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

所以必要都變成了沒有必要,那麼孫策和曹操都會如何去做,其實也不難猜到了。而此時曹操他們已經是回到了大營,至於說曹仁所帶來的兗州軍士卒,那麼還在後面,也不是說太遠,過一會兒就能都到了。而到時候,自然是有人給他們安排營帳。兗州軍是糧草不那麼充足,但是卻從來不會缺少營帳什麼的。所以從江夏來的那些士卒,自然是有人安排,而曹仁

他們是跟着曹操一起進了中軍大帳。所有人都坐下後,曹操這才說道:“子孝,各位,想必都早已知曉,如今劉玄德已經身死在了樊城,而我軍……該是撤退的時候了!”曹仁他們一聽,也算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本來劉備一被滅,那麼己方再在樊城這兒,其實也沒什

麼必要了。但是顯然,自己主公還有兩個目的,或者說是兩大目的,第一,那自然是收攏劉備一方的人才和敗兵,而第二,當然就是等着自己帶兵來樊城,和主力匯合,就是這樣兒。而如今,這兩件事兒都已經完成,那麼自己主公確實是沒有什麼理由再在樊城這兒了。要不

然的話,遲早己方還要和涼州軍對上,這個不是己方如今所要去做的。對自己主公所說,自然是所有人都沒有意見,而後,曹操再次說道:“今晚設宴給子孝他們接風,而明日,我軍大軍撤退,回許都!”“諾!”衆人是齊聲應諾,都知道,是該回去了,畢竟這該解決的事兒,那都已經完成,而如今曹仁都回來了,所以自己主公做出這個決定,都是在他們所料之

中的。而且自己主公之前都說過了,過幾日,己方就要離開,結果果然,明日就要走了。曹操之前就說清楚了,不過他倒是沒說曹仁他們,不過這個時候曹仁他們也回來了,這自己更得是退兵了。而孫策沒來,是再好不過,而曹仁他們幾個剛回來,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說,

自己都是要設宴招待他們幾個的。至於說李典還在江夏,確實也是來不了,就算是想來,也趕不上了,這就沒辦法了。不過封賞的時候,肯定也少不了他就是了,己方向來是賞罰分明,不會多一個,更不會少一個就是了。所以到時候,他在哪兒,那都無所謂了,總之賞賜

是一定會到的。而在樊城將軍府的馬超,他是知道曹仁他們來了,不過曹操要帶兵撤退,他自然是不會從探馬那得知。畢竟這事兒也不是探馬能探聽得到的了,但是他卻猜得出來,曹操要撤兵,也就是明日後日,這麼兩日吧。而馬超在劉備的將軍府中,他倒是也沒有說不適應什麼,雖說劉備在樊城的將軍府確實是不能和自己長安的將軍府相比,可在樊城,那是

絕對首屈一指的。也是,劉備作爲樊城這一片的最高軍職的官員,要說他那府邸還沒有其他人的好,那不開玩笑嗎?畢竟這已經是不單單是他一個人面子的問題了,而且還別忘了,他劉玄德不單單有官職,更是漢室宗親,是天子皇叔,是劉協親口承認的。要說就算他劉備

沒什麼官職,他那府邸都不會太寒酸了,畢竟如今還是大漢的天下,別管劉協是不是傀儡什麼的,那不是最重要的。馬超讓探馬是密切注意兗州軍動向,同樣兒也是讓他們密切注意已經退走的江東軍。雖說他們往江夏去了,可孫策不離開荊州,馬超終究是有所擔心的。畢竟荊州已經是夠亂的了,所以誰早離開,這亂就能少點兒,就是這樣兒。這己方和兗州軍還

有江東軍,都離開之後,荊州也就太平了。當然了,這個只是暫時的,不過也算是不錯了。孫策退回了江夏,他在安陸駐紮了下來,他也不可能說是一直行軍,直接從荊州退回江東。顯然,那不是孫策會做的事兒,畢竟這己方江東軍不是撤退逃跑,而是實在是沒有戰事了,所以這才撤退。他也很清楚,不管是自己也好,是兗州軍也罷,自己和曹操都沒有再去和

涼州軍一戰的意思。如果說劉備還在的話,那麼確實,是沒有什麼問題,可如今還得接受現實啊,這漢軍都沒了,所以自己也只能是退兵,沒有其他。所以孫策是連樊城去都沒去,他就直接退回江夏了,而且確實,他是清楚曹操的想法,如果說劉備漢軍還在,那麼他曹孟

