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四)

說起來這城頭上的三人,也就是魏延,他有那麼多心思,而太史慈和人家文丑,真沒太多想法。說起來他們兩人,也許太史慈能爲劉備盡忠,但是文丑,確實是不一定。但是無論如何,怎麼說,兩人都比魏延忠誠多了,這個是一定的。你要說想讓魏延給劉備盡忠,那純粹是做夢,不,估計做夢都夢不到啊。畢竟太史慈都追隨劉備多少年了,文丑更是受到劉備的

恩惠,而魏延呢,就他,最後才投靠漢軍沒多久,也沒受到劉備多少好處,關鍵是他那個性格,所以他那樣兒的人能給劉備盡忠?那真是笑話,就是文丑能,他都不能。確實,還是那話,他魏延要是能給劉備盡忠,那他就不是那個魏文長了,估計也是穿越重生了,沒準。

此時城頭太史慈和馬岱戰況激烈,對太史慈來說,文丑沒幾下就給甘寧打退,這自己也不能落後啊。是,自己心裡也承認,對方武藝什麼的,都超過自己一點兒,但是即便如此,這自己在城頭,也不能弱了,不能落了自己的威風。這他和文丑關係也沒怎麼好,當然也不是

Wωω. Tтkд n. ℃O 不好,所以這比較什麼的,肯定都有,而且還不少。因此,倒黴的人從甘寧又變成了馬岱。雖說他在這麼多時日內,不知道都已經經歷過多少次了,但是沒辦法,這硬實力是不如人家,那麼最後只能是被人給打退了。結果沒幾下,馬岱也下去了,誰讓太史慈兇猛,連帶着城頭的漢軍、荊州軍和兗州軍士卒也是一樣兒,都像瘋了似的,所以馬岱根本就招架不住啊。他

如果有那本事,也不至於落到如今這個地步了。他還不如甘寧呢,所以說這個……落下城頭的馬岱,看到甘寧此時已經再一次登上了雲梯,他心說,自己也不能落後啊,所以也是馬上就上了雲梯,對樊城發起了再一次的進攻。這太史慈和文丑,他們之間有競爭什麼的,誰

都不服誰,其實馬岱和甘寧他們,也是有。不過他們和太史慈兩人不同的是,他們關係自然是比太史慈他們要好,這個是必然。畢竟彼此的關係,交往,確實是不一樣兒的。太史慈他們是那樣兒,而馬岱甘寧,他們又是另一樣兒了。所以不同之處,確實是不少,這結果自

然也是不同了。畢竟這人和人的關係,當然有區別。而雖然這個時候馬岱是落後了甘寧,但是他那不服輸的勁兒,可一點兒都沒減少。他就和太史慈也差不多少,嘴上不會承認自己就不如甘寧,但是在心裡,那確實,他知道自己本事不如對方。此時甘寧就快到城頭的時候,卻是被文丑親自給打下來了,這就和西陵那邊兒一樣兒,不可能攻城一方的主將每次都能

上得去。畢竟那不管是文丑也好,是太史慈也罷,包括魏延,哪個是易與之輩。是,馬岱和甘寧都挺厲害,這個不假,但是人家城頭的,那更厲害。就像西陵城那邊兒,誰說張遼孫翊曹真和牛金就不厲害,只是碰到了比他們更強的張飛和黃忠,所以他們就不夠看了,不是

嗎。馬岱看甘寧被打退,他心裡更多的是遺憾,雖然他是有那個和其人比較的心思,可怎麼說呢,甘寧要是上去了,他肯定心裡比這個時候要高興得多,畢竟大局更重要。至於說自己落後了,那麼自己追上來不就完了。結果馬岱也步了甘寧的後塵,這沒一會兒,他也被人家太史慈給打退了,沒辦法,他本事不如甘寧,哪怕太史慈沒文丑那麼猛,但是如今這個情

況,對付他馬岱,還是沒有問題。別看慢慢都是轉變成涼州軍開始佔優了,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是攻破不了樊城,突破不了城頭的防線,不過就是士卒開始上去的人數,越來越多,就是這樣兒。可對於漢軍他們來講,這就是己方的劣勢,從如今的情況,卻是不難看出,這如果涼州軍士卒上來越來越多,那麼早晚有一日,己方是要守不住。不過自己主公都說了,

要死守樊城,那麼太史慈也好,是文丑魏延也罷,都清楚,自己要如何去做。還是那話,別看魏延有他自己的打算,但是在城還沒破的時候,他是不會說就去投靠哪一方的,他做不出來那事兒。這可絕對不是他爲延長講究,而是他魏延顯然就是那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

