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九)

衆人此時都陸續離開,起身和自己主公告辭,唯獨是郭嘉留在了大帳中,因爲他還有話要對自己主公說。衆人都走後,馬超也是問了郭嘉一句,“奉孝是有話要說?”郭嘉是笑着點了點頭,然後便說道:“主公,嘉以爲,這如今王平他們,也許會在五日內來到樊城!”馬超一聽,是眼眉微挑,然後再次問道:“奉孝是如何以爲如此?”雖然馬超也想過,王平估計

會帶兵退到樊城這兒,但是到底什麼時候,那自己也不清楚,畢竟他們如今人馬還有一萬左右呢。不過聽郭嘉這個意思,這五日內,他們就能到樊城?這個不是說馬超不相信,畢竟郭嘉說是五日,但是具體到底多久,那還不一定,也許短了點兒,那麼就是三四日,如果要

是長的話,六七日,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看郭嘉是如此,比較堅定認爲這個情況,就是馬超都不相信,這個時候他都會相信八/九分了,當然了,更何況他本來還是相信的呢。郭嘉聞言說道:“主公,如今我軍阻截聯軍的人馬……所以嘉以爲,王子均必然是……”最後

馬超聽了郭嘉的話後,他也是贊同着點了點頭,他也是承認,郭嘉所說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不過要真是這樣兒的話,那麼王平和木馬他們就是不遵軍令了,所以到時候,還得處罰他們才行,這個是逃脫不了的。是,功勞什麼的,沒大錯,確實是可以抵消,不過要想免於處罰,這個倒是不可能。所以最後馬超說道:“不管子均木馬那兒如何,只要我軍能三日破

了樊城,那麼一切就都沒有問題!”“不錯!主公所言極是!”顯然郭嘉是很贊同馬超所說的。而馬超呢,他也是同意郭嘉的話,不過這個時候顯然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因此,他也沒多說。還是那話,只要能早破了樊城,那麼一切的問題,其實都不再是什麼問題了。而之

前沒能破城,可如今,馬超認爲三日,確實是沒有問題。畢竟那個江陵那麼難攻,己方最後不也是破了。當然,那時候是用了點兒非常手段,不過如今的樊城,還用不到,當然其實也是用不了那手段。可即便如此,馬超也依舊是信心十足,不出大意外,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曹操劉備他們是不知道馬超中軍大帳的事兒,可就算是知道了,也不過是做不了什麼。對於曹操來說,終究是那話,他不會讓己方損失更多,而好處也是讓別人拿走更多的,那不是曹操想去做,會去做的事兒。要不然的話,沒有這些,就只憑劉備不被滅,對他們兗州軍的好處,曹操就會出手,可如今呢?他和劉備倒是都期望孫策帶兵趕到這兒,但是如今來看……

這個時候的希望,確實是不多了,不是說孫策趕不到,只是他也許要趕不上了。而這對曹操來說,孫策趕不上如今戰事,甚至就算是真來不了,他也只能是說遺憾,也就是如此而已。倒是劉備,他很清楚,孫策真趕不上,或者是來不了的話,那麼自己也真是,就要窮途末路

了。曹操肯定是指望不上什麼,所以連江東軍也指望不了的時候,那麼就只靠着己方,實在自己就要走向滅亡了。他在這個時候,倒是沒那麼多懼怕的心思,可也確實,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對劉備來說,他立志爭霸的那一日開始,他就已經是預料到了,自己很大可能,會有這麼一日,這麼一天,不過他倒是沒想太多,自己還能在天下諸侯中,有那麼一號。至

少天下人也知道,他劉玄德,劉皇叔。所以劉備也覺得,自己真就是在樊城這兒被滅了,那也沒辦法,都是自己選擇的,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他還是,想得很清楚,自己不會落到涼州軍的手裡,自我了斷,是比什麼都好。別看劉備他這個人的性格都如何,至少他是有着他自己的驕傲的,好歹他也是漢室宗親,不過可不是許都那些個沒什麼能耐本事的宗親,而

是那種有本事有能力的,而馬超曹操孫策他們,可沒一個姓劉,所以他自然是有着自己的驕傲,這都很正常。他是把馬超當成一個對手,一個勁敵,但是卻絕對不想自己落到他們的手裡,這個也是沒錯的。劉備也和馬超一樣兒,在涼州軍沒有來進攻的時候,他也是給他的