德是巴不得自己帶着己方人馬前去,因爲對他有好處,好處多啊。可劉備被滅後,他曹孟德是巴不得自己不去樊城,所以自己也算是如他的意吧,畢竟這個,其實自己要是他曹操的話,自己也是這麼個希望的。自己不希望別人都來,還得設宴招待什麼的,當然了,自己不

是他曹孟德,所以是不會有這麼個想法的。孫策在安陸城,也是召集了自己所有屬下,他對衆人說道:“各位,在此地休息兩日,明日最後一日,後日,我軍便回返江東!”“諾!”衆將早都想回去了,不過自己主公(將軍)雖然是有那個意思,但是確實,有沒明確表態,今日這算是第一次。至於說最開始和曹仁說的那些,他們當然是沒太當回事兒,自己主公(將

軍)對曹仁的話,無非就是不想去樊城。不過如今的話,確實,他是要帶兵回江東了。可以說所有人這個時候都想回去,畢竟這在荊州的時日,確實是太長了。誰家沒有個妻兒老小,真是光桿兒的,好像還真是沒有,反正不是他們幾個。所以說短時間,那自然是沒問題,可

這都出來多久了?所以也不得不說,江東軍的將領,他們和己方士卒也都差不多,都是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啊。不過還好,劉備也被滅了,這荊州的戰事,基本上是結束了,那以後再說以後的,總之這個時候,是可以撤了。還好,劉備被滅,他要是不被滅,這己方還不知

道要什麼時候回家呢?說完這些後,孫策就讓衆人離開了。其實對於劉備被滅,說實話,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可沒辦法,這來晚了,也沒用啊。不得不說,馬超派王平他們阻截,是成功的,至少要是沒有他們的話,這聯軍早就到樊城了。所以真到那個時候,還都不一定會是什麼情況呢,所以他是當機立斷,讓王平帶兵來荊州,最後更是讓木馬過來,是一點兒都

沒錯。而孫策呢,他雖說是遺憾非常,可是也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如果說己方能趕得上,那都好了,可惜……樊城內的馬超,收到了最新的消息,在曹仁來到樊城之後,曹操休息了一晚,然後便帶兵撤退回許都了。全軍撤退了,馬超看到城外,已經沒有了兗州軍的蹤跡,

就只剩下大營駐紮和大軍離開的痕跡,只有看到這些,你才能知道,原來之前是有一支人馬,在此地駐紮。馬超看到此情此景,他在城頭上對郭嘉等人說道:“各位,看來咱們也是該回長安的時候了!”別看司隸被兗州軍佔據了一部分,可對馬超來說,收復司隸的兩三個郡,那實在也不是什麼難事兒。所以他確實是不認爲丟了兩個郡,就是什麼大事兒了,只要

長安還在,就一切都沒有問題。說起來不單單是兗州軍,也不光是江東軍,其實涼州軍更甚,他們的將士,其實是更想回家,回長安。兗州軍將士想回許都,而江東軍的將士想回建業,那麼涼州軍的人,更是想早點兒回長安,就是這樣兒。而這幾日,可以說兗州軍雖然他們是早撤退了,但是他們確實也算得上一個贏家,至少在劉備手下人投靠他的名額中,兗州

軍是佔了大頭兒。可涼州軍,顯然是沒幾個,就一個陳震,能頂什麼用?太史慈文丑自盡而死,馬超也是沒辦法,然後剩下的人,諸葛亮徐庶,沒影兒了,他也沒聽說他們投靠誰,所以顯然是不會投奔曹操孫策他們,那麼最後一種可能,馬超認爲兩人都歸隱,要真是這樣

兒的話,還真是馬超樂於看到的。畢竟要是兩人,不管是投靠兗州軍或者是江東軍,那麼以後己方的傷亡只能是越來越多。所以他們歸隱,還是對己方有好處,至於說他們沒投靠己方,馬超也真是,他不指望着那些。至於說剩下的幾個文士,有的是投靠了兗州軍,那麼也

有人是投奔了孫策,馬超都知道,所以他曹操是贏家啊,至少己方哪有人來投?當然了,這事兒也算是在馬超所料之中的,說起來別管劉備這個人性格什麼的到底如何,至少他對自己屬下,那魏延就是個例子,其人不忠心他劉備,他劉備照樣兒是重用他,這個就不得不說,他劉備是有自己的一套,就是馬超也不得不承認,劉備這點就比自己強。至少自己在知道有

