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

一起,圍剿遼東公孫度!”陸遜這麼一說,馬超聽後是微微點頭,然後也是看向了衆人,還是說道:“伯言所說,各位以爲如何啊?”馬超看衆人那個意思,好像是都贊同陸遜的。不過他爲了保險,自然還是問了一遍,那意思要反對的話,趕緊說出來。結果就蹦出來一

個,還是贊同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岱。然後馬超看衆人說道:“各位也都是如此想法?”衆人此時是齊聲道:“我等附議!”馬超一聽,是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問道:“各位,我軍出兵可以,但是去多少人,誰帶兵去,這個纔是最大問題!畢竟去多了,別說我軍不會如此,

就算是真那樣兒,他曹孟德會同意?”衆人一聽就是一笑,這事兒別說是曹****,換成是己方的話,這有其他諸侯要帶兵多了到己方這兒來,那麼肯定不能讓啊。那不是來幫忙的吧,是來做其他事兒的。所以衆人也都清楚,都知道,這己方是能帶人去,但是去多少人,是個問題,還是最大的問題。此時甘寧出言說道:“主公,我看就帶三千人去爲好,這樣兒一來,

我軍是出了人馬,而且人也不多,他曹孟德自然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結果一聽甘寧的話,崔安這個時候也是出言道:“主公,還是五千人吧,五千人的話,俺看是不錯!三千人,還是少了點兒!”崔安自然是不想弱了己方,這三千人,太少,他覺得怎麼至少去五千人,那

纔算夠。至於說曹操會嫌多?你說你要是帶三萬人去,那麼曹操會覺得多,他不會讓己方那樣兒,可就五千人的話,崔安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曹操那個人,他也不是沒接觸過,知道其人也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心胸還是比較寬廣的。你去人多了,是他不會讓,但是五

千人,沒有問題。【ㄨ】馬超一聽,也是對衆人說道:“各位覺得,我軍派多少人馬合適?三千還是五千?多了肯定不成,曹孟德也不能讓!”結果馬超這麼一說,基本上衆將都是贊成崔安的,只有個別人同意三千。不是說他們對崔安有意見什麼的,主要是對曹操對兗州軍,他們覺得己方還用不着那樣兒。說起來己方確確實實,是沒有其他的意思,所以人馬去遼東多

了,那隻能是對他兗州軍有好處,而不是對己方有多好處。因此,有人心裡自然是不平衡,認爲這憑什麼己方出力,大頭好處都讓兗州軍給拿走了。那麼己方何必去那麼多人呢,就三千人去,多好。不過小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也算是看得出來,從自己主公那兒開始,就覺

得去五千人好,所以這個最後的結果,自然是馬超拍板兒說去五千人。“少數服從多數,既然如此,那麼我軍就去五千人好了,興霸帶人去遼東,即刻啓程!”“諾!”雖說馬超最後是讓五千人去遼東,但卻還是讓甘寧帶兵,也算是給他立功的機會。雖說這只是小功勞,不過誰能嫌那功勞小呢。反正對甘寧來說,有功去立,那就比無所事事要強。所以自己主公讓

自己去,自己自然是心裡高興。畢竟這如今在長安的將領,那可不少,但是自己主公卻還是讓自己去了,所以這當然是能說明問題。是,馬超認爲甘寧他還是很合適的,至於說其他人,還是要差點兒。不過也就去一個將領就可以了,其他什麼謀士,就不用了。畢竟去圍剿公孫度,那主角是他曹操兗州軍,己方不過就是去搖旗吶喊了,站腳助威而已,肯定是不能

喧賓奪主啊。其實讓甘寧去,馬超都覺得是有點兒大了,但是他不去,自己就隨便指派個三流將領去的話,估計也得讓曹操覺得自己不太給他面子啊。畢竟是天子詔書,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哪怕劉協是個傀儡,可這天下,那還是大漢天下,自己也是漢臣,是大漢的驃騎將

軍,是大漢的涼州牧,這個可是一點兒都沒錯。所以天子詔書上面讓你出兵,你就要出兵,可如果就那麼去糊弄,那不光是曹操,就是天子的臉上,估計也不好看。是,馬超不會去在乎劉協怎麼樣兒,說起來從小,馬超就不怎麼喜歡那小子。畢竟和劉辯比起來,他劉協是,

