,反而他會馬上就準備過來。而在己方大營,那對己方好處最大也是最多的,所以還用說其他地方嗎。但是在荀攸眼裡,卻不這麼看。是,樸克寫得清清

楚楚,時候地方,都是己方來定,不過這個更多的,是其人的客氣,己方定下來了,他一定會赴約,但是真把地方定在己方大營,這個確實,真是有點兒不太給對方面子了。有一點,是一點兒都沒錯的,那就是其人和其人代表的高句麗,算是很給己方面子,這個是真沒錯。所以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對方既然是這麼識時務,那麼己方也應該給他們點兒

面子。因此荀攸的意思,可以在兩軍相距之間,那麼個地方,見一面,如此一來,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何樂而不爲呢。是,放在己方大營,對己方好處更多,可在那地方,對己方好處也不是說就沒有,關鍵是讓他樸克也安心了,而且他也能知道己方的誠意,給了他們多

大的面子。結果最後這個事兒,卻是又回到了曹操自己這兒來,本來他是想讓兩大謀士給他個主意,結果出現了分歧,還是那種誰都不能說服誰的那個,所以最後拍板兒的事兒,還得是他自己決定。曹操看看兩人,他也是,知道這個誰說得都有道理。如果說就按照誰的主

意對己方好處更多,那自然是程昱所說的了,這個必然。但是荀攸的話,那麼做了的話,那絕對是表達了己方的一種大度,大方,也是給了對方足夠的面子,這個也是,不好取捨啊。但是曹操終究是曹操,他稍微想了一下,然後對程昱和荀攸一笑,說道:“其實公達所說,我都瞭解,但是如今雖說我們並非不能離開大營,可怎麼說呢,要真是都離開的話,還是要

麻煩,所以爲了少那麼點兒麻煩,我看還是依仲德的意思,在我軍大營,會請樸克!”這個時候荀攸也沒什麼說的了,其實他也知道自己主公的那個意思,主公說麻煩,那不過就是一小部分而已。而更大更多的部分,還是在己方大營這兒,對己方好處更多,這纔是關鍵。

不過自己主公所說的那意思,也確實,對。畢竟不在己方大營,那麼除了留守在營中的武將外,其他人都要動地方,而到了那地兒,還不是己方所有人,畢竟有人都留守大營了。可在己方大營這兒呢,是不會缺了一個人的。並且去別的地兒,那自己主公要帶多少人馬去,這不也是個問題?所以說荀攸也不是說就不瞭解,不理解。畢竟他可是天底下有數的頂級謀

士之一,因此還有多少東西,就是他真不瞭解不知道的呢,至少這個事兒,還真談不上能讓荀攸如何如何。而且還得這麼說,他不是說就反對程昱的意見,只是他覺得,其實自己的想法,對己方來說,是如今更合適的。但是,自己主公就不是這個想法,那就沒有辦法了。畢竟這事兒最後做主的,不是自己,是主公,他拍板兒下來的事兒,可真是沒幾個改變得了

的。但是荀攸心裡,還是比較堅持自己的意見,畢竟雖說和樸克和高句麗的人,成不了什麼朋友,但是怎麼說呢,如今是對付遼東軍要緊,他們高句麗,根本還不在己方如今要滅掉的範圍內,因此是不是,要見樸克其人,是必要,對己方利多弊少。而在什麼地方見,當然

是在他樸克能安心的地方會見,是效果更好。不過程昱和自己主公都那麼認爲,那自己也不好再多說了,畢竟這自己主公都定下來了,而且程昱也是覺得如此,那麼兩個人對上自己一個人,自己怎麼都不可能改變他們兩人的看法。其實和樸克其人見面,放在己方大營,也

不是說就不行,但是自己還是保留意見。這就是此時此刻,荀攸內心的想法,在他看來,自己雖說是沒有什麼辦法讓程昱和自己主公都改變想法,但是自己也是有自己考慮在內的,他們也是改變不了自己所想的。而之後他和程昱是相繼告辭,最後的結果,自然就是明日晚上,在己方大營,宴請樸克,己方所有人都會在,而且連甘寧張遼他們,也不例外。至於說