所有屬下,開了個會。不過和馬超不同,馬超是爲了破城,爲了勝利,可劉備呢,基本上可以說他就是安排後事,他那話,也可以說就相當於是遺言了。此時就聽他對自己屬下說道:“各位,如今的形勢,不用我再多說。各位有人跟着我劉玄德多年,有人是在其他諸侯……

有人……不管是如何,各位都可以說是在我漢軍中任勞任怨,也是勞苦功高。每一位,都是我漢軍的中流砥柱,確實都是不可缺少!”說起來這話絕對是劉備少有說得比較真心的話了,畢竟那話所說不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其實就是這樣兒。如今劉備都知道他要頂不住了,他也真是沒有什麼,還特別需要他虛情假意的地方,又去籠

絡人心,又是什麼的,都真是,沒那麼大必要了。衆人此時聽着自己主公的話,是誰也沒出聲,他們也都清楚,自己主公的話還沒有說完。果然,就聽劉備是再次說道:“各位跟着我劉玄德匡扶漢室,平定天下,如今我是不能給各位封侯拜將,各位在城破的時候,就各奔

前程吧!”衆人此時一聽,有人說道:“主公何出此言?”有人也說道:“主公,這……”“主公……”而劉備呢,他此時卻把手一擺,“各位不必多言,就如此做吧,對我劉玄德來說,沒什麼!”劉備那意思就是說,大家爲了前程如何,我都能接受,畢竟我也給不了你們

什麼了。而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不出聲了,只有各別的幾個還說着,也就是那意思,如今城池還沒被破,如何如何。但是誰都聽得出來,無非就是自欺欺人罷了。城被破與否,無非就是時日的問題,也許一兩日,也許再多點兒,也就是這樣兒。等不來江東軍,曹操兗州軍是不會出手,所以……最後劉備也沒多說,是直接就讓衆人散了,他也知道,這個時候其

實也不用自己說太多,他們都明白。而至於說他們怎麼做,不是自己說什麼,就是什麼,而是要看他們自己了。當然了,劉備倒是真心希望,至少在城破之前,他們還能盡心盡力,如此,也就足夠了。他只沒指望着誰對自己盡忠什麼的,對於劉備來說,這自己都要完了,

那麼那些東西,其實都已經沒有什麼太大意義了,真的。如果說他們的盡忠,能換來己方的勝利也行,可顯然,如今已經要大勢已去,所以不是己方所能改變得了的,外力倒是可以,不過曹操是指望不上,關鍵是孫策還沒來,所以劉備已經是不抱着什麼太大希望的。他可沒覺得到最後一刻,然後奇蹟出現了,一下就發生了,那樣兒估計是做夢都夢不着吧,呵呵……

所有人都離開了,城頭上這個時候是太史慈和文丑兩人值守,他們如今基本上都是兩個兩個,至於說三個,那還沒有,也用不着。再說了,他們兩人,太史慈和魏延關係倒是還可以,但是文丑呢,他和魏延關係也談不上什麼好壞,就是同僚而已。而此時的魏延,他已經是和夏侯淵在夏侯淵的屋中聊着什麼。顯然,魏延是和他說樊城破了之後,然後投靠兗州軍的事

兒,夏侯淵都懂,不過他也不好直接就明說。所以就是魏延說什麼,他基本上都是點頭答應了下來,如此而已。最後魏延是滿意一笑,對夏侯淵說道:“到時候還望夏侯將軍給在下引薦,一定要當面見到司空!”夏侯淵此時也是笑着說道:“文長不必客氣,咱們到時候就是

同僚,主公就是你主公,叫司空太見外了!”“不錯!夏侯將軍所言極是,到時候一定要讓在下見到主公!”“這是自然,文長稱呼某表字即可,什麼夏侯將軍,見外了!”“好!妙才將軍!哈哈哈!”“哈哈哈!”這個稱呼,夏侯淵還是比較滿意的,雖說自己和魏延算是熟悉了,

但是自己能稱呼他文長,不過他卻不好直接就叫自己表字,所以他稱呼自己妙才將軍,也就這樣兒了。之後魏延和夏侯淵也說了之前劉備對他們所說的話,之前那種場合,自然是不會有夏侯淵這個外人蔘與,所以他確實,什麼都不知道。他就只是知道,劉備給所有人都召集到了會客廳中,哪怕是守城的太史慈三人,也都是如此,所以雖然夏侯淵知道劉備是要說