主兒。說起來要真不是漢軍到了山窮水盡的那一步,他絕對不會如何的。說他魏延是小心也好,是謹慎也罷,反正他就是這麼個人,絕對不是說忠誠劉備什麼的。當然了,魏延畢竟是後加入漢軍的,所以他肯定不會像那些元老那樣兒,當然要說其人對劉備就一點兒忠心都

沒有,那肯定也不是,至少還是那話,他只要還在城頭一日,就肯定能盡力,這就是魏延。和太史慈文丑他們都不一樣兒,而且魏延也確實,時刻不服他們兩人,他除了能在心裡承認文丑武藝比自己高點兒之外,其他方面,他都不認爲兩人比得上自己。不過沒辦法,有一點,自己承認,那就是自己的忠心,確實是不如他們,所以就衝這一點,就算是自己主公不用自

己,那自己都沒什麼話說。但是那個諸葛亮,實在是夠可惡,如果不是有自己主公在,估計那人都可能找個理由給自己殺了吧。魏延雖然談不上對諸葛亮有什麼瞭解,但是經過這麼久的接觸,在他看來,諸葛亮就是那麼個人。他和自己談不上有什麼關係,自己和其人,確

實也真沒什麼關係。可其人就是看自己不順眼,屢次在自己主公面前說自己,雖然說了什麼,具體的自己也不是那麼特別清楚,可他諸葛亮是對自己什麼態度,自己實在是太瞭解了。還好,還算好的是,自己主公不是一般般的人,因此,他明知道自己如何,卻還能用自己,

所以就衝這麼一點,自己當然是會盡力做事兒,這是一定的。而別看諸葛亮的態度讓魏延不滿,其人對諸葛亮意見可大了去了。但是說實話,他可不敢對諸葛亮如何,因爲魏延很清楚,諸葛亮人家好歹是天下頂級謀士,至於說那些人都什麼樣兒,自己也不是說沒見過。因爲,魏延清楚,有些事兒想都不能想,更何況是去做了。要是自己真有個什麼心思,要對

他諸葛孔明如何,那麼自己保證,第一個死的,肯定不是他諸葛亮,就只能是自己了。別的東西,魏延可能還不知道,不清楚,但是諸葛亮那人的基本性格,他還是知道的。諸葛孔明那個人,絕對是個非常謹慎小心的一個,如果說他能在自己主公面前,屢次說自己如何如

何,那麼自己就能確定,他是絕對不怕自己報復什麼的。而且魏延還想到了,估計他孔明可能就等着自己去報復他呢,那樣兒的話,他正好是有理由對付自己了。所以魏延自認爲自己是聰明,絕對不會上他諸葛亮的當。還別說,雖然諸葛亮沒那個意思要對付魏延,但是有一點,那確實是不錯,就是他一點兒都不怕魏延。如果說魏延想要對付他的話,那麼真就是,

第一個死的,就是他魏文長,不會是自己。再一次的進攻,馬岱和甘寧都沒有上到城頭,被人家給打退了。沒辦法,也只能是來第三次,好在第三次還算是比較順利,兩人幾乎是一起上去了。對他們來說,第一步的勝利,就是到城頭上,其他的,都之後再說。至於說自己兩個主將沒上去,那麼城頭就算是上去再多的己方士卒,最後都會讓人家給打退,當然也有

人是受傷甚至就死亡了,這個很正常。不過也是,自己兩人都上不去的話,那麼己方士卒,也真是沒幾個能上去的,這個倒是沒錯,畢竟他們不可能還比自己兩人厲害。不過己方士卒,因爲勝在人多,所以終究是有在自己兩人沒上城頭,而自己上去的,不過那下場……反正是

馬岱和甘寧不想看到的,哪個主將希望己方的士卒傷亡呢,所以這|……馬岱是大汗淋漓,不得不說,太史慈給他的壓力太大,還有他們城頭的那三方士卒。哪怕是有己方士卒和他們拼殺,但是馬岱知道,自己支持不了多久。至於說甘寧那邊兒,和他感覺沒什麼太大區別,

都一樣兒,都是認爲自己支持不了多久了。結果第一個被打退的,當然是馬岱。畢竟他那武藝,確實是不如甘寧。哪怕文丑也是比太史慈的武藝能高點兒,但是這個事兒不是這麼看的。因爲除非文丑武藝能像呂布那樣兒,要不然的話,畢竟他和甘寧可都是一流,甘寧就相當於一個太史慈,所以可以等同於太史慈在城頭對付文丑。而馬岱這邊兒呢,他終究只是二

流,哪怕是巔峰,最爲頂尖的,那也是二流,和一流屬於兩個級別,因此,他自然是第一個下去了。不過之後甘寧也很快步了他的後塵,顯然文丑和太史慈,他們兩人也是暗中明裡較着勁呢,很正常。至少他們旁邊兒不遠處的魏延,是心裡跟明鏡似的,不過他能說什麼,