馬超也認爲他更適合當這個皇帝,這個沒錯,但是同樣兒的,帝王無情啊,就他那個性格,馬超是一點兒都不喜歡。相比較而言,他是挺喜歡劉辯那個性格,哪怕劉辯這個人看着是比較軟弱,可確實,還是很重感情的,不像劉協那樣兒,薄情寡義。就看王允身死,他劉協那些想法,就知道這個人不怎麼樣兒。是,在馬超所認知當中,王允你可以說他是個權臣,但

他終究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馬超是看不上其人不假,但是王允這輩子,他可能對不起好些人,但是卻絕對對得起大漢,對得起他劉協。可最後他那結果怎麼樣兒,劉協是什麼想法,就不用再多說了,最是無情帝王家。爲了他自己的位置,哪怕是有功之臣,犧牲了也沒什麼

大不了的,反而他覺得一個權臣嗎,死了也許是更好,對自己好啊。可之後把持朝政的那幾個,可都比不上王允,真還都不如他呢。而如今的曹操,就更不用說了。可劉協心裡有後悔嗎?好像真是沒有,畢竟他是帝王,最是無情的那麼一個,劉協認爲王允是比曹操好,但

是對於一個權臣的死亡,他覺得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這樣兒。馬超是決定了,衆人也都沒有意見,畢竟對他們來說,雖說他們也想是帶兵去遼東,但是顯然,這事兒只能是一個人。所以自己主公既然是選擇了甘寧,那麼自己這些人,自然是沒有機會了,不過以後要是還有什麼事兒的話,顯然主公肯定也會考慮自己這些個的。畢竟這也算是風水輪流轉吧,怎

麼也得有一回到自己家啊,來自己這兒啊。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呢,所以說這個……也沒人再去爭取什麼,都知道,自己主公定下來的事兒,基本上已經是不會再有所更改的。而甘寧聽了自己主公的話後,他便離開了將軍府,然後點兵五千,帶着人馬去了遼東。馬超

是親自帶着衆人給他送走了,畢竟甘寧是爲了己方出征,他所代表的,可是所有涼州軍,畢竟在兗州軍和遼東軍面前,可能還會有江東軍,在他們的面前,己方可不能丟了面子。所以這個就得靠着甘寧,來爲己方爭臉了,畢竟別人可都沒在那兒啊。所以怎麼用五千人馬給

己方爭臉,這個重擔就壓在了甘寧的身上。而比馬超長安這邊兒還要晚個兩日,孫策那邊兒也有人帶着五千人馬出發了。這也是孫策在接到了詔書之後,和衆人共同商議的結果。他們江東軍同樣兒,是不可能不出兵,但是出兵多少,讓誰去,前者他們還是討論了不短的時間。最後他們和涼州軍也是一個想法,不多不少,就出五千人馬,畢竟遼東軍也纔是號稱十

萬,他們不會比十萬人馬更多就是了。至於說兗州軍佔據幽州,而且曹孟德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們自然是主力,江東軍認爲,曹操至少要派十萬人馬過去遼東。而這十萬兗州軍,可是實打實的十萬,不會有一點兒水分,之後再加上己方的五千,如果涼州軍他

們也去的話,那也是五千,這就十一萬人馬了。如果加上其他什麼民夫工匠之類的,那都十好幾萬人了。當然了,在遼東軍那邊兒,這十多萬人,未必就是什麼大優勢,可孫策他們是一致認爲,這遼東軍,那戰力絕對不會比三方聯合的人馬戰力還高就是了。他公孫度要是

有那麼大本事,他還能龜縮在遼東不出來?可以說公孫度不出遼東,是和其人性格有關,這個孫策他們都是相信的。可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兒,那就是總體實力的問題。如果說他們遼東軍真那麼有實力的話,哪怕就像劉備那樣兒,孫策他們都不相信公孫度還能和個烏龜似的,在遼東縮着。說起來,有幾個人是沒有慾望的呢,無慾無求的,那還是人嗎?

