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

確實,石全以前是沒和兗州軍打過交道不假,可他多少還是聽說過的,就是好像兗州軍和別的軍對戰,他們都不怎麼老實。所以真要讓他們徹底安穩的話,那除非是他們都撤了。不過這事兒可能嗎?石全可真沒信心逼退人家,這比打敗兗州軍還困難得多。如果說打敗是不可能的話,那麼逼退對方,那純粹就是做夢了,還是白日做夢,甚至做夢也未必就能夢到。

怎麼說呢,反正就因爲想着兗州軍,擔心己方要吃虧,還是大虧,所以石全他就沒睡好,不過這個也和涼州軍還有江東軍他們之前的襲營有關,這也確實如此。當然了,就算是沒今夜這涼州軍他們襲營,估計只要石全他想到了兗州軍,那麼估計他也真是要休息不好。畢竟

這“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這已經不是酣睡那麼簡單了,這直接是對方要滅了己方啊,所以這石全要是能安穩,能好好睡覺纔怪。此時只有他休息不好,纔是正常的,不是嗎?畢竟他既不是什麼樂觀的人,又不是那種沒心沒肺的人,所以……如果他真是那麼心大的話,

那麼輕鬆對待如此,估計就是公孫康,也不會,更是不敢讓他來。雖說是抽籤決定下來的沒錯,但是公孫康要是直接就改變主意什麼的,那還是沒問題的。畢竟如今他纔是遼東軍實際上的老大,所以有幾個不聽他的?有幾個敢不聽?時間終於是到了白天,石全則是早早就起來了,他也清楚自己就這狀態,實在是休息不好。不過自己也認了,畢竟如今也是正值多

事之秋,所以自己要是比之前要更加謹慎小心,並且還得帶着己方士卒拖住敵軍呢,所以……這他孃的真是誰幹活兒誰累,沒辦法,這誰讓自己倒黴,抽個了下下籤,如果自己運氣好的話,怎麼也有三分之二的機會不來啊,那如今也就不是自己在這兒受苦了。只是可惜

啊,這他孃的還得接受現實,就像如今累死狗這樣兒。不過自己到底是能拖住兗州軍他們多久,石全本來之前就沒底兒,而這如今經過了昨夜涼州軍和江東軍的夜襲,他是更沒底兒了。沒辦法,這事兒他要是有點兒信心,也不至於說就真睡不着什麼的。是,也許也是因爲

有兗州軍在的原因,他休息是不能好就是了,可怎麼也比之前能強點兒吧,這真是強點兒是點兒啊。有些事兒他都清楚,如今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石全是心裡沒底兒不假,可既然自己都帶兵過來了,那這怎麼也得繼續在這兒做自己應該做的,拖住兗州軍。第二日,發現兗州軍是半點兒動靜都沒有,石全這心算是放下不少,畢竟這兗州軍要是來渡遼

水,自己是真要去攻擊啊,還是說按兵不動,這是個大問題。他認爲這是個機會,可人家那兒有天下頂級的謀士,試問能給自己這麼個機會?所以石全並不是沒腦子,更不傻,所以看着如果他們真渡河的話,你覺得是機會,可沒準那就是個陷阱。還別說,石全確實是有點

兒腦子,有點道行,他沒說這頭腦一發熱,就如何如何的,至少他還算是比較清醒吧。之前涼州軍江東軍過來,他沒敢那麼幹,所以要是兗州軍真就過來了,他也不那麼做,所以這個就對了。畢竟這遼東軍進攻兗州軍,他們不是沒優勢,可是他們那戰力,確實,終究是不如人家,所以最後的結果,他們還是佔不到什麼便宜。而且人家的人馬多啊,他們的人馬少,

所以這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東西,因此石全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那麼去做的。還有,那就是他來這兒的根本目的,可不是要勝兗州軍,他也知道那不可能,而是拖住他們就行。可怎麼能拖住他們,不是說你去進攻了,就一定能拖住人家,人家不渡遼水,那可以說是正中了石全的下懷,所以只有兗州軍距離襄平越遠,這對他們遼東軍好處就越多。而他們遼東軍

的人馬越多,這對他們就是越有利的。曹操這第二日是按兵不動,不是他不想直接就去襄平攻城,實在是這前面有人攔路,雖說他並未把石全真就怎麼放在眼裡,可也確實,他都知道,很清楚,全明白,真要是給其人逼急了,肯定就要出問題。這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所以這也真是,不得不說更何況那是個大活人呢。當然了,曹操是有顧慮,可不代表他就怕了石全。要說比他不容易對付人,多了去了,曹操也沒說退縮過半點兒,他還真就沒怕過,所以更不會怕這麼一個小人物。可他確實,真是希望己方能順利拿下遼東,畢竟己方傷亡太