人沒那麼忠心自己的時候,基本上自己也不會用他,當然,這個事兒也不是絕對的,就像張任,他那個人也沒說怎麼忠心自己,更別說是對己方也沒什麼歸屬了。可即便如此,自己也算是重用其人,這個不是說自己就相信他,而是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他張任不會做

出那背叛自己的事兒,讓天下人恥笑的事兒,那絕對不是他張任的性格,所以自己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當然了,他劉備也是有他自己想法,而對魏延,他所作所爲,確實也是不錯,至少魏延在漢軍沒滅之前,他可沒做出來什麼背叛劉備的事兒,至於說他最後跑了,那實在

是大勢已去,沒有辦法了。所以說劉備手下,真就沒可能有那麼多人來投自己,這點馬超是想到了,不過如今來看,連一個有名兒的都沒來,這個確實,是讓馬超心裡不爽。這個時候他根本就不在乎什麼人才不人才,主要是面子問題,要說曹操孫策他們,都有人投奔,怎麼就偏偏自己這兒……不過馬超也知道,這個事兒,也是強求不來,所以他就沒多想。本來

劉備手下也不是說那麼多人,因此,這自己能收攏個陳震,還有點兒其他一線的人員,那就算是不錯了。當然了,諸葛亮徐庶那樣兒的,看如今這個情況,他們除了歸隱外,不會投靠其他諸侯,馬超對此,可以說是滿意的,他心裡是有遺憾啊,畢竟以後不能和兩人對上了,

多少這個都是遺憾。但是比起遺憾來,他是更覺得輕鬆,至少沒有兩人,那麼自己就可以說,以後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那阻力自然是會減小很多很多了。反正兩人不管是投靠曹操還是說孫策,都是隻能給自己給己方添堵,所以他們歸隱了,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也是自己

樂於看到的,不是嗎?所以別看樊城這兒,馬超涼州軍這兒冷清,但是要說對此,還算是滿意的地方,那麼就是沒有諸葛亮他們的消息了。對馬超來說,沒有他們的消息,其實就是最好的消息,如果真有了他們的消息,那麼基本上,很大的可能,那就是不怎麼好的消息。投靠其他諸侯的話,那麼就依舊是敵人,而要是他們歸隱的話,自己知道了,要如何去處理?

是,放過他們,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馬超不擔心其他的,如果自己的話,那麼自己自然是會放過,但是自己手下那些個,倒是不一定了。當然了,馬超終究不是一般般的人,如果說諸葛亮徐庶他們確實是誠信歸隱,那麼自己無論如何,都是會放他們一馬的。不過他

還是想到了,如果說以他們兩人的本事來說,真要是歸隱的話,估計就是自己也找不到他們,至少一時半刻,那基本上是什麼辦法了。

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六九二章 孫伯符帳中設宴第二八八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續)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二一六章 得時機謀士投韓遂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四九七章 費文偉帳中解惑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全據荊州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五)第二七二章 帶來木鹿回銀坑(續)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苦戰江陵第一二八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七)第九八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三)第三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八)第五三六章 懷縣太守三求計第四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八)第三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二)第五六二章 劉備落敗投許都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七六一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完)第四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三)第六一四章 兗州軍突襲湘南第九〇三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完)第六五〇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完)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四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二)第四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八)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六六一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四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一)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八四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三)第三〇一章 馬超領兵戰三江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夜襲聯軍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五七二章 兩軍戰江東戰敗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四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二)第三八六章 賈詡張鬆到長安第八四三章 劉備帶兵赴泉陵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三〇八章 孫文臺首戰失利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二)第八九七章 中軍大帳議進兵第一六二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一)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五九九章 劉備兵敗奔青州第一六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六)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七五五章 江陵城文聘歸來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五五六章 孟起領兵去辰陽第二十五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續)第五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五)第八八一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第二五〇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上)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一一四章 蠻軍退陸遜提醒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八)第八七九章 江東軍戰事不利第五四二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續)第五四八章 兗州軍兵臨城下第三三九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第一六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第九四〇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續)第六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一)第一三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三)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三六五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續)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三五六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三)第九八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三)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四十四章 山寨中馬超收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