當然不可能,他最多也只能是在一邊兒看着,如此而已。不過他沒那麼閒工夫,只能是帶着城頭的士卒對付涼州軍,就這樣兒。但是他卻都懂,都明白,知道兩人都怎麼回事兒。他心裡對此,也是有着一絲羨慕、嫉妒……其實都算是有點兒吧,畢竟這自己這什麼情況,還

城頭的那兩位,這也決定了,自己也就只能是帶兵對付士卒。魏延對此,他心裡是一直都有不滿,是有怨言,不過卻半個字都不能說出來。他也清楚,自己和太史慈的關係,雖說還可以,但是絕對算不上什麼特別好,至於和文丑,那連話都沒說過幾句。要說在整個漢軍之中,自己也就和文聘,還有大公子劉琦,自己和他們關係倒是不錯,可惜這都不是什麼能給

自己大幫助的人。文聘本事還沒自己強呢,至於說大公子劉琦,他如今那個身體,估計都要不行了,也不用多說了。再說了,劉備是個什麼人,自己還能不知道?是,他是絕對不會對劉琦如何,但是要說他對劉琦一點兒防範戒備都沒有,那自己是一萬個不相信的。不過如

今好了,大公子身體到如今一直都不好,這如今名義上,他是荊州軍之主,可實際上,和他劉備是荊州軍之主,也沒什麼區別。不過如今這個時候,劉備他也沒有那麼多心思都放在荊州軍上,畢竟他自己都要不保了,所以……但是如果要是沒有涼州軍的威脅呢,那麼顯然

,他劉備要是沒有動作,纔怪了。至少魏延是知道,自己那個主公,乃是亂世之梟雄也。人都說曹操是奸雄,而劉備,就是梟雄。至於說馬超孫策,當然是屬於當代的英雄人物,至少在魏延的想法裡,就是這樣兒。這一次馬岱甘寧被打退,馬超是果斷鳴金收兵了。他也知

道,下一次馬岱他們再進攻,他們是八成上不去。然後被打退後,再上,也是懸。不過怎麼

說呢,如今己方的表現什麼的,自己是滿意的。反正自己就這麼磨磨磨,也是一樣兒能給漢軍給磨沒。當然這個時候孫策可別來樊城,要不然的話,那麼就只能是己方要退了。馬超自然是不希望那樣兒,畢竟一個江夏,是擋不住聯軍的腳步,可怎麼說,那都是能拖延他們

的腳步的。要不然的話,自己何故寄託希望在張飛他們那兒呢。說起來自己知道,張飛他們清楚,自己對他們的厚望。自己沒期望着能擋住聯軍,可確實,能拖住他們。

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九八六章 臨湘棘陽戰事起第三九七章 孟達勸說兩洞主第一二一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完)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四四二章 回長安終見妻兒第四八七章 錢財玉璽贈伯符第八十三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七)第八二五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二)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六)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七二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四)第八六五章 樂文謙立軍令狀第四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七)第二六四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二)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三)第四二六章 江州城縣丞搬兵第一六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八一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三)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四六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八)第五三八章 入得酉陽見文魏(續)第三一六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續)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第七十五章 賣藝葬父馬超幫忙第六二一章 孟起三路取幷州第九〇二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續)第一三一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第八九一章 涼州軍欲往房陵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三十章 涿縣城馬超診病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七三六章 涼州軍再戰信都第五四八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三)第五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三)第二一六章 得時機謀士投韓遂第四九二章 召屬下派兵救援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七一八章 馬趙拜訪張飛燕第二二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三)第六四四章 奪城門雒陽城破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四〇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四)第三〇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二)第七〇七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續)第六九八章 袁本初宴請衆人第二一一章 馬孟起下令進兵第九四六章 兗州軍繼戰臨沅(續)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一六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八)第六六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五)第七十六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七)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五十五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八四一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八)第四三七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完)第五三〇章 劉協聚衆議遷都第一〇四章 涼州小勝南蠻軍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五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三)第三一三章 帶來無奈掐戰馬第五七六章 丹徒縣令迫呂布第十九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完)第九六九章 攻破城門入縣城(續)第二一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六)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六)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四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八)第七十九章 爲官位書信徐州第六五一章 涼並兩軍聚龍山第八三四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一)第一七〇章 前線戰報至雒陽第五二三章 見馬超問詢範強(完)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九〇一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三十五章 無終城馬超得劍第三〇八章 孫文臺首戰失利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七八二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續)第三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三)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六二三章 聯軍勝攻破益陽第八五九章 玄德試探劉子初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五一三章 宴畢馬杜論英雄(續)第三一一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四三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一)第一二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三)第一四八章 女人出戰會敵將