大太多的話,只能是讓涼州軍還有江東軍所乘。可雖說曹操沒讓兗州軍渡遼水,但是他也依舊讓己方探馬繼續密切注意河對岸的情況,務必要及早告知自己遼水對岸的情況。而到了晚上,曹操則是準時在自己中軍大帳,宴請衆將。主要還是因爲昨夜的戰事,所以他是特意要宴請甘寧和張遼兩人的。畢竟別說是他們了,就算是己方的將領,只要有功,而且還是首

戰的功勞,別管大小,自己這個態度是肯定要有的,必須得做出來,做到做好才行。更何況,這甘寧和張遼可都不是自己兗州軍一方的人,因此曹操的想法也不少。當然這個時候他不是說就爲了收買甘寧張遼他們,他可是清清楚楚,像他們兩人那樣兒的,怎麼可能是自己

用幾頓晚宴就能收買得了的?沒那麼輕鬆啊,如果真那樣兒的話,自己就算是一天三大宴,自己都認了,哪怕己方物資不如他們涼州軍的多,可自己覺得這都值得花費啊。可惜這事兒可能嗎?別說甘寧他對馬超對涼州軍,那基本上就是死忠。就說他張遼,要說他看孫策不爽,

己方是應該有點兒機會吧,可顯然,這事兒不是那麼說的。他是對孫策有意見不假,可對那江東軍,他感情倒是挺深,所以曹操也是不得不承認,那就是想收買他們兩個其中任何一個,門兒都沒有啊。不過雖說如此,但是曹操卻依舊是給了兩人很大的禮遇,畢竟他知道兩人本事,這是一點。其次,他也清楚,就算是不讓兩人投靠己方,至少自己怎麼也得給他們

留下個好印象,這個是必須的。而且此時曹操所想就比較多了,至少他就知道,如今有這麼一點兒情分在,所以以後哪怕是戰場上遇到,自己就算是失手被他們所擒,試問他們要真是重感情的人,還不能放自己一條生路?要說曹操還真是,深謀遠慮啊,這個時候他居然是

能想到這個地方,也不知道是應該說佩服他,還是說他想太多了。不過怎麼說呢,要說在演義中,他也是向關羽求情了,然後後者就放過了他們一行人,當然那是有謀士諫言,其實就算是沒人說什麼,就以曹操他那個奸雄性格,還能不知道怎麼去做?當年他是怎麼對關羽的,俗話叫“上馬金,下馬銀”。當然了,這只是傳來傳去,成爲了這麼兩句,俗話嘛,有

的確實是和原句有出入。原句本來是,“上馬提襟,下馬相迎”,這纔是原來的話,不過傳來傳去,傳去傳來,就變成金銀了。而這對有些古人來說,真有點兒俗。下馬相迎不用多說什麼,那個上馬提襟,這個其實並不難理解,就是古人不經常都穿那種長衫什麼的嗎,所以上馬的時候,要還是那個襟袍的話,肯定不能直接就上去,所以這上馬提襟,就是這麼一種

禮遇。當然這麼形容曹操對關羽,他當初未必真就如此做到了,不過怎麼說呢,至少有一點是沒錯,那就是曹操對關羽的禮遇,對其人的恩惠,那絕對是比那什麼金銀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啊,這是一點兒都沒錯。因此曹操演義中都能那麼對關羽,而這如今對甘寧張遼他們兩

人,其實和關羽是,還沒法比,但是情況也不同啊,畢竟當初是什麼樣兒,而如今呢?更何況,如今的曹操曹孟德,那可絕對不是演義中的那個曹操,所以自然是有不一樣兒的地方了。而此時一頓晚宴下來,是賓主盡歡,不得不承認,曹操是沒在帳中說什麼戰事的事兒,

就是他那一干屬下,也都聰明沒提。主要是自己主公早就說清楚了,之後誰在今晚的宴上,

都不能說別的。這好不容易辦這麼場晚宴,自然就是大家吃好喝好,比什麼都好,而什麼戰事的事兒,都放後面多好。並且曹操本來就是個很樂觀的人,這是半點兒都不錯。而且確實,他這個時候,也是沒什麼話要再對甘寧和張遼他們說的。他覺得不管自己有什麼話,就算是

