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一)

而當兗州軍從和高句麗的戰場撤退,之後徹底回了大營之後,城頭的孫平和值守的遼東軍士卒,他們纔算是真鬆了口氣。要不然的話,天知道這曹操會不會又帶着人馬掉頭來攻城了。真那樣兒的話,實在是太可惡了。但是己方對此有什麼辦法嗎?確實,自然是沒有,只能說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除了如此,沒有其他。不過如今倒是好了,這兗州軍從那邊兒

回來之後,確實沒來攻城,人家直接就回營了。所以這不得不說,讓孫平一下就輕鬆了許多。因此他是趕緊讓城頭的遼東軍士卒前去稟告,告訴給公孫康和楊易所知。他很清楚,兩人絕對不比自己還輕鬆就是了,不過如今倒是好了,畢竟兗州軍今夜不會來,這他們聽到消

息之後也都能休息好,能睡個好覺吧。不管睡實不睡實,反正至少是能休息得稍微好點兒就對了。當然這個是相比於之前說的,所以這個確實,如果不是因爲兗州軍有大動靜的話,那這個時候別說是公孫康、楊易,就是城頭的孫平,他也都是在休息中,而不是在城頭喝西

北風,所以他這心裡也真是,對兗州軍的意見可真是大了去了。而公孫康和楊易他們接到了士卒稟報之後,其實就和孫平所想一樣兒,他們終於是能放下心了,對此,那確實是太不容易。所以也真是,之前他們沒睡好覺,根本也睡不着啊,所以也只能是在榻上眯着。不過如今倒是好了,真就像孫平所想那樣兒,他們是能稍微休息好點兒了。本來嗎,如果說他們

不知道消息的話,這個時候肯定還得是提心吊膽的。不過如今倒是好多了,和他們這一比,還是曹操兗州軍那邊兒,人家是早都休息下了。畢竟曹操是回了大帳,他就躺下了,而公孫康他們卻還得聽士卒稟報他們確切消息之後,等知道了兗州軍他們是徹底回了大營安穩了之

後,他們這纔算是真放下心。所以相比之下,真就是曹操那邊兒能快點兒。甘寧張遼他們也是回了自己大營,對兩人來說,也是早休息早好,這確實都已經很晚了。轉眼這一夜就這麼過去了,自然確實還是那話,“幾家歡樂幾家愁”啊。可不是,歡樂點兒的,自然就屬於

遼東軍的人,畢竟公孫康他們這個時候雖說是被兗州軍給大兵壓境來了,這是一點兒不假。可再看如今的形勢,石全他是帶來了高句麗的人馬,作爲己方的援軍。別管昨夜一戰,到底如何,至少有了高句麗的人馬,確實是能牽制兗州軍一點兒半點兒,所以這個就是好事兒,大好事兒。因此,可以說遼東軍他們,公孫康幾人,他們應該是最爲歡樂的。至於說相比之

下發愁的,那肯定就是高句麗的人馬。因爲在樸克看來,自己之前也是見到了曹操不假,可其人也是被他們兗州軍人馬和親衛給護着,自己根本也接觸不到對方啊。而且昨夜一戰,可以說他們高句麗的人馬不小的損失,所以哪怕他們就只是來幫兵的,這遼東戰事和他們都

沒太大關係,可樸克卻依舊是發愁,因爲這自己的目的,是一點兒都沒達到。倒是和兗州軍戰了,不過早戰晚戰,是早晚都得和他們一戰,所以這個不能是什麼好事兒。人家趁着己方紮營的時候來攻,這反而讓自己看來,是己方倒黴了,本來嘛,要不是己方立足未穩的話,至於說傷亡這麼慘重?當然了,自己當初也不是說就沒有預料,說曹操的兗州軍就真不會來,

不過他們來是來了,結果給己方所帶來的,反正自己是真不想要啊。但是怎麼說呢,樸克也並非就真接受不了,畢竟他這不是說要勝兗州軍來了,不過就是幫兵,如此而已。而所處在中間的,也不能說是很歡樂,當然也不至於說是特別發愁什麼的,那就得屬曹操兗州軍一方了。畢竟到遼東軍這兒,從玄菟到遼水,之後再到如今的襄平城,可以說曹操自認爲還是

比較順利的,確實如此。可就是看昨夜的戰事,是有那麼點兒出乎了自己所料,因此,這曹操自然是談不上說什麼特別高興了,當然他也不至於說就怎麼愁,畢竟那是高句麗的事兒,所以他就算是所處在中間的那個。肯定兗州軍不是遼東軍,更不是高句麗的人馬,所以這個