什麼,可再具體的,他也不清楚。而如今聽了魏延這麼一說,他倒是都知道了。最後也是不得不感嘆一句,“劉玄德,梟雄也,可惜如今……”夏侯淵的話沒說話,但是魏延可是清清楚楚,哪怕其人也看不上劉備太多,可怎麼說呢,至少劉備在有些地方,確實是讓夏侯淵

也不得不說個佩服。至少他就承認,也許在很多方面,自己主公是要超過他劉玄德不少,可在有的個別方面,那自己主公是絕對是比不上他劉備的。要說夏侯淵不像兗州軍中有些人那樣兒,就開口就貶低劉備,如何如何的,哪怕他也看不上劉備,可還是能比較客觀去看待

其人的本事,其人的成就。不像他大兄夏侯惇那樣兒,反正一張嘴,就給劉備說得是一無是處,哪怕他心裡也都知道劉備是有本事,可嘴上是不會承認多少的。因爲他夏侯惇夏侯元讓就是那麼一個人,你真想讓他嘴上說你好,那麼第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你得是兗州軍的人。哪怕不是,但至少不是什麼敵人,這個是最基本的條件了。所以在這個前提之下,夏侯

惇纔會誇你幾句,或者說是如何如何,不過這事兒也不是絕對的,但是能讓他真心說出來佩服什麼的,那絕對是有大本事的人,而且還真是,讓夏侯惇是心服口服外帶佩服才行。至於說達不到這個條件,那就不用多說了。不過夏侯淵可不是那樣兒,所以他能當着魏延的面

兒,誇劉備幾句,這事兒放到夏侯惇的身上,打死他,那都發生不了,所以這雖說是兩個親兄弟,但是在有些地方上,那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那話是沒錯的,所謂是“龍生九子,秉性各異”啊,這古人都瞭解。聽了夏侯淵的話,魏延是沒多說什麼,然後他就和夏侯淵

告辭了。說起來都已經到這個時候了,魏延真可謂是什麼都不怕,但是怎麼說自己也是漢軍的一員,所以在城池還沒有被破之前,自己當然是要做好自己當守將的指責。別管魏延這個人的人品還有其他都如何,至少有些地方上,那確實,絕對是沒說的。還是那話,諸葛亮看不上他,知道其人有本事倒是沒錯,可就是不怎麼忠心,但是論起看人來,還得是劉備,

至少他就很清楚,自己活着的時候,哪怕魏延在自己帳下一日,就絕對是沒有問題。那麼當自己都已經窮途末路,自顧不暇的時候,都要讓人滅了,都大勢已去了,那麼到時候,你還能指望着魏延?顯然是不行,而且劉備很清楚,不管誰給自己盡忠,反正是沒他魏文長的

事兒,可自己用他,在自己沒有失勢之前,他卻還能盡力的,就是這樣兒。其實劉備未必就真比諸葛亮看得清楚,也不可能說孔明就什麼都不懂,不過就是其人和劉備……

第七四九章 許都亂荀彧平叛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八四七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三)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第三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五)第六九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五)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一六二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一)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四)第三六六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完)第四十一章 馬孟起傳授錘法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六三五章 樂文謙對戰高覽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九〇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二)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六)第七八一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一三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五)第九四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八)第三六〇章 忙休整南蠻休戰第三六五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第四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四)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四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九)第二五九章 行軍途中偶遇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續)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五七七章 兗州據探馬回返第四八九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完)第四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五)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二〇八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一四七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一八六章 劉宏擬旨拒敵第二〇四章 謀官位拜訪何進第六〇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七)第七八一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第五〇八章 決定遷都回雒陽第一八八章 四人行回到隴西第四五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九)第九三九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完)第八四八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一四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一)第六六三章 激戰臨湘上城頭第九七五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續)第一五四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四)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四九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九)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八〇五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第五七八章 高順夜攻敵軍營第七一一章 兵臨無極獻城忙第一六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六)第六八二章 三將帶兵攻函谷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五六五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一)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五九二章 馬超長安說人才第五三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四)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六五〇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續)第三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五二一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第四八二章 曹孟德派兵荊州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計謀聯軍第七〇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二)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一一五章 孟獲無奈聚衆議第四三三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續)第四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九)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六二三章 涼州軍出兵長沙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二三二章 追敵軍誤中埋伏第六八七章 三將再戰函谷關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四二一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第二五三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續)第一八八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完)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五三〇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