他樸克帶誰來,帶多少人來,那都無所謂了,隨他。畢竟是己方大營,就算他樸克拉來他們高句麗在遼東的所有人馬,那又算得了什麼?再說了,這事兒根本就不可能,他樸克還不至於說那麼傻,真帶兵到一定數的時候,可以說那就絕對不是來赴宴了,而是來和兗州軍一

戰來了,不是嗎?而曹操在程昱荀攸他們兩人離開後,他是趕緊讓己方士卒去告知樸克,明日宴請他的事兒。他倒是沒寫信什麼的,在曹操看來,真是沒那個必要,這事兒兩軍距離這麼近,關鍵是他樸克絕對是急等着自己消息呢,所以說這個時候讓己方士卒傳自己口信兒

就已經是很不錯了。而對他樸克來說,也算是挺好的一個,不是嗎。果然,這個時候樸克還等着曹操的回信兒呢,至少他就很清楚,這個時候怎麼說,曹操他們都已經商討完了吧了,而最後應該是有了準信兒了。在樸克看來,如果說曹操同意的話,那麼他就能讓人來通知自己,寫信什麼的,不一定。但是他如果不同意的話,那就未必能讓士卒來,這個倒是可能,

而且很有可能啊。而且還得說什麼呢,那就是樸克的心裡,他自然是希望有兗州軍的士卒來這兒的,因爲那樣兒就說明了……結果果然,他是熬出頭兒了,就聽士卒來報,“報將軍,營外有兗州軍士卒來見,說是……”“快,請他入帳!”“諾!”樸克心說,果然是想什麼就來

什麼啊,這不就是曹操已經決定要見自己了嗎?至於說曹操要在什麼地方見他,樸克就沒想那麼多。對他來說,其實在哪兒,是有區別,但是既然自己都那麼寫了,讓人家定什麼時候,定什麼地方,那麼自己就不可能反悔什麼的,那不是自己要去做的。兗州軍士卒此時已

經進來,把曹操的意思給樸克這麼一說,樸克是微微點頭,然後和士卒說了幾句,就打發士卒離開了。等對方離開後,樸克是讓人找來了自己的兩個族弟,樸昌和樸素,當然也沒少了石全,畢竟石全在自己這兒,他也算是半個自己這邊兒的人,所以這事兒還能少了他嗎?沒一會兒,三人陸續都過來了,自然是樸昌樸素他們兩個一起來的,而石全是自己來的。不

過他是第一個到的,因爲石全看來,不是樸克要出兵了吧,所以他是趕緊讓士卒通知自己。正好樸昌和樸素之後也來了,估計不是小事兒,所以他心裡是有着一種期待啊,期待樸克能出兵。等三人都坐下後,樸克便對三人說道:“之前我寫信給曹孟德……最後其人……”結

果一聽樸克所說,石全聞言是這個泄氣啊。敢情人家不是要去進攻兗州軍,是,這個也是和兗州軍的關係很大,特別大,可不是去戰爭,而是去和他曹孟德見面啊。

第一〇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四)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二四八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續)第一五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三)第一三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二)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九四〇章 戰蘄春各人反應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七十二章 激怒關羽出西陵(續)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三十九章 謀遠慮杜義說賭約第四一二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續)第二八八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續)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二六〇章 書信調令至長安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四十一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第二九五章 戰宿敵孟優不敵(續)第八一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一)第三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四)第七四一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再續)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二〇〇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一)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七十四章 兵臨高句驪城下第七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一)第一八三章 出戰否夫人提醒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五九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八)第五六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四)第八八七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三十一章 憶往事仇人來襲第八七五章 劉巴文丑入郴縣第七二八章 世家密謀反袁紹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四四〇章 去茂陵崔安叫門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九)第三二四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完)第九十三章 二將快馬達成都第五八三章 呂奉先身死丹徒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八二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第八八一章 周瑜諫言論聯合第三六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二)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四〇七章 三人到達漢中郡第六六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六)第一二二章 崔福達生擒波才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九〇七章 得知情報議下步(續)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騎兵突圍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第九五九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續)第七〇五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續)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七一三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六)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九十三章 回隴西去漢陽隴縣第六八三章 斬張顗奪取真定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二九二章 五人大戰呂奉先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一九三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續)第三九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八)第八六六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五六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四)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五〇三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續)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四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