所以只要正常,他就肯定是有慾望,不管你是和尚還是什麼道士,真就一點兒慾望都沒有了?誰相信啊,所以說他公孫度沒有什麼想法,那傻子都不相信。可他肯定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個,這點確實也是很多人都相信的。所以他遼東軍沒那個能和兗州軍想抗衡的能力,所以

他公孫度是不敢造次。如果說他公孫度遼東軍,真有實力的話,就是曹操,他也坐不住啊。肯定會及將其人其軍給扼殺了,不過就看曹操一直以來都沒什麼行動,就不難知道,他公孫度公孫升濟,確實是不行,至少曹操是看不上的。他們遼東軍號稱是十萬不假,可實際上真

就有這麼多正規人馬?至少孫策他們是有些懷疑的,畢竟這其中要說沒有點兒什麼水分,他們都不相信。曹操能讓有着十萬正規軍的遼東軍在幽州那麼安穩駐守着?這點孫策他們不信,不過他們就算沒有十萬,但是七八萬,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說七八萬人,是聽着挺多,不過在曹操他們看來,可未必就是能看得上眼。畢竟遼東軍的戰力如何,這個纔是最

重要的。如果他們和兗州軍相比,差太多的話,那麼就算是真有十萬人馬,那又能如何?所以曹操和他們兗州軍衆人,根本就沒拿公孫度遼東軍當回事兒,充其量,他不過就是兗州軍的一條看門狗,駐守在遼東而已。不過如今這條狗已經是不老實了,不聽話了,開始和主

人叫板了,那麼兗州軍自然是第一個就站出來要滅他們的。孫策他們當然不認爲曹操連個公孫度都滅不了,主要就是他們滅遼東軍,要多少時日的問題。不過如今來看,己方都去遼東了,那麼涼州軍,顯然也是不能落下,要不然的話,己方和兗州軍,都得小看了他們。說

起來涼州軍怕己方嗎,怕兗州軍嗎,答案是都不怕,所以他們更不可能去怕什麼遼東軍,因此,涼州軍也是必派人過去,估計也是和己方一樣兒,五千人馬去遼東。不過己方是張遼帶人去,不知道他們涼州軍會是誰帶兵。估計不是馬岱就是甘寧吧,應該也是差不多少了。畢竟他們涼州軍不可能去一個三流沒什麼名兒的將領,也不可能讓一個謀士去。畢竟如今這

馬上就要今冬,就是這秋末,在遼東,都已經是很冷,這謀士的身體,是要扛不住。因此,只能是武將去,至於說是誰,不知道。反正是馬岱甘寧的可能性最大,畢竟如今三方都是相安無事,就屬這個公孫度稱遼東王的事兒,是讓天下譁然,所以剿滅其人其軍,是最重要的,

也是如今三方都要去做的事兒。當然了,最後要多久,這個沒有人知道。不過滅他們,是一定的。只是時日,反正要是順利的話,十日半月,是沒問題。可不順利的話,沒準到了冬日,還得暫時停戰,然後明年春再說。(。)

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六十四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第二七三章 銀坑洞孟獲設宴(續)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六八二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完)第五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四)第五二八章 曹孟德提議遷都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一六四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七)第四九二章 召屬下派兵救援第十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九)第九九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三)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三二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七)第二一八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上)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四)第一五六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完)第七一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二)第一七五章 習武藝孟起教皇子第七八二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續)第八八二章 伯符帶兵赴前約第一〇五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一)第九六二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續)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八四三章 劉備帶兵赴泉陵第九一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九)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三三三章 李儒趁夜訪孫堅第五二五章 夏侯夜襲敵軍營第七八一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七十一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二)第六三一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四〇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八)第五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三二四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上)第六三六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二)第九三七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三八九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五)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八)第三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一)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六〇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五)第三八一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續)第六三七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三)第八一八章 江東軍兵臨臨湘第四五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九)第三〇一章 馬超領兵戰三江第五三二章 曹操升官當丞相第八一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四)第三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五)第四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一)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四七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四)第三五〇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續)第九九六章 孫劉再赴武陵郡第三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九)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二)第五九七章 劉玄德再據徐州第二〇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四)第二〇九章 襲叛賊漢軍取勝(上)第四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第四二六章 江州城縣丞搬兵第九九七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一)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第四四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二)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五九六章 殺車胄玄德歸來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八七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五)第五八三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續)第四二八章 張德容求見主公第六八二章 三將帶兵攻函谷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八九七章 涼州軍四攻樊城(續)第四三七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完)第八九七章 涼州軍四攻樊城(續)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整軍募兵第三五〇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續)第三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九)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九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一)第九四八章 周公瑾遊說滿寵第一三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四)第七六七章 曹操聚衆說前事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八八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