就對了,這正是如今的兗州軍,也就是此時的曹操。其實兗州軍夾在遼東軍和高句麗中間,這個說是他們如今在戰場的位置,所以說他們其實是最不佔優的。但是雖說如此,曹操卻也沒把遼東軍還有高句麗人馬看得太重。反正確實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高句麗的

人馬既然敢來,那麼就一定要知道,也必須明白,他們是要承受着己方的滔天怒火,己方的重重的報復,己方和他們的戰鬥,其實就是如此。而如今來看,還不是己方佔優了,他們吃癟了嗎,所以這就是現實啊。新一日的戰鬥,兗州軍是依舊繼續強攻襄平城,不過曹操雖說是讓己方進攻了不假,但是他可有沒有忘了讓己方探馬都密切注意着高句麗人馬的動向。

別這己方還在那兒攻城呢,然後從後邊殺來了高句麗的人馬。當然曹操是不懼這個,畢竟都已經知道他們所在了,所以他們來攻,自己還能沒有準備?曹操其實早就在身邊兒留守了一萬多的兵力,就是用來防禦高句麗的,他們來攻,己方有防備。不過他很清楚,基本上那

個高句麗的名叫樸克的將領不會來襲。反正經過了昨夜之後,如果說自己是他的話,自己就肯定不會在今日就輕舉妄動。要知道,如今的襄平城,那可還沒有到了說搖搖欲墜什麼的,因此,己方和他們的鏖戰,是一定會繼續再繼續,就這麼膠着的狀態。因此,高句麗的人馬,

他們聰明的話,就不應該過多插手,現在看着其實就可以了。至於說其他方面的話,哪怕就是石全他求着那高句麗的主帥樸克,估計都未必能好使吧。而且就說石全那樣兒的,他這個時候能求着對方來攻擊己方?反正曹操覺得這個事兒還真是不太可能,畢竟石全已經是帶來了援軍,並且還和己方戰過了,這就算是在公孫康的面前,他也是有了說辭,就是這樣兒。

所以曹操也是心裡有底兒,不管是什麼情況,對方要做什麼,自己都有了防範。那麼如此一來,可以說對於高句麗,己方就已經是佔了優了,所以曹操當然不會是去擔心什麼。反而他這個時候還有點兒期望,那就是他們高句麗的人馬來進攻己方吧,因爲如此一來,己方就

能在原地反擊了不是。那邊兒己方強攻襄平,這邊兒己方和高句麗的人馬廝殺,這難道不好嗎?關鍵是除了帶兵攻城的樂進他們三個之外,沒看到己方還有那些個都是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可都是想着要是能參戰多好。可顯然,至少這攻城戰,是沒有他們的份兒了。所以要是高句麗的人馬來,那麼他們所有人,可不就是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對己方來說,好處當

然有不少。因此,曹操的想法中,他當然是希望對方能來。不過顯然,他絕對是所想很清楚,至少樸克石全他們的想法,曹操多少是知道的。至少樸克的名兒,曹操在儘早他已經知道了,所以他清楚,那個看着五大三粗的敵軍主帥樸克,絕對不是看着那麼蠢。如果真是那樣兒的話,對方能當上高句麗的大將?好歹那是一個國家,至少他們和大漢一個州抗衡是沒

問題的,所以你當是一個郡呢?不過哪怕如此,對於高句麗的威脅,曹操沒有輕視,也不會說就如何如何重視。反正很多時候,你必須要承認什麼呢,就是己方對於對付異族的經驗,對於對付異國的經驗,這個肯定是越多越好,畢竟幽州已經是和很多異族異國接壤這,尤其

是己方要滅了遼東軍的話,那麼以後更是要面對這個事兒。所以曹操也自然是知道,如今和他們交手的經驗越多,那麼以後己方再對上他們,己方的優勢,可以說也就越多,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了,如果說他們和己方的實力相差懸殊的話,那麼滅了他們,還是不費勁的。

此時城頭帶着己方士卒防禦的孫平和楊易也是發現了,今日的兗州軍,確實是士氣高漲,和昨日前日,都不一樣兒。因此,他們也是不難聯想到,是不是就是因爲昨夜的一場戰事,直接就讓他們士氣高漲,然後就變成如今這樣兒了。說起來這絕對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但是怎麼說呢,他們確實,對此是半點兒辦法都沒有。對於兗州軍這樣兒,他們也只能是接着,