明日再說,也無所謂了,所以今夜自然是吃好喝好,就比什麼都好。曹操認爲,衆人也是難得輕鬆一回,不管是帳中將領,還是帳外士卒,所以要真去說那麼太多沒意思的話,那確實也是挺沒意思的。要說他們遼東軍真值得己方如何如何看重的話,那麼己方多說兩句,其

實也什麼大不了的。可自己雖說沒大意輕敵,但是顯然,遼東軍他們還不足以讓自己如何如何對待他們,畢竟,至少他們和涼州軍江東軍,都是比不了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嗎,因此,曹操還能如何去高看遼東軍他們一眼?如今他能這樣兒,其實就已經算不錯了。

要不然的話,你還要他如何?這人沒幾個不現實的,或者說怎麼都得接受現實,更準確說,不管你接受不接受,現實如何,那還是如何。就像如今曹操對遼東軍是這麼個看法,說起來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遼東軍的實力,就是這樣兒。如果說他們有實力的話,試問曹操怎麼可

能是如今這樣兒的想法?可他們有實力嗎,沒有,所以曹操如此想法,就再正常不過了。沒

有說對方本來就沒什麼實力,你還當對方是有什麼實力的強力軍隊,這顯然就不對了。曹操當然是很現實的,你遼東軍沒有那個實力,自然是不會讓他如何高看一眼。畢竟只有匹配的實力,才能讓被人對你如何,有實力的人,怎麼都不會讓人小看,別人也不敢那樣兒啊,

不是嗎?至於說沒什麼實力,那就沒有發言權,就是這樣兒。遼東軍顯然就是後者,如果他們是涼州軍,哪怕就像江東軍那種實力,曹操也不至於說是這樣兒。別看是晚宴,可該說戰事,他是還得說的。並且他會認爲這晚宴還是個機會,正好是好好說說,而不是像如今這

樣兒,認爲吃東西還是好好吃,其他的,之後再說。顯然這就是因爲遼東軍的實力,直接就決定了曹操如此。可不是嘛,他們要是真讓曹操如何去重視,那麼怎麼都不可能是這麼個情況,而是另一種了。晚宴畢,曹操也沒多說,之後甘寧和張遼告辭,畢竟曹操沒什麼話了,那麼這個時候,也不早了,自然是早告辭,自己兩人回去早休息,他們兗州軍衆人也是如此。

兩人離開之後,曹操是對衆人說了一下,明晚渡遼水,不得有誤!顯然他是準備明日直接就過去了,但是沒趕到早,因爲曹操認爲晚上對己方有利。別看光線什麼的都不充足,可對遼東軍來說,還不是一樣兒?所以可以說這個,是對兩軍一樣兒的,因此是誰也別說誰。那

麼趕在黑天時渡遼水,曹操顯然是沒準備再去進攻,至少明日晚間,是不會有什麼戰事了。畢竟兗州軍主力如今沒十萬了,也是九萬多。

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四十一章 馬孟起傳授錘法第一五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二)第七二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四)第六十二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續)第七〇六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完)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四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七)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五六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一)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二四七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第二五二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續)第七三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九)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第六四九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二)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四〇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七)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三六七章 馬超安慰馬雲騄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二)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六一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一)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四四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九)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一五二章 中軍帳伯言出計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六九〇章 兗州軍進駐黎陽第八九一章 兗州軍人馬入城(續)第一〇八章 孟起反謀曹孫劉第九〇九章 曹孟德帳中議事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八)第五三五章 涼州軍三攻酉陽第三三六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第九一九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七)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八)第一百零六章 宛城外初戰黃巾第八七六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五)第四八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六)第四七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六)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七六九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第三八八章 張飛一家至長安第九十八章 禺同山奇襲取勝第七五八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續)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二二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一)第四七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五)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一四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八)第六四二章 子龍率軍奔晉陽第三一一章 華雄不解問趙岑第七三〇章 臨湘城江東鳴金第七九三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第五〇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六)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八十五章 崔安歸來見主公第二二六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中)第五七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第一三三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續)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七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第六五八章 兗州軍激戰雄關第七五〇章 襄陽城劉備兵至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八十八章 赴西陵傳遞消息第八五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八)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四八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五)第六一八章 馬超帶兵進幷州第一〇〇章 孟馬對話軍陣前第三五一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完)第一四二章 遇埋伏漢軍初敗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五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九)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第九七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四)第一三七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三)第九二一章 換主將接替樂進第六八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三)第八三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九)第一九八章 登城頭三人蔘戰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六四二章 兗州軍兵進司隸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九六二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續)第五七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第二十一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三六五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