受着,就這樣兒了。很多時候,你必須要承認的是,遼東軍對上人家強敵,這本來就是人家兗州軍的戰力高,他們心裡都承認。可是這遼東軍不是還有座襄平城嗎,這纔是最重要的。還不是說,他們要是沒了這城,那麼別說是三萬了,就算是十三萬,也真是未必能贏得了如

今的八萬多兗州軍,還有幾千涼州軍和江東軍,他能自然也是都算在其中的。反正不管怎麼說,一座襄平城,其實足以抵擋得住兗州軍好幾萬人前進的腳步了。但是還是,兗州軍早晚要破城,對他們來說,那不過就是時間的問題。也就是哪一日,這襄平城被他們破了,就

是這樣兒。對於兗州軍士氣高漲,孫平楊易他們都瞭解了,也都知道原因,不過他們沒辦法。但是對於敵軍強力攻城,他們對此,卻是一直嚴防死守着。別看兩人都只是三流水平,這個是一點兒不錯,但是這麼說吧,他們兩個三流的武將加在一起,肯定不是說就是簡單的兩個三流武將相加。怎麼說這兩人也都是身經百戰,這麼說也可以,但是絕對經驗豐富,這

是沒半點兒灌水的。所以真說起來,他們的本事,確實是如不樂進他們三人,這個所有人東都清楚的。可要是說經驗的話,他們和樂進三人相比而言,可都不差什麼,這個是一點兒都錯的。此時樂進他們第一次進攻沒什麼建樹,被城頭的孫平楊易他們給逼退了,所以這個

時候他們是正帶着兗州軍士卒發起了第二次的進攻。孫平和楊易是對着城頭己方士卒大喊,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嚴防死守,務必是不能讓敵軍的將領上到城頭。多了不用說,那樂進他們幾個上來的後果,都不用多說了。之前也不是說沒有過,因此士卒對此,那是記憶猶新啊,

都不一定非要用孫平楊易他們喊,士卒都得是死守着城池,就是這樣兒。樂進甘寧和張遼他們三個一看,這城頭的兩個還來勁兒了,這自己幾個也不能坐以待斃啊。因此,樂進他們也是對着兗州軍士卒大喊,那意思只要還是爺們兒,還是帶把兒的,就跟着老子上去,殺他孃的,比什麼都強。反正早破了城池,主公都說了,都有賞,還不小呢,所以都知道如何去

做了!其實也確實,曹操是早就對全軍說過,拿下襄平城,就有賞賜,至於說多少,他沒直接說,但卻說了,不小就是了。對於這些士卒來說,就是當兵吃餉,比什麼都強。而自己主公都說了要賞賜,還不小,那麼除了糧餉之外,顯然還有點兒其他的了。對士卒來說,其

他的不管是錢財,還是布帛什麼的,其實都是他們所需要的。不過當兵的,都是糧餉,也不發錢什麼的,尤其兗州軍,雖說不是沒賞賜,但確實,和涼州軍他們沒法比。

шωш ¸Tтkǎ n ¸c○

第五十九章 王平木馬到樊城第八六二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第五二一章 白波三賊算楊董第七四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七)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五五一章 徐公明大戰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四七三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續)第二七四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續)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四二五章 馬孟起兵臨梓潼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一五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五)第七八六章 謀太史郭嘉出招第三〇二章 三江城又見孟優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九八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五)第六四一章 孟起帶兵入太原第七三六章 涼州軍再戰信都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二四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三)第八四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三八七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續)第四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四)第四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九)第一二二章 董荼那出使敵營第五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一)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一七八章 福達生擒楊鋒子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七七一章 滿寵入城會諸葛第五九一章 張任半路截劉曄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六九二章 孫伯符帳中設宴第八十四章 馬超親至玉門關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九四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二)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五六四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完)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一八〇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七)第九〇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第八一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第三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第七二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第一一三章 分黃巾另有安排第二十四章 比武藝趙雲戰崔馬第四六九章 誤中計失手被擒第一四二章 遇埋伏漢軍初敗第八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三)第九〇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八)第七一七章 兗州軍破平陽城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一一三章 親兄弟聯手對敵第四〇四章 南鄭亂楊張用兵(續)第七〇七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續)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五)第一三六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二)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二一三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二)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九一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一)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七四七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續)第六八七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十)第二四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五)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七)第八二〇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完)第四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六)第四六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三)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三二六章 蠻王孟獲遇殘兵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二七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第七二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第八八六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完)第八〇三章 涼州軍再攻西陵第四七六章 趙雲張飛入成都第二六六章 漢軍大戰羌兵(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